网络改变了文学什么

网络的出现,应该说不是文学所期望的,但网络还是无情地进入了文学,并且毫不商量地改变着文学.有人把网络文学和100年前的白话文运动相比,一度有“网话文”的说法,但好像没有流行开去.没有流行的原因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白话文运动的前提是因为文言文脱离了当时的中国语言实际,所以“我手写我口”成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最基本的理由.网络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文章的基本元素,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现实的语言进行的某种虚拟,网络和纸质的差异在于载体发生了变化.

虽然网络最早是和科学联姻的,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但真正影响到人们价值和思想的元素还是那些和文学相关的事件和人物.比如网络上的超级人物韩寒就是一个作家,虽然韩寒说这个p那个p,但韩寒如果只是一个赛车手,他的那些言论是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文学和思想家如此之近,在我们的文学回避政治、回避思想多年之后,韩寒通过网络再次将文学和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网络改变着文学.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主体结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先生一篇《论文学的主体性》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看来刘再复说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动静,在于我们原有的文学忽视主体的研究.文学的主体是人,具体到某篇作品时主体是作家,作家有理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甚至可以淹没其他客体,甚至笔下的人物.当然,对文学的主体性的认识也有两种,一种认为作家主体应当是潜在的,这就是恩格斯说的作家的倾向应当“自然而然的流露”,还有一种就是显主体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在于点亮火炬、唤醒“愚民”(愚民是启蒙的前提,如果民众已经苏醒已经是智者,那启蒙就是多余).

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主体结构也是新文学的基本结构,所以现代文学的领袖基本是新文化的领军人物,《新青年》这样一个作为现代中国标杆的杂志也渗透着强烈的文学气息.文学的革命、文化的革命和社会的革命息息相关,文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和成果.新文学的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一直沿袭到上个世纪开始的新时期文学,作家正义凛然,文学浩然正气.文学的主体结构是作者至上,作者是代言人,也是圣音的传递者.

网络对文学的改变首先在于对这个主体结构的篡改.这个篡改甚至不是作家决定的,而是网络这个特殊的载体决定的.载体的革命常常引导着文体的革命和文学的革命.无论是竹简还是印刷文本,它所承载的文本都是固定的物化的,不能和读者进行活性的交流.而网络和纸质媒体的差异在于它的“界面”是活性的,“界面”是IT业的术语,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HumanMachineInteracion)中,有一个层面,即所说的界面(Interacion).网络的界面的活性,让写作者和阅读者置于平等的位置,阅读不再只是收听和收视,不再是接受,还可以发射和表达,写作不只是发布和宣谕,还必须聆听和接受.这就改变了文学原先的主体结构,原先的文学结构是以作家作为发射主体,读者则是被动接受,可以说作家掌握话语权,读者是没有话语权的.但网络将这个话语权平分了,读者阅读时也可以共时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影响作家的写作,一些网络小说在线写作时,常常受到阅读者的牵引.

话语权的平分让网络在这个重视和参与的时代成为天之骄子,网络让人人都拥有话语权,让人人都有成为作者的可能.显然当初在网上混的肯定是一些没有话语权的作者,当网络赋予他们足够的话语权之后,他们便成为了网络红人.文学的主体结构改变了,作家独霸主体的时代被终结.

其实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文学发展的瓶颈,这就是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精神的脱节.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罗兰巴特一直呼吁文学的对话功能,他认为传统的文学的缺点在于它是一个封闭的文本,只能听到作者的声音,因而他认为文学必须是开放的文本,他提出的“作者之死”,就是解放读者,每个读者也是作者.罗兰巴特为了体现这种作者之死的理念,曾专门和他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对话,把世界名著里的恋人在各阶段的对白集中进行探讨,这些自由探讨的声音被记录下来,收入《恋人絮语》(此书后来在中国再版时题目改为《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飧隹诺奈谋居捎谑苤矫教謇毙缘南拗疲⒚挥姓龅匠沟椎目牛读等诵跤铩芬廊皇鹕狭寺蘩钒吞刂髡呙挥兴劳觯辽俅又恫ǖ慕嵌冉玻挥兴劳觥

罗兰巴特理想中的开放文本,今天通过网络得到了完美的实现绲目判院凸彩毙晕盼谋咎峁┝擞布琳撸ㄍ瘢┑募笆苯槿牒退嬉獾姆⒒邮孤蘩钒吞厮档摹岸琳摺闭嬲恕6琳卟辉偈潜欢亟邮埽怯辛朔⒒哟丛斓目赡埽庖簿褪墙裉焱缥难裁椿鸨脑颉,褂幸桓隼懦霭嫔绲奈侍庖驳玫搅私獯穑褪俏裁匆恍┩匣鸨淖髌繁涑芍矫揭院螅菲狡搅耍恳蛭切┰谕匣鸨淖髌酚泄彩毙圆斡氲墓δ埽涑芍矫揭院蟛斡牍δ苌ナЯ耍琳叱刹涣俗髡吡恕

在线写作是值得关注的真正的网络文学.以前的网络文学基本上还是书面文学网络发表,而在线写作则是海量的、变化的、不确定的和未知的,它势必比较粗糙,但又是和读者互动的、鲜活的、不规则的.这样的文学在脱离了三审制度之后,更自由也更无序了.这无序正是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有诱惑力的原因.


学的出现

我在探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时,曾将网络文学称作是学,传统的文学是硬文学.甭说遥远的古代文学,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就经过了近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价值判断系统,它是成熟的、有形的、稳定的.简单地说,虽然作家和作品是流动变化的,但框住这些作家和作品的系统却是刚性的硬性的.而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之所以被称作学,首先在于它不能简单纳入传统文学的范畴.和传统文学相比,它是欠规范的,是流动发展的,是有弹性的.它的很多地方会逸出传统文学的规矩之外,或放大,或变形,或缩小,在一些独特的地方才华横溢.尤其在文体上,打破常见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评论的局限,或者将这些文体杂糅在一起,不拘一格,不是带着镣铐跳舞,而是在跳舞时砸碎镣铐或化镣铐为道具.

我们发现现在的文学尤其是活跃在网络上的文学仿佛有撑开的感觉,一些新鲜的文体我们很难用已有的标准去衡量和界定.文学的类型在延伸,学或非文学的文学悄然问世.以前我们划分文学的类型,无非是从文体上去确认,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四大块,或者从纪实、虚构的两大块去区分,最多也就划分为纯文学、非纯文学两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品种,像博客更是一个新的文学综合体.博客本来应该是纪实性的文字,因为它是一个人日记的连续.如果作为文学,也应该属于私文学的性质,但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个人的微型文学刊物,而且它的互动性,大量“跟贴”的产生,已经让这个私人空间变成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前网络作家安妮宝贝或许可作为学的代表,2005年她出版的那本按照日记方式写就的《清醒记》,可以说开了博客文学的先河.安妮宝贝的文章经常游移在小说和散文之间,是一种交叉的跨文体写作.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都是难以用长篇小说和历史小说来概括,不规则、边缘模糊、文体杂糅.文学 340;版块被冲击.文学的类型随着商业化的阅读而划定界限,传统的界限已经打破.

博客可能最能代表学的一些特点,它的文体变革背后是文学观念的嬗变,是对传统文学悄无声息的一场绿色革命.博客的以下特征就是对传统文学的悄悄位移:第一,亚媒体性.博客之所以能够广泛吸引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亚媒体特征.博客的亚媒体特征在于它能够发布或传递新闻消息,、成都公交起火等一系列新闻事件最早都是通过博客来传播的,博客已经成为媒体的媒体,一些媒体往往借助博客来寻找新闻源.博客的亚媒体特征,又源于强调个人的现场感,而个人的视野、个人的判断、个人的言说恰恰是文学的本质.文学区别新闻的一个差异就在于文学是经过个人情感发酵的,媒体强调则是的一个固定立场的真实.第二,高度个人性.博客的高度个人性不仅体现在写作方式上,也表现在发表方式上.90%以上的博客是带有个人日记性质的,也就是以往记录在个人笔记本上的文字,如今被公开示众了.这种示众以前是极少数人物才能享有的权利,而博客因网络的公共空间平台的公众使用被群众或人民(准确讲叫网民)分享了.虽然网站在博客主页推荐时主管依然厚名人薄草民,但草民毕竟有了自由展示的空间.绝大多数人把自己的博客称为小园子、自留地,其实是“我的地盘问做主”、“我的博客我管理”的主人意识.夸大一点说,一个博客就是一个小报刊,一个小传媒.这媒体的拥有者是“我”自己,“我”是主编,也是主笔,“我”是记者,也是编辑.

网络改变了原有的一些文学类型结构,呈现着高度自由和变化的特性.新的类型小说也在风起云涌,职场小说、玄幻小说、灵异小说、穿越小说、悬疑小说等等,都在丰富着文学的品种.而微博的出现,被称为“网络时代的俳句”,又在形态上再次挑战着我们传统的文体学.

低碳生产的可能

低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的要求.文学的生产和阅读,理当坚持低碳的原则.探讨文学的低碳生产,是一个新的话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网络让文学具有了低碳的可能.一是从载体的物质构成来讲,网络的文学消耗能量最低,网络的写作载体和阅读载体可以反复使用,而传统的纸质媒体不仅消耗大量的木材和油墨,还有无数的人工,作品出来之后阅读和使用也是受到限制的(必须人手一册,且有一定的使用限制).但网络作品的无限循环使用,具有高度的效率和使用值.近来文学网站的兴起,就对文学期刊造成了新的挤压,因为以前文学期刊是文学新人的摇篮,而现在网站的快捷和高效受到新的作者的青睐.

从作家队伍的建设和维护来说,网络也是高度的节能和方便.网络文学的非专业化,改变了专业作家队伍的模式.专业作家的队伍的去留一直是争论巨大而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如果继续设立,作家被养懒了,浪费纳税人的钱,如果不设立,作家的培养和队伍的延续又得不到保障.网络的文学劲旅是一支看不见的队伍,又是一支随时更新和发展的生力军,对管理者而言,只要及时地掌握动态熟悉情况,就不用担心文学人才的断层.这样文学运作的成本最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成本.

(作者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类似论文

网络改变体育娱乐化功能的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网络传播时代体育过。
更新日期:2024-9-14 浏览量:117924 点赞量:25485

第四届"网络写作与文学空间"坛纪要

2012年5月28日至5月31日,由《芳草》网络版主办,十堰市文联、丹江口市文联协办的第四届“网络写作与文学空间”。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6802 点赞量:23680

后网络时代大学文学教育随想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在后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大学文学教育面临。
更新日期:2024-11-19 浏览量:143586 点赞量:30832

网络时代的文学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文化的日益发展,人类的文学传播形式也有原始的口头传播发展到现在的网络传播的形式 网络文学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更新日期:2024-9-3 浏览量:15005 点赞量:3993

网络改变生活

随着对“千年虫”事件的大肆报道以及互联网泡沫的出现――2000年这个被比尔一盖茨称之为“数字时代”的十。
更新日期:2024-7-22 浏览量:92132 点赞量:19595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摘 要: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以前的纸质书籍已经慢慢被电子书代替,电子。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20836 点赞量:26682

计算机与网络文学的互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809 点赞量: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