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历史教育

由于体现"价值理性"教育的历史教育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处于"小三子"地位,遂导致我们不少年轻人的人文素质正在滑坡,并日益显示严重的后果.仅以本刊曾披露的相当数量的中学生不知"七七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为何事到明星穿日本军旗服登台亮相、青年职工往重阳糕里塞太阳旗而言,这些状况激起了抗日老战士及众多学者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已在本刊撰文呼吁全社会重视历史教育.遗憾的是,这些呼吁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回应,社会上因历史苍白而凸显的青年人价值观的异化有加剧的趋势,乃至发展到今年连续发生有辱民族气节的丑闻.这一切告诫人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历史教育,那么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将流于清谈.基于此,本期再刊发余伟民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的呼应.

---编者

目前,历史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时下各级各类学校的现状看,各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是由考试"指挥棒"决定的.由于历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不是语、数、外那样的"中心学科",所以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流的情况下被边缘化乃势所必然.既然学科的地位由考试的需要来决定,那么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之所以还有存在的必要,主要就是因为高考科目中还有一门文科的选考科目"历史",以及在"综合考试"中还有一些历史类的考题需要历史课去辅导.由此看来,历史教师成为"小三子","学历史"异化为"学考历史",都是素质教育被扭曲为片面的应试教育的结果.确实,如果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历史,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就会变成索然无味的记忆符号,学生的厌学和考后"失忆"也就会成为难治的痼疾.然而,又是什么原因使历史教育走上了这样一条仅仅为考试而存在的狭路呢?或者说,如果没有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还有没有必要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设置?这并非笔者个人的疑问,从目前中学历史教育所处的实际地位和大学非历史专业不修历史课的现状着眼,很多历史教师及其他行业的有识之士都在为历史教育被"边缘化"而担忧.

所以,为考而学只是历史教育病症的表象,其深层的病因还在于整个社会对于历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并由此而导致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上的一些缺失.学校教育中暴露的问题,其根源却是社会性的.

社会对历史教育认识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把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历史学科等同于工具性学科,片面地追求教育的功利性目标.

一般来说,教育的分类既表现为学科的划分,又体现在各种学科所承载的不同的教育功能上,而不同的教育功能又是不同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者.大致而言,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人格的养成和提高;其二,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后一方面所说的知识又可分为两种:作为"价值理性"的知识和作为"工具理性"的知识.前者以修养人格为目的,并体现着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后者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体现着直接的功利需求.可见,不同的学科在满足不同的教育功能和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上是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它们共同为人的素质提供教育资源,但所提供的资源又形成着人的素质的不同侧面.如果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发生错位,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脱节或严重背离.尤其是,当提供价值理性的教育被削弱,工具理性教育片面膨胀时,素质教育的基础将从根本上被动摇,因为这种片面的教育所培养的人将会在人格上有重大缺陷,他们所掌握的工具性知识将会造成反社会的能量,给社会造成灾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供价值理性的人文学科在素质教育范畴内发挥着比其他学科更为基础性的作用,与普遍性教育("大教育")的目标更相一致.

首先,历史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知识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全面、综合地为人们提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累积经验,其最大的功能就是从价值理性层面上通过历史经验的观照确立人类社会的自我意识,矫正社会发展的失衡和人性的悖谬,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方面功能的开发在新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并由此带来发展性危机.面对20世纪的遗产,进入新世纪的人类社会必须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空前机遇和社会机制的缺陷所导致的严峻挑战中作出新的选择:是继续沿着20世纪的发展惯性走向一个更加失衡的未来,还是对20世纪的发展失衡进行矫正,在回应挑战中开创新的发展机制,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显然,这一选择权将掌握在目前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人手中,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将决定着这一选择的方向.

其次,公民教育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文明的进化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人类共同体结构的演变中.自现代社会从16世纪开始逐步形成以来,人类共同体结构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发展,一是民族国家的发展,二是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的发展,两者的互动构成了世界历史的整体运动.在这样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格必须具有正确的社会定位和共同体归属意识,也就是正确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首先是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同时,公民意识还包涵着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以及对本国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认识.显然,正确的公民意识是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正确的世界意识的综合.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公民意识的扭曲往往是人类灾难的祸端.即以20世纪为例,两次世界大战和很多局部冲突都与某些极端的国家意识的膨胀密切相关,在错误的公民意识驱动下,爱国主义会蜕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导致侵略他国的扩张主义.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加深世界历史运动的整体性,冷战后世界体系的重构也要求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避免重蹈战争覆辙,争取建立起更加合理的、更加有利于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此外,历史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也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历史学习是对人类以往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的概括和梳理,它的知识包容度在各门学科中是最高的,它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也最具宏观性,属于战略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提升人们思考问题的层次,也有利于人们从既有知识的总体性把握中激发灵感,推陈出新,形成新& #30340;综合和认识上的飞跃.正因为如此,人们从历史知识中获取的智慧被看作大智慧,历史智慧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也是文学巨匠、艺术大师必备的修养和科学家、工程师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思想源泉.

可见,历史教育的功能是其本质的外化,无论是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还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而发挥其作用的.就直接的功利目标而言,历史教育似乎未必能给人提供眼前就能得到的实利,但是,就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来看,作为"无用之用"的历史教育将会潜移默化地展示其真正的"通用"和"大用"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用工具性功能替代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功能,这种情况首先与工业化阶段的社会体制有关.工业生产方式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表现在教育体制上,除了学科设置上的"重理轻文",还有把所有的学科都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轨道的泛工具性色彩.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引下,即使象历史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也被赋予明确的专业特性,并同某些具体的社会职业对口挂钩,从而使历史教育的对象变得非常狭隘,实际上严重淡化乃至取消了作为人文素质培养基础学科的历史教育.

就我国而言,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式教育体制,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专业分割过细,几乎完全按照社会产业的分工设置学校和学科.当时的院系调整撤消了一大批综合性大学,除保留少量文理科大学,大部分学校成为专业性的工科或理工科院校.在这种体制下,文科教育大幅度收缩,历史教育更是退出了大部分高等院校,并因此而影响到中学教育,因为在文科院校只占少量比重、理工类院校不考历史的情况下,为高校输送生源的中学不重视历史学科乃顺理成章.苏联式体制的另一弊端是文科教育的泛政治化和教条化,这同样是对人文学科教育功能的扭曲.在片面强调历史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时,历史知识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往往被异化为对某种政治理论的诠释,而且这种诠释又是随着政治上的需求而变化的,其典型的表现如苏联斯大林时期出于党内斗争的需要而编写《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及我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史"学习运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重视历史教育,其本质仍然是把历史教育作为工具类学科使用.历史教育的工具化目前最突出表现在应试教育中.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因素,也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高考指挥棒对中学教育的决定性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改变.针对高考需求的中学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功利性,考试的得分率就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所以,目前中学的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应试的工具,对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历史课程(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主轴.在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前,历史教育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很难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

针对上述问题,要改变历史教育不如人意的现状,首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需要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历史教育的本体意识,自觉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视为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功能与工具性功能的关系,解决目前存在的功能倒置问题.也只有在正确认识历史教育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改变历史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之从辅助性的工具类学科所处的边缘地位,提升到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所必需的基础性主干学科行列(不仅中学应当如此,大学也应当普遍开设作为通识课程的历史课).

其次,需要在教育体制上进行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使历史教育本质性功能的发挥获得制度的保证.人类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导性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发展的不平衡、人文学科地位的低落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扭曲等现象都出现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现在,人类在经历了20世纪的成就与灾难后,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发展不平衡将会导致发展的困境.与此同时,随着高技术产业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体系的结构和知识评价的标准正在发生着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的变化,以往的专业化概念无论在知识意义上还是在人才意义上都在被新的社会需求所超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人类文化观念的转变都对教育体制提出了改革要求,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打破原来分割过细、过分专业化的院校体系和学科体系,通过恢复、发展综合性大学和加强人文学科在基础性教育中的作用改变目前的知识失衡局面,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创造条件.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教育体制的改革能够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历史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将是新体制的主要成果之一.

类似论文

口语训练途径,培养高素质人才

口语是口说耳听的语言,它是人们交际中最常用到的语言形式 口语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口语的对象确定,往往就在眼前 口语不但针。
更新日期:2024-2-1 浏览量:8587 点赞量:3416

重视培养健康心理,加强抗挫折教育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 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6536 点赞量:23555

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学人才

【摘 要】目的探讨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学人才的方法 方法采用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不断改进影像学教学。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9389 点赞量:24434

理科实验班:培养高素质理科人才的摇篮

北京师大二附中自1990年创科实验班 学校基于“为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理科人才的需要,满足对数学和自然学科有。
更新日期:2024-9-13 浏览量:119792 点赞量:26461

融入企业文化培养中职学校高素质人才

要使应届毕业生顺利地转变为企业员工,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环境,就必须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使企业文化在职业。
更新日期:2024-5-20 浏览量:71419 点赞量: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