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小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文学价值

《蜗居》小说所牵涉到的是当今时代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各层次的人物与事件,而不同层次的读者读完以后,都会有某种触动各自神经的不同感受.我以为这应当是《蜗居》小说牵动亿万读者心灵的成功所在!在网络上所见的评论文章大都围绕上述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论述的,很少有人就其文学价值深入地探讨.我以为《蜗居》小说从发表之日起至今,依然耐人寻味,其中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价值在于它所带给我们的人物描写方面的创作思索.

一、小说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市场经济下的人物形象脱离想象、注重实际的深刻性、复杂性,让人掩卷深思,难以忘怀.

就宋思明而言,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宋思明作为市长秘书,一名政府官员,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是洁身自好、鄙视圈内人,坚决不近女色,用小说中沈大律师的话就是:“你已经游离于我们圈外喽!”可是当他遇到海藻以后,在与海藻的对话中,表现了一个政府官员,即一个成功男人的膨胀欲、占有欲,那就是:“一个男人一生总要有一辆好车、若干知己和一个情人,否则多失败?”并坦言:“如果我想要的话”.言外之意:看自己想要不想要,如果想要,就一定会并一定能够得到!这充分揭示了作为官员的宋思明对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包括贪恋女色的自信心理.可见,他并非不近女色,只是还未遇到心仪之人而已.而海藻的出现,撕破了他不近女色的隐蔽面纱.在情感上,宋思明对海藻很痴情,可以说一往情深,直至在临死前,脑海中出现的仍然是海藻的身影,和对海藻的无比牵挂.

他什么都可以给海藻,惟独不能给她婚姻.这也正是一个女人稳定生活的全部希望.他不能给海藻婚姻也就算了,可当海藻怀孕以后,竟然对海藻说他想离婚的愿望,到后来得知自己贪污腐败有可能锒铛入狱时,又说不能给海藻婚姻完全是出于对她的爱、对她的保护.这里姑且不说他情感的渴望与复杂,也不说他的责任心以及在不同时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单就作者对人性本身情感的描写来说,可谓真实描绘了这一人物性格本身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其深刻性在于:透过这一形象,昭示了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中国社会上层人物的现实情感历程,并给带领中国未来前行步履的人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即便是小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除了注重现实的特性外,也彰显人性深刻而复杂的特质.如:作为普通文员的海萍,在这个城市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奋斗,30多岁了,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瓦”,于是她“不甘心”,她“愤怒”,她“焦虑”,她为了孩子下决心买房子.女人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才觉踏实和安稳.这种重实际的想法理所当然,无可厚非.

小说还详细描写了海萍对丈夫苏淳4次发飙的缘由,自己丢车时精神的几近崩溃的迁怒、丈夫凑不到首付钱的愤恨、得知丈夫偷偷借了6万元时对婚姻的绝望、为了1块钱而歇斯底里的叫喊,凸显她在买房道路上精神的苦痛、挣扎、磨难和坚定.最后为买房,她破釜沉舟辞去原有工作,拼命赚钱,表明她奋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海萍这一形象,深刻地折射出市场经济制度下中国社会普通人的生存现状:他们最拮据,也最勤奋;他们为家庭、为社会付出得最多,饱受生存的磨难最重,然而也最顽强!今天的中国正因有了这样一群不屈服命运的抗争者,中国的未来发展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二、作者多处运用单体对比和多体对比的描法,将人物性格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关系的变化淋漓尽致地清展于眼前,使人品读到市场经济制度下由每个复杂个体所组成的当今经济社会的复杂性,从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完整、丰满、深刻,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宋思明、海藻、海萍、小贝.

宋思明和小贝的对比,当属多体对比.从外貌看,宋思明“长得很像《暗算》里那个搞的什么云龙”,人“瘦小精干,背有点弓,穿着很普通的衬衫”,年纪“四十好几了”.这一描写说明宋思明很神秘且深藏不漏、精明、能干、不张扬、成熟自信的性格特点;而小贝“年轻”“单纯”“活泼”“亲切”,一切都写在脸上.开始的这些描写不仅体现宋思明和小贝的性格不同,而且预示小贝注定不是宋思明的对手.小贝为了攒钱买房子结婚,省吃俭用,和海藻在家吃饭时,若一个肉丝“掉到地上”,他都会“迅速地捞起塞到嘴里”,他舍得给海藻买一个昂贵的冰激凌,看着海藻吃完,却舍不得给自己买,只能尝尝海藻吃剩的残渣;而宋思明出手大方,别说海藻借6万,就是再多也不成问题,如他所言:“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认为“6万块钱”是“小事情”.

宋思明为什么会这样?他作为一名公务员,他的工资并不高,可为什么如此富有?其中必包含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只有经济实力才最具有竞争力的社会现实.而宋思明的经济实力来自何处?源于何方?从表层看,源于他贪婪的;从深层看,源自他手中的权利!宋思明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凭借手中大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相比之下,作为小人物小贝,要房没房,要钱没钱,要权无权.在物欲横流、一切以物质利益为根基的注重实际的当今社会,纯粹的精神之恋也是空洞虚无的,这不能不说是海藻离开小贝的一个近乎情理的缘由了.

海藻这一形象的塑造,作者是通过她自身先后生活环境的强烈反差凸显出来的,当属单体对比描写.这种反差以认识宋思明为界.在认识宋以前,她和男友小贝相亲相爱,尽管生活拮据,但每天活得有滋有味,透明搬的纯洁、快乐、幸福都洋溢在他们的言行里和灵魂深处.但从认识宋思明以后,一切都改变了.随着情节的发展,她的思想也不断地起伏变化,情感也不断经历苦痛的啄噬.由最初偷情的惭愧,到事发后在小贝面前的隐忍,再到小贝离开后又投怀送抱情愿当二奶的理所当然.当有了房子、高档家具、高级轿车、名贵服装以后,即令普通人极为艳羡的一切物质需求满足后,她却感到莫名的空虚、寂寞、怀疑、动摇、沮丧,尤其害怕夜晚的来临,害怕独守空房.这里且不说当二奶的道德与否,单说被别人艳羡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海藻的情绪为何如此?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是海藻终日无事可做.自从她跟了宋以后,便不再出门工作,终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阔太太”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她精神虚空的一个缘由.人没有事做,也就没有了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可见,无所作为的人生是让人精神虚空的人生!人在满足物质需要后,还应有所作为!而这恰恰是年轻的海藻所忽视的,所以她感到精神的无所依托.二是在与宋的情感上,海藻没有绝对的安全感.她希望宋来,却无从知道他何时到,何时来.因为宋的来去完全不在海藻的掌握之中.由此断言:由于宋给海藻的情感既不稳定,又极其有限,所以海藻对宋唯一的精神依托也是被架空了的,因而她常常感到寂寞和孤独.

海 藻的形象深刻地警示人们:幸福固然以物质需求为基础,但精神需要却更为必要,而且这种精神需要应是对等的,不应在掌控和被掌控之中.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获得真正同等的快乐与幸福!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类似论文

《双城记》中的人物冲突

摘 要 :《双城记》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该小说于1859年写成,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0682 点赞量:5595

鲁迅《野草》中的人物心理解读

三、深藏不露的“爱” 文学界和评论界对《野草》中“爱”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更新日期:2024-7-2 浏览量:15189 点赞量:4853

外国小《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摘 要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本文从女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创作文学作品的《飘》入手,以细腻的人物心理语言性格刻。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3193 点赞量:18637

《小星星》小记者团三周岁啦!

不知不觉中,《小星星》小记者团成立三年了,杂志社邀约了一批小记者来为她庆祝生日 这天,小记者们来到。
更新日期:2024-10-2 浏览量:18650 点赞量:5488

《红岩》中的人物形象

摘 要:长篇小说《红岩》所写的是革命斗争接近尾声的壮烈一幕 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2297 点赞量:20083

《蜗居》带给我们的人生

摘 要 :本文运用广谱哲学的文艺取向理论对电视剧《蜗居》所刻画的角色进行剖析,深刻揭示了人物背后所映。
更新日期:2024-2-14 浏览量:31406 点赞量:7781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摘 要】封面人物是杂志的新闻眼,是体现杂志自身价值、地位的首要元素 《时代》周刊选择的封。
更新日期:2024-1-2 浏览量:6136 点赞量: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