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会终结吗?

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迄今为止主要是依靠口语语言、,印刷及目前流行的电子传播等。,先秦两汉时的文学先以口头语言在民间传播,后以手抄本流传。,唐宋印刷术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文学也不再为贵族阶层的特权。,中国文学史上,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及明清小说等各个时代的文学成果令人叹赏,赋诗撰文甚至会被加官进爵。,“五四”运动后,诗歌上千年的文学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小说,小说尚未完全被发挥的今天,图象却成了人们接受外部信息及文学审美的重要途径。,2001年,美国学者米勒教授在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文学将要终结”的预言,这“引起了与会者不小的震动和争论”。,①此后不断有担忧文学命运的论文及书籍发表出版。,欧美等国家这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但似乎从未像我国文坛这样忧心忡忡地被反复提及,甚至有的学者还得出了一些悲观的结论。,

一、,影视艺术与纸质文学

当今文学似乎变成了视图文学,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仿佛从纸质时代进入了“看图”世界。,电视剧将小说变成了图像,诗TV,散文TV也将诗文变成了图像,看影视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视觉”文化正悄然地成为大众媒介的主流,有的人开始惊呼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如吴玉杰等人认为:“视觉文化颠覆文学符号的文化霸权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视觉文化中的两种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电影、,电视与印刷文化中承担社会良心角色的文学发生了极为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影视艺术凭借符号信息的鲜活眩目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社会传播由符字中心转向声像中心,打破了文学在艺术各学科门类中的长期霸主地位。,”②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学越来越以电视、,电影、,网络、,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表现手段,这对长期以来以纸质文学为主导的文学提出了挑战,纸质文学从主流走向了边缘,那些曾掀起“轰动效应”的作家们也失去了昔日光环。,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影星、,歌星、,球星们。,但是纸质文学是不会“终结”、,不会消亡的,这是由纸质文学的某些艺术特点所决定的。,

纸质文学是用文字符号来唤起读者的想像和感知,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并且读者的这种感受、,想像性也会因人而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缘故,它充分调动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读者自己的审美形象。,影视作品以音响、,图像、,色彩、,造型及动感等形式俘获了众多的观众,使人看起来刺激和赏心悦目,但它同时也束缚了观众,使其消极被动地接受影像,它抑制了观众的想像空间,浅层次地使观众形成一种满足感,无法体验对象的美感及底蕴等。,与此相比,文字符号却有某种跨时空的功能,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时空,其跨度是无限广阔的。,

纸质文学通过语言还可以细腻地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捕捉人物的内心感受,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格。,那些大段的心理描写及内心独白是影视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试想一下,一个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向观众淋漓酣畅地表露出他内心的感受及心理活动。,这样,影视作品看似和观众拉近了距离,但是实际上,在内在互动及感受上却拉远了距离,扼杀了观众审美感悟的可能性,使观众被动地接受某视觉信息。,

影视作品在为当代人提供了大量逼真、,直观的图像后,往往逐渐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使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只停留在满足于一些表面现象,往往忽略了被掩盖的事物本质。,因而拉杜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大众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曾深刻地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麻醉精神的消极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满足中,二是由此剥夺了人的行为能力”。,③至今为止,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之作可谓颇多,但是没有一部影视作品能达到原经典作品的意境。,无论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是我国的《水浒》、,《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都是如此。,因为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无法表达经典纸质文学的那种深刻的寓意、,细腻的表达和弦外之音等审美效果。,这些多层效果往往形成一种独特的作品风格,形成一种多重意义的审美意境。,

二、,网络文学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文学引发了新的传播革命,它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它与纸传统文学相比有如下特点:

1、,网上作者往往是匿名或化名的,作品无须取得任何部门的批准便可发表。,作无任何酬劳。,

2、,网络小说题材较窄,多为爱情故事,生活琐事,武侠传奇等。,

3、,作者与读者可以互相交流,互动。,

4、,作者多是业余,缺乏思想深度。,

5、,网络作品除文字外,可附有声音、,图像、,色彩。,

网络文学在诸多方面与传统文学的创作有很大不同,网上作者往往是匿名的,读者无法了解其社会及家庭背景,作者可随意发表作品,不必担心后果如何,网上作者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使作品增强了真诚和率直,摆脱了文学的功利因素。,由于网络文学的作者及读者多为年青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及语言等与传统文学大不一样,如较多地关注自我,重视个人表现,他们的写作目的大部分不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不是为了某种义务,呈现出一种游戏性、,娱乐性、,日常性和趣味性等倾向。,葛红兵甚至说:“我始终相信文学在终极上是游戏的,从理想的角度讲,它不是出于义务,也不应是出于义愤,不是为了宣告,也不是为了呼号,而仅仅是出于人们先天的表达的、,解释的、,展示的。,从这个理由出发,我非常喜欢网络文学。,”④

网络文学的互动性使其作品具有集体创作的特点,它可以由首创者设立某个题目及题材,让网民各抒己见,也可以等作品发表后,网民可以不经原作者同意以跟帖、,改帖的方式对原作品进行修改或读写。,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虽有一定的长处,如作者摆脱了很多束缚,呼吸着自由的空气,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这种集体写作,其娱乐性、,缺乏完整性等与传播文学的审美理念相去甚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商品社会文学通俗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外,网络作者大都为年青业余作家,对社会的理解,对文化的诠释,对艺术的审美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作品语言难免有粗俗、,轻浮之嫌,甚至其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议论也有败坏网络作品之疑,其媚俗的主题及题材使作品缺乏深刻性。,但是网络文学以方便、,快捷见 长,多媒体的文字与声音和图像相辅等为纸质文学所不及。,今后通过对网络文学的规范及完善,它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三、,当代中国文学的出路

文学会不会终结这个问题近几年被我国很多学者反复提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纸质文学受到些冲击,其主流地位也受到质疑,但是,如上所述纸质文学是不会消亡的。,

日本是先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其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风靡日本,被译成十几国文字,我国年青读者也很喜爱他的小说。,目前日本文学界好像没有人真正担忧过纸质文学的命运,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担忧实际上是有其原因的。,

以前在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没有人提出过文学衰亡的问题,特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后,小说占据了文坛的主流,出现了很多著名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巨匠,他们为我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文学更是被赋予“崇高”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新时期的文学曾不断引起“轰动”效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等。,刘心武、,王蒙、,蒋子龙等也因些一举成名。,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文学的巅峰时代似乎已经过去,这种巨大的反差似乎使一些作家及文学工作者难以接受。,


然而,这种对文学命运的过分担忧,主要反映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内蕴不够,底气不足!“五四”新文学运动否定了传统文化,但却没有重建起一种新文化,新时期文学虽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五四”运动的延续,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政治启蒙的作用,“寻根文学”的发起是向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使中国文学是否能走向世界的一种尝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马尔克斯等的启示),但是中国当代文学却一直没有摆脱对西方的模仿,中国当代作家在追求现代意识的同时,误把外国文化当作我们本国文化,把西方的思想意识当作中国的东西。,把其社会矛盾当作中国的问题。,忘记了存在主义是欧洲的,黑色幽默是美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西方的东西就不好,但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取其精华”,在这方面日本近当代文学的一些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的近当代文学虽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但传统文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却一直努力保持着。,如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就反对全盘西化,反对近代西方文明的极端个人主义,被日本人称作“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他的“心境小说”颇有日本传统文学的个人审美情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作品中的东方虚无主义倾向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反对西方文明,并不是完全抵制西方文艺思潮,而是在创作手法等诸多方面采用了西方文学的某些先进的东西。,如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大量采用了西方意识流的手法等。,日本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虽说早期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但是在他第一个畸形儿子出生后,他便一直致力于把西方的存在主义思想和日本社会现实以及他个人的生活审美结合起来。,日本当今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说受到欧美文学的影响,可是他作品中那些超脱俗世日常的思想,那追求神奇仙境的在日本古典作品中俯拾即是。,日本近当代文学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又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逐步使日本文学走向世界。,日本的影视普及、,大众媒介的影响,“动漫”的发展,其“读图”倾向大概不在我国之下,但是日本文学界好像还没有哪位学者真正担忧过文学会“终结”。,

进入90年代的中国文学似乎失去了方向,“私人化写作”、,后“身体写作”,甚至“下半身写作”等粗鄙化、,媚俗化文学相当流行。,继新时期文学的政治启蒙、,人的启蒙后,好像没有了下文。,回顾历史,大凡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总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作家,如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等。,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文学创作的宽松时期,这本是文学大显身手的绝好时机,特别是“道德大滑坡”、,贫污腐败严重的当今,商品社会亟需我们作家能创作出匡正社会风气,震撼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的力作,建立起一个既是中国的又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新道德规范。,现在我们既然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法律健全的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就不会适应我们。,我们的文学还没有完成它的社会历史使命!科技的发展是不会解决我们社会内在的一些问题的。,文学的真正危机并不是完全受影视及大众电子媒介的影响,而是缺少与我们这个发生巨变的伟大时代相适应的、,发人深省的经典之作,缺少一支思想深邃、,知识渊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队伍。,我们不能一味追随不符合我国实际的欧美文艺思潮,那样只会使读者更加远离我们,更加加深文学的边缘化。,时代呼唤着英雄,我们期待着经典巨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

①《文学会消亡吗》杜书瀛,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5页。,

②③④《冲突与互动》吴玉杰、,宋玉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182页,245页,166页。,

类似论文

“文学终结”

摘 要:希利斯·米勒在《文学死了吗》中提出“文学终结”的观点,他认为在铺天盖地的电子媒介浪。
更新日期:2024-10-13 浏览量:127808 点赞量:26819

文学课堂教学审美场的内在机制

摘 要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课堂教学审美场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机制 其一是审美心。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2523 点赞量:28700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

摘 要:典故是文学作品中,构成其丰富语言和内容的关键之一 与其它的常规手段相比,典故均具有更加深刻į。
更新日期:2024-8-13 浏览量:104766 点赞量:22597

文学文摘要范文链接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的作业是专家围绕作文教学设计的,老师们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有的老师。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2034 点赞量:30028

怎样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探幽揽胜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和不经意处停下目光,仔细寻觅僻静幽雅的胜景,从中获得一种新。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4241 点赞量: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