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翻译策略

世界艺术名作,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日出》、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之所以能千古流传,逾经日久,逾能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一方面固然与之本身的艺术魅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文字宣传介绍,从而让世界人民得以领会、欣赏其艺术精髓.艺术作品的文字表述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将其由英语翻译成中文、进行中西跨文化交流时,要采取深刻领会原作的意蕴、风格,掌握专业词汇,直译为主等翻译策略进行风格、意义的转化.

艺术作品的文字表述目的在于描绘作品特色及介绍作品,其阅读对象大多为普通民众,为了使读者易于掌握作品大意,利于阅读,因而其行文要通俗易懂、简洁明快,以符合读者的要求.艺术作品的文字表述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艺术作品总的概括,第二部分是对作品的细致描述.《蒙娜丽莎》的文字表述仅用了70个单词,文中多用简单句,寥寥数语便把《蒙娜丽莎》的创作人(达芬奇)、创作历史背景(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藏馆(巴黎的罗浮宫)、艺术地位(最具盛名的、标志性的世界名作)作了全面的概括.文中的叙述点到为止,毫不拖泥带水,可谓行文简洁明快.


艺术作品的表述目的在于向观众介绍作品,用词考究、凸显艺术作品的美感.艺术作品的表述用词极其考究.其意在于精确描述作品,准确反映作品内涵.艺术作品的用词考究意在精确表现艺术作品的美.艺术家眼中的美并非仅指感官愉悦,给人和谐美好感觉的《蒙娜丽莎》是美的,毕加索的代表作抽象画《格尔尼卡》中充斥着杂乱的线条,画的结构组织似乎杂乱不堪,然而这却是作家的精心所为,画面中种种杂乱与邪恶意象正反映了纳粹轰炸带给人类的恐怖与灾难,世界充满了绝望.反映出艺术家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心声,这幅画在人心中引起像恐惧这样强烈感情的事物,毫无疑问也是美的.艺术作品的表述正是要将艺术作品的这些美客观的呈现给它们的观众,加深观众对美的理解,凸显艺术作品的美.

因此,艺术作品的翻译首先要了解原作创作背景及渊源流派,正确传达原作信息.翻译是跨文化、跨社会、跨语言的活动,艺术作品的内涵与作品的创作背景相关,只有深刻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充分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而在翻译中将作品的内涵忠实的传达给读者.千百年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仍令人醉心不已,不同的人,或者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心情不同,对蒙娜丽莎的微笑都有着不同的理解.然而作者的最初创作意图是什么呢?正确理解其内涵需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开始.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之一,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那是一个提倡人文主义、解放思想的时期,人性倍受推崇.因而蒙娜丽莎的微笑反映了人性的美好和谐,反映了艺术家对女性美及人的丰富精神的赞赏.如从作品这一创作原点出发,译者对于作品的内涵就能充分的把握,因而在翻译中就能正确理解作品并传达其内涵.又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其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那是二战爆发的前期,战争的阴影笼罩全球,人面在战争的危险前忐忑不安.纳粹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了解了此创作背景,画中那混乱的线条、杂乱无章的布局,令人恐怖的意象就不难理解了:艺术家正是要通过该作品来控诉纳粹的罪恶.有了这一理解,译者在翻译作品介绍时对原文的意旨已是了然于心,翻译自是胸有成竹.

其次,了解原作创作渊源流派也是艺术作品的翻译的基础.以绘画为例,译者必需对各种画派有一定的了解.如印象派画家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忠实地刻画在时刻变化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是他们的使命.它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学院派艺术墨守陈规,寻求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寻找艺术创新道路的反映.而抽象画派是20世纪以来在欧美各国兴起的美术思潮和流派.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它的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而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等没有这些知识,译者对作品不知所云,想要将原文意义对等转换简直是不可能的.要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是必需以把握原作的风格渊源为基础的,因为这是译者工作的开始.

最后,掌握艺术专业词汇,减少翻译障碍.艺术作品的翻译,要以掌握一定的艺术专业词汇为基础.音译人名,直译内容,意译为辅,传承原作风格.

第一,音译人名.艺术作品中作家名字与作品中人物的名字,在译成中文时,往往采用音译的形式.如:

MonaLisa:蒙娜丽莎

Did:大卫

NicolasPoussin:尼古拉斯普桑

VincentVanGogh:文森特凡高

第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根据尤金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翻译力求译语与原语形态相似、功能相似、意义相符.早在1792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弗雷赛泰特勒就在他的《论翻译原则》中提出翻译三大原则之一,也就是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文字的风格转换要由对原文形式标记(语系、语域、句法、词语、章法、修辞)及非形式标记(题材的选择处理、作品内在素质分析、接受者的视野融合)开始.艺术作品介绍喜欢采用简单句,描绘性词汇,篇章短小,行文轻快,评析角度客观,面向广大普通民众,因而译者在将原作转化为译作时也要采取相应的策略.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中文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中文译文中完全保留英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应艺术作品翻译的要求,更能传达原作风格.

艺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艺术作品的欣赏对象大多是普通民众,在文字表述上为便于传播欣赏,因而用语简约、风格简洁明快,表意客观公正.为使读者更易于理解作品,因而极其考究地使用描述性文字,以凸显艺术作品美感.针对艺术作品文字表述的这些特点,在翻译时采取如下策略可忠实、通顺的传达原作意义,即深刻领会作品创作背景及渊源流派;掌握相当的艺术专业词汇;在翻译时音译人名,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重原作的风格转化.

【参考文献】

[1]张中载.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黄艺平,广西艺术学院外语教研室副教授;何清新,广西艺术学院外语教研室副编审,硕士)

类似论文

外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优化策略

【摘 要】本文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从缩减法、归化法及补充法等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探讨外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
更新日期:2024-5-10 浏览量:69265 点赞量:15926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翻译策略

摘 要:西方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时常会使用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翻译可以给予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且增强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魅力,。
更新日期:2024-2-14 浏览量:32525 点赞量:8359

刑事法律文本的句法特征与汉英翻译策略选择

摘 要 :刑事诉讼翻译是将语言转化为刑事证据的关键环节,诉讼文本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证据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而刑事法律语言自成。
更新日期:2024-11-13 浏览量:145209 点赞量:31891

目的视角下的中国大学辞(网上)汉英翻译策略

【内容摘 要 】本文以功能主义理论-目的论为指导,以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的中国著名大学的介绍辞(网上)30篇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
更新日期:2024-5-23 浏览量:72582 点赞量:17111

儿童文学类作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此类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教学。
更新日期:2024-3-25 浏览量:46464 点赞量:11279

胡贤华陶瓷艺术作品赏析

胡贤华1985年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1999年到瓷都景德镇从师学习陶瓷绘画艺术至今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陶瓷美术师胡梁军1973年生。
更新日期:2024-11-26 浏览量:143544 点赞量:3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