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808例大学生就业心态问卷调查与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当代青年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就业问题在所有压力中显得格外突出.由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期望值和就业市场存在着较大差距、就业市场职位供需不平衡、高校不断扩招导致竞争激烈、当前教育体制和学校缺乏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使得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就业压力.此外,今年又是新世纪不同寻常的一年,以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虚拟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实体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虽然保持经济稳定的基本局面,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寒冬”正呼啸而来.金融海啸的危害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成为就业市场上最直接的受害者,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展开了一次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

(一)调查对象、时间与方法1、调查对象
我们选取了河北省内的多所高校,包括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工程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交通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唐山师范学院、邢台学院、邯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军械工程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军械工程学院(地方生)、衡水学院、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各个层次,涉及理科、工科、人文、社科、艺术与体育六大类的专业.
2、调查时间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
3、调查方法
根据大学生就业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专项调查纸质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回答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08份,回收率80.8%.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有25个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就业期望、专业能力、就业规划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对当前就业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且能强烈意识到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时,近六成的人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还有6.7%的人回答“不了解”,只有8.4%的人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有较高的认同.基于此,大部分人开始提早关注就业问题.55.4%的同学从大一大二起就开始关注,大三开始关注的占26.1%,到大四才开始关注的只占8.2%.问及“面对就业难你如何解决”时,四成以上的人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甚至有43.6%的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而选择一个能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虽然有共识,但是大学生们依然保持了较为积极的态度,64.6%的人并不同意“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这种看法.
对于就业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竞争这一问题上,大学生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调查中68.3%的人认为“自身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在“你认为你能从众多同等求职者中胜出的因素”问题上,选择“优秀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38%和28.5%.
这些数据显示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及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这一点似乎可以让我们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需意识到清醒认识的背后并不代表大学生对解决就业问题成竹在胸.毕竟局限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其认识不过是基于理论上的认知,我们要看到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面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茫然失措.
2、就业心理期望高,但对于专业技能缺乏信心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从入校开始就很高,而且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会不断增加.在“就业地区”问题上,45%的人选择“发达城市”,28.5%的人选择“家乡”,而选择“西部地区”的人仅占7.3%.对于“求职方向”的问题,选择国企、外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其他的比例分别是30.8%、25.9%、21.7%、16.2%、5.4%.选择前三种就业部门的占到了78.4%,而选择后两种就业单位的仅占21.6%.这说明毕业生真正愿意到基层一般单位就业的人较少,大多数人都希望去规模大待遇好的单位.而在“就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中,最被看重的也是“薪水”,选择比例占到30.6%.近一半的人将第一份薪水的期望值设定在2000元以上,能够接受1000元以下低薪的仅占9.6%.大学生这种就业高期望值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对就业有着高期望值的毕业生同时对专业技能又表现出缺乏信心.当问及“你觉得所学专业课程能否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时,只有10.6%的人认为“肯定可以”,14.2%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很好,而绝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则显得底气不足.这也是求职困扰因素中“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的选择率远远高出其他选项的原因(信息量少15.6%,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1.5%,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9.2%,对社会缺乏了解23.8%).所以,在“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问题上,选择率最高的是“提高专业技能”.这几个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很高的就业期望值,希望能找到一份高薪、稳定、体面、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同时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又缺乏足够信心.所以在被问及“薪水高的蓝领职业和薪水低的白领职业你会选哪个”时,两个选项的选择比例并没有拉开(白领47.4%,蓝领52.6%).
3、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对自身和基本的就业程序不了解
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是个时髦的话题网络上大肆炒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引起大学生广泛的关注,但关注的同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吗”的问题上一半以上的人认为重要.但在“你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问题上,只有23.9%的人回答是肯定的,大多数人目标模糊甚至从没想过.在“你清楚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所决定的你适合的职业吗”的问题中“了解”的仅占11%,绝大多数人不了解甚至从未考虑过此问题.面对当前形势虽然有些大学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指导,但是他们的就业指导力度却不太理想.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问题上,高达88%的人选择“不太满意”,更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任何人选择“很满意&# 8221;.在“希望学校加强哪类服务”的问题上“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就业心理咨询”和“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排在前三位.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原因

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心态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冲突的心理又并非简单地源于毕业生的眼高手低,而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一)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内在原因
心理学认为,人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时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无形地保护着自己,干扰对自我的全面、正确、客观和公正的认识,使自我真实形象产生变形或扭曲.而且心理学研究还表明,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根据以上心理学理论分析不难理解大学生择业心态的矛盾冲突.
[2]首先,大学生就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这些矛盾他们以前从未碰到过,所以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
再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就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二)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模式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供给量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则高达610万,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群体.
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增加,加之就业制度由传统的“统分统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努力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高等教育进行必要地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从大学生对专业技能缺乏信心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与时展相比严重滞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应用较为明显.所以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并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高校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调整,它是一个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
(三)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交替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我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许多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假冒伪劣、腐败现象、分配不公等问题依然突出.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地域范围和社会评价,过分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个人才智发挥,忽视社会需求――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腐蚀,精神支柱也有所动摇.

三、调整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决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消极心态.因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决定了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矛盾心态恰恰是其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毕业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就业心态,进行合理就业.
(一)提升综合素质,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应刻意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加强素质培养就要自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就业.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说,首先,需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形势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毕业生应培养正确的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立足现实,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认识所选择的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就业制度,拓宽就业信息渠道
在大学生进行自我培养的同时,社会和政府也需要发挥积极的效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在大学生就业制度上进一步完善.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建设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其次,要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这些是对大学生就业心态调适最有力的措施.
(四)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业指导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个必要环节.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这项工作做得还不够细,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并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满足需要的就业指导.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仅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有些高校甚至连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也是草草了事).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势单一乏味(主要是讲座和形式化的就业指导课).而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几乎不含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缺乏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求职道德、成功道路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的专业性就业指导工作更是普遍缺乏.而这些缺乏的教育恰恰是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观的过程中所必需的指导.所以着力培养和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含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此外,家长和亲友还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大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保持清醒、更新观念、落实政策,这样才能取得这场永不停息的战役的胜利.
(作者为军械工程学院地方生部200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指导教师 8;张曼)
[1]


类似论文

一例大学生就业前焦虑状态咨询案例

【摘 要】本文是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一名大学生就业前的焦虑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 来访者由于就业。
更新日期:2024-7-20 浏览量:95574 点赞量:21391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与调整方法

[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独立学院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更新日期:2024-7-18 浏览量:95328 点赞量:21341

高职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

【摘 要】本文以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2013届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心态调查,真实地反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及时。
更新日期:2024-9-18 浏览量:118462 点赞量:25607

大学生就业心态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各种。
更新日期:2024-9-4 浏览量:15174 点赞量: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