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文学的永恒主题

太太探亲去了.晚饭后我坐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看着电视,从第一台逐个换到最后一台,然后再顺原路返回.11点后,又把电视调成了静音,只是不想去睡觉,无聊地看着不断变换的画面,不觉东方之既白,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

按照《辞海》的解释,孤独:1、无父的幼儿和无子的老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2、孤单无助.由于对孤独有了兴趣,所以最近集中读孙犁先生的著作时,就稍稍留意了一下,下面选几个例子.1、小说《幻觉》(1982年11月26日):女同志说:“你感到孤独吗?”2、《致贾平凹》(1982年12月4日):“我很孤独寂寞.”3、小说《无花果》(1987年5月15日):“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老伴去世,我很孤独寂寞.”孤独或单独使用,或与寂寞连用,它们似乎是同义词,我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区别的.


寂寞:1、清净;无声.2、亦作“寂漠”.冷落;孤独.寂:1、静悄悄;无声.2、孤单;冷落.3、心神安静,无杂念.(《辞海》)孤独与寂寞共同之处是孤单.寂寞的本义是无声,引申义是心神安静,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而孤独的本义是无父无子,引申义是无配偶或无朋友.“早寄别后篇,微吟慰孤独.”(苏舜钦《送韩三子华还家》)所以,报纸上说日本孤独老人率很高,而不说寂寞老人;而我们也常说不甘寂寞,而一般不说不甘孤独,因为孤独更多是有形的,是可以解决的,而寂寞更多是无形的,是无法解决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名教授的太太去世了,老人“不甘孤独”,续娶了一位.此老希望永远“电视中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让其弟子们有活动就请他出席,我们就会说他“不甘寂寞”.既然寂寞是无声,不甘寂寞也就是不甘心不认头无声无息,无名无誉.有的人享受寂寞,据说成功的要素有三条:天赋、恒心,还有一条就是寂寞.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也可以反唇相讥:唯男子与“大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谁愿意被“召之即来,挥之则去”呢?不管是女子与“小人”,还是男子与“大人”,对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召之即来,挥之则去”啦!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引用印度的古典名著《创世纪》说:印度的亚当有了夏娃很快乐,可没过几天就要求上帝把夏娃带走,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如此反复了四次,直到上帝要求他与女子同甘共苦,一直过下去.“我以为这幅景象,直到眼前,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与孔子的两难非常相似.鲁迅在《一点比喻》,林语堂在《增订<伊索寓言>》中,都转述过叔本华的一则寓言:寒冬,豪猪们挤在一起取暖,因个个身上有刺而分开;再靠拢,又分开;多次反复,终于找到了既能互相取暖而又不彼此挨扎的适当距离.叔本华以此喻人类社会.我们也可以说,人类为了摆脱孤独而彼此靠近,又因互相厌恶而疏远,再靠近,再疏远,直至找到彼此能够接受的距离.“地上的人群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拥挤,天上的星星就像地上的人群那样疏远.”人与人的心是不相通的.

有一则寓言说:上帝最初造人时,男女是同体的.因为他们整天争吵不休,上帝就把他们一分为二.分开了的男女因为孤独,又投向对方的怀抱.这是一个隐喻:在一起而不能被对方了解,也就是寂寞,所以就分开;分开了又孤独,所以要找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时常好奇:大作家、大学者与几乎没文化的太太,比如说胡适与江冬秀,他们在一起经常谈些什么.难道只聊饮食?胡适有太太,所以他不孤独,但他的妙文不能为太太所欣赏,甚至不能为太太所关心,这又难免寂寞.当然,夫妻即使是同行,也未必彼此就完全了解,毫不寂寞,心心相印,否则就解释不了演员夫妻的分分合合,教授伉俪的离离娶娶.寂寞大约等于孤独感,孤独感与孤独还是有区别的.孤独是状态,孤独感是感觉,也就是常说的“内心的孤独”.“你孤独吗?”问的不是“你有配偶吗?”或“你有朋友吗?”而是“你有孤独感吗?”

“相交遍天下”,说的是不孤独,“知己无几人”,可以理解为寂寞.同样,“同床”,说的是不孤独,“异梦”,可以看做是寂寞.有的人孤独,但不寂寞,比如单身的作家、艺术家,他们有的人甚至享受孤独.有的人寂寞,但不孤独,比如前呼后拥的大官,左拥右抱的大款,桃李遍地的大师.孙犁《致冉淮舟》(1963年5月23日)“我身体很好,食量一直很好,就是寂寞一些”.“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说的是大师的寂寞.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真正能与孔子对话,对孔子有启发的有几人?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也就是第三种释义,“心神安静,无杂念”,如“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孟郊《游枋口》)寂寞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是“开门即是世界,闭眼亦成乾坤”.寂寞是独上高楼、一览众山小、打遍天下无敌手独孤求败似的悲哀,所以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惊喜.

也许,上述的文字根本就没必要写,因为有个合二而一或一个顶俩的词,那就是“孤寂”――孤独寂寞.如:“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于《旅馆秋思》)英国托马斯德昆西的《烂漫童年忧伤多》,主要描写他六岁时面对姐姐死亡的感觉,万余字的文章竟然使用了近三十个“孤寂”.“孤寂像光一样地安静,也像光一样具有最大的力量;人,生来就具有孤寂特性.所有的人,孤寂地闯入世界,而又孤寂地离开了世界等啊!孤寂的重担,它会在它存在的每一阶段上向人们迎面压来.这强大有力而又具有本质属性的孤寂,过去与人同生,现在与人同住,将来与人共死!”(见《一个吸食者的忏悔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据说文学描写的永恒主题有爱情、死亡、战争,看来还得加上一个:孤寂――孤独与寂寞.

类似论文

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

创新中的“创”字在中文中有伤、痍、损、惩等意思,其基本涵义是破坏 “新”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
更新日期:2024-2-16 浏览量:31306 点赞量:7654

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永恒主题

摘 要党性教育是始终伴随党的建设历程的老课题,也是常抓常新、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党校作为党性教育的。
更新日期:2024-2-18 浏览量:33087 点赞量:8471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摘 要】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教师要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当做我们的天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更新日期:2024-9-15 浏览量:116859 点赞量:24918

第十届中国法学家坛主题征文

第十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征文拟获奖论文名单(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一等奖(19篇)题目作者单位国家治理法治化背景下预算法定的困境与出。
更新日期:2024-7-10 浏览量:93317 点赞量:20626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也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题 而现如今,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国家大事,毫不。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6657 点赞量:13249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永恒主题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之一,道理不难明白 而当前我国国民性中的确存在一些不适应。
更新日期:2024-12-15 浏览量:154985 点赞量:3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