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发生学原理其方法意义

摘 要:文本发生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它主张通过文学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文学手稿的研究,阐释文学创作的发生过程,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文本发生学的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从静态的现象描述转向动态的过程研究;从作品研究转向“起源的材料”与“前文本”的研究;从事件的历史性研究转向认知逻辑性研究.文本发生学的理论构建及其实践证明,它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 键 词 :文本发生学;起源材料;前文本;动态研究;起源研究

20世纪是文学理论空前发达的世纪,其中“形式文论”极为突出,占据了该世纪文论的主导地位.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形式文论”过于重视理论套路在技术层面的操作性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鲜活性.尤其是结构主义文论采用近似于数学定量分析的模式,把文学研究引入了一条极为枯燥、令人痛苦的死胡同.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文论应运而生,同时也诞生了一种与诸多后现代主义文论完全不同的文学研究方法――文本发生学.近30年来,它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学术界对于文本发生学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少,很难看到相关的论著或文章.笔者力图以自己的努力做一点尝试性的工作,把文本发生学放在20世纪西方文论大背景下予以考察,以此彰显其方法论意义,希望能引起学术同人的关注.

一、文本发生学及其原理

文本发生学是从“形式文论”之结构主义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法国文论家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Pierre-Marc dc Biasi)便是当代文本发生学的核心人物之一,《文本发生学》是其代表性论著.《文本发生学》的问世,展示了文本发生学理论的成熟与魅力.本文主要把文本发生学理论放在西方20世纪文论大背景下予以考察,重点讨论“文本发生学”原理及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何谓文本发生学著者在“引言”中说“通过草稿或准备性资料对作品进行诠释,30年来,这种诠释被称作‘文本发生学’或‘发生校勘学’.”其研究对象是现代手稿.其实,通过后面的论述我们会看到文本发生学是这样一种研究文学的方法:它通过对保留下来的手稿和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研究,从而对作品的诞生过程进行阐释,进而有效地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为了更加明确地了解文本发生学,有必要先阐明其工作原理,即它是如何展开实践研究的为了理论阐释的方便,我把文本发生学工作原理归结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起源的材料”形成“前文本”.

所谓“起源的材料”就是“与人们所要研究的起源有关的资料和手稿的全部材料”.具体说来这些材料包括“记事本、笔记本、笔记、早期的手稿、书信、未取得成果或未出版的作品的计划和文章、准备性材料、草稿、复制品、印刷作品的修改校样等等.起源的材料也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亲笔或非亲笔写的、手稿或书籍、私人的或公共的)变得更为丰富,这些材料包含作品起源以外的其它信息,但是对分析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如书信、所收到的信、作家个人的藏书、出版合同、正式的证书和、遗嘱、家庭档案等等,以及作家收集或完成的可视资料(油画、雕刻、图画、照片等等),音响资料(录音)或视听资料(电影、录像)等.”“起源的材料”就像一个“大杂烩”.文本发生学第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要使由“起源的材料”形成的“大杂烩”变得有序和可以理解,形成“前文本”.所谓“前文本”就是由研究者根据起源材料进行整理而形成的文本.可见,从“起源的材料”到“前文本”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艰苦的过程.在“前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对于“起源的材料”的整理,如果其目标锁定为某一特定时段或某一特定问题,那么所形成的文本就是“横向版本”的“前文本”.相反,对于“起源的材料”的整理,如果以历时方式进行,所形成的文本就是“纵向版本”的“前文本”.“横向版本”和“纵向版本”的前文本往往相互依赖,共同支撑起对于作品意义和形式的阐释.

第二阶段,从“前文本”到“发生校勘学”.

“前文本”的形成使得零乱的“起源的材料”变成了相对有序的和可以解释的起源材料,但是还算不上是对作品的起源的研究.“起源的研究则是校勘的论说,通过这种校勘的论说,发生学家用特殊方法的预先假出其对程序的解释和评估:诗歌的、社会学的、精神分析的等等.就是通过这一特殊的校勘的论说,发生学家才能在活跃的程序的指引下,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正是这一活跃的程序使作品的形式和意义得以产生.”可见“发生校勘学”就是在“前文本”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关于作品的起源的论说.它旨在通过对由“起源的材料”而形成的“前文本”进行解释、评估,并通过这些解释和评估,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

由于文本在生成时具有多种可能性,在文本的生成状态中,任何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是一系列的选择构成了最后的文本.于是发生学家就用种种特殊方法的预先假出其对程序(文本的形成过程)的解释和评估.这样,文本发生学就自然地与自传、传记评论、主题评论、现象学、语言学、历史学、精神分析法、社会分析学等方法联系起来,从而比较合理地完成其对于作品起源的解释和评估,并最终比较合理地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以上就是文本发生学简要的工作原理.

二、文本发生学的方法论意义

(一)从关注作品转向关注“起源的材料”和“前文本”

占据20世纪西方文论的“形式文论”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形式研究”这个共同点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以文学作品为基点,试图在文学作品之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20世纪的“形式文论”研究赋予了文学作品以空前的、绝对的“霸权地位”.然而,源于“形式文论”内部的文本发生学通过对于极为复杂的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起源的研究,把关注中心从作品转向了“起源的材料”和“前文本”.

发生学家最感兴趣的不是作品而是“起源的材料”尤其是作家的手稿.“作为研究对象的手稿,却不是最后专门誊清的那份手稿,那份手稿可以是非常漂亮的、珍贵的、动人心弦的文稿,可是它常常给人一种作品已经非常成功的感觉.发生学家最喜欢的手稿常常是划满杠子,脏兮兮的草稿,因为从亲手编写的资料中可以具体地发现处于生产状态的作品的编写工作,如:草稿,也包括计划、故事梗概、笔记本、记事本、读书笔记资料、信封背面或饭馆纸餐桌布上匆忙而草率地写下的想法等等.”通过手稿而进行的“起源研究”使得发生学家可以“具体地发现处于生产状态的作品的编写工作”.由于“通过这些资料看作品中的主要秘密和贯穿整个作品的一切想象要比在书中看得清楚”,因此起源研究只是把作品作为引起思考的起点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起源的材料”和“前文本”.这与以“形 式文论”为代表的作品中心研究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本发生学的“起源研究”对处于生产状态的手稿的高度重视,否定了形式文论以作品为中心的、封闭的文学研究模式,回归了文学与作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性思考.它类似于传统的文学历史研究法、文学传记研究法,但又与它们有着较大的差异,它不停留在考证的层面,它要通过对“起源的材料”的研究,力图呈现作品诞生的过程,并且最终对作品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解密文学创作“黑匣子”,还原作家本来面目

传统观念认为,文学创作无非就是一个在修改中阅读、在阅读中修改,并臻于完美的过程.“的确,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手稿的话,第一印象也许就是那满纸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龙飞凤舞、甚至无法辨认的涂改痕迹了.写作其实是一个不断怀疑、重新表述、反复修改的过程.”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的恒常看法.这是一种宏观陈述,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为什么要修改,修改又是如何实施的等等,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正是传统文学研究的弱项,然而却是理解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部分.文本发生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文学研究的薄弱点,回答了这一问题.

“了解写作的内在情况,作家隐秘的意图、手段、创作方法,经过反复酝酿而最终又被删除掉的部分,作家保留的部分和发挥的地方;观察作家突然中断的时间,作家的笔误,作家对过去的回顾,猜想作家的工作方法和写作方式,了解作家是先写计划还是直接投入写作工作的,寻找作家所用过的资料和书籍的踪影等等.文本发生学使我们进入到作家的秘密工作实验室中,进入一部作品形成时的秘密空间里.发生学给文学评论带来了大量相似且未完成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看作品中的主要秘密和贯穿整个作品的一切想象要比在书中看得清楚.”可见,探寻作品形成时的修改过程以及修改原因是文本发生学关心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强大的探奇性诱惑力,它力图进入作家工作的“密室”,解密“文学创作”这一“黑匣子”.“草稿并不讲述什么.它只是让人们看到:冲突的激烈,选择的品位,不可置信的完成,碰撞,删节,失去,强度的出现,整个存在所书写的一切――以及它没有书写的一切.草稿已经不再是准备阶段,而是成了文本的另一个自己.”如果说“草稿并不讲述什么”是客观事实,那么通过这些草稿的研究让人们看到“冲突的激烈,选择的品位,不可置信的完成,碰撞,删节,失去,强度的出现,整个存在所书写的一切――以及它没有书写的一切”便是文本发生学所关心的事情.比如它对于起源材料中的手稿上所留下的修改痕迹――“杠子”的分析就非常深入和细致.克比亚齐认为杠子是写作非常复杂的构成部分.对杠子的定义意味着要对众多的特征进行研究.为了清楚地辨认一个杠子,只确定其同一性是不够的,还要确定其作用和类型.他举了很多例子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可见在一般的文学研究不太注意的地方文本发生学却用心去探索,发现并展示出作品诞生过程的生动性和曲折性.比如《文本发生学》的第六个论题“微观发生学的例子:《圣朱丽叶修士的传说》中的第一句话”,通过微观发生学对《圣朱丽叶修士的传说》中的第一句话的研究案例,展示了文学创作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的鲜活性和曲折性.文本发生学揭示出文学诞生过程是一个充满崎岖与曲折的过程,它以动态性呈现的方式解密了文学创作的“黑匣子”,而这只“黑匣子”在传统的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中常常被作为一个笼统的、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而被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勾销.文本发生学对于文学文本动态形成过程的探究,改变了此前作家传记研究模式和历史考证研究模式的静态考察方式,它使“起源的材料”变成可理解的“前文本”的过程,其重要贡献在于把此前包括作家传记研究模式和历史考证研究模式着重历史事件的办法转变为:从历史性研究到认识逻辑性的研究.即既注重史料的考察,同时更注重对文学生成过程的认知性和逻辑性的判断与解释,突出文学作品“作为过程”是如何诞生的.


此外,文本发生学对于文学创作动态过程的呈现,有利于正确评价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这一点在20世纪西方文论的大语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在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主流话语中,关于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问题,存在两种主流话语,一是过分拔高,二是根本否定.

第一种观点可追溯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其突出特征是强调作家的情感、想象与天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另外几派文学理论思潮的兴起则将作者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克罗齐、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直觉主义,强调“直觉一表现”、“生命体验”和“意识流”;以瓦雷里、叶芝、普鲁斯特为代表的象征主义,强调“象征”、“感应”、“暗示”;以弗洛伊德、荣格、弗莱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和“神话原型批评”.这几派文学理论思潮的共同存在打造了神圣的“作家中心论”,赋予了作家空前的权威地位.与此形成对比的第二种观点则根本否定作者,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文论的极端化直接导致了作者虚无论.

上述两种关于作家的观点其局限都是非常明显的.与上述两种作者论不同,文本发生学通过对创作过程中作家修改稿件过程的动态性呈现,表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家绝不是解构主义者所谓的“文本的编写工具”.同时,它也证明了稿件写作过程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只凭天才想象的过程,作家创作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因此作家绝不是神仙.通过对作家大量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修改手稿的研究,文本发生学既否定了作者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也否定了后现代主义之解构主义者的作者虚无论,还原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脑力劳动者的真实地位和本来面目.

(三)重视作品意义的阐释,尊重文本的限定性与开放性

20世纪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文论极端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作品意义的虚无论.他们“过分膨胀批评家的权力话语,极力扩张误读写作,‘太沉湎于语言游戏’,结果会造成作者创造力减退,新文学文本数量和质量下降,批评指鹿为马,胡说八道,不利于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也否定了文学学、语言学、修辞学乃至批评学的科学性和目的性.”其实这种严重后果就连读者批评的极端论者费希也不得不承认,“很难根据这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来确定一部作品比另一部好,甚至也很难确定一部作品本身的好坏.”本来,文学接受论或者解构主义文论注意到读者作用是有价值的,只不过矫枉过正就会走向反面.

此外,对于“阐释权力”的狂热容易养成并已经形成文学研究的坏习气:一部分所谓的文学研究者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而丧失了对于作品进行“文本调查”的学术耐心,仅仅在简单的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就进行所谓的文学研究,制造出许许多多的文化垃圾.这种风气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也形成了极坏的影响,尤其是许多所谓的理论大家只喊 口号,而实质上并没有把文学理论研究向科学、规范的方向推进,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正因为如此,文本发生学以其理性的精神在西方后现论纵声喧哗的环境中决然独立,才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说形式文论无视作品的人文关怀,无视作品的意义是其致命的弱点,那么源自结构主义的文本发生学则是对这一缺憾的矫正.文本发生学以“起源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在“起源材料”的启示下重新阐释作品.这样做可以避免“阐释学的‘过于全面’,意思的泛滥.避免阐释学解释的狂热.”文本发生学好比一个实干家,他对作家遗留下来的大量“起源材料”进行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考察”,从“材料事实”和“逻辑事实”的双重考察中最大限度地复原文本生成的真实过程和真实情状,并由此得出关于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意义的相对客观、真实的评价和阐释.文本发生学寻求作品阐释的依据性,表明文学研究不能无限制地鼓吹文本的开放性,无限制地扩大读者的阐释权力,当文本面对读者时,其开放性与限定性是辩证统一的.

(四)跨学科研究模式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文本发生学重要的一步是对于起源材料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形成前文本.但是面对同一起源材料,对其进行校勘整理时,因校勘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形成多种前文本,并且“对于同一个起源材料,有多少前文本就会有多少选择用来解释这一材料的观点”.由此决定文本发生学对于作品起源的阐释常常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传记评论、主题评论、现象学、语言学、历史学、精神分析法、社会分析学等发生关联,借鉴它们的阐释模式.这就使得文本发生学具有跨学科的研究模式.此外,由于文本发生学所依赖的对象是大量“起源的材料”,为了保存和建立可靠的研究材料,并保证“起源的材料”的真实性,就需要对某些材料的年代、传播媒介(如纸张等)的产地等问题做出判断.这就使得文本发生学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其研究之中.它要应用现代数码技术、超文本技术以及科学鉴定技术,比如写本学的、光学的、信息学的等等.

跨学科研究在20世纪后期成为了西方文学研究的一种趋势,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逐渐被认可.著名学者代迅认为“现在西方学术界主流话语中的热门话题,包括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当前西方文学与艺术领域经典的重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大众审美文化领域的性歧视,文学艺术领域的生态话语等问题,无不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性质.”由此他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创新之路.对文本发生学而言,其跨学科研究模式建立了开阔的观察视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确保了研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文学研究及其成果,应该说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文本发生学以其开阔的观察视野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它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极为突出的方法论优势,其实践研究的丰硕成果更证明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三、结论

人文科学领域的发生学是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生学嫁接过来的.当发生学引入到文学研究以后,文学研究便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从静态的现象描述到动态的过程研究;从作品研究到起源材料与前文本的研究;从事件历史性研究到认识逻辑性研究.此外,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体现出了文本发生学的时代特征.

文本发生学的理论倡导及其实践操作,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方面的方法论启迪.无可否认,文本发生学在具体操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起源材料整理时的艰苦性,保存大量的起源材料时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以及面对没有起源材料的作品时的无能为力等等.这一切决定了运用文本发生学进行文学研究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尽管如此,文本发生学坚持文学研究的理性精神并同时重视人文科学阐释的开放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赶时髦,在后现代浪潮中决然独立,维护了文学研究中应该遵循的理性纬度.这不仅对于20世纪末期至今的西方文学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当下的文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鄢 然

类似论文

结晶学与矿物学的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结晶学和矿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详细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ß。
更新日期:2024-4-21 浏览量:57979 点赞量:13510

探析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

摘 要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因此现代社会对护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在《护理学基础Ӎ。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2568 点赞量:30398

文本解读中语文教学方法

教材文本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 只有熟悉了教材文本内容和编者思想,教师才可能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
更新日期:2024-7-25 浏览量:94237 点赞量:20543

组织学实验考试方法改革与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852-02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组织学是一门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是。
更新日期:2024-5-3 浏览量:12051 点赞量:3976

导学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素质教育及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互。
更新日期:2024-3-1 浏览量:11659 点赞量:4582

《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进之我见

关 键 词: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进中图分类号: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52&。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20765 点赞量:26540

法学方法原理之方法

摘 要在科学时代新方法和新思维成为法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我从方法的词义到其经历的三个阶段,方法௚。
更新日期:2024-10-25 浏览量:130381 点赞量:27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