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青年的脉动

【摘 要 】新时期以来的“知青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学现象,其创作也经历了一个由伤痕到反思,再超越、升华和延续的过程.

【关 键 词 】“知青文学”,反思与分化,超越与升华,式微与延续

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出现了一次人类现代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现象,上千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了乡村,展开了一场长达20几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这场上山下乡运动从1955年8月始,到1980年全面终止,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左右,仅期间就达到1600多万人.这是一场牵动着千百万家庭神经的史无前例的运动.“”结束后,伴随着知青返城大潮,再一次挑动动了全国上下的神经.文学,在彼时成为知青传达哀伤与的最佳手段.

一、“知青文学”的界定

1.“知青”

“知青”乃知识青年的简称.广义上的“知青”包括“”前下放的、支边的、到农垦的知青,有人把这部分人称为“老知青”.1968年后,“知青”则主要是对“”期间毕业的、属于城市户口的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农村或农垦、兵团等地的务农人员的统称,时间跨度大致为1967~1979年,包括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我们通常所称的“知青文学”就是与这几类青年尤其是“”期间的下放知青有关的文学.

2.“知青作家”

新时期以前的“”时期和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者的出身不但有“知青”,也有非“知青”.到了新时期以后,这一题材的创作主体多是知青,且多是在“”期间下乡的,这里简称为“知青作家”.

3.“知青文学”

关于“知青文学”,洪子诚说:“与‘伤痕文学’等一样,人们用这个概念,来专指叙事体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所以,“知青文学”一般即指“知青小说”,还包括后来的一些纪实性叙事作品.以知青为创作对象的文学早在“”之前就出现了,如马烽的《韩梅梅》(1954)、康洛的《春种秋收》(1954)、李准的《耕云记》(1960)等.

60年代前半期,为了配合国家的上山下乡政策,动员城市青年离开城市,出现了一批宣传城市知青积极下乡先进人物的作品,如邓普的《军队的女儿》(1963)、黄天明的《边疆晓歌》(1965).这类小说充满了十七年文学特有的生活与思想特征,创作主体不是知青本身,而是政府文化、宣传部门的专业作家,他们按当时的宣传模式进行主题预设和艺术构思,虚构出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形象和生活.

“”期间,尤其是“”后期,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下乡知青为创作主体的小说,如郭先红的《征途》(1974)、汪雷的《剑河浪》(1974)、张抗抗的《分界线》(1975)等.作品有一定的真实的生活气息,但在政治情势和创作规范的规约下,作品仍然不可能表达独立的生活感受和见解.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思想解放大潮的汹涌而至,一大批以知青为创作主体、以知青在“”时以及返城后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纷纷涌现.逐渐摆脱了各种禁忌和制约,作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感悟,书写了一代青年的命运和心理历程,作品逐渐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审美形态.

洪子诚对于“知青文学”这一概念的界说,采用了一种较普遍的说法:“第一,作者曾是‘’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泛言之,“知青文学”始于上世纪50年代,新时期以来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创作现象.从二十多年的创作实绩可

见,知青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是呈螺旋形前进和提高的轨迹,并且叙述具有阐释的多向性.

二、新时期“知青文学”

在崭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整整一代青年的怅然若失,终于有了可以疏导和展示的渠道,创作主体的身份和创作题材都契合了人们的阅读经验,形成一段前所未有的热潮.这一迅速崛起的青年作家群,年龄约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孔捷生、张承志、梁晓声、肖复兴、史铁生、叶辛、王安忆、铁凝、张抗抗、张辛欣、竹林、郑义、陆星儿、柯云路、李锐、张炜、路遥、韩少功等.

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大致脉络一致,新时期“知青文学”的创作也经历了一个由伤痕到反思,再超越和升华的过程.

1.伤痛与批判

以卢新华的《伤痕》为开端,新时期“知青文学”的序幕被拉开,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再现了一代知青受骗、觉醒、痛悔的感情波澜和思想变化.此后大量作品涌现,开始无情揭示以往那些反映上山下乡运动的作品的盲目美化和歌颂.

洪子诚说,“知青”这一代人在“”中的生活意义,不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都是可疑和模糊不清的.这是推动知青那种持续不断为一代人的青春立言的动力.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治疗十年动乱给我们的国家造成的深重的创伤”是时代的课题.正如《伤痕》其名一样,此时的“知青文学”充满了伤痛和控诉.代表性作品如甘铁生的《聚会》、徐乃建的《杨柏的污染》、叶辛的《蹉跎岁月》、李锐的《黑白》、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等.往昔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这标榜庄严、美好和崇高的伟大战略,给整整一代人带来的却是丑恶与欺骗、悲惨与苦难、愚弄与扭曲、惶惑与怨愤等他们终于可以揭露和控诉了.否定和批判意识、创伤和悲情的情绪是主调.当然,也有不局限于一己悲哀,有深广忧愤的作品.如竹林的《生活的路》,叶辛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蹉跎岁月》等.

总体来说,新时期最初的“知青文学”多偏重于描写受苦受难受伤受骗的一面.这类带有悲剧色彩的小说富有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意味着小说理性精神的复苏.但是,小说的语言和主题的表述缺乏应有的含蓄与从容.作者的视野相对狭窄,而难以反映现实因素和历史根源.

2.反思与分化

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不断更迭,作家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洪子诚说:“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关.”1982年至1985年左右,小说开始呈现出多元的审美形态和价值取向,作品中有表现回城生活的矛盾与精神困惑的,有回忆乡村生活情趣的,也有高蹈于现实苦难之上寻找精神家园的,等等.

一类小说反映了知青返城后生活境遇中的种种困扰.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1981)和孔捷生《南方的岸》(1982)最早表现了新生活中的矛盾与精神困惑.张抗抗的《红》、《塔》,叶辛的《基石》都不同程度地写出了返城和留场知青在改革中面对新分化、新组合时的感伤和焦虑.

另一类是用对往昔苦难的深情眷恋和深刻领悟来代替对生活全盘否定的作品.作家不断挖掘和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发现了民间生活中的人性品格.张承志的《绿夜》就以清醒的理性认识来理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史铁生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抛掉了个人的苦闷和感伤,从那些平凡的农民身上看到了美好、纯朴的情感,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使那些还沉湎在个人创伤中的知青们,看到生活的锤炼还留下一些别人永远无法悟到的真谛.而梁晓声以一个成功知青的身份反观历史的时候,则以雄浑、苍茫而悲壮的笔触,来维护他所理解的这一代人“青春无悔”的献身精神.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

这一阶段的小说继续沿着社会生活层面向前掘进,或冷静批判,或真诚捍卫,较之初期的作品,有了更多的领悟、更丰富的体验和更深的历史感.

3.超越与升华

80年代中期以后,“知青文学”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不可磨灭的情感记忆将会持续到生命的终结,作为文学创作的资源,它仍然在不断被挖掘.

80年代后期,出现了向人的心灵世界掘进的知青小说,以张抗抗的长篇《隐形伴侣》、老鬼的长篇《血色黄昏》为代表,可以看作是对知青题材的超越和升华.《隐形伴侣》是一部带有明显自传色彩的纯心态小说,具有迥异的审美价值.《血色黄昏》于1987年才得以出版,它以前所未有的直率和真诚,揭示和拷问了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和邪恶,是一部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灵魂自叙状.

此外,陆天明的长篇《桑那高地的太阳》也是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写了60年代初到“”前这段历史的知青运动和生活,填补了知青小说的空白.它更具有历史眼光.


4.式微与延续

进入90年代,“知青文学”创作已经式微,但是心灵悸动仍在延续.一系列纪实性长篇问世,如刑卓的《雪纷纷》(1991)、邓贤的《中国知青梦》(1993)、陈凯歌的自传性作品《龙血树》(1992),回忆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魂系黑土地》《劫后辉煌――在艰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等.但反思与批判的色彩几已消失,逐渐转化成现实成功者的怀旧.

1998年前后,以“”和“知青下乡”30周年为重要契机,“知青”研究出现了短暂的,出现了一批书著,但都没有引起巨大的反响.新世纪以来,知青类作品的发表仍不绝如缕,6卷本《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2001),潘靖的《抒情年华》(2002),张抗抗的《请带我走》(2003),都梁的《血色浪漫》(2004)等受到人们关注与评说.

如今,当人们对知青的记忆趋于模糊的时候,当年知青中的一部分人却用他们的智慧、才气和精神走进了网络,创办了知青网络文学,这些作品以毫无矫饰的真实淳朴,短小精悍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悄然流行在知青或以外的群体中.

三、结语

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从诞生之日到今天,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它一直以理性、启蒙和人性关怀为基本特征.如今,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仍然保持着可不断开拓的艺术空间与精神空间.正如张抗抗所说:“尽管那个年代似乎已经十分遥远,却又分明就在眼前.回忆往事不都是为了怀旧,而是因为往事仍在继续,从未在根本上了断结束.所谓的知青题材小说,不仅没有穷尽,也许才刚刚开始――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和历史的认识,始终在寻找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67-271.

[2]张光年.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J]. 人民文学, 1985,1.

[3]金汉. 中国当代小说史[M].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0.

[4]张抗抗. 请带我走――自序[M]. 北京: 华艺出版社, 2003.

类似论文

农村电影传播平台脉动

2011年1月7日,国家电影局新闻通气会透露,农村流动放映已基本完成了从胶片到数字放映方式的转变 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数。
更新日期:2024-4-8 浏览量:10750 点赞量:3504

季节的脉动:秋冬辞(组诗)

秋决一、风除了安静,只剩下凛冽人与草木所有的根都紧扣大地鸟翅不再轻盈贴着脚面滑行的风失去了诗的形状二。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20353 点赞量:5568

为祖国需要而学习,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幸福

为了帮助今年暑假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更好地选择志愿,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北京市几个大、专学校的同学开了一个座谈会,漫谈他。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5811 点赞量:32015

脉动送气焊接不锈钢工艺

摘 要:通过改变送气方式,研究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变化,优化不锈钢的焊接方法为了控制金属凝固组织和提高金属材料性能。
更新日期:2024-4-26 浏览量:57622 点赞量:13143

律所脉动2023年第6期

陈海阳和伙伴们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自身团队业务长项,在保留传统诉讼业务的同时,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商务法律这一具&。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19333 点赞量: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