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

摘 要:隐喻归属于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无处不在的.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种表达,它是语言自身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认知语言学的源头,会使人联想到传统的修辞术.社会文化的背景对隐喻具有深层次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每个隐喻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共性塑造了汉、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共同的相似的性质.学习理解隐喻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解读与诠释英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蕴,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关 键 词 :英美文学;隐喻;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200-02

一、英美文学作品与隐喻概述

关于对英美文学的研究提倡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视角,不宜以一种单一性的文化语境来研究英美文学.源语文化语境与作者自身所具有的相关背景制约着相关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英美文学翻译也受译者文化背景的影响.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协调不同类型文化间的矛盾,深刻体现着译者自身的主体性的原则.

英美文学指的是以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概括.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阅读鉴赏的能力,通过阅读、鉴赏对增加原著的深层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使读者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达到训练语言基本功、了解西方价值文化这一目的.当然,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只是为了了解外来文化的特点,也不是以此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隐含在作品中的“隐喻”空间.

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思维行为的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话语交流的行动中.换句话说,那些支配我们行动的思想观念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隐喻性的存在方式.隐喻需要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类事物来说明或者理解某一类事物或者某一事物.中国有句成语是“指桑骂槐”,其实跟这个隐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相类似的地方就是将一些熟悉的事物比拟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从熟悉引渡到陌生从而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效果.本体(tenor)与喻体(vehicle)这两部分组成所谓的隐喻.前者与后者根本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事物,如果是同一类型事物也就不叫隐喻.虽然前者后者是一种属于不同类型的存在物,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任何相似性(similarity),二者之间在隐性中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正是这种隐含的相似性才能构成所谓的隐喻空间这一含义.一般说来,本体显得较为抽象,相比于喻体,听话者与说话者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它更为具体.因此,隐喻的使用可以达到增强文学语言生动性的效果.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一)英美文学中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其实,隐喻结构同样蕴含于这一社会之中,这种认知结构构成了社会隐喻空间的表达.毋庸置疑,我们所谈论的隐喻不只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现象,而且它也不失为一种思维的“范式”或者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当然它在指示着文化结构的同时,也表征着思维的范式与语言的某种现象.隐喻自身所形成的过程建构了思想与文化.我们生活的文化坏境也为隐喻自身的改变而改变着,因此隐喻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类与坏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虽然我们并不陌生于关于隐喻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为了达到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隐喻现象这一目的,然而对隐喻的使用是脱离不了特定的文化坏境的,所以这就要求有更好地选择具体的隐喻的能力这一素质.隐喻性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反映一个领域里的熟知程度,如何在两个不同领域间迂回而又达到理解的目的这才是重要的,通常在这个相互周转、抽象的过程中完成的.

隐喻与文化处以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隐喻自身的形成过程中,当然,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以往于对隐喻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中,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在不同的文化模式里有着隐喻自身的痕迹在里面,也可以说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模式的一种折射,是文化模式的一面镜子.文化模式包含着一种对文化概念共同理解的方式,它起着这样一种作用,它可以指导现实人们的行为或者可以纠正人们偏激的思想行为.文化模式作用伴随着集体社会的形成而生成,当然这种文化模式作用对于个人而言还是有效的.在集体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文化模式可以驱使人们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可以驾驭人们自身谈论世界的方式以及如何谈论自身个体性的经验.隐喻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其自身性的力量支撑,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域外”某种形式促使了其自身的“生产”,这种“域外”我门可以理解为与文化世界间的冲突与斗争.

隐喻自身的呈现方式与思维相关,它自身表达了一种思维与行动相互关联性的系统.隐喻自身作为文学修辞术中的一种,无疑对作品的表达力有其渲染的作用;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解释的话,可为相似性的联想所阐释.有学者将隐喻看作为一种语言手段,此种语言手段表达的是重复性的意义内容.然而柏拉图认为隐喻是一种大的机制,这种机制与人类的本质相关切,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柏拉图那里隐喻反映着人类本质的某种机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将隐喻的研究扩展到语义形式上,认为隐喻与语义共同具有一种同质性的结构.

后来认知语言学研究“蔚然成风”,隐喻也随之成为学者们议论的重点.以认知角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隐喻,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学者:Johnson和Lakoff.他们在书中对隐喻的认知作用有过深刻的揭示.他们认为,隐喻自身的本质就在于一种相互转译的结构之中,通过转译来达到一种事物的理解.隐喻自身也是一种认知性的机制,在此种机制中涉及到两个领域(具体的和需要被解释的抽象的事物),而隐喻的目的就是使其两个领域得到沟通.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关联隐喻研究

不同社区的话语形态为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影响着,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形态为该形态下的社区话语所表征,它也同样表征着该社区世俗的生活方式,如社区的语言话语,不可低估他们的影响在其隐喻的使用中.在确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时,有必要对文化具体要素这一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因此,对文化自身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关系到隐喻理解的方式、视域等问题.在这一部分,我们着重分析讨论隐喻如何为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主导.我们将文化因素主要定义在四个方面上:语言因素、思想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物理因素.生态、物理要素是包含着像生态学、商品、生产方式这一类的总体性的概括. 虽然地理位置只是一种区域性上的划分而已,但它也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毋庸置疑,语言作为一种镜像结构,它反映着客观的自然世界,也折射着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形象.因此,话语方式与社会环境是关联着的,关于话语方式的产生与产生该话语的社会环境是有联系的.比如,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其话语方式与航行相关切.他们隐喻性的表达都与航行和海上的表现有关.隐喻暗含着一种思维的方式,也许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只限于它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方式而已,或者它只是一种表达抽象事物的工具.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正确地诠释隐喻.隐喻关乎着对自身周围世界的理解,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隐喻其自身的结构都有着精细地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一般性的隐喻了解、理解后,还是可以达到对自身周围世界的一些或多或少地认知的.

不少不能被别人所理解的,只为少数人所用的隐喻现象还是依然存在的.因而,借助于文化自身的内涵还达到对其隐喻结构的理解是必要的.隐喻自身的空间关联着社会制度、信仰、心理过程以及共同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内容.一言以蔽之,共同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对隐喻形式的某种支撑.为了说明一些隐喻文化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之这一事实,本文借助了一些实例.否则,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荒诞的.因此掌握好了对象国的知识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其对象国的隐喻.然而,我们不能对隐喻的解释完全依附于对文化的理解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确实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采用有效的文化理论对我们理解或者解释一种隐喻结构在某种步骤上还是显得尤为必要的.

日常的生活也同样离不开隐喻,它根植于思维意识的结构之中,也存在于流动的文字作品.隐喻承载着文化的承袭,并为语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奠基.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隐喻方面的研究(如柏拉图),而且隐喻之前一直是被划入属于文学修辞这一类的范畴体系之中的.隐喻作为一种传达语义的修辞方式,其实质性的意义并没有改变.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的本质内容,他并置了两个不同的领域,在两个不同的领域间寻求一种共同的属性,然后将一个事物的属性特征安置在另一个事物之上,以此达到认知新事物的目的.隐喻得到普遍性的理解关涉到认知主体意向性的扩散与统一.因为隐喻对共识的一种表达,它自身属于意向的介于纯主观与纯客观之间.其实,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已经习得隐喻自身的表达方式,从而也丰富了认知客观世界的层次内容.

隐喻归属于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它的身影无处不在.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种表达,它是共属于语言自身的.探索认知语言学的源头,会使人联想到传统的修辞术.或者可以说认知语言学是从传统的修辞学领域那里过渡来的.作为人类认知方式的隐喻,对主观性观念的生成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它拓展了观念的生成领域.在人类生存实践的活动领域引入、融进隐喻话语意识,研究隐喻自身的话语意识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呈现与回转,从而可以进一步为其隐喻的实践以及应用提供某种借鉴的经验.

三、结语

隐喻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直接指向了文学家个体性的经验感受.关于文学作品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创造者独具慧眼的功夫.总而言之,我们看到,隐喻生存的空间直接逼向了人类能触及的各个领域.当人们对隐喻所产生的作用有一种直接的意识时,相信会有更多的具有经典意义的隐喻范例出现在英美文学的作品之中,那样的话,英美文学的作品语言也将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

类似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

摘 要:隐喻归属于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无处不在的 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4475 点赞量:20736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

摘 要:英美文学中的哥特风格是一种西方文学风格中的一种,在18世纪末期这种风格广为流传,但哥特风格的诡异和癫狂。
更新日期:2024-6-6 浏览量:13526 点赞量:4245

英美文学作品中心理描写

【作者简介】 马 迪,男,河北盐山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在浩瀚的世界文学星空中,英美文学作为一个异。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1297 点赞量:28089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境解读

摘 要:英美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阅读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 本文以《阿拉比》为例,说明教师必&。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18797 点赞量:25561

英美文学作品汉语译本语言的赏析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字、词、句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译者需要结合中国人的思想来进行分析判断,译者必'。
更新日期:2024-1-5 浏览量:8548 点赞量:3614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摘 要:英美文学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美国家文化的知识瑰宝,是英语语言的精粹和重要载体 通过对文学作。
更新日期:2024-2-25 浏览量:33129 点赞量:8242

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

摘 要:在现在的中外文学作品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叙事所使用的歧义语言比较多,现在我们就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5169 点赞量:3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