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的文学语用解读

摘 要: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也是文学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中国现代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质朴的对话,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提高对文学作品尤其对浪漫主义小说的欣赏水平.本文认为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语言更能帮助作者表达文章主旨.

关 键 词 : 言外行为 《穆斯林的葬礼》 阐述类 表达类 指令类解读

一、引言

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含众多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受到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文学语用学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涂靖,2004:52).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一种应用,并非和其他语言运用对立,我们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一样分析它.


言语行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其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有悲剧色彩的史诗.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如白蕊(2002)、徐其超(2002)、赵慧(2000)、董秀芳(1996)和李跃红(1995)等从文化、民族和艺术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还没有.多数学者从语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主要研究反讽或幽默等语言风格,对于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正面描写人物性格、直抒胸臆的爱情小说的分析还不多见.其实直陈对话式的真情表露更能有效、清晰地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分别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丁(Austi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在批判Austin对言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他找出了不同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个侧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1)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2)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3)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何兆熊,2000:103).言外之的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所说的话和客观现实相符,有的言外行为相反,使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Searle,1979:2-4).以以上三方面为主要依据,塞尔把言外行为分成五个大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对言外行为进行重新分类的尝试,然而,塞尔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言外行为的分类迄今为止仍然是比较合理的,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语用学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说明文学语言在输出与输入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读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交互作用.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能有效地展示主人公的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小说的解释力.

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第12章进行分析发现,在479句话语里(个人统计),阐述类有158句;表达类104句;指令类99句;承诺类31句;宣告类5句;表示感叹等的句子归入其他类.其中阐述类占总数的33%,表达类占22%,指令类占21%.这三类话语在此章中对表达主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手法更直接体现了楚月恋的圣洁和伟大.第12章“月恋”是小说最唯美和最感人的一章,楚和新月的爱情在此定格,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热爱,他们与生命和厄运不断地较量,通过重重阻碍和艰辛走到了一起.读者无不为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深深打动.毫不掩饰的阐述类语言,表达了楚的真情和对爱情的信念,而表达类语言表明了亲人和朋友对新月的关怀,指令类语言则体现了二人彼此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的感人情景.

以下就《穆斯林的葬礼》第12章来具体分析言外行为.

(一)阐述类

阐述类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许,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这一类言外行为的适从向是从话语到客观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如陈述、断言、结论等.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往往有大量表达人物信仰和感情的阐述类话语.作品中表达说话人信念的言语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等”

(2)“等你问我爱是什么?我告诉你: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等”

(1)句是楚雁潮面对学生谢秋思对爱情的询问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谢秋思本以为通过自己的询问,会达到使楚说出“我爱你”的语用目的,谁知却被楚把握机会,表达了他对自己心中知己的爱慕和对爱情的信仰.楚这句话的心理状态是相信,此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楚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青年.(2)句是楚用激烈的言辞,以爱情激励新月重新坚强地活下去的爱情告白.当新月无意中看到父亲的《内科概论》,得知自己可能无法医治后,决定和楚断绝来往.楚用自己炽烈的感情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新月,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让一个弱女子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依靠.这感情的爆发,不但不让新月觉得委屈,反而痛快淋漓地冲刷着她心中的悔恨.达到了楚的言外之的. 文中阐述类话语很多,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楚雁潮——一个充满热情和信仰的正直青年.

(二)表达类

表达类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一类没有适从向,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如祝贺、道歉、欢迎等.由于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道歉、感谢及安慰等表达类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请看书中的例子:

(3)“哦,楚老师,谢谢您!”她轻轻地说.

(4)“谢谢你,淑彦”,楚雁潮强制着自己,把痛苦咽到心里,脸上做出笑容.

(3)句是新月在病房枯燥时,楚给她送来了留声机.播放着《梁祝》那优美的旋律,她沉醉在那梦境诗情之中,醒来后感谢这位令人爱慕和细心的老师所说.对新月这样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首令人如痴如醉的名曲,无疑给她寂寞的病房生活带来生机、热情和希望.(4)句是韩母要求楚不再和月继续交往后,楚为了尊重家长和出于礼貌,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对淑彦的感谢.韩母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她盲目遵守教规,视女儿的生命于不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楚和韩母针锋相对,表现出楚坚定、炙热和始终不渝的爱情观.感情的快速转变,表示了他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言语行为的分析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指令类

指令类的言外之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一件事,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请求、乞求、命令等.作者正面描写人物的话语,使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跃然纸上.请看下面的例子:

(5)“新月,把那封信收回!”楚雁潮几乎是在命令她等

(6)“等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用宽大的手掌为她擦去眼泪,等

(5)句是楚看到新月写的绝交信后,强烈地呼唤新月好好活下去,要求她收回自己那封绝望的信.其实这时新月心中的防线早被他冲垮了,楚的言外之的已经达到.楚用自己真诚和炽热的情感激发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6)句是新月认为自己的心脏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愿楚为她殉葬而放弃两人的感情,楚讲了一个与命运做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来激励她,充满的讲述又一次地感染了新月,成功实现了言后行为.

这一章中有很多楚对新月的请求,要求她坚强地活下去,一次次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楚对新月执著和真挚的爱.

(四)承诺类

承诺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听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允诺、威胁、保证等.请看文中的例子:

(7)“韩伯母,您什么话都不必说了,我等答应您!”楚雁潮匆匆擦去眼泪.

(7)句是楚和韩太太关于是否与新月继续交往的交谈结束后,楚痛苦地忍受这沉重的压力对韩母的承诺.由于楚汉族人的身份,直接被排除在回回韩家的大门外.在韩太太的价值天平里,维护宗教的道德规范,哪怕是害人的条条框框,都比人的生命重要(徐其超,2002:26).当然,出于对她的尊重及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楚答应她,也实现了韩母的语用目的.

(五)宣告类

宣告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客观现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这种言外行为使客观现实按照所说的话语发生的变化是即刻的、瞬息之间的.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的执行要求有相应的非语言性规约,要求发话人有执行行为的一定权力和地位.请看书中的例子:

(8)“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8)句是楚向新月的第一次爱情表白,从此两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的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他们两人从此成为互相的支柱,永远不可分离.

(六)其他类

作品中也有一些其他无法纳入以上五类言外行为的话语,如混合类,其实此类更能表达主人公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下面的阐述性表达类的句子:

(9)他为妻子的失言而深感不安,尴尬地对楚雁潮说:“楚老师,她这个人没有文化,被新月的病弄得头昏脑涨,爱女心切,急不择言,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介意!”

(9)句是韩子奇对妻子阻止新月和楚来往的无礼话语,向楚道歉.他明显认为妻子的话没有道理,对其予以否定.梁君璧由于世事的磨炼和颠簸,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她都要主宰.这次又严厉干涉楚和新月的交往,置新月的生命于不顾,作者对梁君璧的愚昧无知而深感痛苦、惋惜和无奈.

四、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既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又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作品通过大量直抒胸臆的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的话语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和性格特点,使读者更直接理解和把握作品人性化的主旨.直陈话语具有的直接性和感染力使文本的意义大幅增加,使不同视角下人物的矛盾心态、多重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并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参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作品寓意的建构.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直陈对话的分析,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随着对作品的情节一步步深入,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语用学知识应用于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正面描写人物的作品,更能说明其理论的解释力.

类似论文

《作者之死》与文学主体写作

摘 要: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强调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 本文基于文本。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6441 点赞量:4970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悲剧意识

【摘 要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长篇巨著中的悲剧美和悲剧意识一直受到关注,先从人生经历、回族文化以及时代背景三方。
更新日期:2024-3-13 浏览量:45611 点赞量:11267

《榆树下的》的文学学解读

作者简介:刘青女(1986――),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英美文学 摘 要:尤金&。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1298 点赞量:5864

《作者之死》与文学主体写作

摘 要 :罗兰 巴尔特《作者之死》强调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 本文基于文本创造过程,指出作者其实并未死亡,他。
更新日期:2024-11-16 浏览量:143223 点赞量:30764

《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的语篇教学

【摘 要】语篇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运用语篇分析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
更新日期:2024-10-28 浏览量:133624 点赞量:2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