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审美精神的影响

【摘 要 】中国文学的独特风貌早已闻名于世.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架构--儒家和道家,对中国文学审美风貌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中国,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礼法秩序,而道家更强调一种超礼法的“形而上”风范,因而道家在文学审美整体形式的把握上,则更为突出.这一观点,已为许多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所不断论述.不管怎样,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关 键 词 】道家思想;审美意识;审美规律;审美情趣

要想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就应该先对道家涵义作一注解.

道家学派由老子开创,后有杨朱、尹文等发展老子思想,他们俱游于齐稷下学宫,称稷下黄老之学.然后,庄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与儒家相对应,人们习惯把道家学说简称为“道家”.道家以“道”贯天地,以人为核心,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合为一体为目标.

道家思想既重人生,也重自然.道家不是在以人与自然物、生物的区别中确定人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而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与物的统一和联系中来定位人的价值.道家追求人格理想,老子推崇圣人人格,庄子推崇真人、至人、神人.道家的人格具有超越性和神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人如何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精神环境,以及对宁静心理环境的追求.包括生死大限的解脱,时困命囿的摆脱,哀乐的化解等;二是人又如何获得精神逍遥的自由境界.这是庄子人格理想之所在.它包括形体的逍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心的逍遥(“不知耳目之所宣,而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德充符》).道家的人生价值和人格理想的宗旨是逍遥自然,以“游”为,即游身于世外,又游心于“道”.这是道家的人生价值,也就是其人格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博大、幽远、玄远、无涯, 是无限的.道家是一个存在于虚实之间的东西.

也由此可见,道家自产生之日起,就注定要与中国文学结缘,且自始至终相伴.道家渗透文学,文学体现道家,是一种多层次衍射的文化现象.虽然道家的初衷并不是文学,道家“无为胜有为”、“贵无尚虚”、“清静抱一”的思想,也根本不主张文学创作,但是后世的文学艺术家们却从道家博大自由的精神中,悟出了文学应固有的审美精神――审美意识、审美(创作)规律和审美情趣.

一、道家对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

文学审美意识是人在文学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思想、情感、意志.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根本经典,不但一直渗透文学,而且很多时候升腾起来,衍化折射出文学的审美意识,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超越性.道是形而上的,它具有超越性.道既贯穿于万物之中,又超越于万物之上.一方面,它超越于各种具体有形的事物之上,人们不能凭感官去把握道、认知道,也不能借语言来描述道、传达道.所谓“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另一方面,道又依存内附于万物,甚至在蝼蚁、在屎溺.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所追求的,就是实现对知性的超越,对文化惯性、逻辑的超越,对世俗的是非得失、功利的超越.执着名物,拘泥形迹,所把握到只能是有限的美.而超越具体的可见可闻可觉的形名之上,方能体悟到“大美”.

历史上,道家的这种“超越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催生出了许多思想流派.如道家渗入士大夫阶层的心中,在魏晋时期产生了玄学;道家和民间巫术结合产生了道教;道学与佛学的互吸互渗产生了禅宗.以上三者中,玄学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代表,后人称之为“三玄”.其特点是融合儒道,以道释儒.玄学不仅产生了“玄言诗”,更产生了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的“山水诗”、“田园诗”.道教构创了一套中国式的神仙系统.道教神仙系统沟通了在中国社会存在的人、鬼、神等诸个层面.它的产生大大增强了中国文学的可读性.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体裁:如“游仙诗”、“步虚词”、“玄歌变文”、“仙歌道曲”、“志怪小说”等等;同时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作者,如曹操三父子、嵇康、阮籍、何劭、郭璞、陆机、江淹、沈约等.部分道人也写了不少游仙诗,如葛洪、吴猛、杨羲等.在当时众多诗歌派学中,“游仙诗”影响颇大,以至于后代的曹植、郭璞、李白、李贺等均是其杰出代表.

禅宗是佛教诸派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派.老庄的思想因子大量地存在于禅宗里面,因此庄禅合说成为了文学史论中的一个话材.禅宗对文学的影响,也可看做道家思想对文学审美意识的间接影响.如: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不透露着一片禅机.

2、自然性.《老子二十五章》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老子注》对此解释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而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就是本然,即道只有遵循自身的规律,才能在其自然地变化中成就一切.这也就是《老子三十七章》说的“道常无为而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观点.在庄子自然全美思想中,明确把自然无为作为最高的美,是一切美所由出的当然根源.

历史将老庄告退,但是老庄自然思想却从未曾从历史舞台淡出.老庄哲学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深受其影响的“山水诗”、“田园诗”就是用山水田园自然万物的灵性来体悟人生的真实,表达一种老庄哲学的审美之道.魏晋时期,这一特征表现尤为突出.诸如“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等等.如“山水诗”便是以自然为宗,所谓超尘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林逸趣,无非都是脱离现实,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心态表现.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表现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任性自愉,无往而不适的悠然意趣.另一唐代著名诗人僧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则把诗人内心禅境禅意,完全化为了自然之美: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可以这样说,凡是具有禅趣的诗,几乎都和自然结下发不解之缘.

3、物我一体性.物我一体的境界,是文学审美的境界,也是体道的境界.这种境界,庄子称为天乐、至乐.《天道篇》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运篇》则说:“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为天乐.”《至乐篇》认为,诸如富贵、美色、美味、美服、美音等都是世俗之乐.所谓至乐,应是超越世俗感官之乐的,是世俗之人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庄子又说“至乐无乐”.在文学审美意识中,只有当审美主体全身心融入客体,即超越世俗感官之乐――至乐,才能进入审美的最高境界.我就是物,物就是我,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物我完全融为一体.如“庄周梦蝶”是泯灭物我差别的经典,与物为一,与道相契,从而获得精神的审美.在中国文学中,审美主客体完全融为一体的例子举不胜举,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再者如:汤显祖创作《牡丹亭》、郭沫若写《蔡文姬》也无不是物我同为一体的典范.

4、主体体验性.老庄思想中的无为平淡、忘我忘物、物我同一,外表看来是主体体验意识的淡化,实际上主体体验意识的强化,它把自主体验意识变为了超越一切的自由意识.即弃理性逻辑思维,进入到某种感受和体验.屈原、李白诗歌中的强烈主体体验意识,正是通过一种幻想式的自由想象中表现出来的.如道家强调的“坐忘”、“心斋”、“虚静”等等,无一不是强调人的体验意识、人的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所谓“渐悟”、“顿悟”、“一觉”、“一念”等也都是主体体验意识高扬的结果.主体体验性作为我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审美意识一个方面,是解释文艺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这种主体体验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到元明清的一些小说传奇,几乎都有鲜明主体体验色彩.

二、道家对文学审美规律的影响

文学创作过程即主体审美过程,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其实就是审美规律.道家与文学的关系,从本质上是道家与儒家的结合与互补,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架构.而这个基本架构又影响和形成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道家则对中国文学创作规律的影响尤为深刻.其表现在:

1.对文学整体性观念与文艺风格规律影响

整体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儒道两家都共同信奉“气”、“阳阳”、“五行”、“八卦”、“万物”等构成宇宙的整体.儒家在肯定整体性的同时,特别强调家与国的作用,以及朝廷的威严、家的秩序等一套人伦礼法,突出了一种明确的秩序性.道家则肯定“道”作为宇宙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根据.在“形而上”的统一和规律中,尤其要人注意不要将形而下的东西僵化、绝对化.不要执迷于具体,要透过具体去体悟整体.道家认为任何可道的具体之道,都非永恒之道.所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这种对整体性肯定前提下的不同,造就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些特点:

(1)对整体美的重视.在中国文学中许多诗文,小说都非常讲究整体美,从整体着眼,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仰观俯察,四面游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2)大部分文学作品都讲究从一部作品里表现宇宙天地,以有限表现无限.要求作品包蕴含蓄,结尾要有余韵.对文学作品的“景外之景,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面貌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这些都是道家在整体之下求变化在文学中的应用.

2.重阴柔的规律

道家在信奉气的宇宙、气的阴阳同时则更强调“阴”.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弱者道之用”,“弱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因此中国的悲诗、悲剧都不是以决裂和拼搏的形式作为表现手段,而是以缠绵悱恻、柔弱忍受来显示文学悲剧的厚度.刘琨诗:"何意白炼钢,化为绕指柔."很能说明中国文学的这一特点.而道家对阴柔的重视,无疑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子,融入了中国文学之中,并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3.虚与实的规律

太极生两仪,气化阴阳,似乎类以于西方的对立统一观.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道家对事物和宇宙构成提出了一种虚与实的看法,即虚实观.认为虚、无、空不仅是事物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宇宙、心灵、事物的虚实,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在中国诗歌、小说中随时可见这种虚实之妙的运用.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间渔船.(张旭)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这些诗句,都体现出了道学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观点.

4.循环规律在文学中的体现

循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观念.四季如此,朝代更替如此.人生幼青壮衰,一代代重复亦如此.在循环规律中,道家通过周易的八卦和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来观现.对循环规律的理解,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出一种对圆形意味的追求.在中国的诗词中,从平仄的循环,押韵的循环往复,无不体现圆形的意味.在字意层面,则显出对无往不复的信仰.如:

地形连海尽,无影落江虚.(李白)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等都有循环之妙,蕴含其中.同样在中国戏曲,小说中也同样充满圆意.才子佳人,私订终身,层层阻拦,最终依旧花好月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小说也是圆在其中.

从以上四点基本可以看出,道家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审美规律,无论是在文体结构布局,还是在词句章法叙述上影响都极为显著.

三、道家对文学审美情趣的影响

1.表现在自然美的追求上

魏晋南北朝后,个人的创作从这时开始大量出现,文学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个人风格也不断涌现,从而产生了有两种根本性质的美,即“雕琢美”和“自然美”.自然美则深受道家影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自然.任何质上之文都是多余的,两者都强调了自然美的本身.在这阶段的文学中被公认的“自然美”之代表,当数田园诗人陶渊明.陶诗因为缺少骈体文采,在骈体文学昌盛的南朝,评价自然不高,故钟嵘《诗品》只列入中品.但后世的古文家们则对其诗自然之美大加赞赏,称其写的自然,写得自然.如他的《归园田居》第三首:

类似论文

道家“无为”思想对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

摘 要 :当代中国大学学术自由因内部权力多元化的格局而缺失 为探求重振之方,基于无为与学术自由都遵循了现代新古典自由主义的逻辑。
更新日期:2024-8-14 浏览量:107791 点赞量:24093

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衰退倾向

摘 要 :新世纪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许多新质,但问题也很明显 本文 着重分析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衰退的表现,及表达对新世。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2524 点赞量:28684

先秦文学看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关 键 词:先秦文学人文精神儒、道学说自然观神道观道德观摘 要:人文精神与自然观念结合实现了人类理想的超越,儒、道各家。
更新日期:2024-10-25 浏览量:131716 点赞量:28357

道家“无为”思想对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

摘 要 :当代中国大学学术自由因内部权力多元化的格局而缺失 为探求重振之方,基于无为与学术自由都遵循了现代新古典自由主义的逻辑。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6368 点赞量:1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