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通俗文学综

通俗文学进入西方学术研究的视野,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具体考察这一文化事件的历史语境,我们会发现它在各国有着不同的机缘和惊人的巧合.

1、德国.1958年沃特冈凯塞尔(Wolfgang Kaysor)发表了《当代文学生活》的讲演,在德国文坛引起了很大反响,它“打破了文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为文学社会学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为通俗文学的研究起了‘解铃’的作用.”从60年代起,德国文艺界展开了关于通俗文学的大辩论.另外,60年代末兴起的以姚斯、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对作品的接受情况进行研究”,为通俗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样,通俗文学研究在德逐渐“被确立为一门新独立于传统文学研究之外的新学科”.

2、英国.50年代后期,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1ioms)和查理德霍格特(Richard Hoggart)通过对工人阶级文化的重新考察,针对以马修阿诺德(Matthew Amord)为代表的经典文化观,提出了新的文化定义.在此基础上,1964年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从此“跨越学科界限和区域界限的总体化的文化研究”开始兴起,并在80年代后期成为国际“显学”.在其研究过程中,突出了对当代通俗文化的关注,并把它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

3、美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场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激烈争论在美国文艺界展开.纽约知识分子文人集团在这场讨论中逐渐分裂为左、右两派,他们最大的分歧在于“对通俗文艺的看法”.以莱斯利菲德勒(Leshe Fiedler)和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等为代表的左派强调群体社会中通俗文学的重要性,严厉批判艺术的等级制,并提出消除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之间的隔阂.菲德勒甚至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小说,从纳博科夫、梅勒、厄普代克等当代作家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广泛采纳了通俗文学的叙事策略.从1969年俄亥俄州成立全国通俗文化协会(PCA)至今,“美国通俗文化研究运动发展史经历了朦胧草创、艰辛发展和硕果鼎盛三个阶段.”通俗文学研究也随之向纵深处发展.

通过对以上的国别考察,我们可以把通俗文学成为西方学术研究热点的背景加以总结――后现代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融合,使得通俗文学在创作与理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兴.而女权主义、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等当论思潮对传统文学史的质疑,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等,都极大地推动了通俗文学的研究.同时随着文化研究兴起,通俗文化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被推到了学术讨论的前沿,尤其是90年代与美国通俗文化研究的汇合,把通俗文学逐步纳入了体制化研究轨道.

通俗文学研究在国内的起步较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的现象归纳和总结的水平上,缺少充分的理论准备.1987―1988年大量翻译小说引起了有关畅销书的热门话题.可见国内关于通俗文学的讨论始于外来文学接受热潮对国内文化消费结构的冲击.因此这一阶段的讨论多集中在对读者心态的社会学分析.90年代以来本土通俗文学创作热潮兴起,如新市民小说(以“王朔现象”为代表)、新写实主义等等.与此同时(约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文艺理论界开始了重写文学史与关于经典的大讨论.于是通俗文学才开始以创作热点的身份真正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从1990年开始,国内学者呼吁对通俗文学进行理论研究.各种文艺研究刊物(包括学报、报纸等)纷纷开设专栏进行讨论,比如《上海文论》从1991年第1期起设“当代视野中的大众文艺”专栏.《文艺报》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通俗文学理论评论征文活动(1990年12月至1991年6月,历时半年的“环印奖”活动),反响很大.

进入1993年,在国内知识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与西方文化研究热潮传人中国的双重背景下.通俗文化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迅速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对“人文科学构成了全新的挑战”.1994年5月在太原召开了“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的学术讨论会.1994年12月《文艺报》在京召开了关于大众文化的专题讨论会,并于1995年1月开始设“大众文化研讨”专栏.《读书》于1997年第2期进行了大众文化的专题讨论.

“通俗小说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其所指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流变性.”经过多年的争论,学界已基本放弃了对其进行繁琐的精密界定,因为“事实上,通俗小说这一概念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含义”,“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是依凭其实际存在而不是‘定义’”.因此,在通俗小说的研究的过程中,中外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对通俗小说的定义及分类采取了约定俗成的宽泛理解.比如英美学者曾经从通俗小说的市场属性人手,把它与畅销小说等同起来(这一说法传人中国后也很流行).后来又以“模式小说”来界定通俗小说,意在揭示其艺术特征.而国内的研究者普遍从三个特征来界定通俗小说――“与世俗沟通”、“浅显易懂”、娱乐消遣功能.中国的通俗小说主要分为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讽刺小说、科幻小说、滑稽小说等.

国外通俗小说研究走过一条从类型研究到综合研究的路子.早期的研究方法是类型研究,即在资料收集、接受情况及整体评价的基础上突出某一类型的发展规律,从而对近、现代通俗小说进行分类整理.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大致为主要类别确立了各自的经典.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它受制于诸多外部因素,因此在研究格局上出现了失衡现象.从70年始,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精神分析,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神话一原型批评,文化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得以综合运用.尤其随着通俗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全方位的系统的通俗小说研究开始出现.这样一种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拓宽了通俗小说研究的视野,在对通俗文学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心理学的分析、人类学的分析及文本的分析等纵深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一种批评的错位:以通常应用于所谓纯文学的批评话语来进行通俗小说批评的实践,难免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建立通俗小说理论的任务被提到了日程上.

随着当代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通俗小说研究被纳入通俗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当代通俗小说.而其研究思路则是将通俗小说与影视等其他通俗文化形式进行平行比较,以考察它们与当下的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注重对受众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小说文本的文化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一,过分强调文化的无所不在性及其在内容解析层面的效用,往往使得通俗小说的文本研究大而无当或缺乏深度,未能对一些具体作品细致把握.其二,过分关注当下、追踪新潮,忽略了对历史上的通俗文学经典作品如《飘》这样的文本研究,往往模糊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把对通俗小说这种传统的通俗文化形式的具体 研究淹没在众声喧哗的时髦话语中.


国内关于通俗小说一般规律的研究,起初方法比较单一.即从严肃小说的标准审视通俗小说.这样一种错位的批评往往流于轻率的价值判断,对通俗小说的模式化、消遣性等进行人文主义批判.后来随着研究方法和视角多元化,国内对通俗小说规律的探求进入综合研究阶段.比如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通俗小说的社会效应,将叙事学研究与神话一原型批评相结合分析模式化在通俗小说创作与接受中的作用,利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受众心理,以平行比较或影响研究的方法梳理通俗小说的流变等.而且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本土的通俗小说创作.通过对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整理、评价,包括对言情、武侠等类型学的研究,陆续推了一批通俗小说研究专著.比如张赣生的《民国通俗小说论稿》,孔庆东的《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钱谷融主编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大系》,范伯群编的《民初都市通俗小说》(1-9卷)及《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1-12卷)等.

同时必须指出,随着文化研究成为显学,国内的外国通俗文学研究也迅速纳入通俗文化研究的范畴中.鉴于当前的通俗文学研究因过于注重文化分析忽略文本研究而出现了明显失误,学者们呼吁回到具体的文本研究,因为“大量的文本研究是建立一种理论必不可少的过程”,通俗小说理论的研究必须以具体的文本研究为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通俗小说的内部规律和特征进行总结,建立其艺术规范,并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批评话语.以研究方法的效用而言,通俗小说作为模式化的故事写作,充分体现了叙事艺术的趣味性,更适合做叙事学的研究对象.通过解析经典文本的故事要素,我们可以寻求故事构成的一般原则和模式.对经典文本的个案分析正是属于这种基础工程.

20世纪后半期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理论和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形形色色的各种研究走马灯似的进行着文化赶场.世界范围内的通俗文学研究得到正名之后,被迅速推进这场热闹当中.那么取得结果是怎样的如今正是反思的时刻.希望这点具体而微的研究能为当前国内的外国通俗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日本通俗小说家吉川英冶生前曾无限感慨地说:“大众文学中不曾有过正确的评价.”在他之后的这大半个世纪中,通俗文学及其研究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任重而道远所有的努力仍在继续.

类似论文

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的历时的量化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复杂的极具戏剧性的历史征程,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多元化交流௚。
更新日期:2024-7-28 浏览量:96755 点赞量:21713

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的转型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文学体制的变革也被提上日程,文学期刊开。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21515 点赞量:6326

《译林》的外国通俗文学译介

《译林》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专门的外国文学译介期刊 从创刊至今,《译林》翻译了大ŵ。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2962 点赞量:8323

20世纪外国通俗文学综

通俗文学进入西方学术研究的视野,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 具体考察这一文化事件的历史语境,我们会发现它。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79603 点赞量:17410

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的转型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文学体制的变革也被提上日程,文学期刊开始。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量:131723 点赞量:28726

《译林》的外国通俗文学译介

《译林》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专门的外国文学译介期刊 从创刊至今,《译林》翻译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向国人介。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19901 点赞量: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