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斯塔尔诗剧《傻子与死神》中的唯美主义症结

摘 要 :本文概述欧洲唯美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德语文学界中唯美主义流派――维也纳现代派.通过对这一时期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尔及其作品《傻子与死神》中唯美主义感知方式的阐释,进而得出唯美主义症结所在,即唯美主义通过“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纯艺术,使其具有审美化的感知方式,导致唯美主义者对现实生活的彻底背离.

关 键 词 :唯美主义;维也纳现代派;傻子与死神;感知

一、唯美主义的发展概况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衰落,现实主义迅速成为了文学主流,同时从浪漫主义文学中孕育出了具有现代色彩的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Aesthetici一词源自希腊语aisthetikos,这种对纯艺术的追求,自从古希腊亚里山大诗派就初露端倪,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主义、16世纪西班牙的贡戈拉派,17世纪的马里诺派,也都表现了对纯粹艺术和美的追求.”[1]当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渐趋衰落后,受康德的“审美不涉及利害”,“单一纯形式的合目的性”,叔本华的美存在于理念,艺术对现实的逃避及尼采的美超越善与恶的道德彼岸等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先后在法国和英国流布.

在法国主要是以梅里美和波德莱尔为代表.文学史上对梅里美的评价一直介于现实和浪漫主义之间,其实是因为他的小说既有对现实社会风俗的细致描绘,又有异域的浪漫想象.但从他的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对人原始生命力的发掘来看,他可算是唯美主义文学的先驱.在梅里美后期的小说中,他塑造了一系列无视社会道德、反抗文明束缚的人物.梅里美的这些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小说,是在浪漫主义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异域奇情的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前期的唯美主义还没有完全与浪漫主义脱离关系,直到1957年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出现,才真正使唯美主义进入了成熟阶段.唯美主义在60年代的法国以帕尔纳斯诗派的出现作为.60年代之后,开始向象征主义方向发展,唯美主义的中心也由法国转移到了英国.

英国唯美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家是瓦尔特佩特,他1973年创作的《文艺复兴:艺术和诗的研究》提出了艺术是超脱于社会现实,捕捉刹那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美感,进而追求感受的愉悦,并且强调形式与内质的统一.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无论在小说、诗歌、戏剧、童话,还是文学理论上,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把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到艺术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模仿,相反,自然和生活都是对艺术的模仿,从而将艺术从现实中彻底超拔出来.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对资本主义功利社会中人性沦丧的揭露和批判,对现代人在理性文明和虚伪道德风气中本质异化的描写,虽然对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世纪末欧洲人对人生的悲观和前途的渺茫感.在康德和叔本华影响下的唯美主义作家,更多采取了以艺术逃避现实,创造美的自由世界的态度.

二、维也纳现代派

当时欧洲所盛行的唯美主义也影响到了德语国家,并且出现了一批唯美主义作家,如德国诗人格奥尔格和奥地利剧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所谓维也纳现代派,是德语文学史写作中,对约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主流文学、即‘青年维也纳’的一个指称.”[2]维也纳现代派出现于自然主义在德国盛行之时.它既是对传统的反叛,也是文学艺术对社会现实新的审度,同时是文学艺术对自身的挑战.1891年,作家兼文学评论家赫尔曼巴尔在维也纳《现论》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现代派》一文,标志着维也纳现代派的开始.

作为当时德语文学的两大中心,维也纳和柏林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柏林逐渐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中心,而维也纳成为了德语现代派文学唯美主义的中心.维也纳现代派虽然留着印象主义的烙印,但作为文学现象,其文学创作并没有沉溺于印象主义之中.前者追求对世界的客观感受,文学的功能在于再现和反应客观世界;后者则背离现实世界,强调主题的审美体验,追求艺术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即“为艺术而艺术”,如唯美主义代表作家霍夫曼斯塔尔.但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戏剧作品的主题是艺术与生活的对立以及艺术家与人的冲突,是对唯美主义感知方式进行的反思,《傻子与死神》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从1900年起,霍夫曼斯塔尔逐渐脱离唯美主义,追求与社会现实的联系.1902年发表的散文《一封信》是作者对语言和意识危机的反思,也是对唯美主义艺术经历的总结.

三、霍夫曼斯塔尔及其诗剧《傻子与死神》解析

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被视为新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17岁时就用笔名发表抒情诗和短诗剧,被称为“神童歌德”.他受尼采、马赫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同时受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欧洲基督教传统文学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上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维也纳结识了德国唯美主义诗人格奥尔格,受其思想的影响.“艺术成为他的生命之歌,成为希望.”[3]早期作品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语言优美且富有音乐性,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带有寓意性和象征性.生与死和苦与乐的矛盾是他抒发内心感受的永恒主题.代表作品有:诗歌《生命之歌》《早春》以及短剧《提香之死》《傻子和死神》《奥狄普斯和斯芬克斯》,宗教神秘剧《耶德曼》.霍夫曼斯塔尔在对英国现代派作家的具体考察中,指出了唯美主义者在感知模式和创作方法上的特点:“他们并非从自然走向艺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眼中的蜡烛映射在威尼斯的玻璃中,仿佛寂静湖水中的星辰.褐色泥沼中的紫色花朵会让他们想到衣服色彩斑斓的油画,一个挂早棕色栎木画框中的乔尔乔内.对他们而言只有经过艺术洗礼,活的风格和氛围,生命才能焕发出活力.”[4]


《傻子与死神》中主人公克劳迪奥是一个自恃清高、与世隔绝的唯美主义艺术家.当夜幕降临之时,他倚窗面对美妙的大自然,不仅独白出对尘世的渴望,对“没有生活过的生活”的哀伤,对“永久而无意义的追求”的懊悔,从而陷入内心矛盾的折磨之中.死神作为“上帝灵魂”出现,对他洁身自好的唯美主义生存进行了审判;当他祈求饶恕时,死神用小提琴唤来了三个已经逝去的死者:被他冷落的母亲、遭他遗弃的恋人以及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朋友.死神领着这些死者跳起了死亡之舞,教克劳迪奥学会尊重生命.最后,在死亡面前,他的内心发生了转变.

最初面对死神,为了从死神手中赢回自己的生命,他许诺道:

现在我终于有所感念――放过我吧――让我去生活!

我在无尽的渴望中感触到了一切:

我能将心交付于尘世之物.

哦,你会见到,一切于我将不再是

无声的动物和木偶!

它们将向我心诉说,

我将尝尽一切苦乐.

我要学会忠诚

那是一切生命的倚仗等[5]

这番话恰恰体现了主人公对审美式感知目光的反思.原先在他眼中,尘世的一切不过是木偶般的哑角色.审美化的感知模式阻碍了情感的宣泄,封锁了感知的通道.只有远离尘世,倾空感情后,他才能更好地观赏“世界”和“生活”.德国现象学哲学大师胡塞尔在1907年写给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中对审美有类似的评述:“对一个纯粹美学的艺术作品的直观是在严格排除任何智慧的存在性表态和任何感情、意愿的表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后一种表态是以前一种表态为前提的.”[6]在濒临死亡的一刻,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先前还强烈拒绝死亡的克劳迪奥现在愿意献身于死亡.“既然我的生命已死,那么你就是我的生命,死亡!”[7]在死亡之舞中,他认清了自己的生命.死亡令他提高了自身对生命的感悟.面对死亡时,他才真正懂得了生的意义:“只有在死亡的瞬间,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8]

在《傻子与死神》中,“艺术”和“生活”两个母题表现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唯美主义者由于对“艺术”世界即虚构世界的迷恋而脱离现实生活,他们沉湎于幻想,无法融入社会,其症结正是审美化的感知方式.

注释:

[1] 《西方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

Www.省略/viewthread.phptid等于239785&extra等于Page%3D1),2009年6月3日.

[2] 卫茂平:《维也纳现代派民国时期汉译刍议》,范捷平主编《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3] 韩瑞祥:《维也纳现代派》,范捷平主编《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4] 刘永强:《审美化的感知方式――论霍夫曼斯塔尔的诗剧〈傻子与死亡〉》,《德语学习》,2009年第1期.

[5][7][8] Hugo von Hofmannsthal, Der Tor und der Tod, In: Gesammelte Werke Band Ⅰ, Frankfurt a. M., 1976, 290,297,297.

[6] 胡塞尔:《艺术直观和现象学直观――埃德蒙德胡塞尔致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2页.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本栏责编:石少

类似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值得永存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及其著作业已闻名于世,但也有读者尚感陌生 一旦你去熟知他那无私奉献自己的人生,领略他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
更新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57336 点赞量:33798

传奇富豪霍华休斯的心理解剖

有一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像一尊易碎的神像,从一个城市被秘密运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辗转到另。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6379 点赞量:23285

托.斯.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观

《荒原》是托斯艾略特于1922年写成的一首长诗,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8795 点赞量: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