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

重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汤姆一角

武 永谭胜方

《汤姆索亚历险记》及其续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以下简称《汤》及《哈》)描写的是两个淘气男孩汤姆和哈克的冒险故事.尽管《哈》的问世比《汤》晚了将近十年,但是它一经出版,两位美国最著名的小说人物便引起了普通读者及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

“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故事写续篇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明显是一个例外”.这是同时代的一篇评论文章对马克吐温的才华所做的论断.抛开惊悚的墓地凶杀及恐怖的洞穴探险,《汤》仍然只是一部关于一个好搞恶作剧、喜欢漫无边际幻想的愉快的男孩――汤姆的故事.然而,《哈》中的旅行给我们揭露了更多那个污浊社会的罪恶及衰朽,而这些都超出了一个天真孩子的思考范围.同时这种社会批判性,连同该小说的娱乐性,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

汤姆,冒险壮举中的主人公,在以哈克为主人公的小说续篇中开始失去其独有的魅力.《哈》中汤姆个性的流失颇受非议,因为此时的汤姆缺乏《汤》中那个善良又充满幻想的小男孩所具备的特质,他开始向故事里的那些人物英雄式的行为(起码汤姆认为这些行为非常值得倾慕)进行机械的效仿,这种性格刻画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在《哈》中,汤姆一出场,就挤掉了哈克的故事,他牵着哈克的鼻子导演的一出“营救”吉姆的闹剧,“这不仅在创作上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且使一部高质量的社会讽刺小说以低档的笑闹结束,令人遗憾不已”.他对英雄理想荒谬的效仿走向了一个极端,以至于一个淘气包的独特浪漫气质有失去其特色的危险.尽管如此,汤姆在续篇中的复出还是一个必要,而非败笔.换句话说,在描述了社会的黑暗面之后,只有汤姆能够为这部小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使它仍然只是孩子的历险故事.汤姆或多或少是一股世俗的力量,在哈克驶往自然的浪漫家园的路途中,把他拽回庸俗而伪善的圣彼得堡.虽然两个男孩的冒险理想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殊途同归.要说明这一点,就有必要回到这两个孩子的冒险经历的对比上来.

他们的出生和成长环境决定这两个男孩将会经历不一样的冒险.汤姆,体面人家的孩子,在姨妈的管教下也算规规矩矩地长大;哈克,声名狼藉的酒鬼的孩子,常常被扔到野外,任其自生自灭,更别提什么接受正当的教育了.抱着一颗天真又热衷于幻想的心,和幼稚又有点荒唐的想法去读书,不走寻常路的汤姆总是能从做传奇英雄的白日梦里获得快乐.相反,哈克是在大自然庇护下,而不是在浅薄的社会里长大的孩子,这样一来他与市镇的联系便割断了.

汤姆与市镇的密切联系似乎注定他无法彻底离开世俗社会.他一次次逃离,可在每次短暂的历险后还不得不回家来.例如,不顺心的汤姆和其他两个伙伴一同去附近的岛上当“海盗”,可没过多久,他就趁其他两人熟睡之际坐船偷偷回家去了.躲在床底下了姨妈的谈话后,他又偷偷回到岛上当“海盗”.孩子终究是孩子,新鲜感后,受不了想家的折磨还是回家去了.在这短暂的出走中,汤姆有两次回家.他的冒险旅行处于一种出走――回归的回环模式,而且最终都是出人意料的或令人赞赏的回归,就如他理想中的传奇英雄凯旋而归一样.哈克是经过精心策划才从酒鬼父亲那里逃出来的,他根本不想回到圣彼得堡.他的旅行始于小岛,接着南下到密西西比河,离他的出生地越来越远.汤姆复出之前,他是要和黑奴吉姆去自由州的,所以他的旅途完全是直线型的.

在哈克的冒险过程中,恰好是汤姆第二次登场之后,事情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如上文所提,汤姆的传奇冒险属于回环模式,哈克的冒险意在以直线型延伸.但是,汤姆的重现使得哈克的冒险旅行有朝回环模式发展的趋势.哈克要帮助吉姆去自由州,他们已经逃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可在这里,他们又遇到了汤姆,汤姆当时正在去看望萨丽姨妈的路上,这为哈克回家埋下了伏笔.汤姆同意帮哈克一起救出吉姆,不过那时他已很清楚吉姆已经成为一名自由的黑人,他不想让事情这么容易就解决,于是策划了一场冒险的闹剧:先假装帮助吉姆偷跑,然后设法让三个人像英雄一样归来.这次冒险企图又是一种回环模式:出走――回归,这一模式成功地阻止哈克变成一名彻头彻尾的密西西比河流浪汉.哈克和吉姆一同返回并得到圣彼得堡的接纳:哈克将被萨丽姨妈收养,而吉姆因善良和忠诚受到奖赏.

与汤姆不同的是,哈克内心一直在抵制成人的关爱和赞扬.当然,他并非毫不领情.他不过是难以忍受小镇人过分的关切和热情.从婴儿时代起哈克就习惯于忍受镇上那些规矩孩子的父母的鄙弃,喜欢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怀抱中尽情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而正是这种自由引得别的男孩羡慕,尤其是汤姆.

汤姆和哈克都对死气沉沉的学校和所谓的文明教导深恶痛绝.但是他们各有各的办法摆脱社会的束缚并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找到慰藉,得到满足.对汤姆来说另一个世界是建立在他杜撰的冒险故事上的.汤姆常常会利用每一个机会来自娱自乐,他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想象自己有另一番生活,远离小镇的无聊和沉闷.例如,汤姆同贝基的一次小小的争吵激起他的想象,设想自己在遥远的海那边过着神秘的生活:同印第安人一道捕猎野牛,或者做海盗,多年以后满载而归!甚至于一把巴洛刀(波莉姨妈的女儿马丽送的礼物)也被他尊为“至高无上”.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幻想决定了汤姆永远不能够割断他与圣彼得堡社会的联系,但在这个压抑的社会文明的压力之下,奇思妙想对于汤姆不啻是一服灵丹妙药.我们来看他那些漫无边际的幻想:他想象,在他完成自己幻想中的那些英雄式行为后,别人会有何反应,并常常以此为乐.假想惨死,汤姆期待的是波莉姨妈的最后忏悔;想象海盗归来,汤姆渴望的是其他男孩震惊和钦佩.缺少人们的强烈反应,汤姆空想的冒险不会是圆满的.

汤姆的冒险主要有四个事件:目击凶杀、少年海盗的小岛生活、洞穴探险和发掘宝藏.不管这些冒险是惊悚的还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他们最后都使汤姆得到了奖赏.汤姆挺身而出证明穆夫波特的清白,他在自己的葬礼上露面,着实让小镇的人们大吃一惊,他找到一条走出神秘洞穴的道路,然后安全地领回贝基,他还找出了小镇史上最大的宝藏.作为一名小英雄,他得到包括男孩们和那些伪善的成人们在内的小镇居民的赞扬和喜爱,这个淘气包不自觉地变成了全镇男孩的道德楷模.当然汤姆本人以极大热情去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时候,并未期待那些伪善者们的赞扬.但是和其他男孩一样他有引以为荣的地方,那就是,全镇上几乎所有男孩都对他羡慕的流口水,而他正由此得到极大满足.例如,葬礼现身那一段,“海盗汤姆环顾四周,看了看那些羡慕他的孩子们,他心里明白这是他此生最骄傲的时刻了”.如此一来,汤姆白日梦里的默默期待决定汤姆永远不会切断他与社会的纽带.

与汤姆相比,哈克对冒险故事的神秘兴趣不大.哈克是自然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才会感到更加舒适.对大自然这种与生俱来的亲昵注定哈克不能够与肤浅的社会结合.哈克在汤姆幻想的海盗或强盗冒险中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他转而进行自己的浪漫而真实的密西西比之行.正如我们所知,哈克的冒险是直线型展开的,不存在回归的趋势.由于事先精心设计了假死,哈克得以免受追寻之干扰.此外,与吉姆的偶遇又使他沿河走得更远.这些因素预示这个少年冒险家回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地理上讲,哈克并没有回到圣彼得堡,虽然故事最后的部分他仍然被引入文明社会).在吉姆的陪伴下哈克已然排解了足以诱使他回到小镇的孤独,密西西比河上美丽的自然风光使他感到惬意,并让他停止了汤姆式的空想.

哈克的浪漫精神恰恰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安逸之上,他能从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慰藉.尽管如此,恰如汤姆的回环模式一般,汤姆的世俗主义又一次妨碍了隐遁的哈克.哈克两次逃离,第一次逃离是彻底的失败,他因为受汤姆鼓动加入所谓的抢劫团伙.但他们没有真正抢劫、杀人,而只是设想干了这些事,这让哈克失望至极.在第二次逃离中汤姆又得以让哈克最终以真实身份加入费尔普斯(汤姆的萨丽姨妈)一家.如果汤姆当时不在场,哈克和吉姆可能会逃出种植园去过长期隐姓埋名的生活.在这里,汤姆把哈克简单可行的计划弄得情节曲折,他空想的计划与哈克对大自然的渴望发生冲撞.这一次,哈克在自然美景中惬意的旅行宣告结束,汤姆预期的冒险取乐的愿望也得到了满足.汤姆的冒险理想与世俗社会紧密相连,因此世俗性变成了一股力量把哈克从自然浪漫之旅中拉回了世俗社会.与《汤》中所具有的浪漫精神一样,汤姆冒险的回环模式在《哈》里面被充分利用,它作为一种控制力量把哈克的冒险故事最终规范在儿童历险记的范畴下,即使作者已经给这个故事赋予了太多的社会讽刺与批判.

在旅途中哈克目睹了太多丑恶和伪善,如凶杀、诈骗,这些都超出了一个孩子的理解力.不过,尽管哈克从未受到过正当教育,但他的本质是善良的.同其他孩子一样,他敬畏上帝而且害怕被送到地狱.尽管如此,在危急关头他还是决心拯救吉姆,宁愿下地狱.正是在此刻哈克超越了圣彼得堡社会的伪善的道德,在那里他曾被灌输所谓的真善美.也正是这一决定使得这本小说有失去儿童小说简单性的危险.哈克一旦决定拯救吉姆,他就背离了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哈克在危急关头出于良知做出的决定使他陷入被孤立的危险境地,而这个结局恐怕不是马克吐温想要的.

千钧一发之际汤姆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防止哈克和小镇居民发生道德冲突.按哈克的计划,黑奴吉姆会被偷偷地放走,这样哈克就要面临失掉人心的危险.而汤姆使帮助吉姆出逃的计划更加精彩,他的计划中包括法术、散发匿名信等等.他们在出逃时惊动了村民,汤姆为此腿上挨了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并备受人们关注是汤姆的套路.这一次,他又成功了.他不仅成了英雄,还让拯救吉姆的企图被人们当作小孩过家家的游戏忽略了,与此同时,哈克也轻易地得到宽恕.如此一来,汤姆把哈克从小镇人的道德孤立中解救出来,帮助他回归到社会.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一本儿童读物,它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小主人公长久地漂游在社会之外,所以哈克最终不得不回到文明群体中.无可否认,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是它成为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成为一部好的儿童作品,它还必须遵循一些规则.很难想象,如果马克吐温让他的主人公永远背离小镇故乡,会对读者们,尤其是小读者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它毕竟是一部儿童读物,要供人们消遣,《哈》中汤姆的角色便负有擦去小说过于沉重的社会批判的痕迹,并把它框入儿童读物的范畴里的作用.因此,对汤姆的性格应该进行重新评价,这不是一次失败的性格描写,而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技巧.

武永,女,1980生于湖北洪湖,现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谭胜方,女,1983年生于湖南株洲,现任教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从原型批评的视角看

《小红帽》故事的产生和演变

张帆

《小红帽》的故事是童话世界里的瑰宝.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流传它已成为了世界人民最熟悉的童话之一,其中德国格林童话的版本和法国夏尔佩罗的版本是流传最广泛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和演变过程.本文利用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其发生和发展的心理根源.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学说: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中比较盛行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它源于当代人对人类的早期文化和原始思维以及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的研究.


荣格认为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心理积淀.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具有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影响他心理活动的潜在意识,也具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种族记忆”和心理经验. 这种心理经验被赋予了神话的形式,其中包含众多的原始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等” 所以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说,原型最基本的模式是神话.神话是其他文学模式的原型.他把文学称作是“移位的神话”,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使之在现时的社会中更加的合情合理.

故事的原型与心理根源:长期以来,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历史学家都认为《小红帽》故事的情节可以追溯到原始人关于日出和日落的古代神话.小红帽的红斗篷象征着太阳,而狼则是黑夜的拟人表现.传统的曼尼奇神话中就有黑暗要吞噬纯洁的基督女神的传说. 那么这样的故事原型又怎样演变成了脍炙人口的《小红帽》故事呢?我们可以从荣格的经典著作《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探求到这个故事发展演变的心理根源.

荣格在书中提到自己在非洲爱利根山上发现原始部落里有一种类似于泛神崇拜的乐观主义,但这种乐观的情绪在晚6时至早6时却戛然而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夜晚的黑暗造就了恐惧的源泉,因为白天所见不到的蛇和猛兽在夜晚却蛰伏在每条路边. 在原始人的世界里,黑暗带来了一系列的危险.寒冷,盲目以及被野兽吞没的威胁使他们对黑暗的恐惧演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原始的心理压抑.当太阳落山的时候,这种无意识的恐惧逐渐滋生.由于天文知识的缺乏,他们所有能想到的就是太阳被黑暗吞噬了,所以他们创造了最早的太阳与黑夜的神话原型,并使这个原型存在于集体无意识当中而代代相传.因此神话是原始人面对神奇的自然力量所创造的原型.这种自发的无意识的表达形成在他们的意识里,使他们找到了输出这种心理经验最好的方式.正如荣格说原始人的头脑里并不是创造了神话而是经历了神话.

随着语言与意识的发展,原始人不再局限于创造一种类型的神话,而学会用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从前的原型.比如太阳常被喻为上帝、女神、狮子、国王或者能主生死的力量.他们把这种拟人化的原型意象口口相传并散布到世界各地,使之适应各地人们的习俗和口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南方也出现了类似《小红帽》情节的“虎姑婆”故事的原因.这些神话也就是弗莱提到的能适应现实的“移位的神话”.

这些“移位的神话”更广泛的流传是在原始人搬出森林,建立村庄之后,当他们不必住在洞穴并为野兽袭击担心时,黑暗就不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了.平静的村落生活使他们对深山老林充满了敬畏和好奇.由于不满足于讲述祖先流传下来的故事,他们加上了对神鬼的迷信崇拜,创造了一系列更离奇的传说.于是就有了树精、虎姑婆、狼外婆、熊奶奶等形象和民间故事.这些形象和情节造就了《小红帽》故事的原始形态.

故事的创作发展与其心理根源:随着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离森林.人们的内心也不再对森林感到恐惧.社会的日渐复杂使人们越来越意识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日常的生活.狼人、妖怪和树精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恐怖意义而更大程度上成为了用来警示人的比喻.弗莱曾说过:“魔鬼意象的一部分中心主题是用来讽喻.丰富的艺术表现暗示着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既然可以把森林比喻成社会,那么狼及其他野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的写照.17世纪晚期,法国著名的多产作家,宫廷诗人夏尔佩罗结合法国民间流传的《外婆的故事》创作了流行于上流社会沙龙的成人童话《小红斗篷》,拟人化地用狼外婆来讽喻风流倜傥,欺骗少女贞洁的.显然,身为沙龙常客的佩罗对骄奢淫逸的法国宫廷里的猎艳高手们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他以比喻的手法警示年轻女子提防陌生人的引诱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直到现在,欧美人仍用“她遇见狼了”的说法比喻少女的失贞.

随着维多利亚核心家庭的出现,儿童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儿童的书籍.作为大学者的格林兄弟删除了法国版《小红帽》中暗示性道德的情节,让才智更加杰出的母亲劝告其不要离开正路(佩罗版中无此劝告).而且故事中的猎人也暗示了父亲的权威形象――出面拯救.从此《小红帽》的故事从性寓言转为了家庭寓言.这个故事之所以能传遍欧洲经久不衰,一方面是由于其传达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应循规蹈矩的讯息,顺应了家长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符合儿童的心理诉求.许多心理学者认为神话和童话来源于成人或孩子们的梦和白日梦.内心的自我审查和对敌人的征服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梦,尽管我们并不能控制梦什么.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梦与无意识研究的泰斗,他研究的著名“狼人”案例为《小红帽》故事的广泛传播找到了心理依据.“狼人”其实是俄国的一名贵族.这个病人小时候总梦见一群白色的狼坐在树上,从此他经常焦虑恐惧不能自拔. 经过弗洛伊德对他的精神分析,我们发现“狼”的形象不过是父亲的一个替代者.父亲权威严厉的形象和“慈爱的责骂”,甚至拥抱时多次说出“我要吃了你”的玩笑话无不引发了孩子心底的恐惧.于是梦成了他传达恐惧的最好途径.当然除此以外,弗洛伊德在许多文章中引用这个案例还阐述了幼儿的性幻想和俄狄浦斯情节等等,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对父亲的恐惧已经构成了幼儿在家庭中主要的恐惧来源.正是因为《小红帽》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儿童在无意识中的这种心理诉求,它才能在儿童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喜爱.

有些学者认为,亚当夏娃的传说是人类说故事的起源,甚至有人提出“神话基因说”,即故事一旦说出,就会传遍整个世界.荣格派心理学家则相信“多元发生说”,即认为全球各地的民间故事雷同,乃是因为出自人类有共通的经验.这种经验具有无限共时性与恒久历时性,是由人性激起的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和象征符号,荣格称之为“原型”.《小红帽》故事的原型正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成了符合各个时代人们心理诉求的故事.直到现在以这个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小说、电影和广告仍在世界各地出版和上演着,并逐渐出现许多女性主义和离经叛道的版本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但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就如荣格所说的“种族记忆的”一样没有改变.在几个世纪的传讲过程中,无论其传统和道德意义怎样被挑战,这个童话所蕴含的故事核心与心理积淀仍会像文化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毅剑]

张帆,现供职于辽宁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类似论文

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品是最早走进孩子童真世界的文学作品,是孩子的好朋友 优秀的儿童文学的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
更新日期:2024-5-13 浏览量:70420 点赞量:16376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探析

摘 要:阅读能够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更为丰富,能够极大地开阔视野,使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儿童也不例外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所。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4726 点赞量:19328

儿童文学作品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中开展以有效文学作品鼓舞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欣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į。
更新日期:2024-9-21 浏览量:120788 点赞量:26664

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在他。
更新日期:2024-4-26 浏览量:57589 点赞量:13133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立意探究

摘 要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更关系到自$。
更新日期:2024-2-2 浏览量:8229 点赞量: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