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愿生态文学创作

内容摘 要 :原生态文学成为一种普遍性文学存在现象.是近年来不少学者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为例通过对原生态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现象的浅析,探索侗族原生态文学的发展.

关 键 词 :原生态文化 原生态文学 侗族文学 创作

一、原生态文学的发展概况

根据部分理论学者的研究以及“田野”学者的实践,原生态文学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1、写实主义的艺术追求;2、来自生存生活和心灵乃至精神信仰现场的创作态度;3、原汁原味的语言和抵达本质的叙述策略:4、对当下人群人性和个己环境的强烈关注等.究其根源,原生态文学仍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它不可能完全照搬现实生活本身.它的创作仍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在选材用语上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原生态文学强调写作回归自然,但又不同于古代文人骚客隐居时的单纯书写,它更关注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在平实的叙写中呈现生活本真,不管题材是大是小,总能看到作家和自然、社会、他人以及外物的紧密联系.

原生态文学提倡作家多关注人们内心而非表面,多塑造健康形象而少一些堕落和灰暗,多真实而少做作,同时在小说技巧上尽量简约,而不是大面积地玩弄文字技巧,不是对自己狭小生活颠来倒去的描述,原生态文学作品写作与非原生态文学作品写作相比,一个重要区别是: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生活质感,乃至新颖自觉的表现方法,还作品以生活的传统、艺术的传统和贴近大地自然本质的传统.就其写作性质而言,定名为“原生态写作”比较恰当.从原生态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贴伏大地的写作对完成艺术与现实,人文与生活的重新衔接提供的可能.

原生态文学创作注重返璞归真、回到现场和带有时代背景、意义的自我.对生活现场和事物的平等姿态.会在很大程度上纠正文学创作中的“自我”高于一切,主观情绪过分浓重的弊端.原生态或者现场写作应当是个人在生活、梦想、情感和内心之中的一声叹息、一次行走、一次遭遇、一次进入和一种折叠和展示.它尽可能地离开虚假,正如庞德所说:“所有优秀的艺术都是这一种或者那一种现实主义等其中的人失败了,如果他以凯旋的调子结束,那就成为了一种虚假的艺术.”

二、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概况

1,悠久的侗族历史是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毗邻地区.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自然环境中休养生息,繁衍发展,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形成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侗族丰富多彩又极具特质的原生态文化.作为一个侗族作家,同时应当是一位思想家,一方面应对本民族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尽情地沤歌,另一方面则要冷静而客观地反思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对已经变化和正在变化的民族心理作敏锐地艺术捕捉,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堕性意识也应作无情地鞭笞和削骨似的冷静审视,只有侗族文学创作才可能有大的突破和超越.

现实是历史的继续,要解剖当下现实社会,就不能不解剖昨天的历史.侗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只有将侗族的现状置于侗族的历史中去考察,侗族现状的可见度才更大.而文化属性是一个民族特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放弃了这个民族历史文化特性解剖,我们的作品便显得单薄和苍白.面对全新的经济时代,侗族作家应站在历史与人的哲学关系的角度,来表现民族命运之辙,表现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在旧道德正在遭受当代意识锐意挑战的时代,侗族地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必然引起文化传统和心理意识的巨大变化,有作为的侗族作家应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把握这些内在的冲突和改革,从而把侗族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特质的侗民族内涵是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的丰厚矿藏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艰难的迁徙,最后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重重大山里落根定居,这种迁徙导致侗族人民没有稳定的地域,进而导致了侗族社会的滞后.可以说,侗族的历史是苦难史,又是进取抗争的英雄史,这就铸就了侗族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物质文化条件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侗民族信仰意识的多元性,其原生态文化显得尤其特异,同时这也正是侗族文学生存繁荣的土壤.

信奉多神、相信万物有灵,是侗族潜存在骨髓里的宗教信仰.这种信奉多神、祈求多方福佑的行为,一方面使自己苦难的灵魂得到多方面抚慰,另一方面使自己囿人各种各样的戒律和禁规,心灵意识常常处于惶恐、紧张、盲从之中,这种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宗教信仰的特性,极大地制约了侗族人民开拓进取精神的弘扬,导致侗族人民谨小慎微、随遇而安、落后和偏快.这种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本应是侗族文学家观照自身,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独特的鼓楼文化是侗族“灵魂”的象征,可以说,鼓楼身上积存了侗族多层次、多侧面的文化意识,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侗民族内聚力的象征、财富的象征、智慧的象征,又是传承族文化的主要场所.鼓楼应是开启侗族迷人生活宫殿的入口,非常值得我们的侗族作家、学者、诗人们去思考,可以说,谁把握住了侗族鼓楼文化的深刻内涵,谁就深入到了侗民族的灵魂中,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肯定会不同凡响.

3、独特的侗族地域风情是侗族原生态文学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独特的侗族地域风情是侗族原生态文学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但地域对写作又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成就作家创作的同时,也拘囿了其写作的空间,这是我们侗族作家应该注意的.在原生态文学作品中反映地域风情,应当注意两点:一、在描绘地域景韧时要把握住一个地方地理环境的特征与灵魂.侗族文学作家们应进行两个方面的修炼:一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把握作品人物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的特征、灵魂;要有高度非凡的概括力,具有缩龙成寸、壶里乾坤的能力,把千山万壑浓缩到笔正气的一丘一壑、一山一水,方寸之间得山水精魂.二、在描绘民族风情习俗上充分展示侗族人民的性格特征.民族风情习俗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经历了数代人的传承和创造而形成的.

作为一个侗族文学作家,对本民族的风情习俗有深切地了解是创作原生态文学作品的前提.通过对一些节日庆典活动的描写,写出特有的民族韵味的作品,向世人敞开侗族人民的勤劳朴实的胸怀:通过对一些文化娱乐习俗的描写,向世人展示侗族人民勇敢机灵的性格内涵,使作品民族精神的反映与地域文化的展现得到更好地交融,使作品具有内在的张力和特殊的韵味.


三、侗族原生态文学的创作表现

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不管是反映悠久的侗族历史,还是特质的侗民族内涵,或是独特的侗族地域风情,都应当遵守侗族特定环境的客观存在性.不过分依赖于形式、技巧和语词,应当由在场的真实情感来引导文本的穿越、抵达和胜利.它的姿态应当是拙朴的,大气的,有品质和有气度的.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逐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由神话传说创作向底层写作转变,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其文学表现力将更具现实主义色彩.

总之,侗族原生态文学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活的现场,即个人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个人的生活遭际和命运;二是心灵的回归,先天因素、人文精神、观念意识、民族文化、个人品质等构成了侗族作品的内涵.原生态文学写作的“空间回归”,就是要遵循文学创作的“存在性”和“意识性”两方面要求,这也是原生态创作理念的基本要素.

类似论文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主题解读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于20世纪90年代渗透于女性文学创作,解构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等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强调女性与其生存的自然。
更新日期:2024-8-20 浏览量:108035 点赞量:23968

文学创作如何紧接地气儿?

(根据“《翠苑》作者读者群2014年9月4日、10日对话记录整理”) 主持:王建湘 2014年9月4日 王建湘(编。
更新日期:2024-5-23 浏览量:69740 点赞量:15661

文学创作中的翻译掠影

摘 要:文学创作和翻译构成了文学的两大主要形式 这两个方面相互争鸣,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忽略了创作与。
更新日期:2024-8-25 浏览量:106221 点赞量:22882

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特征

摘 要:川端康成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常运用新感觉派和意识流手法,借情景表达内心,时空跳跃变。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4418 点赞量:4354

赵树理的文学创作

赵树理,一位为农民写作、呐喊的朴实正直的人民作家,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他以简洁质朴的风格、生动细腻的笔触、。
更新日期:2024-7-17 浏览量:92250 点赞量:19837

欧阳修文学创作

摘 要: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一代文学巨匠、史学大师、学术泰斗欧阳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29803 点赞量: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