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启航思想的向导

摘 要 爱默生作为美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家,超验主义的发言人,他崇尚个人主义,呼吁大家正视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正视现实,重视眼前,从思想上彻底摆脱英国文化的束缚,自立自强.爱默生对个人主义的呼声,与当时的美国文学附庸于英国文学的大气候是背道而驰的,在精神上指引了当时的美国文人,引领了美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关 键 词 :爱默生 美国 文艺复兴 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2-1882)是美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将浪漫主义想象的抽象观念与19世纪中叶美国生活的现实和谐统一,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发言人.林肯总统称他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英国著名作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曾说:“在19世纪没有任何散文比爱默生的散文影响更大”,而詹姆斯罗塞尔罗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也说过:“清教徒的反抗使我们在教会上独立了,(美国)革命使我们在政治上独立了,但我们在社会和思想上仍受到英国思潮的牵制,直到爱默生割断这根巨缆,而让我们在碧海的险恶和荣耀间驰骋.”爱默生的思想成为了美国文化和传统意识中的主要部分,并且直接影响了以后的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发展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美国第一次文艺复兴指的是内战之前美国的文学繁荣时期.这次文艺复兴以爱默生、梭罗、霍桑和麦尔维尔等人的作品为代表.主要作品有霍桑的《红字》(1850)、麦尔维尔的《白鲸》(1851)和惠特曼的《草叶集》(1855).这一时期的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新生”,如同美利坚民族在此半世纪前所获得的政治上的新生一样,它是民族文学的一次“勃兴”.当然,第一次文艺复兴并不是独立于其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全新的发展,而是它的延续和更辉煌的阶段.我们可以把超验主义产生之前的那一段称为前期浪漫主义,而把19世纪30年代之后的文学称为后期浪漫主义.如果说前期浪漫主义是以欧文等人将美国文学提高到欧洲水平为特征,后期浪漫主义则是以由超验主义激励而起的“文艺复兴”文学兴起,并最终产生了独立的美国文学为标志的.


二、爱默生对美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精神指引

历史学家富欣汉姆(Frothingham)曾评价道:“从现实意义上说,超验主义是对人的不可分离的价值的肯定;从理论上说,是对人的本性中内在的神性的强调,是把那些超自然的特征转到人的自然构成上来”.这种对于个人力量的推崇,实质上就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颂扬,就是自由和的精神,因为惟有具备了神性的人才有能力拥有自由,才能拥有自由后的和个体的独立.而美国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是美国“文艺复兴”的文学,与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对于以个体形式而存在的人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表现在重视人的外部活动,即人的物质活动,还重视人的内心,也就是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天性的回归,可见正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在精神上指引了美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掀起了美国民族文学复兴的浪潮.

首先,爱默生崇尚个人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本性中内在的神性,甚至把人和神等同起来.在《自然》中,他就曾说道:

“站在光光的地面上,我的头颅沐浴在快活的空气中,升上无限的空间――一切都意味着自我主义消失了.我成为一个透明的眼球;我是虚无,我看见了一切,宇宙本体之流在我体内循环,我是神的一部分或一个片段等”

他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的主观意识,强调人的精神,爱默生曾经说过,“我所求的是个人,而非整个民族”,他宣扬个人意志,倡导发扬个性,重视个体的重要性,排斥群体整一性,倡导个性自由,讴歌人、人的智慧与创造性,竭力推崇人的至高无上,把个人升华到“超灵”的境界.他把希望寄托于普通人的智慧和力量,驱散了长期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命定论”等僵死的教条迷雾,为美国的思想界吹来一股春风.爱默生认为宣扬个人意志的实际意义就是倡导发扬个性:人可以通过自身来达到精神的完美,因为个体的精神与“超神”息息相通,因此,个体的精神也是神圣的.他勇敢地鼓励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决不要与习俗、责任妥协.而他对个人的无限崇拜在文学上的体现便是宣扬自我,彰显个性,创造出富有个性、与众不同的文学作品,这在美国第一次文艺复兴中的作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霍桑和麦尔维尔.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所塑造的人物海丝特白兰,就是一个爱默生式的角色,她自立而又自信,虽然因为背叛爱情而成为罪人,甚至至死都带着社会曾迫使她带上的标志着耻辱的“A”字,但她坚强、自我肯定,还让社会逐步转向她、向她请教,从而体现出了个人的强大力量;而麦尔维尔,他也秉承了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深化了美国人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他在其代表作《白鲸》中所塑造的主人翁亚哈船长是一个典型的“自我独立”、充满个性精神的美国人:他,孤僻、远离社会、远离亲人,40多年来一直在海上过着漂泊的捕鲸生活;他,沉默寡语,不爱说话,不喜与他人交流;他,专横霸道,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意见;他在“裴阔德号”上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是独一无二的专权者,他的话就是“圣旨”,是“教义”,他不许他人有与他相悖的意见,只允许手下对他说“遵命”,他专制地利用全体船员来实现自己的复仇打算,即使是船上的鲸油罐开始漏油、忠诚直率的大副斯达波克建议他放弃追逐白鲸的计划时,他也只会疯狂地叫嚣:领导者是唯一的裁决者,地球上只有一个上帝,裴阔德号上也只有一个船长,基本上他就把自己等同于上帝了,把个人放到了极高的地位,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

其次,爱默生呼唤自助.爱默生说过:

“我们归于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最大功绩,是他们蔑视经典,轻慢传统,而以思想立传的做法.人皆有努力捕捉,注视自己心灵深处迸发的一线闪光,不必为诗仙哲圣们的光辉弄得眼花缭乱.”

在爱默生看来,自助不仅表明了人可以从各种传统及现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宣告了人的自我拯救和自我选择,自助鼓励世人从上帝、从社会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爱默生的这种自助观在19世纪的美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国不再依赖欧洲,特别是英国,标志着美国精神的独立.自助思想在美国文艺复兴中的作家中也得到传承,例如霍桑和惠特曼.霍桑坚持使用罗曼司创作,这样他就可以在缺乏历史和经验的条件下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自由自助地选择和制造角色的环境,描述他们的心理.而惠特曼更将自助思想发挥到极致:他坚持用新语言、新观念、新艺术形式歌颂新世界和新时代;他在题材的选择上百无禁忌,取消了雅俗的界限,且更崇尚平凡,还以“草叶”命名其代表诗集;他热爱人民,信任人民,到民间收集创作题材,赞美劳动人民的健康、活力和信心;他与林肯有着莫逆之交,为了歌颂这位美国倡导的旗手写出了《啊,船长,我的船长》、《紫丁香上次在庭院开放的时候》等传世佳作;他在晚年《过去历程的回顾》(A Backward Glance O’er Trel’d Roads,1888)中说道:

“为了给《草叶集》这部诗作提供基础,我摈弃了传统主题,使它没有在《草叶集》中出现:毫无陈腐的修饰,也没有精心选择爱情或战争的情节,也无旧世界赞歌中了不得的人物;我可以说,没有唯美的东西――没有传说,神话,传奇,婉语,或押韵.但只有19世纪日渐成熟的最广大的普通人及其自我的个性,特别是所有这些体现在当今美国的无数例子里的每个例子和实际职业里的每个职业之中.”

这就是诗人自助的绝好体现.

最后,在爱默生的个人主义之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模仿、追随,他要求人们坚持自己的东西,决不模仿他人.而不模仿他人,在当时就是不模仿外国,尤其是其原宗主国英国.而他自己也恪守着该原则,在诗歌的体裁上,他不拘一格,不刻意遵从当时非常流行的郎费罗风格而使用“双韵体”,不工于音韵,而是强调思想.他要求诗歌应当“服从内容的要求”,放弃刻板的韵律,不拘泥于形式,充分表达个人的感受;他强调诗歌形式的决定要素应该是诗人的观点,或者说诗人的经历和思想,而不是传统的写作技巧,作家只要能达到能够作诗的思想境界,对韵律须达工整的规定完全可以不加考虑.所以他的诗歌时而压双行韵,例如《问题》和《个别和全体》;时而不压,例如《风雪》和《一切献给爱》.他本人在写诗时,诗行完全是散文化的,例如他的名诗《日子》中的几句:

I,in my pleached garden,watched the pomp,/Fot my morning wishes,hastily/Took a few herbs and apples,and the Day/Turned and departed silent./I,too late,/Under her solemn fillet saw the scorn.

(我在我矮树交织的园中观看那壮丽的行列,我忘记了我早晨的愿望,匆忙地,拿了一些药草和苹果,日子转过身,沉默地离去.我在她严肃的面容里,看出她的轻藐――一切太晚了.)

诗歌不仅不讲究音韵,就是对于语词的运用也不刻意进行雕琢.其后美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作家们也传承了这一风格.例如在诗歌创作方面,爱默生认为诗人应该真诚而不虚荣,思想内容对作家来说才是最美妙、最神圣的,直觉对诗人是非常重要的,诗人要充满感性和,诗人要深入自然,体验事物内在的富有诗意的结构,如果达到了能够做诗的思想境界后,对韵律须达工整的规定完全可以不加考虑.惠特曼就积极响应了他的这一思想,他说:

“这些州蕴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它应由本国诗人而不是由那些模仿从欧洲输入音节和感情的蹩脚诗人来歌颂;这些土生土长的诗人同广漠无垠的大陆、人民的创造能力和一个有自尊心的、自由自在的民族的爱好融合在一起.”

他还把这些观点付之于文学创作的实践,对传统的诗歌做了最彻底的革命,构建了崭新的诗美学.他认为,诗的愉悦并不在于它采用了最美的韵律、比喻和音调.诗的品质也不在于韵脚的排列或形式上的匀称或对事物抽象的概括或忧郁的怨诉或善意的劝导.他的这些观点是他诗歌的理论基础,因他首先大胆地运用了灵活性很大的自由诗形式,使诗歌彻底地从传统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他常常被称作自由诗之父.

三、结语

19世纪的美国一直依赖于英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受到抑制,民族意识得不到宣扬和提倡,而此时,爱默生敢于大胆地站出来,以美国学人的姿态走上了文化讲坛,担负起了解放美国人思想的职责,呼吁人们要敢于说:“我认为等”,“我是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呼吁大家正视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去获取知识、掌握真理,建设家园、壮大祖国,要求美国人民正视现实,重视眼前,从思想上彻底摆脱英国文化的束缚,自立自强,在美国这块沃土上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化,开出文学奇葩.爱默生对个人主义的呼声,与当时的美国文学附庸于英国文学的大气候是背道而驰的,在精神上指引了当时的美国文人,引领了美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参考文献:

[1] 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Reginald L.Cook,Ralph Waldo Emerson,Selected Prose and Poetry,New York:Holt,Rineheart and Winston,INC,1964.

[4] [美]爱默生,孙宜学译:《爱默生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英]托马斯霍布斯:《人的本性》,理查德S彼得堡主编:《身躯、人和公民》,纽约柯利尔出版社,1967年版.

[6] 范道伦编选,张爱玲译:《爱默生文选》,三联书店,1986年版.

[7] Verdonl.Parrington.Main Currents in American Thought.Vol.2,Harvest Books.New York,1927.

作者简介:

康尚珍,女,1976―,江西吉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学,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

李安斌,男,1973―,四川广元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

类似论文

基于大学精神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力

【摘 要 】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普遍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提倡和教育 而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源动力,也对大学生。
更新日期:2024-11-24 浏览量:145119 点赞量:31443

基于大学精神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力

【摘 要】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普遍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提倡和教育 而大学精神是大。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1197 点赞量:28607

古田会议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 要: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阐述了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方法 古田会议精神是对古。
更新日期:2024-6-18 浏览量:82927 点赞量:18815

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井冈山精神是以为代表的中国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产。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20072 点赞量:26221

思想政治的精神动力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生产准备大队从政工干部素质、思想教育手段、政企工作结合点等方面,认真分。
更新日期:2024-7-2 浏览量:13008 点赞量: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