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语境下的***华文文学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中华文化、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始,随着“西方中心论”的动摇,世界多元文化崛起,国际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都有一种在多元文化中求和谐的愿望,那就是:共同建构一种多元共处、“和而不同”的新的全球文化景观.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完全应该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备受关注的一“元”.而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特文化文学现象,已给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增添了新的成分,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学起到既补充又挑战的作用.以往我们文学界、学术界对海外华文文学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所做出的这种贡献关注不够.本文从这一少为人们关注的命题出发,通过对海外华文文学表现出来的特殊文化、文学现象的诠释,展现其所蕴涵的世界性、全球性特征和审美价值,说明其有可能以“边缘”的身份,从一个方面为中华文化、文学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特殊文化载体的文学,一种新的汉语文学形态.这种新的文学形态,既不同于中国本土文学,也有别于东西方各个国家的主流文学.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它的世界性和跨文化性,有它自身的活力和张力.在这个特殊的华文文学空间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有与“他者”文化对话之后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的汉语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世界性的因素和视野.所以,世界各国华文文学的发展,这种世界性汉语文学“圈”的形成,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跟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互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始,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伴随“流散”现象而来的新的移民潮日益加剧,离开故土流散在异乡的华人常常借助文学来表达自己在异域的情感和经历,而逐渐形成了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进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们的写作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的,可与本土文化对话,又因其文化上的“混血”特征而跻身世界移民文学大潮之中.但对本土而言,它有独特的视角,在世界文学中,它又有挥之不去的民族特征,故使其成为全球化时代后殖民和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移民海外的华文作家,到了异国他乡,心中总有一种离开真正家园的不可弥合的裂痕,那种精神上的哀伤是永远无法克服的,那是一种与母体隔离所导致的巨大悲伤.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矛盾:一方面,出于对自己在居住国生存状态的考虑,他们希望处理好两种民族文化身份的矛盾,在异国他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却由于内心深处本民族的文化根基难以动摇,很难与居住国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在矛盾痛苦之中借助文学写作,将隐匿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文化记忆召唤出来,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存意志的体现,是在异质环境里泯消陌生感、不安全感而构建心灵家园的努力.尽管如此,他们已经不能回到过去.虽然在文化上他们不属于生存的地方,但也不再是故乡故土的人.这是他们在移民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是他们内心的“第三种经历”.正是这种“第三种经历”的文学描写和叙述,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文学的多样性.如我们能从这一视角切入,将其置于全球化语境下进行考察、研究,展现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世界性乃至全球性文化特征,并从中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应能深化和拓展我们对海外华文文学存在及其意义的认识.

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无形的文化的“墙”,是客观存在的.但民族文化的“墙”不应该是封闭的,应有可以沟通“墙”内外的“门”和“路”.对于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作家来说,他们在世界各国与他种文化相遇时,不可能是自我封闭,而是有如汤一介先生所说,“往往呈现出一种在‘有墙与无墙之间’的状态”,即“非无墙”和“非有墙”的“非常非断”的状态① .“非常非断”,原是佛经用语,汤先生根据佛教中的三法印之一的“诸行无常”,引伸作如下解释:一切事物都是在时间中流动,是变化无常的,事物在变动中好像是变到另外的地方,但又好像并没有变到另外的地方.他把这个道理用于文化上,说明两种不同文化交遇时彼此相辅相承、互促互动的关系.他所说的“非常”是指一种文化在时间的流动中与他种文化接触,必然会发生某种变化;他所说的“非断”是指在时间流动中所吸纳的他种文化又需要有所改变以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需要.海外华文作家在异国他乡,是在他种文化包围下进行写作,处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会有矛盾和碰撞,也必然会有影响和交汇,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这种“非常非断”的现象是十分明显的.他们出国以后,在中外文化的比照中,深深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感受差异的同时,回望“自己”,反思“自己”,在回望和反思当中又进一步发现“自己”,一方面,是进一步认识我们传统文化中那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温馨甜蜜的成分,以及它那种具有隐秘生命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在时间的流动中,接受他种文化的影响,引发新的精神力量,“再造自己”,并把这一切呈现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里,这就为我们的华族文化、文学在世界发展中增添新的基因.


事实上,在众多海外华文作家那里,中华文化的“墙”,不是地界,而在他们心里.他们心中的“墙”,不是封闭的堡垒,而是有沟通“墙”内外的“门”和“路”,因而能够和他种文化交流、互动,又能自觉地承传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特色,以民族文化的“生命活态”,参与到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在这个过程,开放、积极地感受差异是很重要的,白先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留学美国后,感觉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而渴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却又能在文学实践创作中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学“经验”,并以此激活“自己”,不断寻求一种自我的文化归属和拓展,使自己的作品实现了文化上新的融合,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我们读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关于中国文学的论著,如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叶维廉的《中国诗学》、叶嘉莹的诗词评析文章和王德威的《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也会有一种新的文化感受.他们以跨文化的视野和知识背景,分别在文学理论和实践批评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均先后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海外华人学者在感受差异之后所作的“回望”本土文化、文学和诗学的研究成果,在域外扩展了汉语文学和汉语诗学在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中的影响和存在意义.

为此,总结海外华文作家、海外华人学者去国之后从起步到成熟的经验,特别是他们汇通中西文化的那种“非无墙”和“非有墙”的“非常非断”的文化态度和经验,无论对于拓展海外华文文学、诗学本身,还是对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都大有裨益.

三、

一些中国内地的作家,包括批评家和学者,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水平有限,不值得花力量去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事实上,我们国内作家的作品也是成就不一.海外的华文作家,很少是成名以后才移居国外,更多的是到了外国,在双重文化背景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内心深处有一种离家去国的伤痛,所以借文学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寄托自己的文化诉求.现在各个国家都已经有一批相当好的作品,有的还很优秀.但如上所说,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学空间,是和本土文学不同的新的汉语文学形态,作为全球化语境下“流散”及其写作研究的一个领域,有其先行性和前沿性,中国学者完全应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并在国际学坛上发出我们独特的声音.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认识海外华文文学,也为了确立海外华文文学在世界汉语文学界的地位,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对这一领域优秀作品的审美阅读,凸现其文学性和审美价值.重视文学性的探究,就是要重视探讨文学形象的奥秘.海外华文文坛上,已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如早期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等的创作,近年严歌苓、张翎等的创作.以往我们对它们所蕴含的文化特殊性关注较多,艺术解读则明显不够.对作品的艺术解读,是和探讨作家的观念、情趣、情感、个性、想象力和原创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探索这一领域文学性的基础.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关系到它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特殊文学领域有何等审美价值的问题.对于研究者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文化与“文学性”相联系的新维度,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拓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同时也从一个方面为其他领域的“文学性”探求提供新的参照.

今天,在文化研究热潮中,“中国经验”成为西方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与思想资源,正不断被引入学术领域.海外华文文学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学进程中新的汉语文学现象,也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后殖民和文化的一个关注点,作为中国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将其置于全球背景中加以审视、考察和研究,展示其世界性和“中国经验”结合的特性,从文化和美学两个方面为中国文化、文学走向世界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应当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努力深化和拓展的工作.

【注释】

① 汤一介:《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见《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13―1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饶子,暨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

类似论文

东南亚华文文学“由外到内”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于10月21日至22日在厦门文联宾馆召开 10月23日至25日移师绍兴继续研讨并闭幕 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周。
更新日期:2024-12-11 浏览量:154931 点赞量:33150

华文文学书写的维度诗学探寻

摘 要 : 在新的历史境遇和文化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同在 从华文文 学的写作实践和批评研究所具有的双重体验、。
更新日期:2024-9-20 浏览量:119023 点赞量:25820

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坛致辞

尊敬的徐州师范大学校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朋友:今天,“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顺利举办,首。
更新日期:2024-7-19 浏览量:94701 点赞量:20995

“世界华文文学”到“华文世界文学”

摘 要:建构华文文学世界应有地位,就应该支持并推动多元文学中心的出现和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但&。
更新日期:2024-5-2 浏览量:13702 点赞量:4843

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坛致辞

尊敬的徐州师范大学校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朋友: 今天,“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
更新日期:2024-4-12 浏览量:57055 点赞量:13375

日本华文文学笔会快讯

2月19日,日本华文文学笔会副会长王智新、华纯乘回沪访问之机,与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蔡建国、复旦大学陆士清教授及梁燕丽副教授、同。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18474 点赞量: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