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变迁

摘 要 :2000年以后,中学语文课本对外国文学的选择比重有所加大,他扩大了外国文学的选取比例,题材也开始丰富多样,流派众多,选文的思想也更趋于合理,同时也更贴合于现实性.本文以语文教材中的俄国文学地位的变化作为对象,以了解他在中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关 键 词 :改革开放,一边倒,文学经典

一、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最多不会超过20%.俄罗斯作品是外国文学选篇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却占据着绝大多数的篇幅,上世纪50年代初期语文教材选入的外国文学选篇大多数是反映苏联现代生活的作品,既有苏联作家的、也有中国作家的.其中有一些文学作品,但更多的是政治性浓厚,文学色彩相比较弱的作品.当时的语文教学课一没有语言的因素,二没有文学的因素,主要就是政治说教.而当时的语文课本选择的俄罗斯文学名篇则说明了他的地位.

1950年初级中学语文课本

给朱德总司令画像(费诺根诺夫),从这家到那家(别则民斯基),美妙的小提琴(苏联民间故事),辽尼亚和他的祖母(格洛斯基),最幸福的人(拉维娜改编),第一次胜利(安格林娜),缺席者的故事(卡西尔).

1956年中学语文课本,信(安东诺夫),党和列宁(马雅科夫斯基),二六七号牢房(伏契克),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论新人(高尔基).

1962年中学语文课本

在克里姆林宫招待高级学校工作人员时的演说(斯大林),天气陛下(伊林),寄西伯利亚(普希金),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涅克拉索夫),铁流(绥拉菲摩维支).[1]并且该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说教为主,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来鼓舞青少年,缺少的是文学性.

二、统治地位丧失,多国文学并列发展

从教材变迁角度来看,俄罗斯作品在中学课本中的比重从最初占据选篇的大部分篇目回归到如今其中一员的身份上;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选篇的变化则体现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思维意识变的更加开放.马克思和恩格斯精辟的论述了这个问题:“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世界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了世界的了,过去那种民族的和地方的自给自足和闭关保守状态,被各民族和个地方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靠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了公共财产[2].

中国的文学也开始对世界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与俄罗斯作品同时引入课本的,也充满了各国文学名篇.

美国传记文学家欧文斯通《梵风》,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则》,日本经济学家角山容《灰姑娘的时针》,美国科学家霍金《宇宙的未来》.

三、中国机构对俄国文学的青睐

为什么是高尔基的作品?为什么是果戈里?为什么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不同年代的人回忆起中学课本,总是离不开谈这几个人的作品.那这些作品是怎样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呢?


中国当时选择文章的要求有三:一是思想感情要健康;二是语言文字要符合规范;三是要适合中学语文教学.受当时国际环境影响,外国文学作品中,苏联的作品仍然是首选.按第一个标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要优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因此即使是高尔基这样的大家,《母亲》之后的作品显然更受青睐.又如对青年人影响巨大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思想健康的当然是“筑路”、“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等章节,而保尔的爱情故事显然不适合.按照第二个标准,翻译的作品面临着更大的文字问题,因此在选择外国作品时,最首要的是选优秀的翻译家,找最好的译文.如高尔基的《海燕》,很多人翻译过,但人教社在选教材时,为慎重起见,还是请戈宝权重新加以翻译.第三个标准在概念的定义上显得比较模糊,这就要求编辑在编选课文时,要深切地领会国家政策,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保持一致.

从正在使用的几版语文教材来看,各版所选择的俄罗斯篇目虽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在总体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除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品外,浪漫主义、现代派的代表作品也各有所取.

中国清晰的表现出来“亲苏俄”和倾向于“现实主义”的这两个特点.建国初年,我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急需发展,我国在许多领域大力模仿苏联,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学制和课程模式甚至在教材的选定上也不例外,在外国作品的选择上,明显的偏向苏联的作品和作家,比如领袖人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斯大林的《悼列宁》,以及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的《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以及契科夫的《套子里的人》《变色龙》,加之解放前期,国内各种矛盾很尖锐,阶级斗争还是大量存在,较多的现实主义作品入选也就不足为奇了,入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3].造成中学语文课本选材内容混论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对翻译的掌控.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翻译事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当时的文学翻译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把俄罗斯文学放在第一问,鲁迅、瞿秋白、矛盾、郑振铎等现代文学翻译大师都格外推崇俄国文学,俄国文学之所以对当时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以及先进的只是分子之所以拥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为本身摸索救国救民真理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翻版,中国知识分子从俄国文学中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并且把翻译文学作品当做神圣的事业.

四、当代中学中的俄罗斯作品

如今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俄国经典作品入选课本,他摒弃了传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说教,更有文学性和欣赏性.

2002年中学语文课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童年(高尔基),蜡烛(西蒙诺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夜(叶赛宁),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祖国(莱蒙托夫).

2000年后,中学课本中的俄国文学作品明显的减少,2000年秋季版的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大量增加,达到324篇,占总篇目的14.5%,但是俄国文学的比重在下降,更多的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学成果.

针对俄罗斯的当代文学作品未能选入教材的问题,主流的观点认为,新的作品尚未经历史沉淀,选择时应该更加慎重.虽然这些作品未被纳入教材,但并不妨碍学生在课外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同时,与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读本仍在积极探索,力争把那些未能纳入教材的优秀篇目编选进去.

总结

新中国刚成立时,随着政治上的一边倒策略,中学课本中俄罗斯文学的作品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在文章的选择上也更加的理性,俄国文学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挑战,同时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不断进入到中学课本,丰富了中学的文学教育.

类似论文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

摘 要:外国文学作品走进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历经了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
更新日期:2024-2-12 浏览量:33589 点赞量:8942

如何进行语文文学作品教学

培养21世纪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 “文学是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更新日期:2024-8-3 浏览量:15809 点赞量:4761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意味着文学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意味。
更新日期:2024-8-22 浏览量:107679 点赞量:23726

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

【摘 要】外国文学在中学语文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审美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应重视外国文学作品不同于中国文学的特点,。
更新日期:2024-11-15 浏览量:143741 点赞量:31062

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磁县花官营乡南左良中学 河北 磁县 056500) 【摘 要】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提高学。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10272 点赞量:4040

如何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中国作品外,还有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教学这些作品呢?我觉得应该从以。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量:133697 点赞量: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