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与应用型人才精神培养

摘 要:由于理工类院校受到工具理性的强烈影响,致使文学教育仅限于知识传授,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严重弱化.理工类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文理融通观,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改革现有的文学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通过文学教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关 键 词 :文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84-02

近些年来,关于地方性理工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似乎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就是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至于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途径与培养模式,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内涵究竟怎么理解,对这些问题则是众说纷纭.由于理工类院校受到工具理性的强烈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凭借工科能力而行走天下的意识仍然大行其道.在素质教育强势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文学教育,由于人才培养过多强调专业化而陷入僵化、低效的怪圈.图像意识与视觉文化的冲击,使文学的经典地位黯然失落,加之文学教育认知视野的遮蔽,因此理工科文学教育俨然成为一种作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审美教育与理工科学生成才的关系,通过文学教育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地方院校文学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功利主义人才观导致文学教育价值失落

在2004年东南大学召开的“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许多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不会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英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的同时,读写能力差、中外文化和人文素质欠缺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语文能力、人文素质低,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集中表现为普通话不规范,表达技巧贫乏,文章不通顺,不能简洁明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1],等等.

以上情况仅仅反映了文学教育的一个侧面,而从应用型理工类院校文学教育整体状况看,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流于形式,文学本体教学价值未能得到综合体现.而从外部环境看,由于对创新性、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准,所以忽略了对学生审美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漠视文学教育的作用,甚至不承认人文素质与理工科学生成才有重要关系,这就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国外多年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人才培养和知识进步必须跨越森严的学科壁垒,人才培养既要重视能力,更要重视素质;既要把握当下,更要着眼长远;既要教会本领,更要提升人格.“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事实的表征,社会教育的核心是价值的选择,而人文教育的核心则是意义的唤醒.”“在狭隘功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许多人似乎并不关注人生的意义问题以及人文作品的阅读,而是热衷于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功利目的的知识.学校教育等对于其人文意义开掘得并不够”[2].当前文学教育似乎被理工科的工具理性所同化.

由于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不像理工科,做几道题就会获得某种能力;所以,学生往往急功近利,不能潜心阅读文学经典,感受文学之美带给人的身心舒放,而一味寻求感官刺激.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平时你喜欢读那一类书籍”的时候,选择武侠玄异类的有35%,而选择传统文学的只有10%不到.许多学生只求立竿见影,例如针对“你选修文学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有2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锻炼口才,有40%的学生是想提高普通话能力.当然,理工科学生的“功利心”,也是与社会的急功近利有关的,他们学习紧张,情感上需要快速放松,因此喜欢快餐类、刺激型的放松方式.如在问到“空闲时间一般做什么”时,有近一半的人回答“上网玩游戏”,近四成的人看武侠玄幻小说;文学阅读也越来越快餐化,这从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途径就可见一斑,超出一半的学生会选择报刊杂志等快餐刊物.

从调查情况看,理工科学生对文学教育的目标、性质、作用、意义、途径等问题的认识非常模糊,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理念和人才观的影响,且后者更为突出.地方性理工类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定位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社会上实用主义人才需求误导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高校只重视能力培养而忽视素质养成.于是,文学教育也被强行纳入能力培养范畴,文学教育的本体价值被严重扭曲.

二、文学教育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养成

对应用型理工类专业而言,文学教育并非可有可无,应当树立正确的文理融通观,通过文学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文学艺术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研究则以抽象思维为主.事实表明,文学艺术不能没有抽象思维,科学研究也必然伴随有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非互不搭界,理工科的学习、实验、实践以及创造发明虽然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但感性的形象思维也会使人产生顿悟式的灵感,快速推进研究过程.由于近代以来科学主义与技术的盛行,理工类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以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为主的文学审美教育持漠视甚至排斥态度,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结构出现严重缺陷,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哈工大教授关于“文史哲贻害社会”的偏激言论,正反映出工具理性对文学教育与形象思维的盲视和偏见,应当予以批判.

从应用型理工科学生能力结构特点看,形象思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文学以想象、类比、直觉、顿悟等方式促进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它与理工科抽象思维并不矛盾,通过文学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内容培养起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互为补充,其所发挥的协同效应使彼此都得到加强,从而使人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文学教育既有对文本的审美欣赏,也包括对文本的解析和判断,这都需要调动自我的本质力量和知识经验去感知和理解,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感受与见解,因此,文学阅读实质上就是对文本的超越和创新[3].在这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样可以得到训练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能够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 法国学者列裴伏尔说:“想象是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促进人们认识五官感觉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使人预见未来,产生解决问题的新办法”[3].形象性决定了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的创造与欣赏,而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也离不开想象.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与科学实现交会.科学研究的过程离不开精确的观察和实验,而想象力在其中可以大显身手,许多天才设想和奇妙发明都是通过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来实现的.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对理想生活的想象性展望.科学想象和创造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理想,为了人类的发展进步.因此上说,文学想象的灵活性、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独特性与科学想象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作用机制与目标诉求却是一致的.不过,从实现途径上看,文学教育在想象力培养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三、科学实施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学教育主张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气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具备和提升,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理解、领悟、认同、接纳来实现,并最终将“人文性”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在理工科院校进行文学教育,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它使理工科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科学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学会学会做人、做事和处世,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就是文学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文学教育而言,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理工科院校应当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根本宗旨出发,顺应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设计完整、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规模化、体系化的课程,专题讲座和各类活动,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因此,应当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文学教育的吸引力.例如,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的课程模块等,这些类型的课程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文学教育的特色.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现有的课程并不能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应当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多开实用性、开放性与趣味性、欣赏性兼具的课程.应当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文学教育成为理工科学生的自觉行为.还要改进考核与评价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文学教育的理念,促进教学相长,最终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

基于文学教育的目标、功能以及教育现状,在教学改革中应重点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对文学教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拟定符合其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通过调查研究,充分吸取学生对文学教育课程的建议,并参考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二,根据理工科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需要,围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应用写作水平、演讲技巧、普通话水平等目标,设置四个方面的课程模块,即文学鉴赏类课程、科技写作类课程、演讲能力类课程、语言规范化和普通话类课程.


第三,选择针对性强的文学教育课程内容,便于自学,突出引导性、示范性.充分发挥文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把文学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改变过去内容陈旧、偏重文学知识教育等做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内容对理工科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切实意义,倘能扎实推进,必将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探索课堂教学多元化路径,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增强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演讲、讨论、辩论等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改变过去以考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形式,采用包括过程性考核在内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类似论文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1421 点赞量:3876

商务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社会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
更新日期:2024-7-2 浏览量:15229 点赞量:486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23337 点赞量:6952

高校汉语言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摘 要:汉语言专业是一门语言专业 如何适应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更顺畅,是每个高校汉语言专业培养的。
更新日期:2024-6-17 浏览量:83707 点赞量:19216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 要 :本文主要基于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对于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展开了着重论述 进೎。
更新日期:2024-1-11 浏览量:19510 点赞量: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