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剧变之思

摘 要 :文学在剧变,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到接受,从作家到读者,都在经历着剧变.文学究竟怎样剧变?为什么会剧变?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如“文学消亡论”、“文学泛化论”等,这些论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都有能够说服人和打动人的地方,都体现着学者精英们的睿智思索和锐意探求.但这些观点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关 键 词 :文学剧变 文学消亡论 文学泛化论

作者简介:张经武(1974-),男,文艺学硕士,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文艺传播学.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多万字,其它作品80 余万字,多篇作品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被《新华文摘》收录.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4-0016-02

文学期刊苟延残喘,文学读者急剧流失,文学作品惨不忍睹.面对当下文学现状,谁都会感觉到:文学在剧变,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到接受,从作家到读者,都在经历着剧变.但文学究竟怎样剧变?为什么会剧变?这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尽管如此,学者们还是给出了不少的答语和分析.笔者梳理了一下,关于“文学怎样剧变”,学者们主要有三种观点,这就是“文学消亡论”、“文学边缘化论”和“文学泛化论”.而关于“为什么会剧变”,学者们的答案几乎相同,即“市场经济”、“消费主义”、“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等因素导致了文学的式微.

上个世纪到现在,“死亡理论”像轰炸机一样横飞斜掠在我们生活的上空,让人觉得“死气沉沉”、“阴气逼人”,好像“死亡”的炸弹即将掉向你我的身边;让人提心吊胆,好像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美国学者阿瑟丹托(Danto)秉承黑格尔的衣钵,宣布“艺术将走向终结”;日裔美国学者福山也提出了“历史的终结”的著名论述;还有人提出“意识形态的终结”、“教育的终结”、“人权的终结”等理论.这种“死亡理论”也笼罩着文学理论界,罗兰巴特说,“作者死了”;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在《明信片》一书中惊呼:“整个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国际文艺理论协会主席J希利斯米勒先生在《文学评论》上撰文,还多次在中国高校作演讲,兜售“文学消亡论”.他的这一论点迅速在中国文学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同意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两者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用“文学消亡论”来解释当下的文学剧变,可以这样理解:文学将终结于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书籍时代已让位于电子时代,新的技术正创造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它必然也会对文学发生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正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看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等,人们势必会很少关注书本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新的信息化的文化中,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虽然文学的休闲功能依然存在,但生活中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而且都比文学阅读这种方式轻松和简便.文学已失去了其竞争力,必将走向消亡.而且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零距离审美”,正是这种“零距离审美”使文学的存在变得不再必要.中国当下文学的冷清与衰亡正是在“休闲方式的革命”以及“零距离审美”的双重作用下,日益加剧.

许多学者不支持“文学消亡论”,但对“文学边缘化论”多持肯定态度.童庆炳说,“我反复说过,文学的确已经边沿化”.林兴宅早在1996年就撰文说,“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世纪(今天的21世纪),文学和文艺学的边缘化将是难以逆转的大势”.当下文学边缘化了,即是说传统的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一方面在失去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又失去文化中的显赫地位,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文学既然已经边缘化了,肯定会风光不再,难以“昨日重现”,边缘化的程度越深,文学的境遇会越冷清.这就好比一个曾经大红大紫的明星,一旦只能站在舞台的边缘,落寞与孤寂自然会降临在她的头上,随着岁月的更迭,忘掉她的人会更多.当下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文学图书的滞销,文学作品的蜕变,这些现象似乎都可以从这一角度找到一些解释.

“文学泛化论”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等命题有着内在的统一和联系.这一观点认为,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审美化,审美已越来越日常生活化,文艺学研究不能死守精英主义,眼睛只盯着文学艺术,而应该研究“日常生活的美学”,与“文化研究”汇到一处.文学作为审美艺术之一种,也渗透进了日常生活之中.“文学泛化”即是在这一趋势之下,基于当代文学在种类和创作主体两方面的外延扩大,文学思维对日常生活的渗入,以及当代社会非文学领域与文学互动影响等新特点所作出的概括性表达.这一观点也较有市场,它的最初提出者和全力维护者首先是首都师范大学以陶东风为核心的几位先生,虽然连陶东风自己的导师童庆炳都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泛化”等命题,但“文学泛化论”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许多学人的响应.

用“文学泛化论”来解释当下文学的剧变,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纯文学”已向“亚文学”、“准文学”转移,文学在向生活的许多领域渗透.因此,一方面是纯艺术和纯文学的所谓“萎缩”,而另一方面则是审美和艺术泛化,“文学性”的扩散.是文学边界在向文化大幅扩展.如果我们看不到“文学泛化”的事实,眼睛一味盯着传统的纯文学,那势必只会看到当下文学的冷清.

为什么文学会“泛化”、“边缘化”甚至“消亡”?有人认为是“市场经济”、“消费社会”的魔剑在作恶,是市场经济使作家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进一步导致文学作品质量的下降和读者的流失.是消费时代把文学变成消费,让作家迎合读者创作媚俗的作品,文学经典的生成机制于此断裂;是消费时代使文学阅读不再是主要或重要的消遣娱乐方式,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

有人认为是“全球化时代”、“数字化时代”、“信息时代”等因素带来了文学的厄运.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即边界、国界等地理界限变得模糊,昨天与今天、先与后等时间界限也变得朦胧,时空距离的“趋零”与消失使文化资源实现了“地球村”的“全球共享”.真正能保密的东西越来越少,真正神秘的东西越来越少,经典的“动人情节”我们可以从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获知,文学的题材领域急剧萎缩,文学的晦涩与艰深正日渐成为它自己的“掘墓者”,清晰的世界图像使意境模糊的文学慢慢丧失自己的魅力,走向“边缘”和“消亡”.

还有人认为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大潮淹没了传统的文学,使当下文学呼吸困难.大众文化的特质决定了它是快餐式、娱乐性和消费性文化,而且对主流意识形态及纯粹的文学艺术具有消解功能.消解与对抗不同,对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消解却让你在不经意中,甚至在乐此不疲中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走火入魔”般的娱乐消费中,我们已经离开文学很远.大众文化戕害和排斥精神产品的“个别性”与“独特性”,推崇千篇一律的“大众口味”,在一片跟风起哄般的大众消费中,我们倾听着文学痛苦的.

诚然,以上所有关于“文学怎样剧变”和“文学为何剧变”的论述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都有能够说服人和打动人的地方,都体现着学者精英们的睿智思索和锐意探求.但笔者以为,这些观点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一)文学剧变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上面三种基本观点缺乏普遍而持久性的说服力.如果说是文学会走向“消亡”,那么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在其消亡时,是否语言也要跟着一起走向坟墓?如果人类没有语言,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维系?其实,语言与文学,从诞生之日起便形影不离,语言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长度相等,语言的寿命即文学的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书瀛教授在《文学会消亡吗》的巡回演讲中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意识形式.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它未来的历史命运,始终同语言共生共存.语言不消逝,文学怎消亡?另外,说文学走向了“边缘化”,看似合理,其实也经不住仔细推敲,说文学滑向边缘,前提是承认文学曾经一直处于社会生活或文化艺术的中心位置,认为“文学中心论”具有本源的规定性和绝对的先在性,文学及文学活动都应当体现出它的中心色彩,结果一切文学变异则被斥之为边缘.这实在是一种偏见,事实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以文学为中心的时代,所以当下文学也谈不上什么“边缘化”.相对而言,“文学泛化论”倒比较适合当下文学的实际,但文学究竟怎样泛化?泛化后究竟文学还有没有边界?无限泛化的结果是否也意味着文学的消亡?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者给出答案.


(二)文学剧变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的答案太泛太多,似乎说什么,怎么说都行,缺乏关键要素.如果说缪斯女神浑身是伤,那么欺凌侮辱她的罪人就有许多个:“市场经济”、“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全球化时代”、“电信时代”、“数字技术”等.但这些罪人中究竟谁是主谋?谁发挥的作用更大?谁造的孽更多?谁的作用在先?谁的作用在后?如果说他们是合谋,那罪恶行为又是怎样实施的呢?这是学界未能清晰回答但又迫切需要回答的系列问题.

究竟是什么关键因素导致了当下文学的剧变?当下文学的剧变又是如何进行的?剧变是否有规律可寻?这是摆在每个文艺理论工作者面前极为前沿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虽然难以回答,但我们必须拿出学术勇气试着回答,而不是再“乱语”或者“失语”下去.

类似论文

省思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精神的价值失落

一、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是一个精神价值失落的时代,一波又一波的文学创作思潮浮光掠影而去,各种争论吵闹把文学精神撕裂和淹没,。
更新日期:2024-6-22 浏览量:83988 点赞量:19178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思

摘 要: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该专业学生就业以及继续深造两个方面探讨。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31488 点赞量:28695

高校思政类网站传播效果调查与

关 键 词 : 高校;思政网站;“前沿网”;网络教育 摘 要 : 思政类网站是高校重要的网络教育平台和校园文。
更新日期:2024-6-18 浏览量:82224 点赞量:18445

文学文摘要范文链接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的作业是专家围绕作文教学设计的,老师们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有的老师。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2034 点赞量:30028

怎样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探幽揽胜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和不经意处停下目光,仔细寻觅僻静幽雅的胜景,从中获得一种新。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4241 点赞量: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