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的新世纪

大陆学界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两岸交流和学术积累过程中,经历了由沿海到内地、由孤学到显学、从新兴研究领域涉足到学科建构意识自觉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华文文学视野的不断拓展,更多的研究力量转向这个领域.面对台湾错综复杂的政治语境和文艺生态环境,有关台湾文学的研究在看似“降温”的变化中,却以更加沉潜的学术姿态,于平静中坚守和行进.近年来台湾文学研究的著作纷纷问世,是为见证.它们对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的寻求和拓展,使其呈现出鲜明的“跨世纪”学术印记.

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的台湾文学研究著作,大致呈现出五种学术走向.

第一,文化学的多向思考,打开了台湾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杨匡汉、刘登翰、朱双一、黎湘萍、曹惠民、王宗法等人的近作,都表现出这种研究视角的新变化.

一般来讲,文学研究应以文学的本体性研究为重,但文学本身所涉及所融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又使这种研究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种角度切入,展开“越出疆界”的探讨.台湾文学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仅就文学谈论文学是远远不够的.台湾文学与华夏民族文化血脉相连,也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发展变异;它受大众文化 、商业文化影响的创作现状,它对政治文化的吸纳或抗拒,它在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之中得到的浸润,都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变动信息.从“文化”角度考察台湾文学,在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上寻找新的突破点,成为近年大陆学界观照台湾文学的重要倾向和批评视角,它将文学的研究带入了更为阔大的和深厚的文化层面.


杨匡汉主编的《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直面全球化的文化背景和岛内不断发生冲突的文化意识,在中国文化的场域中讨论台湾文学,从文化母体研究入手,凸显了台湾文学的民族文化属性.该书认为,台湾文学承继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演绎传统母体的变奏.从日据时期文学的清理,来看感时忧国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抵抗异族统治的抗争历程;从战后台北与上海的知识者的精神互动,来看战后“双城”之“文化政治”意义;从台湾乡土文学的文化眷恋,来看“扩大的乡土是中国”;从西方文化思潮在台湾文坛的涌动,来看民族文化根系在中西对接中的文学坚守;诸如此类,以新生代创作反观母体文化积淀的力量,从原住民文化看汉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的关联,由宗教与文学的联系来看东方民族的智慧追寻,以方言土语的角度观察闽台文化的亲缘,通过台湾文学的批评范式看中国文论的潜在影响等等.这一切, 都以雄辩的研究与论证再次证明了:“台湾地区的诗文从根本上并未脱离中国文化这一母体,作品用中文创作,它再‘边缘’,再‘殊异’,再‘本土’,再与大陆诗文不同,也绝然构不成另‘一国’文化景观.”该著构架有大家气象,问题意识的介入,内在文化精神的流贯,使其颇具学术品格.

刘登翰、朱双一近年来的台湾文学研究,主要是从地域文化角度着眼,发掘和考察闽台文化的亲缘与谱系,以及闽台文学之间无法割舍的血肉联系.刘登翰不仅策划与主编了《闽台文化关系丛书》等大型地域文化丛书,其《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还以“越界书写”路线的彰显,深入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文化背景.它从一个确定的文化区域来探讨闽台文化关系的历史渊源,移民文化与祖根意识的内在关联,闽台社会覆盖的城乡、体制、家族、方言俗语、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广大层面的文化景观,并对当下台湾“文化”的历史由来、理论阐释以及“变理论为政策”的严重危害, 给予严正批判.该著文化视野恢弘,对文学研究的思维定势形成强烈的冲撞力,并且凸显了学术语境的追求.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则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爬梳,古往今来的文学史脉络和历史跨度,以及独到的学术发现,具体考察了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提出并论证了“海洋意识与遗民忠义传统”、“风土杂咏和儒学教化”、“闽台文学互动与作家双向环流”、“闽台新文学中的文化形态和民性特征”等颇具学术含量的命题.

第二,专题性文学研究的路向,以不同世代学者的多面拓展,或改变台湾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或引发有关台湾文学可持续研究的深度思考,开辟出台湾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老一代学者集多年台湾文学耕耘结出的硕果,宏观构架自有开拓者的厚重,文本解读平添学者的审美个性.陆士清的《探索文学星空——寻美的旅迹》(香港文艺出版社,2012),“史论篇”视野开阔,直面“台湾文学”、“台湾意识”、中国意识等原则问题的辨析,准确把握了台湾文学史研究的理念、路径与方法;“作家创作篇”别具一格,对聂华苓、白先勇、於梨华、琦君等经典性作家的文本世界,有着深入肌理的解读.四O后的学者风采依然,诸如王宗法的《台湾文学观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从当代台湾文学的文化主题探究,到海峡两岸文学的沟通与异同比较,言锋犀利,见解独到.又如曹惠民独辟蹊径的台湾文学视角,古远清多面出击的台湾文学专著,黄万华深具时空意识、走进区域文学语境的台湾文学观察,都不断造成台湾文学研究的冲击波.其他方面,中年学者黎湘萍、朱双一、徐学、刘红林等人的研究著述,青年学者朱立立、计璧瑞、萧成、王金城、赵小琪、程国君、张羽、蒋小波、李娜、张重岗、白杨、孙燕华等人的不断出线,特别是赵稀方的《后殖民理论与台湾文学》(台北,人间出版社,2009)、刘小新的《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所表现的理论自觉意识与前沿问题探讨,都提供了深化台湾文学专题研究的学术新思考.

首先,大陆对日据时代台湾文学研究的冷落局面,开始得以明显改观,萧成、刘红林、计璧瑞、朱双一等人的研究可谓代表.萧成的《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图谱:1920-1945台湾小说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在特定年代的台湾小说场域中,通过对“妇女”、“农民”、“知识分子”、“国民性”、“殖民体制”等问题的发现和言说,准确地把握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特点.该著具有较为深广的文学阐释空间,而从问题入手的学术考察,研究方向明确,论述笔力集中,较好地解读了日据时代台湾文学的文本世界.刘红林的《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风貌》(台海出版社,2005),在文学史的框架中,全方位考察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运动、文学现象、创作面貌以及代表作家作品.对台湾新文学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语境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赖和、杨华、杨逵、杨云萍、吕赫若、龙瑛宗、吴浊流等作家创作的细读,形成该著的扎实、深入的研究风格. 计璧瑞的《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围绕殖民地台湾的精神创伤这个颇具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命题,以问题研究的方式介入特定时期的台湾文学历史,在大量的史料分析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言说框架,坚持回到历史语境考察文学现象的变异,对日据台湾新文学的殖民地境遇、文化想象方式、文学书写与殖民现代性、殖民时期文学的语言困扰、从殖民记忆到战后论述等重要问题,穿越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学术阐释,由此提示了新的研究路向.

金坚范主编的《杨逵:“压不扁的玫瑰花”》(台海出版社,2004),以论文集的形式,集中了海峡两岸有关日据时期老作家杨逵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诸多新的学术发现.朱双一的《台湾文学思潮与渊源》(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对台湾文学几个重要发展时期的创作现象进行了深度探讨.辑一“日据时期台湾文学”,从文学个案研究出发,日据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遗民忠义精神、日据下现代化的谎言、殖民文学的后殖民解读等议题,重在追根溯源的文学考察,时有新见发表.

其次,对台湾文学专题的多向考察和深度发掘,触及到台湾文学的总体建构、现代主义文学、女性文学、散文创作、诗歌创作、当下文坛现象等研究领域,带来了一批根基扎实的学术成果.

黎湘萍的《文学台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打破了惯常的文学史线性序列的思维方式,在空间性的文学史构建中,以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为切入点,梳理和探讨了台湾文学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诸如有关两岸知识者的精神联系问题、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现代性”问题、战后上海与台北的“文化政治”问题等等,显示出高屋建瓴的创造性思考,成为台湾文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曹惠民的《出走的夏娃——一位学人的台湾文学观》(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在“现象流派论”、“作家作品论”、“格局方法论”三辑的研究中,始终贯穿了跨地域、跨学科、跨雅俗的研究路线.他所提出的“现代中华文学大视野”、“兼容雅俗与整合两岸”、“整体视野与比较视野”、“地缘诗学与华文文学研究”等学术理念,无疑为台湾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学术空间.

古远清的《当今台湾文学风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分裂的台湾文学》(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世纪末台湾文学地图》(台北,扬智出版社,2005)等著作所追求的,是学术研究的前沿意识、新颖创意以及个性化特色,是追踪当下台湾文坛、直面复杂文学现象的在线言说.《当今台湾文学风貌》采用全新的写作体例和阐释视角,以上世纪末乃至当下的台湾文坛为观照对象,对台湾的文学制度、文学生态、文学事件、文学生产、文学人物、文学理论以及文学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潜心寻找台湾文学发展坐标及其运行规律,全方位地描摹出一幅最新的台湾文学地图,同时也传达了私家治史的学术理念.

朱立立的《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赵小琪的《台湾现代诗与西方现代主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瞄准台湾文坛上文学成就斐然,却又饱受争议的现代派文学,进行了充满学理色彩的理论辨析和深度解剖.前者对台湾现代派小说的考察,角度新颖,另辟蹊径,重点剖析了台湾知识者在现代主义思潮中痛苦而焦灼的复杂精神历程,并发掘出被人遮蔽和遗忘的现代派小说家;后者则注重西方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台湾诗歌创作,突出了台湾诗歌在海峡两岸乃至东西方多重参照系统中的对比研究.

透过《守望家园——大陆与台湾文学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王金城从最初的夏宇、冯青、曾淑美、席慕蓉、钟玲等诗人评论,到台湾新世代诗歌现象的整体把握,“文化中国与地理台湾”、“都市精神与后现代状况”、“生活美学与身体修辞”这类命题的提出,都深度地触及了新世代诗歌的文化背景、精神内核与表现途径,较好地体现了著者学术敏感、诗心体悟与理论观照三者的有机融合.

白杨的《台港文学——文化生态与写作范式考察》(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孙燕华的《当代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台湾自然写作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前者侧重在文化生态中寻找台港文学独特的言说方式,其中融入了著者诸多深入台湾文学语境的“在线研究”;后者关注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台湾自然写作,从岛屿作家的生态意识、创作追求、审美意识,到自然写作当下处境与未来前景,该著提供了大陆第一本系统观照台湾生态文学的专著.

倪金华的 《台湾散文新观察》((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程国君的《从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方忠的《台湾散文纵横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显示了台湾散文研究领域的新收获.程著以女性主义响应者的身份进入台湾女性散文领域的研究,在对台湾女性散文创作现象、文坛格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动态考察中,深入解读琦君、罗兰、三毛、张晓风、龙应台、林文月、简媜、席慕蓉等作家的散文创作,着重探讨了台湾女性散文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取向,勾勒出台湾女性散文创作轨迹.方著在准确把握台湾散文发展历程和散文名家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到海峡两岸文化散文、女性散文的整合研究,研究视野得以新的拓展.倪著侧重于作家作品论的研究,对台湾文坛散文名家的分析评价,知人论世与品评文章,则主要贯穿了艺术考察的视角.

第三,台湾文学史的不断撰写,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空间.曹惠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吕正惠、赵遐秋主编的《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古继堂主编的《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陶德宗的《百年中华文学中的台港文学》(巴蜀书社,2003)、方忠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樊洛平的《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陆卓宁主编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民族出版社,2006)、李诠林的《台湾现代文学史稿》(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古远清的《台湾当代新诗史》(2008)、《当代台港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朱双一的《台湾文学思潮创作简史》(九州出版社,2010)、张清芳、陈爱强的《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人民出版社,2011)等著作,都融入了作者的文学史理念和构建文学史的努力.与上世纪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史著述状况相比,私家治史、个人著述明显增多,诸如古远请、朱双一等人的专著;各体文学史纷纷涌现,研究视野不断扩大,诸如曹惠民、樊洛平等人的探讨;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文学史领域,凸显了新生代的学术实力与研究势头,李诠林以及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是为见证.通过多种路向,不断寻找对台湾文学的言说与构建,成为新世纪以来台湾文学史著述的突出特点. 《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在勾勒台湾新文学思潮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对“文学”的种种谬论予以了有力批驳.该著坚持论从史出,以学理批评为根基,并以两岸学者的携手合作,形成一种学术互补的格局.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女性批评视角和文学史论方面入手,首次对1949年以来的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历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女性书写的复杂面貌和独立价值,女性被遮蔽的文学现象的再发掘,都在书中得以多层面的呈现和阐释.

第四,透过比较研究的角度,考察两岸文学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互动;在整合研究的视野中,引申出“跨界整合”的学术思路.近年来,一批学术著作以比较研究和整合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来看两岸文学的共性与殊异、文学现象的发生、流变及原因,文化底蕴与审美特质的异同,在比较研究中发掘其创作形态的根源性、多样性与独异性,为两岸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文学经验与创作资源,并具有当下在场的学术探讨意义.

从丁帆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到朱双一、张羽的《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与比较》(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再至赵冬梅的《渊源与比较:当代海峡两岸的小城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三部专著皆着力于两岸文学题材与创作现象的考察,“溯源”与“比较”成为它们的关 键 词 .丁著在民族文化和现代化境遇的开阔视野上,溯源与梳理两岸乡土文学的发生、演变脉络,辨析两岸乡土文学的共同的文化血脉,比较两者不同的文艺生态环境及其乡土文学创作的变奏,深层地碰触了现代化境遇中知识分子的文化故乡寻找乃至人类的精神还乡命题,具有一种文学史宏观建构的大家气象.赵著则以小城小说的独特视角切入,对两岸小城小说的文学地图与精神谱系进行了细致梳理,特别突显了个案研究中的共性与差异比较,盘活了小城文化背景下的写作资源和文学特质,不乏“小格局”中的深层作业.特别是朱双一、张羽的《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与比较》,瞩目海峡两岸20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重大议题,运用“平行研究”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深入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坛生态环境中,对台湾新文学与祖国新文学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两岸新文学思潮的表现形态,特别是两者交汇与分流的历史样貌,进行了追根溯源式的探寻.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实证,强烈的问题意识的融入,对两岸新文学思潮现象的准确把握与辨析,使该著呈现出厚重的学术品格.

如果说,陆卓宁的《海峡两岸文学:同构的视域》(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强调的是同构与整合的眼光下对两岸文学进行深度的专题性研究;杨若萍的《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关注的是两岸文学之间的互动影响的关系扭结;那么,刘俊的《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花城出版社,2004)、《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新星出版社,2005)所瞩目的,则是以一种“跨区域”、“跨文化”的学术动势,贯通五四现代文学到两岸当代文学、台港文学到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在脉络,由此提供了“跨界整合”研究思路的可能性与实践性.

第五,从报章杂志等文艺传媒入手,研究台湾文学的传播机制、影响方式及接受特点,给近年学界带来新亮点.赵小琪、张晶、余坪的《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颜敏的《在文学的现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廖斌的《台湾当代文艺传媒<文讯>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在作家与读者、作品创作生产与文学发表园地、文艺生态环境与文坛建构、期刊策划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找到台湾文学场域,由此探讨文艺传媒对台湾文学的另一种塑造,也启发了人们对台湾文学的新认知.

台湾文学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台湾文学研究的自身缺失与不足,将继续吸引大陆学者的学术探索,并更多地形成两岸学界对话交流的互动局面.我们有理由这样相信.

(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类似论文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新世纪四川彝族文学

四川彝族文学从民间口承的单一形式逐步转向纸质与网络并存的多元创造,无论是有传统优势的诗歌,还是近现代才。
更新日期:2024-11-14 浏览量:144798 点赞量:31626

国家资助看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状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隶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更新日期:2024-10-1 浏览量:19798 点赞量:6101

新世纪来网络文学综述

欧阳友权:湖北人,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年来主要从。
更新日期:2024-3-26 浏览量:44873 点赞量:10425

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衰退倾向

摘 要 :新世纪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许多新质,但问题也很明显 本文 着重分析新世纪中国文学精神衰退的表现,及表达对新世。
更新日期:2024-10-27 浏览量:132700 点赞量:28750

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

编者按:日前,“新世纪十年文学:现状与未来”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浦东哈佛中心和复旦大学召开 会议日程两天,举办多场研讨会,。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8357 点赞量:5272

新世纪:文学批评如何建构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经过迷惘、失语、吸纳、整合、再生后,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明显的标志是思维的开阔、方法的。
更新日期:2024-4-28 浏览量:57946 点赞量: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