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编辑与编辑型作家

年难得一见的皑皑白雪,我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前辈老编辑章品镇老先生赠我的《书缘未了》,还有资深编辑张昌华先生友情赠我的《曾经风雅》.如果连同他们之前出版并赠我的《花木丛中人常在》、《自己的嫁衣》和《书香人和》、《走近大家》,这已是他们第三本文化随笔集了.读着这两位老编辑的作品,除了与他们共享作为编辑的酸甜苦辣外,在我的脑海里顿时涌现出一个与编辑作家直接相关的话题:职业编辑与编辑型作家.

据我所知,章、张两位在编辑经历上确实有着某些共同之处:除了有足够的对文学的喜爱和对文学编辑工作的热心外,还实实在在地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十多年,亲自编辑了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刊物,和一批有着相当效益的丛书,并与一批有才华有影响的作家保持着相当的友好关系.退休前后,他们又陆续写作了与编辑经历相关的散文、随笔集,记叙自己的编辑生涯及与作家的友情交往.无论是章、张两位的编辑经历,还是我的编辑生涯,都加深了我对职业编辑家或编辑型作家的理解与认识:喜爱文学,热心于编辑事业,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逐渐确立自己的编辑理念,并将自己的编辑理念付诸实践,编辑出有一定影响的期刊与丛书,培养、扶持出一些卓有才华的作家与作品.除此之外,还能常结合编辑工作,写出一些颇有特色的作品来.


据我的有限的文史知识,职业编辑大约最早出现于晚清到民国初期,活跃生长于“五四”前后.编辑作为一种公开职业,大约总与书局(出版社)和报刊的创办与生存直接相关.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著名的职业编辑家黎烈文15岁即入上海印书馆,之后又留学日本、法国,回国后,变更编辑观念,在任《申报》“自由谈”副刊主编时,率先发表了鲁迅杂文《伪自由书》.1934年参与《译文》编辑工作,1936年又编辑《中流》、《改进》、《现代文艺》等杂志,在文学编辑界有着显著建树.在从事编辑工作同时,他还创作过多篇短篇小说.另一位同时代的职业编辑家赵家璧1928年入良友图书出版公司,曾主编《中国学生》月刊.1939年任良友总编辑.1947年任上海晨光出版公司总编辑,曾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卷),“晨光文学丛书”,《世界短篇小说大全》.另撰写散文、译著、评论等多种著作,并逐渐成为上世纪中叶甚有影响的职业编辑家和有成就的编辑型作家.此外,叶圣陶虽以创作成就显赫于世,但从20年代至40年代,也曾先后担任过上海印书馆图文编辑,开明书店编辑,编辑过《文学周报》、《妇女》、《中学生》,1942年又在桂林主编《图文杂志》.虽不宜说他是职业编辑家,但若称他是编辑型作家或作家型编辑,我想都无不可.

跟编辑与作家直接相关,又与编辑型作家相对应的,则是作家型编辑.论说起来两者之间确有某种共同之处:都干过编辑工作,有过编辑经历,也写过、出版过作品,都喜爱文学,有过创作经历.但两者确又存在着主要区别:前者以从事编辑工作为主业,且编辑过相当数量的图书、期刊;后者则以创作为主业,以作家与作品立身立名于世,编辑只是偶尔为之的副业.在现代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和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沈从文、胡风等都是作家型编辑,而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施蛰存等则可称之为学者型作家或学者型编辑.或许也可这样说,两者都有编创结合的经历,但编辑型作家毕竟以编为主,而作家型编辑则以创作为主.前者以编辑成就立身,后者以创作与作品成名.在我看来,对于一个真正的职业文学编辑家而言,本应是以编辑事业为重兼顾创作,走一条以编为主,编创结合的道路.这样的编辑,自然也可称为编辑型作家.

由此看来,伴随着“五四”前后,文学社团的诞生和文学期刊的创办,以及三十年代商业性出版社(书局)的涌现,均已为培养、造就现代职业编辑和编辑型作家提供了生机勃勃的生长条件.报章杂志成了哺育作家的园地,书局和出版公司成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机构,而编辑与作家的合作,则往往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与效益.显然,若没有报刊、图书和出版社的存在,编辑与作家也失去了生存的依托,而没有作家与编辑的合作,报刊图书和出版社,便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一般来说,编辑与作家的生存状态,本应是与报刊图书等出版机构休戚与共,同生共长的.特殊地说,编辑与作家的发展状况,还会与社会状态、文明开放程度相呼应相协调的.解放之后的几十年间,编辑与作家的命运,也正是与当时的政治思想状况及对报刊、出版的管理政策共沉浮同进退的.众所周知,一方面,由国家出资创办的出版社、报刊和由作协主办的文学期刊,其规模与数量,皆为前所未有,远非三十年代的少数出版社和同人报刊所能比拟.这使职业编辑和专业作家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过于意识形态化的管理方式和阶级斗争观念的束缚,还有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也不利于真正职业编辑家和优秀作家的成长,不利于伟大作品的产生.奉旨办刊和遵命文学终究难以造就真正伟大作家和职业编辑家.或许正因如此,解放之后,在相当的时期内,我们很少见到有成就有影响的职业编辑家,或编辑型作家的出现,而那些有影响的文学期刊的主编,如《人民文学》的张天翼、严文井,《上海文学》的巴金、靳以,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冯雪峰、秦兆阳,《文学评论》的何其芳,《文艺报》的张光年、冯牧,原本都是出道很早、知名很久的作家,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作家型的编辑.虽然,《人民文学》有崔道怡那样的资深编辑,《文学评论》有蔡葵、王信那样出色的编辑,《文艺报》有唐达成、唐因、阎纲、陈丹晨、吴泰昌、刘锡诚那样有影响的编辑,但就总体而言,真正出色的职业编辑家和编辑型作家尚不多见.倘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位真正的职业编辑家,或是编辑型作家,如果一旦剥夺了他按自己意愿编稿和写稿,我不免怀疑他还能有多大的作为呢直至到了“”动乱时期,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和作协机构都在劫难逃,绝大多数报刊和期刊都被勒令停办,众多的编辑与作家被批斗,旋即又被驱赶“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正常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被剥夺了,何谈真正的职业编辑家的培养

所幸的是上世纪76年“”的垮台及随后而来的新时期,不仅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分界线,而且也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分水岭.新时期之后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政治和思潮对文艺的管束,为文艺生产力的解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文艺出版社和文学报刊的创办与繁荣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存土壤,自然也便为培育更多更优秀的文艺编辑人才,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环境.

诚然,长期以来,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中国曾生活在整齐划一的时代里.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人口号一个政策,甚至一种色彩一种形式的服装,一种模式的房屋.就文艺而言,则是一种文艺思想,一种模式的管理方式.于是,我们便看见了各种整齐划一:一个省一个出版社,一本文艺期刊,一张报纸,即使首都北京也大概只有几家专业性文学出版社,几本文学期刊.从事文艺编辑工作的专业编辑人员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在一统的文艺思想的管束之下,编辑极难建立自己的编辑理念,更难按照自己的理念编辑出有专业价值的好书、好作品来.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文艺政策的调整,从中央到地方的文艺出版社、文艺期刊、报纸副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于是,不仅为扩大和发展文艺编辑队伍,提供了可能和必要,而且也为优秀编辑人才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创办更多的文艺期刊和报纸副刊,培养、扶持优秀创作人才,提供了足够的艺术平台.新时期以来仅就江苏而言,80年代前后,文艺出版社和文艺报刊的变化就很醒目:原先省内只有一家江苏人民出版社,一本文学期刊《雨花》,一份省报副刊,至80年代中期,即发展、增加了《钟山》、《青春》、《太湖》、《翠苑》、《三角洲》、《苏州杂志》、《短小说》、《金山》等近十家文学期刊,仅南京就有各类报纸副刊近十家.如果再加上行业报刊就更难计其数了.

除了文艺报刊和文艺出版社的激增之外,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更为致力于这些报刊和出版社、省作协的编辑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思想武器,使之有了更多的施展抱负的机会,也为编辑人才的成长拓展了颇为开阔的空间.于是,我们终于看到在一些有影响的出版社和期刊杂志里,活跃着一些优秀的编辑人才,而一些资深老编辑则逐渐成长为真正的职业编辑家和编辑型的作家.

一部文艺期刊史表明,期刊的成长总是与编辑的成长同步进行的.任何期刊的辉煌历史,总是由主编和编辑人员共同创造的.因而,在一些声名显赫或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学期刊内,总是不乏一些优秀编辑人才,总是聚集着一二个职业编辑家和编辑型作家的.正因如此,我们只要对当前的有影响的文学期刊编辑稍加扫描,便可发现,《人民文学》的崔道怡在杂志供职多年,曾发现、培育了文学新人多名,且写过《小说十讲》一类的文学辅导手册和评论文字.《十月》杂志的张守仁伴随期刊一道成长,编发了多篇全国获奖小说,扶植了多名卓有才华的青年作者,并在编余和退休之后,创作发表了多本散文及随笔集.著名编辑章仲锷则先后在《十月》、《当代》、《文学四季》、《中国作家》供职多年,并撰写文学评论多篇,推荐不少的文学新人.著名老编辑周介人在《上海文学》主持工作多年,先后在刊物发表多篇推动新时期文学思潮前行的重要作品,并亲自撰写了若干重要评论文章.即使是文艺评论杂志的编辑部内,也聚集了许多热心于编辑工作的编辑型评论家,如《文艺报》的唐挚、唐因、阎纲、陈丹晨、刘锡诚、吴泰昌等,《文学评论》的蔡葵、王信、陈骏涛等人,《当代作家评论》的林建法,《小说评论》的王愚、李星等.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文学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么,90年代之后市场经济活跃,便更为之开辟了无限生机.尽管市场化像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纯文学的市场,但却以开放的姿态,激活了一些年轻编辑的创造力,赢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哺育造就了一代新的编辑人才.如《人民文学》的李敬泽,《作家》的宗仁发,《钟山》的贾梦玮,《收获》的程永新都在编辑岗位任职多年,且把期刊办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广泛好评.总之,他们正以自己的辛劳和努力,表明新一代编辑型作家已在茁壮成长.

长期以来,人人都说,编辑是项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事实上,在许多人眼里,编辑也确实是一项不显山不露水,又不易被人理解的工作.可是,长期以来,依旧有人乐此不疲,心甘情愿地从事这一工作,并且长期默默无闻地做出相当的成就,写出不易走红却有价值的作品.我想,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职业编辑家,称得起是编辑型作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愿奉劝那些志在用手中发稿权换取金钱青睐的人,千万不要误入此门,选错行当.当然,也想奉劝那些一心一意当作家的人,时至今日,大可不必以当编辑作跳板,再跃升作家龙门了.

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至之际,近几年来,报刊传媒和图书市场正在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编辑职业正吸引着有志于此的众多新人投入其中.而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编辑和真正的职业编辑家,怎样成为编辑型作家,也便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今读着资深老编辑章品镇和张昌华君的文化随笔集,我以为当会从中获得一些启迪的.

类似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要多些什么

摘 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需要,又是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一种特。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1665 点赞量:16507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

[提要]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编辑的职业价值感比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学报编辑对。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20092 点赞量: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