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一见的《北京文学》

这里说的不是仍在出刊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学》,而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份刊物.

1922年冬,时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蹇先艾、李健吾、朱大热耍堋拔逅摹毙挛难г硕跋欤谘@锍闪⒘艘桓鲂⌒〉奈难缤拧厣纭3闪⑸缤诺比徊皇悄康模切枰氖怯姓蟮胤⒈碜髌贰S谑亲猿镒式穑923年初,创办了不定期刊《爝火》,仅出版了两期,终因经费不足难以为继.此后,他们又在《国风日报》上创办《爝火旬刊》,大约出版了十期,也随《国风日报》的停办而停刊.1925年李健吾、蹇先艾从附中毕业,李健吾考进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蹇先艾则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而朱大缭谝荒昵凹匆呀肓吮本┙煌ù笱АS行┐鞘榻玻孀派缤耪馊恢屑岬姆值姥镲穑厣925年便无形解体.这么说恐怕欠妥,因为1928年他们还以曦社的名义编辑了《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32开本,共出版两期,每期薄薄的仅50个页码,创刊号上无发刊词,也未标编辑者,今从蹇先艾的回忆文章中知道那是由蹇先艾与李健吾合编的.两期杂志的封面相同,以水墨画作装饰,绘一牵骆驼行走于沙漠的旅人在水边畅饮甘泉.绘者署“石”,待考,不过翻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画报,常见此人的画作.这两期杂志,还未标出版时间,在赵景深主编的《文学周报文学近讯》(1928年 7月)上有这样的话:“北京的文坛消沉已久,现在又有《北京文学》的创刊了,第一期已出版,北京文化学社印行,每半月一册,售五分.”可见第一期约在6月上旬出版.再说第二期,从出版者“北京文化学社”改作“北平文化学社”考,“北京”改为“北平”是在1928年6月下旬,第二期的《编辑杂话》中也透露:“本刊以后每月逢一和十六两天出版,决不愆期,用副读者厚望.”或许本期未按时出版才有这样的解释,据此估计第二期是7月中旬出版.《北京文学》仅出版这两期,由于印数少,销路不畅,出版者文化学社认为无利可赚便给停刊了.文化学社是一家以出版教科书为主的机构,设在厂甸,这两册期刊的封底,列出该社不少的出版物,如《初中教科书》、《大学高中教科书》等.但文化学社也出版文学书,像沈从文的小说《篁君日记》(1928年9月),朱大、王余杞、翟永坤三人的诗文合集《灾梨集》(1928年11月)等,只是数量不多,远不如北新、光华等书局那么声名显赫罢了.

《北京文学》是一份不易见到的刊物.前些年,韩石山先生为写《李健吾传》,多方搜集书刊,考核史实,采访传主亲友,可惜他也未能见到.韩先生在《李健吾传》中曾提到这份期刊,并引用了蹇先艾先生提供的一份目录,应该说,目录大体不错,但由于蹇先生当时年事已高,况且手边不存此刊,目录中不免小有误记.如蹇先生说这是一份双月刊,实为半月刊;又如目录中不知为何漏掉石评梅的《偶然草》.其实,蹇先生知道这篇作品,在《追忆石评梅师》一文中还有过详实的回忆:“1928年,我与李健吾为北京文化学社主编《北京文学》,健吾远在清华,由我发稿,董鲁安先生介绍评梅给这个刊物写稿.健吾和我约了几位撰稿人在中山公园柏斯馨咖啡馆喝茶,评梅也应邀前来,这算是我们与她第二次接谈,她喜欢沉思,话很少,后来她寄了两篇散文给我,我在第二期《北京文学》上给她登了一篇.没有多久,文化学社忽然停办了刊物,我只好把另一篇作品退还作者,并说明原因.她回了我一封信,措词很客气.”这里说的刊登的一篇即是散文《偶然草》.另外,还应该说说程鹤西先生,他在《北京文学》上既有创作又有译作,但2003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厚达600页的《鹤西文集》,却未见收入其中的一篇,大概文集的编者也未见过这份刊物.鉴于《北京文学》有研究者关心,当事人的回忆又有小误,而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中它又未被收录,我借此愿把该刊的目录抄示如下:


第一期

童年之别(长诗)等等等等 蹇先艾

怀魏握青君等等等等等 佩弦

玄奘三藏等等等谷崎润一郎著 鹤逸译

生 机(独幕剧)等等等等等李健吾

译诗四首等等等等等等程鹤西

萨丽在我们底巷里等等H.Carey作

歌 等等等等等C.G.Rossetti作

爱之遍在 等等等等 J.Sylvestef作

爱之坚诚 等等等等 Petrarch作

无名氏英译鹤西转译

喷烟圈儿(散文) 等等等等 东 峦

第二期

一个兵和他的老婆(小说前两章)等李健吾

晚春的歌(长诗)等等等等程鹤西

偶然草(散文)等等等等等评梅

(一)蕙娟的一封信

懒人自白(散文)等等等等槐南

玄奘三藏(续)等谷崎润一郎著鹤逸译

关于《我的生涯》(通信)等等等李藻

应该补充的是,《北京文学》中还收有若干则从外文转译的近似格言的文字,大概这就是蹇先艾开列目录中的《文艺语录》.另外还有书刊广告,像为废名的《桃园》、闻国新的《生之细流》做的广告.这些广告作为补白出现,每则约50―60个字,文字或许为蹇先艾先生所撰,若属实,无疑是蹇先艾先生的佚文,值得研究者关注.

韩石山先生久寻未见的《北京文学》,而我却轻易得到了,当然应该感谢刘福春先生,因为这是他送的.刘先生是搞新诗研究的,前不久他在查找资料时偶然翻出它们并送给了我.据他讲,这是几年前从潘家园旧货市场购得的.此言不虚,因为杂志的封面上盖有两枚郑州师范学校的藏书印,而我保存的《大家》杂志也盖有这两枚印章,同样也购自于潘家园旧货市场.至今我还能清楚地回忆起那天买杂志时的情景,那是由一个河南人贩卖的,在他的手提包中,装了满满的旧期刊,均为成套的合订本,我见到的还有《文饭小品》、《子曰》、《文学集林》、《太白》、《春秋》.当众人正埋头挑选时,忽来一豪客,把贩者拉到一旁,两人议好价钱,然后悉数买走,亏我买的《大家》先付了款,成了一条漏网的小鱼,莫非这本《北京文学》也是如此,如今像这样的书缘早已遇不到了.

类似论文

我与同龄的《北京文学》

我在上世纪90年代,曾写过些电视剧 这其中与《北京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促成了我的第一部作品《男户长李三贵》。
更新日期:2024-3-27 浏览量:45506 点赞量:10698

我与《北京文学》十五年

《北京文学》最早引起我的关注,是1989年 当时我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有在《北京文学》发稿的愿望 后因我写。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19761 点赞量:5421

《北京文学》,我的良师益友

我与《北京文学》结缘还是1988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那时我在山西大同铁一中教书 我。
更新日期:2024-7-5 浏览量:14991 点赞量:4639

《北京文学》留给我的温暖和遗憾

我对《北京文学》是有感情的 这感情除了认为刊物办得好以外,还有对那些敬业爱岗的编辑的尊敬 大约是从2001年起,我。
更新日期:2024-5-19 浏览量:70473 点赞量:16177

《北京文学》,永远的文学

我们无法知道,哪些偶然的后面尾随着意想不到的祝福 2002年的1月下旬,我的丈夫在青岛机场等候登机,徘徊在书摊前,他。
更新日期:2024-11-18 浏览量:142856 点赞量:30503

和《北京文学》相爱30年

我陋室的书柜里,整齐地码放着自1981年以来或购买或订阅的122册《北京文学》杂志,这是我近30年来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间隙。
更新日期:2024-3-10 浏览量:43174 点赞量:10155

《北京文学》——我的最爱

我当了一辈子宣传干部,干了一辈子宣传工作,特别是在担任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期间,不但经常翻阅。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3646 点赞量: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