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角下孔孟思想对华裔的能动作用

中华民族所缔造的文化吸纳百川,拥有很强的包容度,所以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这种包容精神之所以形成,可以说扎根于儒学即孔孟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儒学对中华儿女在思想意识、行为范式、礼仪举止等方方面面,一直起着指引作用.“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是孔孟文化主张.笔者认为,也正是这种开放性,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身在美国的华裔作家于文化血缘上来讲,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连,文化所提倡的开放性也是他们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华裔作家既传承中华文明、发扬着儒家孔孟文化,还能够宽容地吸收美国的其他文化元素,为美籍华裔积极呼喊出自己的声音,树立了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地位.

一、华裔文学在美国的发展

70年代初,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华裔美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华美文学,然而当时的华美作家尚寥若晨星.1976年,华裔学者王焱、木甫在评介当时华美文学现状时只能列举出一群只有几首零星诗歌发表的诗人和一个孤军作战的华美剧作家赵健秀.1976年是华美文学勃兴的起点.是年,汤婷婷发表了《女勇士》,一举成名.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华美小说界相继出现了谭恩美、任碧莲等一批新秀,在戏剧领域里,黄哲伦继赵健秀之后创作出大量剧作,在诗坛上,李立扬等华美诗人已站稳了脚跟.这些作家的作品既赢得了美国读者,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得到了各类文学奖项,进入了大学课堂,在近二十几年里俨然成为美国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从被忽略至被关注,边缘化至逐步迈入主流,其发展、壮大以至于美国文学的创作、批评界达到日趋繁荣的状况只经历了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

二、华裔文学中的孔孟思想

笔者认为,美国华裔的久远历史中,尽管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强势美国文化,但是他们还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孔孟文化的影响.有三大儒教精神贯穿着他们的生存历程,即孝悌、刚健自强、仁爱.这三种精神力量在华裔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

孝悌精神.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吉尔布特H穆勒教授在他的新书《天堂中新来的陌生人》中就曾指出:“他们(移民作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应了解得更清楚的世界.”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一书里面使用大量的语言来描述中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黄玉雪描述华人给死者举办葬礼之时,《华女阿五》里面的主角玉雪,涉及了不少让美国人感到不解的东西,如和尚念经、撒黄纸钱等.《华女阿五》中“奶奶与她的家乡世界”一部分中,可以从插图上很直观看到,在奶奶不大的屋里,有一张小桌,它上面摆着先祖的灵位,还有蜡烛、水果、香炉.这在美国人心里是很难理解的:已经去世的人怎么能吃、喝,干嘛要烧香、点烛,送酒菜呢这样一来给了西方人一种神秘之感觉.而这一点正体现了儒家孔孟所提倡的孝悌.

谭恩美的《喜福会》,第一章“千里鹅毛”,就是以“老太太”回忆的“像丑小鸭般拼命伸着脖子,企图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的故事开篇.她就开始联系中国文化,谭把中国“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和西方文化中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嫁接在了一起,在中国童话中,在市场上买的鸭子和鸟类并没有梦想的能力.她在一个想象的中国童话中,刻画了一个想象中的华裔母亲.在第三章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孝进行了体现.许安梅的妈妈为了救病危的老母亲,“妈妈把从手臂上割下的那片肉放入药汤里,就像古代的巫婆样,希冀着用一种未可知的法术,来为自己的母亲,尽最后一次的孝心.”虽然方法落后,但是孝心可表.

刚健自强精神.刚健自强是孔孟思想所倡导的精神之一,是孔孟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它令人得到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它像源头活水,给齐鲁文化以无穷的生命活力.孔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都是主张积极入世、救世,强调人的价值在于是否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人格,是否具有奋发向上、永不休止的大无畏开拓精神和对国家、对民族、对真理的奉献精神,充满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如,孔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主张“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赵健秀作为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先行者,以其刚劲的批评特色而知名于美国文学界.他拥有剧作家、小说家、文学编辑、评论家等身份,一直致力于华裔文学的定位事业.赵健秀主要成就包括两部著名的文学选集《哎呀!亚裔美国作家选集》《大哎呀!华裔与日裔美国文学选集》,两个剧本《小鸡胆的中国佬》《龙年》.他便批判着美国主流社会硬加给华裔的含有、偏见的刻板印象,同时还抨击着汤婷婷、谭恩美、黄哲伦等知名华裔作家,觉得这些作家乱用、误解中国故事以及传统来取悦西方读者与主流社会,贬低华裔形象,丧失中华儿女族性.他始终坚决支持正统的中华文化,反对西方人的同偏见,他的两本长篇小说《唐老亚》与《甘加丁之路》十足展现了这种理念.他通过《唐老亚》里面的主人公――旧金山唐人街12岁的华裔小孩唐老亚之梦,再现被美国主流文化掩盖的华工修筑美国铁路之历史,让华裔工人彰显出“关公”异样性格刚烈、气度豪迈之英雄本色,通过这样的描述纠正被美国歪曲的史实,抨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种族刻板印象.而《甘加丁之路》生动描绘了“陈查理”和“傅满洲”等华裔之形象,告诉人们美国的以及因少数族裔缺少民族觉悟所酿造的悲剧.

谭恩美所作《喜福会》一书中的一个母亲映映来到美国后,无法不开始一份全新的生活.尽管她怀着美好的梦想来到美国,但是一踏上这块新的土地,她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她也不得不融入新的环境中,去努力地学习英语,适应异国文化.这种母亲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可以适应美国的环境.

仁爱精神.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仁民爱物”、荀子的“行礼为仁”,反映了早期孔孟思想中仁爱学说从春秋到战国的日渐丰富与发展.孔子的“仁爱”思想核心是“爱人”,亦即“仁”是一种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感情.

华裔作家的有些价值观自的父母,这些价值观与孔夫子的教诲相类似.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亲的家教及周围的环境深深影响人的一生.汤婷婷幼的家居经验影响了其之后的创作在求学的阶段,汤婷婷的母亲花很多时间、精力及爱心为孩子准备早餐.另一个来自于她父母的影响是节俭.她的父母节俭的习惯,汤婷婷也深受影响.汤婷婷认为母亲费心的为孩子准备食物,这个观察及幼时的经验教导孩子珍惜食物和避免费.还有得自于父母的影响是帮助孩子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社会使用冷暖气机的普遍及必要,四季中不使用或少用到冷暖气机的家庭可谓少之又少.然而,汤婷婷希望气候会影响自己,他们能在任何条件下工作.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仅提供孩子物质的享用,重要的,将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甚至于子子孙孙.事实上,汤婷婷由父母无言的身教中获得这些教育,由此,她也学得父母的爱及关怀.汤婷婷父母的为反应出中国古的谚语“言教重于身教”的重要性.这些中古孔孟思想的重要观点也反映在汤的作品中.虽然她对于中国是从母亲那里听到的进而加工成为想象中的中国,但是这些从小言传身教的孔孟思想却深深成了一种“习惯”.

《第五和平之书》的这一题目表现出华裔作家汤婷婷想要展现书中的和平主题,同孔孟思想所倡导的“仁”共通.该书的名字来源于一部中国古书,很多年前中国曾有和平之书,分为三种,名为《三平书》,告知世人何以避免战争,怎样和平解决纷争,但失传了.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令汤婷婷非常不安,于是她开始创作一部宣传和平的书,将其定名为《第五和平之书》.在《第五和平之书》里面,不管是叙事者本身,亦或是虚构的第三章中一个名为塔娜的女性,皆充满人道主义之爱,盼望和平.这些角色不只关心女性,还关注整个人类.汤婷婷写作的主题,让孔孟文化的一些意象于《第五和平之书》中也有显著表现.

3.孔孟思想对美籍华裔的意义

美国华裔作家对于美国典范的文学作品以及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广泛了解,他们中国文化多来源于耳闻父母所讲的中国故事或阅读英译本的中国文学.但即使是这样形式,孔孟思想仍然是美国华裔的精神支柱,如忠、孝、仁、义等题材在华裔文学中的大量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中美两种文化相互撞击和融合的产物,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美国华裔作家多数拥有双重文化特点和视角,他们同时在是更具文化感受力的人群,而且大多意识到美国华裔的民族属性、历史经历、社会地位并以自身的生存状态为思考,用独特的生活体验、观察视角注视着华裔群体于中美两类文化撞击中的生存经历、命运与人生的选择.因此,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不只描述了中华儿女漂洋过海到美国的艰辛奋斗与创业历程,刚健自强的精神支撑着美籍华裔奋斗至今,还表现出作为美国非主流民族之一的华人族裔的思想感情同生活境遇,说明美籍华裔孝悌与仁爱的生活主题,更彰显了华裔对中美文化共同融合于世界和平所寄托的美好憧憬和无限希望.这些无一不显示着孔孟思想的方方面面,也是美国华裔生存过来与生存下去的支柱.


【参考文献】

[1]赵文书.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03,(3):69-75.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39.

[3]单德兴.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 [M].台北:麦田出版,2000.

[4]Susan S.American Dream[A]. No Illusions : Immigrant Literature Now About More Than Fitting In[M].New York Times,2000.

[5]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Lauter,Pauletal.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Z].Lexington,Mass D.C. Heath,1990.

[7]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2002,(6):80-86.

[8]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密索思[J].外国文学评论,1998,(2):25-33.

[9]魏世梅.早期儒家的仁爱观与现代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EB/OL].省略/magazine/1002-7408/

2007/04/1425423..2007-04-14.

(作者简介:黄琰,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丁礼明,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类似论文

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摘 要: 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对思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研究的热点 基于传播学与思政教育的可通约性,我们。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2377 点赞量:29196

复杂科学理视角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摘 要】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5091 点赞量:19604

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

我国传统文化是有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优秀的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4787 点赞量:10807

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复仇文学

作者简介:王凯,1988年生,男,江苏启东,华东政法大学2012级法律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法制史 摘 要:长期以来。
更新日期:2024-8-19 浏览量:106355 点赞量:23196

孔孟之乡再续文化盛事

济宁的历史文化辉煌而灿烂 一般认为,济宁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文化的辉煌发展期:第一次是6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伏羲氏。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3482 点赞量:20262

文学经典名著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经典名著之所在历史长河的冲洗之下可以经久不衰,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正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理。
更新日期:2024-10-13 浏览量:131088 点赞量:2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