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的经典性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有关文学经典的论述,认为他的理论代表了文学批评对待文学经典的立场,跟文化批评的文学经典理论相对立.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布鲁姆对美国经典的重新划分,并根据布鲁姆的经典理论,从身体书写的角度解析当代美国诗人斯奈德的诗歌入选美国经典的原因,以进一步说明布鲁姆经典理论的实用价值.

关 键 词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文学经典 身体 美国诗歌

如果说宣布文学的终结正是文化批评话语的逻辑结论,那么文学批评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就不是因为它坚守在一个日益缩小的研究领域,不将文学泛文化化,而是因为它坚持了自己这个主要的阐释领域所奉行的基本方法,也就是对研究对象――文本的细读.细读方法的弥久价值也可以从文化批评的最新动向来获得证明.英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批评理论家之一特里,伊格尔顿在2003年出版的《理论之后》中,反复重申文化批评不反对细读.似乎是为了专门强调这个立场,伊氏在2007年写了一整本书来介绍诗歌的阅读方法,而且干脆把它命名为《怎样读诗》.根据伊氏的意思,当前市场对诗歌的冷淡,其主要原因并非人们指责的那样,是批评家以他们冷淡而空洞的理论话语抹煞了富于感性的诗歌的生命.而在于当今的读者们不知道怎样读诗了.诗歌特殊的表达方式,它的语言、意象、音乐、比喻,甚至标点符号等微妙的表现形式,在多数读者眼里变得日益陌生起来.所以,在他看来,读者不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表达方式的含义,而且如果读不懂它们的含义,也就谈不上理解诗歌的内容,读懂诗歌形式之外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含义.

这些话听起来似曾相识,很像20世纪盛极一时的形式主义诗论,甚至书名也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了英美几代学人的诗歌入门教材《理解诗歌》,伊氏本人也直言不讳地引述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自正.虽然伊氏这样做并无放弃其文化批评的立场之意――他坚持认为在形式之后把诗歌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进行解读,探求语言之外的社会和政治意义,才是文化、文学阐释的首善之途.但我们从文化批评的这些动向上可以断定,文学批评并未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向而完全消歇,其基本研究方法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开创了文学批评基本方法的新批评和它注重文本内在的形式因素的批评倾向,在近年也获得了新的关注.

正是这种向文本的内在因素回归、文化批评向文学批评靠拢的批评趋势,让我们重新来思考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对文学经典的论述.布鲁姆曾提出著名的“影响的焦虑”一说来解释文学的传承.照他的说法,伟大作家的巨大影响使后辈作家难于另辟蹊径,写出更新更好的作品,但是后辈作家为了生存和在文坛上取得一席地位,必须与他们展开殊死竞争,克服他们的影响,以误读为主要手段写出具有原创性的伟大作品,这种在作家之间形成的焦虑和战胜焦虑的过程就组成了文学的伟大传统.

布鲁姆的这一理论基本上也可以看成是他对文学经典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实际上,我们在布氏后来的《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这部专门讨论西方文学经典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理论的影子.布氏在这本书中集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经典性以及西方主要的经典作品的看法.他认为,一部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给美感带来了陌生性(strangeness),为我们的认知和审美打开了新的窗口,因此,陌生性是一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基本条件.换句话说,所谓的经典实际上就是那些凝聚了作家经验和艺术精华的作品,它们本身具有所以为经典的特殊品质,而且这种品质经历了时间的锤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非昙花一现的大众文化产品可以比拟.所以,我们姑且可以把布氏的这种理论看成是阐释文学经典性的内因理论,基本代表了文学批评对待文学经典的立场.布氏所反对的是文化批评的立场.文化批评比较看重经典形成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比如社会集团、特定的意识形态、教育机构以及掌握学术权力的一小撮人物等的作用,强调经典形成过程的或然性和经典本身的可变性质.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布氏提出的经典理论也可以说是他为文学批评进行的一场辩护.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之间的交锋虽然延续了近40年时间,但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它们之间的争论似乎已经日渐平息下来,双方似乎对对方的观点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一方面,文化研究的确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域,同时更清楚地揭示了文学的原初角色,使人们对文学的娱乐性和大众性有了重新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更有效地抵御了文学的边缘化趋势,更符合新世纪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走向.但另一方面,正如布氏所言,坚持内在性及其决定意义,坚持可变性中有不变的本质,并不是什么罪过.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并非消费资本主义时代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文学研究的专业化道路、它的体制化和学科化,依然是个不可忽视的探索方向.就这一点而言,文学批评的立场可以说更加清楚坦率,而文化理论家如伊格尔顿等则比较含蓄,他们一方面批评社会不应该把政治批评的任务全部寄托在文化研究身上,另一方面则以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为口号,呼吁文化研究不应该放弃传统的形式分析,而且批评本身也应该重新肩负起西方古典时期修辞学对语言和社会的双重任务.


在《西方正典》中,布氏根据维柯在《新科学》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论述,将西方文学的发展做了相应的分期.维柯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神权时代、贵族时代和时代三个阶段循环而进的.每个新的神权时代将会在一场大混乱之后出现.布氏借用了维柯的这种三阶段循环理论来描述西方文学的发展,但是他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神权时代之后的文学发展史上,他将之分成贵族时代、时代和混乱时代,并遴选出26位作家作为这三个时代的代表,对他们逐一作了评述.对不能包括进该书的大部分经典作家,布氏在附录中开出一份经典书目,将他们分别列于神权时代、贵族时代、时代和混乱时代之下.他自言对前三个时代的经典及作家的入选,他是有把握的,但是对混乱时代,即我们这个时代(20世纪弗洛伊德以降),布氏虽然列出了作家与作品,但是他谦逊地申明,这只是个预言,它们能否最终成为经典,还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布鲁姆在该书中对经典的传统时有修正,比如他将莎士比亚看成是西方经典的中心,把惠特曼视为美国经典的中心等.对经典书目也有不少的修正.比如,对美国垮掉一代作家的处理.布氏没有把公认的垮掉一代诗歌的翘楚艾伦,金斯伯格列入表中,而是选择了西海岸的加里斯奈德.布鲁姆为什么要选择斯奈德斯奈德给美感带来了什么样的陌生性他在美国诗歌传统之中具有什么样的原创性7对这些问题,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没有作出具体的回答.我们在下面将根据布鲁姆的经典 理论,把斯奈德放在美国诗歌传统之中,对以上问题作一个初步的回答,并试图以此说明布鲁姆经典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实用价值.

一、身体作为反抗的象征

斯奈德是个很有原创精神的当代诗人,他继承了美国从爱默生、惠特曼到庞德、T.S.艾略特、斯蒂文斯和威廉姆斯以来的诗歌传统.对人性、自然、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都表达了他独特的关怀,而且他本人长期居留亚洲,研究东方文化,所以能在诗歌中广泛地借鉴东方文化,使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东方转向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他在这些方面的建树众目所睹,功不可没,似乎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他人选美国经典的理由,但我们将撇开这些方面不论,专门考察他诗歌中对身体的书写.我们认为,身体在斯奈德的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构成了他思想的重要的隐喻,他对身体的书写体现了他的原创性.

首先,身体是反叛的象征.作为诗人的斯奈德出道于上世纪50年代,与美国二战后开始并鼎盛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紧密相关.如果说福柯在上世纪60、70年代也恰好开始了对身体的关注并首次指出,身体在西方一直是社会控制得以实现和权力竞赛的重要场所,西方社会用话语建构了身体的真实性,那么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身体则是一个重要的反抗工具和文化象征.年轻的反文化人物们大量通过身体和对身体的书写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和不满,以及对新的社会形态的希望.借用福柯归纳17世纪欧洲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身体得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时代”.身体及其姿态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象征形式之

“垮掉一代”诗派是二战后美国反文化运动当之无愧的先驱.这一场影响甚巨、延续几十年的反文化运动开始于1955年在旧金山一处叫六画廊的酒吧的一次聚会.一群来自东部和西部的年轻诗人在著名诗人王红公(Kenh Rexroth)的组织下相聚在一起朗诵诗歌.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垮掉一代”诗人的第一次聚会.在纽约诗人金斯伯格朗诵完后来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长诗“嚎叫”之后,斯奈德朗诵了一首叫“木莓宴”的诗歌,这首诗中有几处对身体的描写引人注目,其一是写一个女人在给小熊喂奶后,流着血的:

高山上的草地,夏末,白雪已融化

黑熊

吃着木莓,跟一个女人结了婚

那女人的流着血

是因为刚喂过半人半兽的小熊崽的奶.

诗人在这里引述了一个印第安传说中跟黑熊结婚并生下许多小熊崽的女人的故事.诗中女人的主要是哺乳、喂养和母爱的象征,流淌着血的更加深了这种意味,流血暗示过度的哺乳,另一方面血还暗示母与子之间的血亲关系,母亲不但怀胎生育,将生命赋予自己的下一代,同时还以乳汁将小生命养大.

诗中的母亲是与黑熊结婚并生下一窝熊崽的母亲,她虽是女人,但却做了动物的妻子和母亲.如果我们不仅仅把这一段当成是一个单纯的童话故事或神话传说,这母爱和血缘关系就超过了人的范围,成为我们所谓宇宙一体,万物同源的象征,超越了惠特曼以身体为手段来讴歌的、仅限于所有人之间的平等.诗歌借助这个古老的印第安传说,表达了当时处于美国社会边缘、被遗忘的一代社会青年,对当时笼罩在冷战乌云下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期待,同时在美国诗歌传统中也留下了一个极其鲜明和崭新的形象.

在同一首诗歌中,还有几段对身体的描写.比如,在该诗的第三部分,诗人写道:

肚子硬邦邦地鼓出来

也凸起,你猛喝着啤酒,

这时候谁想要涅磐

这里有水,红酒和啤酒

还有一周都看不完的书

出生后的混乱,

烫人的地气,一股热烟

像水蒸汽一样从胯下冲上来.

(Snyder,427)

如果前面一段的反文化信息是走进荒野,打破人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之间的界限,重建包括人在内的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和谐、平等关系的话,那么,这一段所表现的就是反文化者的身体形象和处所,跟金斯伯格“嚎叫”中著名的诗句“我看到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相呼应.美国批评家帕特里克,默菲(Patrick Murphy)写道,“反文化催生了新的一代人”,同时反文化也造就了一种新的身体及其姿态.

这种新的身体还在诗人“我走进小牛酒吧”这首诗中有比较集中的表现,诗人在诗歌中对“我”的身体作了如下描写:

我走进小牛酒吧

在新墨西哥州的法明顿,

喝了两杯威士忌

和啤酒.

我的长发盘在帽子下

我把一只耳环留在了车里.

两个牛仔在台球桌上

胡闹,

女服务员问我们

从哪儿来

一支西部乡村乐队开始演奏

“我们马斯科吉人不抽”

随着下一支乐曲,

一对男女开始跳舞.

他们抱着对方像五十年代

高中生那样跳着;

我记起了在森林中工作的时候

以及俄勒冈马德拉斯城里的

酒吧.

那种秀短发的快乐和自由的生活――

美国――是你的愚蠢.

我差点儿又爱上了你.

我们离开了――走在高速路的路肩上――

在那些坚强的古老的星星之下――

在悬崖的阴影里

我清醒过来,

明白了真正的工作,明白了

“怎么办”.

(Snyder,466)

长发、耳环以及从反面暗示的和在高速公路上的漂泊,这些都是反文化青年的特殊的身体姿态,它们透露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另一种文化信息.另外,关于句末“怎么办”,批评家持有不同的意见.默菲认为它跟列宁的一本书的书名相同,所以诗人用它暗示了他的同代人该做的事是发动一场像列宁领导的那科苏维埃革命,以彻底改变美国社会的面貌.我们认为这一解释比较勉强,因为美国当时的反文化运动并没有要以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现存社会制度的意图,而且在该诗中,加上引号的“怎么办”,更应该是一个反讽.诗人用清醒过来表明,“我”在两种层次上明白了真正的工作:其一是明白了在此之前过的是无所作为的生活,明白了“怎么办”,就是在承认自己的无所作为,否定目前居无定处、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相比之下,法明顿的人们在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明白自己“怎么办”,就像50年代美国的生活一样单纯和稳定.但是在另一层意义上,“我”所谓的明白不是真正的明白,实际上,“我”仍是跟以前一样无目的的漫游,这漫游就是真正的工作和该做的事,所谓明白是明白了此时所过的生活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而法明顿的人们过着的生活、以及以前美国的理想生活才是无意义的生活,法明顿的人们才该去做该做的事,那就是改变目前这种封闭保守、缺乏生气的中产阶级生活,勇敢地打破自己生活、思想、趣味和地域的疆 界,创造和探索新的可能.

二、对身体的赞美

对斯奈德来说,身体是一个人生活和生命的中心,应该得到无上的赞美.斯奈德生活于其中的基督教文化总体上是对身体持有鄙视态度,认为在灵魂与身体的二元分割中,灵魂占有崇高的地位,它纯洁、高尚、永恒不朽,在入的死亡之时终将回到天国,等待复活,而身体则将衰朽而死亡,不能得到永生.“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等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哥多林后书》5:6~8)在英语诗歌中,布莱克不但用诗歌而且用绘画最为形象地表现了这种灵魂与身体的关系.

斯奈德对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表示了明确的反感,他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他从小就向往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反而觉得格格不入.这一立场在他的诗歌中也是十分明显的.他在“洗澡”一诗中给身体以主要地位,全诗是对男人身体、女人身体和小孩身体的盛情赞美.对洗浴的小孩子,他写道,

他站在热水中

光滑的和肚子上满是浴皂

“加里,不要用浴皂洗我的头!”

――他怕眼睛进水――

满手浴皂洗过

他身体起伏处

一直到胯下

洗一下他的阴囊,他的小肛门,

他的弯起变硬

在我把包皮后翻想洗一洗时

他左右舞着双手,又笑又跳,

我也着身子坐着,

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吗

(SnydCr,468)

对女人身体,斯奈德称女人的阴部为“敬畏之门”,这多少有点让我们联想到惠特曼,因为后者曾把女人笼统地称为“是身体之门,也是灵魂之门”.斯奈德进一步写道,

这是种子的隐秘之处

血管的网络流过腰肋,它收集

奶汁,集中在――形状适合

我们的嘴形――

从这个我们的身体吸吮的奶汁

在闪光中流出;儿子,父亲,

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全家在一起洗浴,交流的是亲情和爱,同时,的身体还代表真诚,代表人与人之间没有虚伪的装饰、没有惧怕的自由,可以携手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及文学的经典性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之上.“这个我们的身体”(dis our body)在英语里是个不规范的表达方式,把身体这个词的单数和复数混杂在一起了,但是显而易见,诗人是想用它来表达一和多的关系,我们有各自的身体,这是多,但这些身体从本质上说都是相同的,这相同之处把我们联接起来,成为一体.另外,着的身体可以使人们去除虚伪的社会礼仪,开始心对心地交流.“现在,我必须赤身坐下”.诗人在“汗水”一诗的开头这样突兀的写道.因为是跟一群老朋友相聚,正如诗人一样,他们共同的认识是“的舒适,少有恐惧,/强健的灵魂,没有什么可隐藏”.

另外,在《没有物质,就没有心智》(AbMatter,Never Mind)这首诗中,诗人从另一角度表达了身体的重要性.首先,这首诗的标题含有歧义,它还可以读成“不管[我说什么],别在意”,好像是在提醒读者,下面的内容可能让你吃惊,但是你不要太在意喔.我们可以先来读一下这首短诗.

没有物质,就没有心智

父亲是太虚

妻子 波浪

他们的孩子是物质.

物质跟他妈在一起

他们的孩子是生命

是个女儿.

女儿是伟大的母亲

以她父亲/兄弟物质

为情人

生下心智.

(Snyder,467)

如果要仔细梳理的话,诗中呈现的传承关系的确十分复杂,甚至混乱.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宇宙和人类从洪荒时期的开始过程,而诗人似乎主要在说明心与物的传承关系,正如标题的字面意思所示,没有物质,就不会有心智.身体也是广义上的物质,如在诗中一样,作为心智的一面它永恒不变,并且还产生了思想,换句话说,物质是思想的基础,身体则是灵魂的来源.在这一点上斯奈德尤其令我们想到尼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向世人作的宣告:“我不走你们的道路,你们这些轻视肉体者!对于我,你们不是通往超人的桥.”

三、身体的超越性

身体有没有超越性,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我们似乎还可以从三层意义上来解释身体的超越性:第一,在生物的层次上,身体,尤其是女人之体,通过繁衍后代而得到延续,这是我们人类代代相续的基本方式.第二,西方传统中将人分成灵魂和身体两个部分,这种分法可能帮助古人解释了人何以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存在,物质的部分,无论所有者身份的高低贵贱,最终都归于灭亡,而非物质部分则可以以另外的方式流传下去.但是这非物质的部分到底是从何而来,西方圣贤大德为之煞费苦心,正如尼采所言,人是“植物和幽灵的混杂”.幽灵很像灵魂的说法,它们都表达了那种非物质是永恒的存在物的思想.灵魂不同于身体但又属于身体,所以身体可以通过灵魂的永在而超越自身的短暂.第三,永生是所有宗教关心的中心问题之一,对西方文化影响甚巨的基督教而言更是如此.人的死而复活,是基督教拯救话语的意义所在.但是,人的复活需不需要身体关于此,基督教神学家有过上千年的争论.从总体来说,基督教认为,人的死亡是人身体的死亡,灵魂会离开死去的身体,回到天上等待复活.但是,在复活之时,灵魂不能单独还原成人,它将与一个身体――一个净化的神圣的发光的身体结合,共同复活在神的天国之中.至于这净化的身体是不是原先的身体,这是个十分艰难的神学问题,我们也只能暂付阙如.但总的来说,身体在基督教有关复活的话语中获得了超越性.

斯奈德在诗歌中,除了关注身体的物性及其象征意义以外,他还深入东方文化,探讨身体与身体、身体与世界的关系.在“不应该跟一个出色的猎手讨论佛的禁令”(Snyder,481)这首诗的诗尾,诗人提到的秘密,的确是个秘密,因为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避而不谈.我们认为那秘密首先当指前一段在地鼠的身体内发现的那一小片铝箔.但深处在身体之中心,这发亮的铝箔又包含着一种秘密的信息,即代表东方神秘的身体修炼之术所带来的结晶,是身体在修炼之中成功地向物的转化,因此,经过成功修炼的身体,正如那一小片铝箔,将会如金石一样永垂不朽.

通过对身体的修炼,身体可以转化为永久存在之物,人因此而与世界万物同日月,身体也获得了永生.这种思想虽然不独属于东方,但是可以肯定斯奈德是通过东方文化的学习而了解到这种思想,并进而在他的诗歌中表现这种物化的途径及其身体效应的.如在“观浪”一诗中,他就用诗的语言向我们形象地表现了佛家通过声音和呼吸与天地相联系的具体过程以及身体的感受.

结语

从惠特曼以来,身体及其姿态一直是美国诗歌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表意符号,惠特曼歌唱,带电的身体,把它作为人类平等和自由的基点.惠特曼宣称,所有人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拥有的身体同样来自母亲,有同样的器官,会同样经历生老病死,会在性生活中得到巨大满足.现代诗人笔下的身体则是病态和残缺不全的,或者只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空壳和幻影,像艾略特笔下的空心人,有身体却没有形状,有影子却没有颜色,是一个漂浮不定的游魂.在美国诗歌史上这些划时代的伟大诗人都把身体纳入诗歌,在身体上写下各种符号,表达不同的思想.但是我们认为,20世纪对身体的毁灭是空前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二战以后文学对身体的关注.“垮掉一代”诗歌是二战之后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力量.如果说身体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场所,那么那些反文化诗人们正是想通过对身体的特殊书写,来反对美国二战以后形成的那种封闭保守、自以为是的中产阶级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多数是身处社会边缘的年轻人以反常的行为对抗主流社会,而他们的反常行为总是以自己的身体为起点的.所以,身体及其姿态成为这一时代反叛文化的主要象征.

斯奈德对身体的书写代表了这种反主流文化的声音,同时他还继承了惠特曼热情讴歌身体的传统,积极探索身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功用和象征意义.可以说正是在这一点上斯奈德的诗歌也为美感带来了陌生性,具有经典意义.

责任编辑 陈思红

类似论文

文字、文学、文化

摘 要:《桃花源记》六个译者的翻译思想中都体现着兼顾忠实和可读性的原则,然而,六个译文在理解和表达方面。
更新日期:2024-11-10 浏览量:140673 点赞量:29703

学术期刊与经济、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 刘晓莉(1988-),女,文学学士,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术期刊与经济、文化的关系分析 摘 要&。
更新日期:2024-12-13 浏览量:155186 点赞量:33201

北魏前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形态

推介语北魏,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更是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 随着北魏时期政权趋向统一,民族交融不断深化,以孝文帝为代表推行了。
更新日期:2024-2-6 浏览量:9918 点赞量:3893

文化服务、文化原创文化创意

打文化牌的公司越来越多,比如刚刚过会的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对于这个公司的上市,市场上确实有一。
更新日期:2024-11-21 浏览量:143778 点赞量:30857

感悟文韵、文学、文化之美

【摘 要】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感悟文韵、文学、文化之美,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困境 【关 键 词。
更新日期:2024-10-12 浏览量:130085 点赞量:27987

语种、文化与文学

张卫东:当一个学科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有人来对一些基本预设进行推敲 不过,这项工作常常吃力不讨好,容易。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1350 点赞量:2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