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定’文豪”到“寻找大师”

该怎样形容文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杰作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呢?有人说莎士比亚犹如伦敦的大本钟,巴尔扎克犹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来比喻大师杰作在读者心中无处不在的显目特征,“喻体”小了点,倒也凑合.

我个人更喜欢借用《安娜卡列尼娜》一段爱情描写来说明读者与大师杰作的关系.生性腼腆的“列文”跑到莫斯科一家溜冰场找他心仪已久、预备求婚但又害怕遭到拒绝的美少女基蒂,“他凭着袭上心头的狂喜和恐惧知道她在那里――她的衣服和姿态看上去都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是列文在人群中找出她来,就好像在荨麻里找到蔷薇一样容易.由于她,万物生辉.她是照耀周遭一切的微笑.――他像避免望太阳一样避免望着她,但是不望着也还是看见她,正如人看见太阳一样”.热恋中异性之间目光与心灵的追逐可不就是这样吗?古人云,“日月经天,江海带地”(范晔《后汉书桓潭冯衍传》),虽然略嫌夸张,但形容人与事的昭昭在人耳目,和托尔斯泰的写法不无相通之处.


总之,大师杰作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乃是有目共睹的巨大存在,无法回避,不能忘怀,就像热恋中的异性相吸,就像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

然而在我们的文学界,具体来说主要就是小说界吧,情况好像并非如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嚷嚷着要“寻找大师”.不知这里的“大师”是单数还是复数?反正气氛有些古怪,好像我们本来是非有大师的,被谁一不小心在漫天雾霾中弄丢了,必须马上找回,以弥补负责守护大师的某些专业人士的过失.或者我们的大师酷爱并非土产的幽默,都穿了隐身衣,恶作剧般躲了起来,急得大家团团转;又或者我们的大师身材奇特,都是超级迷你型的,需要大家戴着放大镜与显微镜到处去寻觅.更奇怪的是,虽然相信有大师,但不知他们是谁,所以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却死活叫不出他(或他们)的名字.

这么倒霉的事,为何偏偏就摊上我们了呢?

还有另一种声音,说我们这里暂时并无大师,但不必灰心,因为已经出现了许多大师级杰作.我们这些可怜虫之所以一边读着大师级杰作一边却找不到大师,主要因为普遍存在着一种判断上的失误:不知道我们正处在“有杰作而无大师的时代”.

瞧瞧,多么聪明的说辞,多么有趣的逻辑!

原来大师固然必须有杰作,才能成其为大师,杰作却不必出于大师之手.杰作和大师分离了,怪不得要拿着杰作来遍地找大师呢.

但这种聪明人弄出来的逻辑并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会发生有杰作而没有大师这样的咄咄怪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并非大师的人物创造了杰作,以至于打破了古今中外杰作与大师如影随形的常规?会不会某个大师在诞生之前,出于对我们的怜悯,按照时下风行的“穿越剧”“穿越小说”的“穿越”方式,差人偷偷把他未署名的杰作输送到了我们的文坛?或者某个我们不认识的大师刚刚发表了他的同样未署名的杰作,就飞快地失踪了?

我曾经就此类问题,认真请教过一些朋友,他们研究了半天,一致否定了我的上述推测,而且认为做出这样的推测毫无意义,只能说明推测者幼稚可笑,少见多怪,缺乏理解力和领悟力.因为提出“有杰作而无大师”的说法的有关人士,绝不会自相矛盾,只不过这句话中有个关键性定语,出于某种考虑,被谨慎地省略了.他们实际想说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有杰作而暂时没有“公认的”大师的时代.或者应该更精确地说:在我们这里,发现杰作的速度快于认可大师的速度,后者比前者慢了几个节拍.换言之,现在杰作已经很多,但意见不统一,众口难调,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沉淀,来确认创造杰作的作者们的大师身份.

单单因为这个讨厌的时间差,文坛上下一片唉声叹气,那就太不值得了.

这种解释确实令人感觉舒服多了.

但还是有一些急性子偏偏要继续追问:这个时间差会持续多久?倘若短则数月,长则几年,那就不妨翘首以盼;倘若短则几十年,长则数个世纪呢?

可巧正在这当儿,“诺奖”雪中送炭,及时颁发给了两位中国人.他们虽然只是“获奖者”,但在我们这里差不多就等于铁板钉钉的“大师”了.可惜围绕这两位,无论国籍还是作品质量都存有争议,真是美中不足,更应了那句古话,“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偌大的国家,即便像某些乐观的预言家估计的那样,今后还会接二连三,产生几个货真价实的“诺奖获得者”,也仍然僧多粥少,更何况我们这里还有一些怪里怪气的读者和批评家,对来自瑞典的大礼包始终不肯待见,甚至假装不知道有过这种天大的喜事呢.

但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过去我们先人确实发生过许多有杰作而不找不到大师的悲剧.且不说《诗经》《楚辞》以来大量文学上的“无名氏”如今已经无从稽考了,就说宋明以来的长篇叙事文学,许多事情就令人痛心疾首: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有《三国演义》而不知作者是罗贯中,有《水浒传》而不知作者是施耐庵,有《西游记》而不知作者是吴承恩,有《红楼梦》而不知道作者是曹雪芹,有《梅》而不知作者兰陵笑笑生是何许人,有《儒林外史》而不知作者吴敬梓为何方神圣――即使经过“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学术(可惜不是文学)大师胡适之及其后继者们的反复考据,这些“文学大师”的真实身世仍然若明若暗,甚至他们和上述杰作的关系,至今还令人将信将疑!

悲剧不应重演,将当代的杰作和当代的大师及时对接的工程刻不容缓.夏、商、周断代工程都能完美地画上了句号,在当代有名有姓的作家群中找出几个大师,只会更容易,不会更困难.有关学术团体和个人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有畏难情绪,否则怎么对得起我们这个需要大师也产生了大师的文化盛世,怎么对得起殚精竭虑为我们奉献了名篇杰作的大师们,难道还要让他们继续饱尝“有牙没花生米,有花生米没牙”的遗憾?科技领域和许多人文社科领域,不是早就产生了许多“院士”“大师”“国宝”了吗,找出几个文学大师,怎么就这么难呢?

这样捋一遍,概念和逻辑基本清楚了,对“寻找大师”的倡导应该再无异议.接下来就是要启动这个系统工程,立项招标,物色学术团队,拨给学术经费,制定研究步骤和时间表,克日竣工. 难能可贵的是,早在冠名“寻找大师”的各种学术项目公开招标之前,许多与文学事业有关的个人和团体已经先行一步了.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比如,由各种或非的文学赞助单位和个人出资,组织各种模式的作家作品研讨会,领导莅临,作家本人到场,读者和媒体旁听,拿红包或不拿红包的专家(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唱主角,从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借助各种理论话语,分析、解读、欣赏、概括作家作品的种种好处,然后由专家写成文章或论著,媒体广而告之.专家的文章必须抱着善意,从正面立论,喜欢怪腔怪调、吹毛求疵的一概拒之门外,以消除可能不利于产生大师的负能量,避免干扰寻找大师的学术雷达正常运作.

比如,定期在纸质或网媒上公布新书或旧作的阅读(或点击率)的排行版.这一类排行版分门别类,有侧重通俗文学的,有侧重严肃文学的,兼顾各种体裁和类型,争取没有遗珠之恨,目的是方便普通读者按照权威媒体和专家对作家作品的优劣高下的排序,选择自己要看的书,尽量缩小广大读者与文学大师失之交臂的概率.据说这种排行版的数据本来就来自读者大众,定期公布排行版,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

此外,再安排一些公益和商业活动与之密切配合,比如在各地定期召开“书市”“书展”“读书会”,邀请名家大家签名售书,现身说法,当场与读者互动,场面越大越好,气氛越热闹越好.总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文学大师的最终出场鸣锣开道.

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从国家到地方设立各类文学奖项,定期评出获奖者,再围绕评奖和获奖大做文章,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与其坐等瑞典方面隔三差五,像斗牛士向斗牛晃动红布那样,做出中国作家接下来有谁再会获奖的暗示,折磨我们可怜的神经,倒不如我们自己一起努力,自力更生,打造出堪与诺奖媲美的中国模式的文学大奖,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中国杰作和中国大师的无缝对接.这在客观上或许是要与“诺奖”较劲,但主要还是通过设立中国自己的文学大奖来确立中国自己的文学评判体系.自己的评判体系一经确立,对于“寻找大师”的事业厥功至伟,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何以服众?至于由此衍生出中国式的“跑奖文化”,无论好坏,倒在其次.

针对有些读者素质低下,以貌取人,出版商和有关方面还对症下药,推出“美男作家”“作家”,先满足这一部分读者的初级审美欲求,希望他们得陇望蜀,爱屋及乌,成为真正看书而不看人的铁杆粉丝.针对另一些同样素质低下、以“财”取人的读者也有招,就是定期公布“作家富豪版”,以铁一样的事实敲开紧闭的心扉,令他们相信古人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到了21世纪,也绝非空话.

为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也为了不至于分散读者注意力,还有一法,至关重要,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当代,尽量炒热当代文学,同时尽量为广大中国读者一度居高不下的爱好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的直系亲属现代文学)的热度降温,最好使他们不知道西方有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巴尔扎克、福楼拜、罗曼罗兰、卡夫卡、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也不知道中国有屈原、李白、杜甫和鲁迅,或者虽然知道这些过去的文学大师的名字,但必须反复告诉读者,根据历史进化规律,“过去”等于“过时”,无论外国还是中国的过去的大师,都不知道我们这里有“70后”“80后”“90后”等“新新人类”,都不曾写过“穿越剧”和“类型小说”,都没有担任任何认可的文化机构的“签约作家”,都没有归属任何文学网站,都不知道有、太空计划、空气污染、PM2.5、转基因食品、触屏时代,至多见过火车,而没有坐过地铁,遑论“高铁”?他们的作品既然并不包含和当代读者息息相关的“文学的当代性”,怎么能够长期保鲜,继续充当今天的读者的精神食粮?“过去”等于“过时”,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与其留恋过去的大师,与他们一道过时,不如寻找今天的大师,跟着后者与时俱进,享受当下,憧憬未来?

目前参与寻找大师的系统工程的专家学者与日俱增,功夫不负有心人,应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级人物正呼之欲出,普通读者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赶紧准备好鲜花与掌声,还有购买大师级杰作的足够的人民币.

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也曾注意到上海滩的一件文坛趣事,那时倒没有“寻找大师”的说法,鲁迅采用稍微有点文白夹杂的拗口方式,称之为“‘商定’文豪”,意思是由负责书籍行销的商人决定谁是文豪,然后大做广告,坐收暴利;或者由并非商人的文坛中人照着商人的办法大家商量一番,决定谁是文豪,然后也是大做广告,坐收暴利《雒风月谈“商定”文豪》.时下“寻找大师”,商人固然出力不小,但由非商人而与商人互通款曲的文学中人多少也以商人的方式协商出来的杰作巨著,或许更多?

昔之“‘商定’文豪”,今之“寻找大师”,相隔整整80年,却仍然不失为一副绝好的对子.国人对于文学大师的渴仰,确乎“久已夫,已非一日矣”.但“商定”和“寻找”的办法究竟灵不灵,还是让我们拿出更多的耐心,拭目以待吧.

2014-3-20

(责任编辑:王双龙)

类似论文

美学大师的哲思人生

美学大师朱光潜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第一种,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第二种,把自&。
更新日期:2024-11-22 浏览量:142474 点赞量:30165

生物医学大师的坚持

身为西班牙人,这一度是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不幸 他唯一掌握的语言是西班牙语 然而这位医学毕业生无奈地发现,母语很难让他在国。
更新日期:2024-5-24 浏览量:68828 点赞量:15171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陈寅恪与傅斯年》【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 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
更新日期:2024-8-1 浏览量:13915 点赞量:3885

寻找你的爱情样式

自学生时代起,茱莉娅就深深爱上了安德鲁先生 安德鲁先生是著名的指挥家兼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 人到中年的他成熟英俊,技艺。
更新日期:2024-12-12 浏览量:153189 点赞量:32237

如何寻找医药机制的合理“节点”

像其他国家一样,医药作为特殊产品,我国也对其进行管制 但由于“以药养医”体制的存在,药和医的界限难以厘清,药品的。
更新日期:2024-8-8 浏览量:17514 点赞量:5427

学前教育中掘金需寻找“中间力量”

伴随着第四波婴儿潮的到来,全国学前教育总市场约为500亿,且在不断增长中 创业投资者们看到其中巨大利润空间。
更新日期:2024-5-22 浏览量:71389 点赞量:16521

大师身边的大师

他的作品非常珍贵,被公认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影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摄影界,提及张祖道,几乎是无人不晓,当然年。
更新日期:2024-12-17 浏览量:153311 点赞量: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