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

在西方文学流派中晚出的“生态批评”(ecocritici)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文学研究领域,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末叶以至本世纪的生态思潮.生态批评的发展是人类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的必然表现,也是学者们对地球所有生命的命运担忧在研究领域的必然反映.

生态批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在专著《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文学的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这一术语.1978年,威廉姆斯鲁克尔特发表了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一词,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文艺理论家也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在文中,他提到“文学批评在我们这个时代走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主要有三层含义:首先是文学批评作为一个学科处于不确定的、方向不明的状态,其次指出我们这个时代凸显的环境问题已从多方面表现出来,最后认为文学批评有责任面对我们的生存问题.这是生态批评肇始并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文学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反映,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把人从自然中抽取出来并把自然视为可征服的对象,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和用人类社会取代整个生态世界的偏斜,造成了生态危机.生态批评就是要把视野投向被忽略的自然生态环境,把文学放到整体世界中,借助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

科技的发展膨胀了人类战天斗地的野心,加速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行为,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范围和规模,创造着人类超越自然的现代神话.但自然真的是人类征服的对象吗?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的是能够征服和控制的吗?并非如此!事实上,现代化在带给我们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破坏着生态环境,破坏着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水污染、核废物倾泻、臭氧层破坏、酸雨、沙尘暴、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石油泄漏、食物中毒、森林大火以及各地大地震等人类生活在生态危机之中.所以,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生态批评在这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声中,在生态危机昭然可见之时应运而生,表明文学研究者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关注,也相信文学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资源,我们可以用它来修补导致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对立关系,这是一种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视野.

生态批评有着深远的思想根源.尽管西方主流文化从整体上说信奉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和征服、控制、改造、利用自然的思想,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生态思想的发展线索,文学的浪漫主义就包含着重要的思想资源.

浪漫主义有两大主题:和自我.自然美的发现正是对这两大主题讴歌的产物.“自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思想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在18世纪,自然与文明相对,与人工相对,“自然的状态”与当时腐败的、人工的、机械的社会相对,是纯朴、美好、健康的状态.在浪漫主义时代以前,欧洲艺术的中心是表达人的一切.希腊的雕塑、史诗、戏剧洋溢着希腊人强烈的自信甚至肉欲;中世纪艺术突出表现了对人的救赎和对天国的遐思;到了文艺复兴,人们致力于从上帝的威严中解脱出来,寻的自信;后来宗教改革导致的信仰混乱和各民族国家长期的战争又使人认识到理性约束的必要性.可是,理性毕竟不是人的全部.18世纪浪漫主义的兴起,把人从各种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群体的价值认同被抛弃,理性的绝对真理性遭到怀疑等因此,在艺术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讴歌和个人的流露.

浪漫主义诗人们着力挖掘“自然美”,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主观想象的自然物,如激流、悬崖、风暴、森林和异国风景等等.对此,华兹华斯有这样的表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境地,少受一些拘束,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因此能让我们更确切地对它们加以思考,更有力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田园生活的各种习俗是从这种基本情感萌芽的,并且由于田园工作的必要性,这些习俗更容易为人了解,更能持久;最后,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①这就是说,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主张在“微贱的”事物中寻觅诗意,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更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田园生活为题材,用平常语言来写平常人的平常生活.这一主张实际上实现了题材上的突破:打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把描写的主要对象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异化文明的有力批判和对人类自然而纯真的基本情感的热烈呼唤,以拯救为工业文明所毒化的人性.只有在田园生活中,人们的热情才可以与自然美的永久形式合而为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鸣.可以说,“自然”作为艺术主题是由浪漫主义者首开先河的.

欧洲工业革命在带来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废气、污水和工业垃圾.对此,“浪漫主义之父”、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卢梭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如英国的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德国的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美国的爱默生等都纷纷响应,创造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及其他文艺作品.在作品中,他们极力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自由理想和自然乡土的热烈追求与依恋.他们坚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因此深入我们头脑的自然观念原本是浪漫主义话语的一部分以及对肆无忌惮的机器与工业系统对所有自然的东西的入侵和破坏的批判”②.可见,在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方面,浪漫主义是大有功劳的.对爱的真诚歌颂和热烈追求,对大自然朴素状态的回归心态,始终是浪漫主义极力关注的.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成就最大的诗人华兹华斯可以说是欧美最杰出的生态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诗歌.从生态文学的角度看,华兹华斯诗歌的突出成就是从自然对人的美好影响来探讨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有一些力量能使我们的心受感染”,自然“会用宁静和美打动”人们,能“引导我们从欢乐走向欢乐”,自然是人类“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他曾发出这样的呼喊:


唱得多畅快,这小小画眉!

听起来不同凡响;

来吧,来瞻仰万象的光辉,

让自然做你的师长.

自然的宝藏丰饶齐备,

能裨益心灵、脑力――

生命力散发出天然的智慧,

欢愉显示出真理.

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

一切圣贤的教导,

它能指引你识别善恶,

点拨你做人之道.

自然挥洒出绝妙篇章;

理智却横加干扰,

它毁损万物的完美形象――

剖析无异于屠刀!③

柯尔律治的长诗《古舟子咏》被生态文学研究者N.罗伯茨和吉福德认为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生态寓言”.在这首诗里,诗人咏叹的不是命运悲剧,而是自然或大地的悲剧,批判的是人类的骄妄和毫无“物道”的残暴.库珀是美国最早关注生态破坏的作家之一,他的《拓荒者》等小说描写了大规模射杀北美候鸽等灭绝物种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径,严厉批判了文明对荒野的侵扰.《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对此评价道:“《拓荒者》可以当作警世之言来读”,是“最早表达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作品之一.”④19世纪的美国作家梭罗把浪漫主义推崇自然的观念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度.梭罗是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他强调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孩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兄弟关系.梭罗研究专家布伊尔认为,梭罗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类之外的存在――一个超越了任何人类成员的存在,揭示了那个存在独立的价值以及它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在代表作《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出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在《缅甸森林》中,他提到“通常将人们带进荒野的动机是多么卑鄙粗俗等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杀死麋和其他野生动物,但是,请问,难道除了干这些事外一个人来到这荒凉的广阔荒野度过几周或几年就不能干其他的事吗?――干一些极为甜蜜、清白和高尚的事?”他批评了那种只知道占有和利用自然的态度,呼吁人们在自然中诗意地生存.在梭罗看来,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平衡的地球:生态学和人的精神》中也谈到,梭罗等作家让我们认识到“对我们这个地球环境的最大的威胁,不是那些威胁本身,而是人们对那些威胁的认识不足,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生态危机发展下去绝对会把人类引向坟墓”⑤.

19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然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很多情况下却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在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因为如此,生态文学向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浪漫主义文论的一些观点正好成为了生态批评的出发点,从而使生态批评找到了自己的批判对象.当代重要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威廉斯曾发动了修复浪漫主义田园诗的左翼绿色运动,他描述了从1973年起乡村与城市不断变化的命运和观念,发现田园诗的内涵远不只是表达对丧失的土地的怀念.威廉斯发现,在早期华兹华斯和他的同时代人约翰克莱尔的浪漫主义田园诗中对当时日趋严重的商业化和土地退化的抵抗,以及后来在英国很多地方都产生的这种抵抗,现在已发展到了全世界.虽然威廉斯对浪漫主义田园诗所进行的令人敬佩的价值重估的诉求被随后几十年的批评家们所忽视,但他所倡导的观念却被一些生态批评家所接受,包括英国著名文学学者乔纳森贝特.在1991年论华兹华斯的题为《浪漫主义的生态学》的专著里,贝特重新肯定了浪漫主义田园诗作为自然写作的价值.贝特根据人类的幸福应与土地的生态健康协调一致的观点,把华兹华斯重新定位于环境意识的传统中,发现浪漫主义真正维护的是自然和人类的想象力及语言.很多生态批评家在浪漫主义的传统中也逐渐认识到重新思考我们与地球关系的出发点,比如早在1974年,卡尔克罗伯就把华兹华斯的《格拉斯米尔家园》誉为“生态神圣”的榜样,而浪漫主义也为他的重要著作《生态的文学批评:浪漫的想象与生态意识》(1994年)提供了研究的焦点.在这本书里,克罗伯提倡“生态的文学批评”或“生态取向的批评”,并对生态批评的特征、产生原因、批评标准和目的使命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生态批评让文学艺术具有了生态批评的视野,它不仅仅是一些概念、规则、结构,还是一种情感、信仰和憧憬.生态恶化绝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自然生态的恶化与现代人的生存抉择、认知模式、价值偏爱、观念、文明取向、社会理想等密切相关,自然领域发生的危机有着人文领域的深刻根源.因而,生态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科学管理问题,更是一个问题、哲学问题、信仰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诗学和美学问题.一些西方学者曾指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其实是西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危机.西方学者对于社会强势文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注释:

①《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2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第4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诗选》,第228-22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④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第195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⑤Albert Gore:〖WTBX〗Earth in the Balance〖WTBZ〗:Ecology and the Human Spirit,Houghton Mifflin,1992,Boston,pp.269,36.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文系“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项目)

责任编辑 半夏

类似论文

在生态批评视野中重读《“文学是人学”》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经历了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大地、森林、湖泊乃至空气和大气层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坏 绿色的生态文明时代。
更新日期:2024-2-7 浏览量:11207 点赞量:453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

摘 要:随着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并列为世界三大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们也逐渐认。
更新日期:2024-1-5 浏览量:8597 点赞量:3663

生态批评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探析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频繁,英美文学读物在中国读者中深受欢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高等院校&。
更新日期:2024-4-3 浏览量:12110 点赞量:4396

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建议

摘 要:以大邑县为例,通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概况的诠释,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在对该县生态旅游资。
更新日期:2024-9-24 浏览量:120210 点赞量:26287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与生态旅游

[摘 要]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和主要内容的分析,阐明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19932 点赞量:5643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摘 要:生态批评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自我反思,它产生于美国,并逐渐席卷全球 本。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19519 点赞量: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