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文艺思想探微

摘 要: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何其芳,他身上凝结了中国现当代文艺学发展史的曲折历程,通过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现当代文艺学的发展与局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本文拟从文艺学发展史的层面着手,探寻他文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心路历程,勾勒出他文艺思想的基本轮廓,试图系统的梳理和整体的把握并给予何其芳的文艺思想恰当的定位.

关 键 词 :何其芳;文艺思想;定位

作者简介:赵静(1987-),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02

一、何其芳简介

何其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为革命文艺做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是《文学评论》的主编,同时贯穿20世纪中叶,是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

二、何其芳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何其芳一生都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文艺理论领域坚持不懈地探索、反思和寻求突破.纵观他的一生:24岁《画梦录》的诗人、作家,32岁的战士,45岁的《红楼梦》研究者,54岁的牛鬼蛇神,65岁开始写作一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他一生都充满探索、向上的.写于延安的诗歌、散文等激扬着乐观向上的基调,对新环境和新人由衷地热爱和赞美及直接揭露现实.建国后,不断反思,剖析文学现状,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坚持文艺的独立性,提出不合时宜的见地.

综何其芳一生,我将他的文艺思想总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一)前期,情思飞扬,诗情泉涌的何其芳

以诗歌和抒情散文的创作为起点,踏入文学殿堂,而这一时期的时间界线是进入延安参加革命前,其中以《画梦录》和《还乡杂记》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家教甚严,养成内向沉默的性格.1931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认为自己不适宜.长期的苦闷、孤独,他渴望在文学中寻找寂寞心灵的寄托,编织安静的梦和美好的爱情.何其芳这个阶段的诗歌艺术个性突出,遵循的是“为人生”的文艺思想.总体呈现出纯美的艺术格调,以想象奇特、构思精巧、风格优美为主要创作风格.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追求内在节奏的和谐和神秘的气氛,语言精致、优美意象化.同时,诗歌富有强烈的青春气息.他的艺术个性主要受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的影响.此外,又受到中国传统诗词的影响,但他并不是将这些艺术进行简单的拼贴,而是融入个人的感情和体会.

1933年回乡之前,他将沉重的内心情感于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似乎显得轻浮.此时,散文进入他的视野.以《画梦录》为代表的散文创作,散文中流露出对人生的迷茫,生活的空虚以及刻意去寻求一种纯粹的美.艾青在看《画梦录》时认为何其芳是“他永远以迷茫的、含有太息的、无限哀怨的眼睛,看着无上的浮云、海上远举的船帆、空中掠过的飞鸟;把思绪寄托飘忽,捕捉闪影.”[1]何其芳在《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中答辩:“你并没有找出我当时真正的坏处.我当时最不可饶恕的过错在于压制着我的热情,不积极地肯定地用它从事工作去爱人类.”[2]这一阶段,何其芳抒写孤独、纯粹的爱和宁静的梦,确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主题不和谐,但这孤独并非冷眼观望,而是压抑着的热情和爱.以《画梦录》为代表的抒情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新奇的艺术结构、精美的意象画面、婉转的感伤气息、梦幻般的迷蒙情调、细腻精巧的语言以及各种艺术手法,使整个作品体现出一种如梦如幻的色彩,具有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效果.

毕业后,任教南开中学与山东莱阳乡村师范.期间,目睹了社会中种种悲惨.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感到自己不能继续做美丽的温柔的梦,而是安静用心的描写它们,认为要开始谈说着资本主义的罪恶去抨击社会.后来,回了一趟家乡.家乡的所见所闻,令他很失望.停留数天,就踏上了返程路途,并完成了《还乡杂记》,预示着他的早期的文艺思想进入了第二阶段.现实教育了他,他的作品中出现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愤懑之情,他的创作开始由现代派向现实主义批评蜕变.

总的看来,前期前一阶段的诗歌、散文在艺术风格上是朦胧、精致、华美、典雅,而后一阶段是朴素、平实的.在表达上,前者是一种内敛性的自我对话,后者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大对话.这主要是作家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二)中期,赤胆忠诚,革命的何其芳

抗争爆发后,进入延安,他的文艺思想发展到第二时期,主要从事报告和杂文的写作.周扬和在延安接见了何其芳,并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以饱和的笔写下了第一首对延安的赞歌《我歌唱延安》.整风运动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其对前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进行全盘否定,提出了文学创作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思想,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这个时期他以欢快的笔调,尽情地赞颂延安的新世界,并充分流露出历尽孤独和苦闷之后的快意.由于这种冲动和,他无暇顾及文字的雕饰和锤炼.同时,他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虔诚的清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思想上的自卑感所致,他期望早日摆脱心里的困惑,摆脱知识分子的形象.二是受当时庸俗社会学文艺思潮的影响.他对自己早期创作的否定有助于他实现思想的革命转变,也使他的创作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以务实的精神投入工作和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但他发现他还是适合写轻灵虚幻的诗歌和散文,加深他内心的困惑.使他的诗歌又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夜歌》促成了他诗歌的又一次腾飞.受延安氛围的影响,他的诗歌表现了其对政治的忠心和改变自己的诚心,表现其对现实服务的决心,气魄更为宏大.但存在着语言过于直露,缺少诗歌含蓄的韵味.然而,这种探索并没有继续下去,他的这一美学风格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体而言,第二时期的何其芳否定了前期“为人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对思想进行了改造,坚定了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文艺路线.文学创作出现了简单和喊口号的倾向.


(三)后期,自觉反思,努力寻求的何其芳

全国解放以后,他的文艺思想发展到后期.他主要是致力于文学的研究、评论和行政领导工作.意识到自己对早期的文艺思想和创作理论的全部否定是有失偏颇的.他在批判自己早期创作思想时把积极意义的东西摒弃了,而经过自我否定接受下来的文艺思想又夹杂着错误的成分.他想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重新估算自己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追求,并做出新的反思和调整,但他仍然面临很大的困惑.理论上,划不清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庸俗社会学文艺观的原则界限,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他进行独立的思考,肯定文学审美本质的研究和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在诗歌大跃进闹剧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重申自己的现代格律诗主张,认为新诗应该批判地吸收传统和借鉴外国的诗歌中合理的因素,按照现代口语的特点创作新的格律诗,但他的思想和艺术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诗歌创作最重要的是真实的感情,但当时的中国处于疾风骤雨之中,作家的思想也常常处于起伏和变迁中.对于他来说,生活和思想发生大的变化时,所写的东西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是他所熟悉的东西,这就造成他的艺术表现和思想的矛盾.他的文学批评情真意切,态度明朗,措辞锋利,表达了忠贞的革命热情,带着政治色彩,尤其以对胡风的批评为甚.不能否认,何其芳并没有否定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并对文学服务政治,从属政治的肯定.但我想,作为迎合政治的何其芳,他的内心有太多的无奈和痛苦.

通过全面反思后,他更注重形象的丰富内涵和作品美学价值的分析.后期他在文艺理论的贡献,尤其是《红楼梦》的研究.他的《论<红楼梦>》最主要的观点有两个,影响较大的是他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3]在此基础上,还从人性的角度评价两位主人公的爱情追求,认为他们的爱情体现了建立在相互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具有现代意义.此外,何其芳还对阿Q的形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共名”理论.何其芳对阿Q的代表意义理解的更为宽泛,它概括了战争以后的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士大夫的精神胜利法,而且不止于此,它还概括了这个时代以前和以后的许多处于没落时期的剥削阶级的人物的精神胜利法,还概括了这个时代以前和以后的一部分落后的人民的精神胜利法.由于何其芳“共名”观点具有明显的人性内涵,受到了批评,但他大胆地表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

三、结语

后的何其芳,诗歌观念明显退化.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着对诗歌形式问题的关注,透露了他始终为泯的诗人情怀.究其一生,从带有浪漫情调的文学青年到完全忠心于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忠于内心的创作到服务于政治的文学理念,他经历了两次否定和反思,努力寻求思想和艺术的平衡.最后,我们看到在政治的漩涡中,失去了创作才情和的何其芳,这是他的文学悲剧.但是,对于他的人格,我始终怀着敬仰的心怀念他.他始终真诚、真实地做人和待人,始终认真和热情地工作,始终坚持虔诚的自我反思,不懈探索的精神.即使暮年,他都是怀着忏悔的心情全力以赴地工作.

注释:

[1]、引自艾青《梦·幻想与现实———读〈画梦录〉》,《文艺阵地》三卷四期,1939年6月

[2]、引自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易明善《何其芳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3]、引自何其芳《论<红楼梦>》--《何其芳文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第194页

类似论文

马克思《博士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摘 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文,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马克思思想建构和理论发展的发祥地 在z。
更新日期:2024-10-18 浏览量:132142 点赞量:28804

《颜氏家训》中的阅读教学思想探微

内容摘 要 :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其代表作《颜氏家训》,是论及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典范之。
更新日期:2024-9-9 浏览量:19174 点赞量:5862

何清儒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摘 要何清儒提倡职业教育是着重于职业生活的一种类型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高低层次,其功能在于使职业生活与。
更新日期:2024-9-27 浏览量:119082 点赞量:25595

孙中山的农业水利思想探微

摘 要:孙中山一生极为重视农业水利建设事业,对于此,他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提高官员和农民素质、科学管理、根本上进行植树。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81122 点赞量:18036

孟子行政思想探微

摘 要:孟子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尤其是行政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极具进步意义 其行政思想主要包括“民贵君轻”的。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19855 点赞量:5141

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微

摘 要: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现代传媒影响日益深远,其与生俱来的特点表现出学校教育所无可比拟的。
更新日期:2024-2-20 浏览量:33255 点赞量:8487

老子辩证哲学思想探微

摘 要: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与现实作用越来越广泛地为世人所认识 本文通过对老子思想最突出的辩证学术特色进行阐。
更新日期:2024-4-7 浏览量:10510 点赞量: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