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新批评理论是现代英美文学批评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为中心,其理论观点包括“文学本体论”、“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细读”模式等.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新批评理论的对策有:精选作品,适当细读;结合多种批评理论,提高分析能力;注重分析语境,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关 键 词 :新批评理论;英美文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53-02

作者简介:李莉莉(1975-),女,黑龙江五常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研究.一、新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新批评理论兴起之前,批评家们往往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认为外在环境对创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有时也会侧重于分析作家情感和个性因素等内在环境的作用.新批评理论将批评的重点从作家转向作品,强调作品本身具有的审美效应.该理论认为作品是不受其他因素控制或支配而独立存在的,其本身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展示了一种特别的意义.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究这一意义,而这一意义是蕴涵在作品之中的客观内容,是读者都能够通过阅读作品获取的.

1.“文学本体论”

“文学本体论”是新批评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本体论”原本是个哲学概念,研究的是事物的“存在”和“本质”.“文学本体论”探讨的是文学存在中的“本源”与“本质”,研究的是作品的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文学是一个独立的和独特的世界,文学作品一经产生便成为独立于作者和读者之外的一个客观实在,它不依赖于客观世界而存在.因此,研究者把文学作品称为‘本体’,并提出了‘文学本体论’的概念”[1].在他们的观点中,文学作品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独立自足的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共同作用的产物就是作品的意义,而这一意义的产生依赖于作品本体.艾略特提出的“非个人化理论”为这一观点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艾略特论证了作家个人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优秀的作家就得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并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2]31.他还认为,作家只有把自己的“个人情感”转变为“人类的普遍情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所以文学批评不应该关注作家,而应把重点放在对作品本身的研究上.兰色姆也指出,文学作品由构架和肌质两方面的内容构成,“诗歌是一种松散的逻辑构架,伴有局部不甚相干的肌质”[3].他清楚而准确地阐释了文学本体论的观点,其中构架是作品的内容和逻辑结构,是能够用散文语言转述的部分,而个别细节是无法用散文语言复述的,这部分就是肌质,是作品的精华所在.“文学本体论”强调作品是独立的,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存在物,文学批评要以作品为出发点,应把关注点放在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上.

2. “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

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涉及到“作家—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新批评理论强调的是作品这一中间环节,以便将该环节从这一关系模式中剥离出来.新批评理论家维姆萨特认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两种误区.前者是指“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这是被哲学家称之为‘起源谬误’的一种特例,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4],即以作家的经验或创作意图为标准来阐释或评判作品,这既不是“适用的标准”,也不是“理想的标准”.作家一旦完成了作品,就不能再控制和支配它了,他与作品之间便脱离了关系.如果作家在作品中展示了创作意图,那么就没有必要脱离作品对其进行讨论了.维姆萨特还指出,“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将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混为一谈等其始是从诗的心理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2]257.也就是说,在对作品的解读中不能加入读者的“感受谬误”,不能将读者的个人情感等同于作品的情感内容.读者的心理感受由其文化程度、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则是不变的,而且只有内在因素才能决定其内容.

3. “细读”模式

新批评理论认为,作品的内涵体现在语言和结构之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而准确的分析.“细读”模式要求阅读者要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并对每一个词的含义进行注解,以便从中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程度不等的意象等.只有经过这样的细致分析, 才能看出一部作品的总体状况, 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4].读者要仔细推敲词语、句子、意象和形式结构,探求其中所暗含的意思、相关联想和言外之意等,在互相限定和制约的语境中明确其真正的含义.“细读”模式强调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要对作品进行精细入微的分析,特别要关注典故、意象和拟声效果等文学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5].对作品意义的挖掘应该以客观的论据为基础,因而需要充分地解读作品中所暗含的创作技巧,这样才能反映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有机结构和意义.


二、新批评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

1. 关注作品本身

在英美语言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先讲解作家简介、代表作品、故事梗概、创作背景及手法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和掌握有关作家和作品的基本情况.但如果教师过分关注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而忽视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就可能影响到其对作品艺术的分析,而以作家的意图为主去理解作品,犯了“意图谬误”的错误.同时,作为读者的教师,可能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在作品之上,进入“感受谬误”的误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阅读是一种具有深厚情感意象的个体行为,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感受,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寻求对作品的理解和启示,让他们在现实的情景中感受作品的影响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经历和情感的普遍反映,其所具有的价值经久不衰,因而人们世世代代都在阅读这些作品.学生阅读时要深入其中,摆脱一切外在因素的约束,这样才能从不同层面解析作品的内涵.这种解析既包括语言方面的,也包括思想方面的.英美文学教学应该以作品为中心,在实践中认识和了解其中的审美内涵.

类似论文

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在21世纪新技术广泛运用、新时期网络环境大大发展的今天,大学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系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理。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8319 点赞量:5581

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内容摘 要:美育关系到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
更新日期:2024-8-21 浏览量:106483 点赞量:23164

学生视角出发英美文学教学

摘 要: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历来是学者们积极探讨的话题 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分析,特别对。
更新日期:2024-3-28 浏览量:45752 点赞量:10795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因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内化教育的功能而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英美。
更新日期:2024-10-16 浏览量:131155 点赞量:28384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的

摘 要:英美文学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意识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
更新日期:2024-11-10 浏览量:143588 点赞量:31167

英美文学教学

长期以来,英美文学教学一直被排斥在大学英语教学之外 大学英语还停留在简单的语言教学层面,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对毕业生į。
更新日期:2024-2-2 浏览量:6053 点赞量:2110

文学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对高等院校影响力逐渐增加,英美文学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外语课堂中的重要组&。
更新日期:2024-7-10 浏览量:94720 点赞量:2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