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嬗变:《夜色温柔》的文学学解读

摘 要 文学学批评自聂珍钊教授提出以来,即受到理论界的积极关注.作品《夜色温柔》,被视为“心理小说”,或是“婚姻小说”,或是“花花公子”和“时髦女郎”的放荡生活小说,着眼于从否定的层面讨论战后“美国梦”的失落和主人公迪克个人的“无望救赎”.本文以文学学批评的角度,解读主人公在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照中的主体变化,管窥其个体的道德嬗变.

关 键 词  夜色温柔 主体 道德嬗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文学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为了和道德的目的.”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在享受一战后美国最繁荣的20年代的生活的同时,既置身其中,又超然于物质文明之外.在预见“美国梦想”必然走向破灭的悲剧性的结局的同时,菲氏有怎样的道德关怀?作品发表于1934年,富贵生活的主题与“经济大萧条”格格不入,从而饱受非议.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菲茨杰拉德复兴” ,评论界才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角度,体会到作家的人文关怀.诚如菲茨杰拉德对女儿司各蒂所言:“我在内心深处其实还是个道学家,很想向人们传道说教等”

1.自我呵护

主人公罗丝玛丽,初入影视圈即以《老爸的女儿》而小有成就.她很快“感受到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有创意的行动,这一切都与她以前所了解的截然不同.”职业提出“自食其力,获得报酬.”以前,她不得不为扮演好一个角色,数次跳入水中,以致患上肺炎.现在她已经能够步入奢侈的生活“情节当中”.随着迪克这个“漂亮男子”的出现,他的外表,他为众人表演时亦庄亦谐的幽默.涉世未深的罗丝玛丽终究难以抵挡爱情的幻想.在母亲“不在场”的能指缺席下,任性地认为“他(迪克)就会为她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壮丽前景.”恰如塞涅卡所言:“当阴霾尽除,宁静的天空披上无比绚丽的光彩时,它不会再感受到更强烈的光亮.”她渴望一份照耀自己灵魂的阳光.尽管我们知道她最终以悲情的结局退出.有的学者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解读金钱至上的“美国梦”对她的身心堕落负责.其实,罗丝玛丽有对自我的呵护.有关爱情,她曾说:“迪克,我从来没有像爱你这样爱过别人.”同时,罗丝玛丽爱他有的“爱屋及乌”情怀,她明知:“他已经结婚了,而且我也喜欢他的妻子等”可见她爱迪克却不会伤害其妻子尼科尔.因此,罗丝玛丽关心自我中又有道德德性.

苏格拉底说:“你们必须关心你们自己.”伊壁鸠鲁也说:“任何人,无论昼夜,在一生中都要关心自己的灵魂.”尼科尔又是如何关心自己?当她被生父后,她表现出一系列的非理性状态:开列一份烹饪清单,抄完食谱又做起针线活来,与明盖蒂伯爵夫人力争.正如福柯为疯颠病人代言所认为的那样,“(疯颠)用反常的欣喜或无意义的勇敢追求弥补了已经消失的形态等是一种荒诞的社会骚动,是理性的流动.”尼科尔以疯颠示人,但是在发作间隙期,又表现出关注自我的理性.在对爱的渴望中,“当有人在自我关注的训练中求助于另一个人,估计他有能力给予指导和建议时,这个人就行使一种权力.”她给迪克的信中写到“我知道内省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精神高度紧张的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等失明的人必须有人引路”.这是因为“疯颠也反映出人类的各种想象”.诚如芝诺所言“想自我拯救的人应该在一生中不断地关注自我.”后来,尼科尔再次疯颠发作.即使在那时,她也对迪克发出自我关注的呼救:“你以前帮助过我—现在你也能帮助我.”这是精神病人对于“灵魂门诊所”的求助.最后,在迪克与罗丝玛丽有过婚外情后,尼科尔开始意识到:“要么你自己思考——要么别人就得替你思考,夺去你的权力,让你举止文雅,思想枯竭.”尼科尔在镜象认识发生之后把握了自己的性状,选择了汤米.诚如赫西俄德所言“自己想过一切的在人中最高”,尼科尔在治疗过程中为自我拯救关心自我,认识自我,是符合人自然本性的需求.

2.自我超越与关心他人

郎吉努斯认为:“崇高是伟大灵魂的反映.”处于艾略特的“荒原”时代的菲氏的伟大道德准则:“发奋勤勉、艰苦磨炼、恪守职责和人格成熟.”菲茨杰拉德将他的道德关怀由小说人物来表现.主人公迪克表现出自我成长中的美好愿望,再到自我道德的超越.首先,当他才二十六岁时,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宝贵的人才,受到了大力培养”.“幸运的迪克”期望着“做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如果没有与尼科尔相遇,他可能变得极为伟大.当后者作为一名疯颠病人连续给他五十封信时,他所有的回信都让尼科尔的主治医生弗郎茨阅读过,为的是让后者检查尼科尔的精神状态.这是出于理性道德的考虑,甚至为了让尼科尔的疯颠通过“正移情”得到治疗,他依旧允诺了“浮士德”式的责任与疯颠的她结婚从而照顾她.从道德德性来说,作为牧师的父亲让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比良知、荣誉、礼貌和勇气更可贵.”在成年后他践行了“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和一个聪明的人”.尼科尔则多得了迪克的这种自我超越而幸福过:“因为有了他,整个这段时间我从没有经受过一时半刻的痛苦,他总是尽力让我不受伤害”.


基督教教诲人们要爱邻人,救赎他人也是关心自我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阿贝·诺思置一个黑人死于罗丝玛丽的房间时,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她牵涉进极为不利之境.迪克凭借对众人的“清扫沙砾”的基督徒般的个人感染力,为罗丝玛丽免去一劫,也将阿贝拉出这场混乱.在感情纠纷中,迪克也经历了尼科尔的疯颠、死亡体验.正如福柯所言:“正是在对死亡的感知中,个人逃脱了单调而平均化的生命,实现了自我发现.”布兰特则指出:“经过批判或排除了错误之后选择的行为是‘合理’”.对罗丝玛丽的爱是他对纯洁爱情的追求,也应当是一种合理欲求的行为.在前妻尼科尔与汤米结合的绝望之时,迪克也将污辱过他的玛丽和卡罗琳赎出牢狱.让人想起他基督式的挥手告别时那份“爱人如己”的超然.

至此,作品主人公在嬗变的道德中体现了作为主体的双重性格.正如文学批评学者所指出:“在人类文化时代,质疑、思索、揭示并认识人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从中发现人类共有的价值取向——促进以人类为核心的和谐相处——变成了新的批评标准”.毋庸质疑,菲茨杰拉德诉诸笔端的行动已然预示了:“人们需要构筑新的道德体系,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以便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类似论文

《史记》的文学本体

摘 要 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针对《史记》中的个性共性统一、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等文学审美范畴进&。
更新日期:2024-11-27 浏览量:142903 点赞量:30206

对顾拜旦《体育颂》的文学价值解读

摘 要 :作家皮埃尔德顾拜旦撰写的作品《体育颂》对人类精神力量的赞颂,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有极高的地位 它ߎ。
更新日期:2024-12-15 浏览量:156580 点赞量:33828

《榆树下的》的文学学解读

作者简介:刘青女(1986――),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英美文学 摘 要:尤金&。
更新日期:2024-1-28 浏览量:21298 点赞量:5864

梁启超《少年中国》的文学价值

摘 要 :作家梁启超的启蒙文学观和文学语言创新,对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代表作《少年中国说Ӎ。
更新日期:2024-11-21 浏览量:144055 点赞量:31001

简《新青年》翻译文学的特点

【摘 要】《新青年》的翻译活动标志着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开始,它的翻译文学,既是“五四”文学革。
更新日期:2024-9-12 浏览量:118177 点赞量:25686

道德嬗变:《夜色温柔》的文学学解读

摘 要 文学学批评自聂珍钊教授提出以来,即受到理论界的积极关注 作品《夜色温柔》,被视为“心理小说。
更新日期:2024-4-28 浏览量:59859 点赞量: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