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徐迟:未曾谋面的记忆

徐迟的名字,自然当在名家之列.而我,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崇拜者.但是,20多年前的一段文字之缘,使我有幸结识了这位老人,并得益于他的影响,滋养了我的人生.尽管我们从未谋面,我总觉得他离我很近很近,即使在他已辞世整10年的今天,他的思想和才华,他对生活的,仍然时时给予我生命的启迪.

两封信

最早知道徐迟的名字,是在1978年春天.

当时,已接到大学中文系录取通知书,做着入学前的准备.3月初的一天,在县委大院遇到一位文友,他兴冲冲地拿着一本《人民文学》,见了我老远就喊:“你看了吗?好文章!好文章!”我打开一看,一下子就被“哥德巴赫猜想”这几个怪怪的却又很新鲜的字吸引住了.跑回办公室,一口气读完,好像还不能完全读懂,却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回家再读一遍,仿佛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天光云影,美妙无穷.从此,记住了科学家陈景润,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徐迟.

这是科学的春天.走进大学,如饥似渴地读书、听课,摇头晃脑地背诵先秦诸子、唐宋诗文,澎湃地讨论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兴趣盎然地观看“解放”了的老电影和时尚话剧,那是多么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啊!那时伙食还很差,买肥皂白糖之类还要凭票供应,但是,思想解放潮流与为祖国四化而学习的气氛已汇成昂扬向上的校园交响曲,催人奋进.时不我待,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就在那时,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极大地吸引了我,我读了徐迟更多的报告文学作品,如《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长绿》、《在湍流的涡漩中》等等,很陶醉于他的作品的美学氛围.

转眼进入大四,要考虑毕业论文的选题了.由于对徐迟作品的喜爱,我拟将试评徐迟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征求当代文学刘梅文老师的意见,她非常支持我,并提供了徐迟的通讯地址.初稿完成后,我于1981年10月12日给徐迟先生写了一封信,向他请教了三个问题:第一,报告文学可以有细节的虚构吗?虚构能够加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但这样是否失真?第二,报告文学与人物通讯有何区别?第三,您五十年代未完之作《火中的凤凰》可否看作一篇构思宏伟的报告文学?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当时文学理论方面的某些难点.

10月19日,收到徐迟先生复信.

启元同志:

回答你的问题:

(一)文学、艺术无一可以缺少虚构.虚构逼真,就是文艺的真实性.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不多.梅兰芳演杨贵妃,跟我写李四光,都是虚构.

(二)现在很多报告文学没有多少文学.人物通讯写得好,也就成了文学.两者之间,没有多少区别.有人作了严格的区别了吗?没有写好,就出现了区别了.

(三)《火中的凤凰》是作为传记文学写的.

我一直在考虑,就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写篇文章,但一直未能动笔.

寄你一册书,或可以供你参考.

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来信问的.

祝好!

徐迟

10月15日

信中提到的寄赠我的书,就是他刚刚出版的《文艺与现代化》.

徐迟老人的信回复及时,为我指点迷津.论文修改稿《“一枝红杏出墙来”――评徐迟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完成后,我曾寄他一份.记得先生又回过一封信,大意是,文章主题鲜明,行文流畅,总体不错.但提出一个问题:“墙”何所指?以我当时的认识水平,借用古诗句作论文标题,主要着眼于徐迟报告文学的“新”.至于每个形象的寓意,则并未细致地思考过.“墙”并无特指,如果对应联想,“红杏”是他的作品,“墙”应该指报告文学领域.先生再无回信,想必当时对我如此孩子气的解释并不满意.那么,他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或许,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的知识分子,都还心有余悸吧!

一幅题词

1990年,徐迟先生赠我一幅题词,让我欣喜万分.这事还得从我父亲说起.

徐迟是著名诗人、翻译家.我的父亲钟声扬也是诗人.父亲在从事长诗创作的同时,开始散文诗创作和散文诗理论研究.大约在80年代末,父亲被选为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山西散文诗学会会长,与徐迟开会见面时大概提到了我.徐迟先生说,对山西的这个女学生印象很深.

1990年,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五届年会在山西朔州召开,父亲是主要筹办者.一时间,这个雁门关外的新城云集了一批著名诗人和学者,徐迟、柯蓝、朱子奇、雷达等,诗人兴会,盛况空前.会上,徐迟先生主动问起了我的情况.父亲告诉他,启元毕业留校,已经是讲师了.先生非常高兴,当即题词一幅,嘱咐一定要转给我.

“书赠钟启元讲师”的内容充满:

呵,自由的共和国,屈辱的日子过完了,旭日东升,黑夜消逝,光彩鲜艳的生活正在开始.假如头一天是新的,第二天它又更新,其所以是新中国,它天天都是新的.

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老人酣畅的情思一如他作品的风格,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荣辱.我懂得,他将这些诗句书赠与我,一定是期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血脉得以代代传承.

大学毕业前,我曾应校刊之约,就与徐迟先生通信事写过一篇小文章,标题是《尺素溢满护花情》.其中有这样的话:“人如花朵,亦如小苗,在它的生长期,有人浇一点水,施一点肥,就会催它喜绽芳苞,怒发新芽.我读了徐老的回信,浑身便充满了这样一种奋然向上之力.”读徐迟先生赠我的题词,有着同样的感受.

无尽的怀念

1996年12月底,我从媒体上看到了徐迟先生逝世的消息.简直无法相信,这位对生活充满火一样的人,会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人生.飞雪飘飘,寒风凄凄,为他送行.而我,却四处搜寻关于他的一切信息,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以寄托自己无尽的怀念.

徐迟1914年10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一冰,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并任校长.徐迟出生那一年,徐一冰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现代体育刊物《体育杂志》.

徐迟小时候聪慧好学,特别喜欢音乐,且具文才,颇得父亲赞赏.12岁时,跳过初一、初二,直接考入南浔中学读初三.17岁时,徐迟考入东吴大学,一度因家境困难而失学.后又径直考入燕京大学三年级.徐迟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有诗稿存世,受家学影响,文学之梦一直在青年徐迟心中萦绕.他从19岁那年开始发表诗作,并发誓要“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而声名传诸于后世”.30年代,他的诗歌创作和翻译都获得成功,出版诗集《二十岁人》、《明丽之歌》、《最强音》,翻译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战争》、司汤达的《帕尔玛宫帏秘史》、爱伦堡的《巴黎的陷落》等.一颗文学新星已经升起.

抗战时期,徐迟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进步,曾在重庆郭沫若主编的《中原》季刊当编辑.1945年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徐迟发表《颂歌》,颂扬、为和平而奋斗的宽阔胸怀.在国统区作家中,徐迟是第一个公开发表诗歌颂扬的人.当9月1日参加中苏文化协会的一个聚会时,他荣幸地见到了,并据说是当时第一个和握手的人.9月16日,在红岩村接见了马思聪和徐迟二人.此后不久,为徐迟题词“诗言志”.在文学的道路上,徐迟曾地说过“诗从,文崇马克思”,表达了对这两位伟人的敬仰.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任英文版《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1961年举家迁到武汉.他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编辑、翻译和研究工作,时有新作问世,一直享有盛名.“”结束后,徐迟在报告文学创作和报告文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对我国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到了晚年,仍然不减,笔耕不辍.

徐迟的一生,展现了诗与梦相辉映的独特光彩.他追随时代前进步伐,洋溢,高歌迈进.他的朋友们回忆,他是圈内老人中最早使用电脑的人.朋友们都说,他缺少世故,是一个率真的人,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

10年了,我常常怀念这位老人.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他对生活充满,他始终以诗人纯洁的心感知时代前进的脉搏,这些都让人肃然起敬.相信他的诗和梦还会辐射出更多的光和热,给我们这个社会以更多的热情和智慧.有时不禁会想,先生火热的生命为什么竟选择了一个冷峻的日子离去,难道是去追寻他的诗和梦去了吗?愿他飞翔的灵魂给我这个未曾谋面的晚辈托一个梦,回答我无尽的猜想.


( 责编任重 )

类似论文

林则徐的《传牌稿》

我在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引起我特别注意的不是那些回廊阁楼、假山鱼池和衣着、奏章,却是陈列在一个角落的橱柜里&。
更新日期:2024-3-15 浏览量:43035 点赞量:9928

徐乐江试水金融电商

人物:徐乐江 职务: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领域:钢铁 事件:发力电商金融 徐乐江联手马云真的只是网上卖。
更新日期:2024-10-21 浏览量:129712 点赞量:27501

记忆中的银川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银川只有一条主要马路,从贺兰山下一直延伸到银川的东门,贯穿了银川市的3个地方:。
更新日期:2024-5-26 浏览量:67854 点赞量:14636

化学趣味记忆法

摘 要:本文总结了一些对提高记忆效率有显著帮助的方法,让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记忆变得而简单充满趣味性 关。
更新日期:2024-6-3 浏览量:11122 点赞量:3173

致陈述的记忆

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指责同学词汇量太少 于是大家绞尽脑汁想新词,我还生造过这么一句:像一次高空跳伞,身体飞速。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6562 点赞量:24536

历史教学记忆法十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125-01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
更新日期:2024-7-11 浏览量:91651 点赞量:19784

徐子黎:读书不肯为人忙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为生而活的人,另一种是为活而活的人 不问吃穿,不管住行,不谈恋爱,一心沉溺于古典文献学世界的徐子黎应该。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30316 点赞量:2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