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之辩看双关和多义

作者简介:张品(1986-),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方向.

摘 要:言意之辩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有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尽意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言外之意是言意之辩讨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双关、多义是言不尽意的产物.

关 键 词 :言不尽意;双关;多义

言意论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基本论题之一.它从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和意蕴表现的关系角度来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考察的是言与意作为文学的两种构成质素相互间的内在构合关系.先往论者一方面意识到言与意两者之间相互表里,难以分割,无意不会有辞,而无辞意也就无处可寓,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到辞与意毕竟是两个概念,两种事物,两者之间存在相当隐秘曲折的关系.先秦论者在言意关系中的这些思考奠定了古代诗学言意论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当所说所写之言不能很好的表达内心所感之意时,便形成了双关,多义等文学现象,笔者结合古诗词对言不尽意论做一些探讨.

一、关于魏晋“言意之辨”的三个观点

魏晋时期,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就言意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认为言不尽意,以荀粲、张韩等为代表.第二,认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以王弼为代表.第三,认为言尽意,以欧阳建为代表.

当然,从表面上看,无论言和意是何种关系,都仅仅将语言定位为达意的媒介、工具和外化形态,而忽视语言的本体价值.哲学领域中“言意之辨”作为文学领域讨论此问题的诱因和借鉴,掀起了当时文学领域对创作中言意关系的讨论以及重视语言本体价值的浪潮.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如何结合文学本身特点来谈文学创作中的言与意,如何使情志和语言完美地结合,成为诗学的首要问题.

二、文学创作中言意问题的提出

陆机在《文赋》的序言中结合自身对创作的深切体会,明确指出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在于探讨文学创作的“用心”,即“意称物”和“文逮意”的问题.“意称物”,即如何使创作中作家的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的物象彼此相称而融合;“文逮意”,即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把心中孕育的具体生动的文意,及时地把握并准确地表现.作文最担心就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文赋》中的言意思想,是作为文学语言进入自觉时代的显著标志,人们首次对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这种认识,为我们剖析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贡献及地位是不可言喻的.


陆机之后,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创作中的言意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在刘勰看来,创作中言不尽意的现象是必然的.他认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1],“意”与“言”是具有不同性质两个个体,“意”在头脑中处于不稳定的形态,它虚无飘渺,无形无踪,具有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而“言”是实在稳定可以触及的东西,“意”落实于“言”,是质的转换,的确很困难.如果解决好二者间的矛盾,则言可圆满表达意,二者完美结合;否则,言与意将形成错位而形成断层.上述分析、认识体现了刘勰在理论上探讨视角的转变,即对审美主体思维机制的关注从一般的外部形态描述进入到内在本体原因的分析,这种转变体现了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层面.

三、言外之意的审美发掘――双关,多义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在创作的言意矛盾中进一步发掘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审美范畴―― “隐”与“秀”.但是,直到刘勰提出“隐”和“秀”,文学的这种审美追求才作了明确定位.在六朝之后,关于言外之意的论述,越来越深刻,以至有了意境理论的出现创作中,人们不断突破语言作为载体的僵化陈规,而开掘着语言自身的双关和多义的生产和呈现机制,使言意矛盾的困苦体验发展到文外之旨的审美追求,同时这也是对诗性语言的追求过程.

(一)双关

双关是指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的字面意义是明确的,内涵的意义是暗蕴的.双关的存在基础是语言材料的多义现象和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即语言材料和表达意义的不统一对接,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读者领会其弦外之音.

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水部,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兼主考官.在当时的唐朝有士子向著名文人行卷的风气,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考之前诗,献上这首诗,委婉试探自己的文章是否主考官的心意.本首诗字面是说的是新婚妻子向丈夫询问妆容的得体与否,而实际上就是朱庆馀对主考官内心想法的试探.其谨小慎微的态度和新嫁娘如出一辙,两种意蕴都跃然纸上.张籍观后,回了他一首诗:即《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也是同样的双关笔法,含蓄地肯定了朱庆馀的才学.

可见,双关表面上的意思,不是说话或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弦外之音”.即言此而意彼,但由于它的特定读者与作者有着特定的关系、特定的环境,彼此有着共同的交际背景,所以,不需点破即能迅速领悟其真意,不会造成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障碍,而且,“双关诗”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能避免直言不讳所产生的心理刺激,使对方乐于接受,造成“曲径通幽”的良好交际效果.

同时在古诗中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不但有助于诗歌的多义性、含蓄性,进而营造出诗的高格,引发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语言本身增强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激励后人的至理名句.

(二)多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多义是从静态的描写上去看的,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具有两个以上意义的多义词语.但从诗学的角度来讲,多义就是言和意之间的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即言和意之间存在的一对多的关系.如杜甫《春望》,关于第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一连三个月;(2)两个春天的三月份,指两年;(3)整个春天(三个月); [2](4)一连数个月,多个月,指时间长.上面这些理解涉及于“烽火连三月”中“三”的意思,从语言本身去看,作第四种解释未必不对.这首诗歌是五言律诗,不但对词的对仗要求工整,而且也对每句中的平仄要求甚严.下句的第四字既然是仄声“万”,那么“烽火”句的第四字必为平声,可是在这十个数目字中只有一个选择了,即“三”.而且“万”不是表具体数量的“一万”,那么“三”也当然表示约数了;而且自古以来“三者为众”.可见这四种对“烽火连三月”的理解都能够成立.

综上所述,魏晋六朝的文学家、文论家在吸收哲学上言意思想的同时,使言意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中国古代诗歌在历史大浪的淘洗下以精华的形式保存下来,就是因为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它以精简微约的语言来表达出诗人心中无限的意蕴.诗句用多种修辞手法用语言文字构建文学作品,表达出了一种或多种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同时也会因读者的阅读视野和对某些事物认识的不同而造成“一物多义”.这就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多义现象,要弄清作品的作者究竟是哪种或者哪几种象征义,仍需要从整体上入手,结合具体的诗作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主观状态来看看这些象征义是否与整首诗的构思一致.(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类似论文

文学中的言意关系

摘 要:文学中的言意关系的变化实际上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哲学和文学理论中心悄然变化的深刻折。
更新日期:2024-10-2 浏览量:16612 点赞量:4467

《尘埃落定》“言、象、意”初窥

【摘 要 】本文以新生代作家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为研究对象,对文学审美的三个层次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言――文学话。
更新日期:2024-10-5 浏览量:19581 点赞量:5843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中的言意之辩

摘 要:言与意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滥觞可追溯至《周易》,而对它的探讨则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本文就南北朝。
更新日期:2024-11-17 浏览量:143988 点赞量:31110

读代讲感悟《春》意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渐渐地淡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本文从朗读教学法入手,通过听读玩味,积累春天的情趣,接着让学生听读。
更新日期:2024-8-26 浏览量:106088 点赞量:22778

捕捉最佳的言时机

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抓住最佳交谈时机,或者说,决不放过应该谈话的机会,这是保证言谈成功的一个重要技巧。
更新日期:2024-6-14 浏览量:79542 点赞量:17245

《成功金言》节选(一)

作者简介:张清华,河北河间人,生于1951年10月 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 曾在沧州市计划委员会工作 1983~2003年6月先后任河北省委处。
更新日期:2024-4-17 浏览量:55918 点赞量: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