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文学之蕊,酿甘甜之蜜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读物,并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阅读的渴望.然而,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面对大部头作品,他们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而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且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因而我们的阅读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怎么办呢?为把学生引进文学名著的殿堂,我尝试了三种做法.第一,营造氛围.每堂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走进名著”,形式多样,进行个性化创作,学生或朗诵、或表演、或讲故事等但内容必须是名著.第二,吊吊胃口.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到《儒林外史》这本书中找来读读等”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又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第三,划小组.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

二、传授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经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读名著不同于浏览浅显易懂的通俗读物,要读出成效来,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教会学生静下心来,探求作品的内涵,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读名著就是在发现,所以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心态要平和.现在有很多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阅读作品,阅读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心里想着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头脑中猜测着会考什么样的题目.这样带着杂念,是读不出原著的味道的.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集中精力,就像听柔美悠扬的古典音乐一样,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去联想,去想像,去感受,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才能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达到阅读作品的真正目的.第二,教会学生不求甚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不必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名著中某些内容,学生无法做到求甚解.因此,读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内容浏览,哪些内容精读.第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批注,等等.我在上名著导读课时,常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写、抄、评,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门道.“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法,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仅为阅读而阅读并不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尽可能做到“读书有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还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学习在于积累,写作更离不开素材的收集,因此读书要做笔记,否则收效甚微.写读书笔记,内容多样,摘抄名句名段名篇、写读后感,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总之,名著是人类文学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经久耐读,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如鲁讯先生所讲:“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那就让我们的学生多采撷文学之蕊,那甘甜可口的蜜汁自然也就酿出来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沾化县滨海镇实验学校)

类似论文

采文学之蕊酿甘甜之蜜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
更新日期:2024-2-27 浏览量:32405 点赞量:7829

《尼采与华文文学文集》序

呈献给读者的这本论文集,主要是2012年11月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尼采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的结。
更新日期:2024-1-13 浏览量:19254 点赞量:5412

文学课堂教学审美场的内在机制

摘 要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课堂教学审美场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机制 其一是审美心。
更新日期:2024-10-26 浏览量:132355 点赞量:28637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

摘 要:典故是文学作品中,构成其丰富语言和内容的关键之一 与其它的常规手段相比,典故均具有更加深刻į。
更新日期:2024-8-13 浏览量:104598 点赞量:22534

文学文摘要范文链接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的作业是专家围绕作文教学设计的,老师们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有的老师。
更新日期:2024-11-20 浏览量:141866 点赞量:29965

怎样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探幽揽胜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和不经意处停下目光,仔细寻觅僻静幽雅的胜景,从中获得一种新。
更新日期:2024-2-21 浏览量:34073 点赞量: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