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2006年第2期

1986年1月,经《北京日报》李凤翔君介绍,我被调往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听说《民族文学》的领导都是少数民族,编辑也多为少数民族,我心里便不踏实起来.我将如何对待领导?将如何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我心里不禁想起“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我越想心里越觉得不安.到了《民族文学》以后,情况怎样呢?


一、

《民族文学》当时的主编是玛拉沁夫,副主编是金哲、白崇人.玛拉沁夫,蒙古族,我国著名作家;金哲,朝鲜族,是朝鲜族著名诗人;白崇人,回族,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做过民族大学的教授,是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玛拉沁夫,他夫人也在.

我和老玛谈到我愿意做编辑工作.我说:“王蒙、友梅、少棠和您,都很有才华,可以当作家,我不行.但我可以当编辑.”

老玛说:“在做好编辑工作之余,还可以写东西.”

他夫人说:“现在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啦!”我感觉她特别家常、可亲.

过了一会儿,有客人来访,老玛指着我向客人介绍:“这是北京调来的作家.”我有些受宠若惊,但也感到老玛对我的高看和友好.

每次开会时,都要听老玛讲话.他声音响亮,语调亲切,既有文采,又有见解,叙事简洁,说理深刻.我很爱听他讲话.

重点稿子,老玛都要亲自过目.稿签往往写得很长.既指出作品的优点、长处,也指出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希望.有时他亲自动笔修改.同时对一审、二审的意见亦有所评点.他不喜欢看稿的意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不喜欢“用与不用请领导决定、定夺”这样的字眼.老玛写稿签,都是用粗粗的蓝色或红色的油笔,飞龙走蛇,很是漂亮,那简直就是最好的书法.我爱看老玛写的稿签.

老玛是为文大家,讲话、看稿亦有大家之气.听他讲话,看他写的稿签,都能学到东西,都能受到艺术的熏陶.

金哲,很能喝酒.有一次下班之后,我和几个同事在一起小酌.老金到场了.我们便欢迎他.他拿来他带的松花蛋给大家吃.在喝酒时,老金说,啤酒对他是白开水,白酒对于他也是白开水.李白斗酒诗百篇,老金喝酒如喝白水,文思敏捷,诗泉喷涌,创作如珍珠般丰收.到年届60退休之年,长诗、短诗集已达20多部.

老金在杂志社是抓行政、管创收的.当时《民族文学》的待遇很好.有人曾说过,作家协会这些单位,我们比哪个单位也不差.我在怀柔县文化馆工作时,当时每月的工资是110块钱,调到《民族文学》就挣210多块钱,几乎翻了一番,我的满意、愉悦之情自不必说.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3个春秋,玛拉沁夫调任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金哲接任《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在担任主编时,老金有一个就职演说.老金是用朝鲜文创作的,很少用汉文写东西.平时说话,地方特色也很浓.可他那就职演说却非常精彩.汉语讲得准确、生动,又很有理论水平.我心里不禁佩服.

老金说:“文无定法,贵在自然.”

我便想到:为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宋朝苏东坡的话.

老金说:“作文要简洁,简洁是天才的表征(契诃夫语).”

我便想到,不久以前,我在旧书店看到一本书,名曰《现代散文选》.那上面所选的作品,都是现代散文名家的.前面有一篇序言.序言对周作人吹捧备至,而对鲁迅却有所褒贬.序言里有一句话:“一篇散文,同样的内容,胡适要用1万字来表达,周作人3千字就够了.”胡适是个大学者,是我国“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这话对胡适当然有失公允,但由此亦可看出,周作人散文的简洁、精当了.

会议休息的时候,我跟老金说:“如果一篇东西用3千字可以表达,写了3千2百字,那2百字就是多余的.”老金说:“当然!”我觉得老金确实是内行、专家,心里对他的欣赏、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白崇人,他的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很有成就,有专著两部出版.同时他也搞创作,他的短篇小说颇有特色.据说,他近年来在写长篇,愿他的鸿篇巨制不久将付梓问世.

当时老白在编辑部抓业务,他不仅组稿,看稿,看终审,还要改稿,甚至连校对都很关心.

古人云:字是文章之衣冠.校对工作更是文章的脸面,直接关系到刊物的质量.老白对校对工作要求很严格.为了消除校对错误,把校对工作搞好,他制定惩罚办法,还聘请了民族大学的一名语言专家,每期刊物都送给她看,让她指出错别字、不通的字以及标点符号的错误.

《民族文学》的工作,事无巨细,老白都要管.

老金说:“老白最辛苦!”

我在《民族文学》,和老白接触颇多.

通过看稿的交流,老白说:“老胡的水平很好等”

1987年夏日,老白带着一些同事,其中亦有我,到贵州贵阳参加了花溪笔会.

在会上认识了不少少数民族作家,像湖南作家、《醉乡》的作者孙健忠,四川作家、诗人阿来,和后来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书记处书记兼任《民族文学》主编的吉狄马加等人.

老白对于少数民族作家,不管是刚刚斩露头角的,还是颇富盛名的,都很关心,都很爱护,对他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评论,给予推荐,那种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感动.

通过和老玛、老金、老白的接触,我在来《民族文学》之前那种担心和顾忌消失了.我觉得我那种想法是多么可笑.我从3位领导身上,不同程度地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为文和如何干好编辑工作.

二、

我在《民族文学》杂志社,因为自己是一般编辑,又是中年人,所以和年轻人接触较多.《民族文学》的年轻人,不少是名家之后:王山是王蒙之子;李克坚是李 之子,蒙古族;李霄明是舒群之子,满族;尹汉胤是尹瘦石之子,满族.

王山从新疆大学毕业,精通维文,喜欢文艺理论,对文艺理论颇有研究,为《民族文学》理论编辑.不久即调往《文艺报》理论部,为理论部副主任.李克坚,高中毕业,是小说编辑.他看稿很准,颇具编辑水平,除爱好文学外,他还善于丹青,喜欢绘画,他画作颇多,办过画展.他是画家,还是鉴赏家,对岩画颇有研究.他曾写过一本有关岩画的书,出版问世,供年轻人、中小学生阅读.尹汉胤,喜欢美术,更喜爱文学.他先是做美术编辑,后改做散文编辑.他人很聪明,也爱讲话.他读过很多书,文学的,理论的,中国的、外国的,谈起来颇有见地.他做美编,封面设计、插图、标题字样都搞得很活,使刊物具有相当的审美效果.李霄明,人长得很英俊,举止干练.他言语虽然不多,但总给人一种亲切、和悦之感.

《民族文学》还有几位年轻人,现在多是年过不惑的中年人了,多为少数民族兄弟,也有个别是汉族同胞,他们也大都是名家、名门之后.他们都在《民族文学》的不同岗位上负责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们本人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成就.

斗转星移,似水流年.《民族文学》的名家名门之后,一个个是顶梁之柱,支撑着少数民族这个文学殿堂;一个个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少数民族这块文学园地.

三、

时间的车轮转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老领导一个个都退休了.我国著名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从四川省作家协会调至中国作家协会,担任书记处书记,并兼任《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

《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云集,人才济济,加上还有汉族同胞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办好,而且越办越好.愿少数民族这个文学园地百花盛开,长久地争芳斗艳,流光溢彩.

我自1986年到2002年,在《民族文学》工作了16年.在这16年里,我接触了许多人、许多事,所见所闻所感甚多,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都淡漠了,忘却了.然而还有不少在我的脑海里印象颇深,成为了我的记忆――多是美好的记忆.以上所记,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篇幅所限,别的就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了.

责任编辑杨玉梅

类似论文

于是乎2006年第2期

应届毕业生择业,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内部选拔人才,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 于是乎,读书的不好好读书,忙于积累工作经验。
更新日期:2024-5-19 浏览量:67662 点赞量:14774

六斤猪肝2006年第2期

部队调防,从城市来到一个大山沟,放眼望去,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倒也景色宜人 只可惜山上的蚊子又大又多,一到黑夜,就成群结队地向人。
更新日期:2024-6-1 浏览量:11798 点赞量:3557

如是我闻2006年第2期

中华武功,博大精深 传承至今,更见繁复 时有故弄玄虚者渲染夸张,渐失武术本来面目,其中尤以《易筋经》等武学巨著易流于玄虚之弊。
更新日期:2024-12-14 浏览量:153548 点赞量:32349

童年的鞋2006年第2期

冬天到了,满街都是时尚醒目的长靴 我翻箱倒柜地找去年买的那双卡其色羊皮靴,却看到了被细心包裹着。
更新日期:2024-2-15 浏览量:30694 点赞量:7385

卓越速递2006年第2期

国寿推出全球健康险计划 近日,中国人寿与安泰人寿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签订独家业务合作意向书,今后双方将共ࡧ。
更新日期:2024-4-23 浏览量:56209 点赞量:12552

体会差别2006年第2期

办公室聚谈,我们经常谈及生活方式 同事L说,弟弟和弟妹都没有固定工作,自己总忍不住要接济 结果,给他十块钱,人家能花五块钱上。
更新日期:2024-3-16 浏览量:43255 点赞量:9976

新春寄语2006年第2期

金鸡送旧岁,玉犬报春来 《财经界》在广大读者的亲切关怀下又增长了一岁年轮,又向前扎扎实实地迈进了一步 回眸过去௚。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19962 点赞量: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