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修的马华文学史

摘 要 :方修在东南亚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取决于他在马华文学研究领域所做的拓荒性的贡献:他是马华文学诞生以来系统深入研究马华文学的第一人,是对马华文学性质和特点作出科学界定的第一人,是对马华文学的源头和分期作出合理界说的第一人,是海外华文文学界本地人撰写本地文学史的第一人.

关 键 词 :方修,马华文学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2-0010-06

方修是东南亚的一位资深作家和编辑家.他创作新诗、散文、小说和杂文,但影响均有限.他引起马华文艺界乃至整个东南亚文坛强烈而普遍震动的是他对马华文学史的研究.作为文学史家的方修与作为作家的方修,其地位和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方修在东南亚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在马华文学史研究领域所作的拓荒性贡献.

(一)

这里不妨回顾一下方修研究马华文学史的初衷.

方修于1922年出生于中国,1938年南渡吉隆坡附近的巴生港,1946年定居新加坡.他的本职工作是作报刊杂志编辑和华文学校老师,为什么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从事马华文学史研究呢这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由客观条件逼成的.本来,比他更早来南洋、更早登上文坛、对文艺史料有更多接触和了解的人,更适合做这项工作,可他们不愿意坐这个“冷板凳”.而方修却不同,他把这个没有市场价值的事当成一份严肃的工作来做.另方面,人们在总结马华文学的经验教训时,深切感到马华文学要成为具有本土意识的文学,真正走入世界文学之林,它就应摆脱“侨民文艺”所陷入的困境,从“中国文学支流”的状态下独立出来.可是,当时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对马华文学的研究也只有片断、零星的论述,并无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正当方修为马华文学绘制文学地图的时候,仍未结束的殖民统治,还在论自由.他能做的,以及别人允许他做的,都是以不触及敏感话题为限.因此,如何躲过书报审查官员的眼睛,用春秋的笔法去具体深入地研究马华文学史,以供马华文学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便成了时代的迫切要求.方修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的推动下,去从事马华文学史研究的.他在回答马来西亚记者张玉云的提问时说:是“历史使命感”,使他进入马华文学史研究领域:“编写文学史并不是什么重大工作,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份任务来做,但求在工作时尽力而为,尽量客观.我编写文学史,尤其是战前文学史,是要对前一代和后一代的人有所交代.我们不能让后人对前人的事‘蒙查查’,也不能让前人的历史潮流没有记录.”而且他认为,研究马华文学史并不局限在发掘、整理本地文学遗产.因为“马华文学史其实也是一部华裔移民的血泪斑斑的苦难史,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的精神.作家们一批批被迫害、被驱逐,却留下很多有价值的作品.作品本身及其体现的人格精神,都值得保存下来,以便对前人和后人有一个交代.”这说明方修并不是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而是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学史家,方修觉得后人应继承马华文学这种战斗传统,把马华作家所体现的人格力量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精神资产.

研究文学史仅凭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学识上的积累.方修正有这样的基础.他从小就受中国“五四”文学的薰陶,早年熟读鲁迅、郭沫若、茅盾的作品.这些作品引导他向上向善,在提升其精神品质情操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巴金的书他同样喜欢.他不仅能欣赏鲁迅的冷静,也喜欢巴金的.他既读文学书,也读中国艾思奇、胡绳等人的哲学或社会科学论著.此外,还有乔冠华、金仲华等军事或时事评论,邹韬奋、曹伯伟等的青年修养讲话,以及苏联文学作品《母亲》、《毁灭》、《铁流》等,都是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不像现在青年人专读流行的张爱玲小说之类.正是这种成长背景及社会运动改革高涨年代的带动,使方修撰史时明确应称赞什么,反对什么,应提倡什么,否定什么,明确文学应成为时代和社会的缩影,而不应成为专门抒写个人喜怒哀乐的自娱工具.

正因为方修研读过大量中外作家作品,并有较深厚的知识积累,所以当他从文学创作转向文学研究时,虽然使一些人感到突然,其实他在思想和学识上做的准备并非一日之功.这里不妨再举一例,方修在读中国新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读过中国出版的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比较了王瑶、张毕来、丁易体例的异同.为了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史著体例,方修还认真研读了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这为他描述马华文学的嬗变,把各种文学现象处理得不枝不蔓、脉络分明,提供了极好的参照系.

充分占有史料,是方修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所谓文学史研究,是人们了解分析、理解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活动.研究文学史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哲学思辨法、逻辑分析法、科学抽象法、直觉思维法、文献研究法、定性的方法等等.对方修来说,他用得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他的文献研究法,建立在史料的全面搜集与鉴别上.当他第一次接触到战前由康马人主编的《南洋周刊》合订本时,他就把整理马华文学资料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他夜以继日地翻阅发黄的旧报纸,到新大图书馆、工商学校图书馆抄写文章.在影印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他靠的正是这种笨工夫.抄不下来,就用照相机拍,照片洗出后再用放大镜看,一字一句地读.尽管殖民地时代没有,造成有些资料无法在文学史中公诸于世,此外,还有吉隆坡资料比新加坡难找,槟城的资料更是残缺不全,无法全面搜求.但方修后来还是尽可能将其弥补.这与那种犯“肚空症”的评论家不将自己的论据建立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研究马华文学史一般应具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可方修的条件很不理想.除了严重的殖民压迫,还有沉重的家累.且不说他求学时遇到战争,南来后要避战祸,仅说孩子就不大争气,其中两个考不上大学,方修要为他们找出路.在动荡的时代搜集文学资料,本是一种艰辛的拓荒工作.身为文学史编写者,方修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家庭的拖累与经济困难,而在掌握众多史料后却因时代的原因只好割爱.如在评孙流冰的作品时,方修明知他是被英国殖民政府遣送出去的,但下笔时却无法直说,只好含糊其辞写成对他的情况“不清楚”.其实,方修不仅知道他离开大马的原因,而且还知道他被遣送后的生活状况.值得肯定的是,在这种严重困难面前,方修表现了认准目标即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绝不旁鹜的献身精神.他分秒必争,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不分日夜地抄写,每天工作到下半夜二、三点,节假日均在“爬格子”中度过.即使有时糖尿病发作,也不愿意中断自己的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方修将人生最宝贵的光阴均奉献给下列马华文学史的整理与著述中:

《马华文坛往事》(1958年)

《文艺界五年》(1961年)

《马华文艺史料》(1962年)

《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1962年,中卷,1963年,下卷,1965年)

《马华文艺思潮的演变》(1970年)

《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轮廓》(1974年)

《马华新文学简史》(1974年)

《战后马华文学史稿》(1978年)

《新马文学史论集》(1986年)

《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1987年)

《马华新文学选集》(4册)

《马华新文学大系》(10册)

《战后马华新文学大系》(7册,已出版4册)

此外,他还以《马华文学六十年集》为总题,收集、整理和编辑马华主要作家如铁抗、张天白、金丁、胡愈之、流冰、老蕾等人的作品选集.

在马华文学界,对方修上述文学著述,不时有人提出批评,并对某些史料作出辨正,有的意见还带有“讨伐”性质.在反对者中,既有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着眼的,认为马华文学史的研究不应成为“左派政治运动”的注脚,也有对“抗日卫马”的口号提出商榷和胡一声笔名考辨,还有因马华文学的性质及其分期问题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意见分歧.经过论争,方修在坚持原有正确观点的同时,吸取他人合理的意见,修正了自己某些论述的偏颇,其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马华新文学史稿》还出版了外文版,由联合国提供翻译经费在日本问世.《马华新文学简史》也已成为华社读者研习马华文学的优良读物,它是独中生参加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考试和高中华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于1995年12月20日来到吉隆坡作马华文学演讲时说:“方修先生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他对马华文学的研究,特别是马华文学史的研究非常深刻.我的一点点关于马华文学的知识,也是从他的著作中来的.”足见方修的马华文学史的研究影响是多么广泛和深远.

(二)

综观方修马华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不难感到他在马华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

第一,方修是自马华文学诞生以来系统深入研究马华文学的第一人.

以前的马华文学研究,多局限于作家作品评论及某些文学论争的评价和文学现象的描述上.自从方修的《马华新文学史稿》、《马华新文学简史》出版后,马华文学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一门学科,从根本上改变了马华文学研究不算学问及马华文学无史的局面.

当然,方修用现实主义文学观来描述马华文学史,难免有欠周全之处.因而他的马华文学史研究,还不能说成这门学科的成熟标志.但必须强调的是:马华文学自来无史,有之,则自方修始.正因为我们把方修的论著看作是马华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创始的标志,故此后关于马华文学史的研究著作,尽管运用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及取得的成绩与方修不甚相同(如杨松年的论著),可在整体思路和框架设计上,无疑参考过方修的论著,吸收过他的研究成果.至于中国学者编海外华文文学辞典一类的工具书,大段大段引用方修的著作,也不在少数.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马华文学研究领域,至今仍未脱离“方修时代”.

今后马华文学史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就必须尽快超越方修研究的思路及其体系.而要超越方修,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方修的论著诚然可以质疑乃至否定,但这质疑和否定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说理和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而不应过分意气用事,更不应扣帽子、打棍子.因为一旦把学术之争上升到“马共”一类敏感问题时,或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简单与“左派政治运动”挂钩,均不利于问题的探讨,而只会破坏学术建设.

第二,方修是对马华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作出科学界定的第一人.

方修认为:“反侵略反封建”是马华文学的特质.这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早在十九世纪,马新两地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战后并没有面对新的侵略者,为什么还要反侵略”又云:“当时新马两地华社都是移民社会,不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属于马来民族,如果强调反封建便会挑拨马来民族社会的矛盾,马华作家为什么要去制造这类种族灾祸”而方修认为:“十九世纪以后新马两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本地华人群体渐渐形成移民社会,这话不错,错的是把移民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或对立起来,实则移民社会并非与封建社会无关.它是半封建社会,是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正因为这样,马华文学才有反侵略反封建的作品产生.”“反侵略反封建,原是现代马华文学的优良传统,是现代马华文学诞生俱来的精神,是现代马华作品自然呈现出来的内容.这种精神,这种内容,最初见于一般创作,如诗歌、小说等,后来才有评论界予以理论的概括,产生了‘反侵略反封建’之说,公认这是马华现代文学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方修在研究马华文学反侵略思想问题时,强调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本地面对外来的侵犯胁迫的时期,反侵略的内容侧重在反对外侮,抗敌卫马.但在和平时期,反侵略的内容则侧重在反对内在的殖民统治者对本地人民的掠夺与奴役,也即是“反殖”等所谓“民族自由更生”,也与“反侵略”相同,是“反殖”、“争取独立”的意思.原因是“反殖”、“争取独立”等字眼,在30年代是一种禁忌,一般报刊都予以回避,文艺界采用了“反侵略”、“民族自由更生”这种比较隐晦曲折的表达法,显然是带着镣铐的跳舞.方修如此明确提出和详细论证马华文学“反侵略反封建”内容,无论是在马来西亚还是东南亚其他国家,这都是第一次.

现代马华文学史,是不是一部马华文学的自立运动史这是另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马华文学从诞生之日起,直到1949年仍然摆不脱中国文学的影子,以至未产生过一部宣扬独立建国的作品.而方修明确地指出:马华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马华文学自立运动史.它一开始就出现了侨民思想和本土意识思想两股力量在互争短长,在交替起伏,总体上说战前一段时日是侨民思想占上风,战后则是本土意识渐渐反先.到了五十年代反黄运动兴起以后,本土意识就完全取得支配的地位了.这整个过程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根本无法分割开来.方修的论著还指出:本地作家的反殖意识,早在马华现代文学的萌芽期(1919―1925)已经滥觞起来,二十年代后期勃起的新兴文学,就有了色彩鲜明的反殖作品出现.方修又指出:“侨民作家”多有两面性,即“既有去国怀乡,心切中原的一面,也有支持本地反殖运动,为英国人所不能容忍的一面”.当然,方修的论述还需进一步补充、展开――尤其是战前的本土意识部分,但他有关从“南洋文学”到“马来亚文学”、“马华文学”的看法,毕竟自成一家之言.


第三,方修是对马华文学的源头和分期作出合理介说的第一人.

马华文学究竟从什么时候算起对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较多人认为应从1927年算起.还有1931年、1935年等说法.所谓“1927年说”,其根据是这一年发生“清党”事件,有许多作家亡命海外,由此推想马华文学是这些亡命之徒搞起来的.“1931年说”则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各地华人抗日情绪高涨,有人猜测是这一政治事件激发了马华文学的诞生.前一说法还不算太离谱,后者就有点匪夷所思了.“1935年说”更加荒唐.据称“中国戏剧家吴天这一年南渡新马,弘扬戏剧艺术,因而推动了马华新文学的发展”.方修认为:这些看法都没有认真查阅史料和进行科学论证,因而不可靠.可靠的说法应为1919年.在这年的10月初,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刊,其副刊《新国民杂志》及另一些版位如《时评栏》、《新闻版》等,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白话文章,这是马华新文学史的发端.当然,《新国民日报》并非新马地区的第一家华文报刊.它在发刊以前,已有不少华文出版物存在.其中最有名的是叻报及其副刊《叻报附张》,此外还有《星洲评论》等定期杂志.但这些报刊登载的白话作品大多是在《新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民国杂志》之后,而思想精神的革新则要迟些(如《叻报附张》),有些虽然较早出现白话文字,但数量甚微,内容方面也缺乏“五四”的时代精神(如《星洲评论》).因而真正渊源于五四运动的马华新文学活动,《新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出现,实为其发轫.方修这一看法虽然不是定论,但比起作者在《马华新文学史稿》中以1920年的《叻报俱乐部》的问世作为马华新文学史的发端来,显得更科学、准确.这正是方修“史识”精益求精的一个重要体现.

方修研究马华文学史主要是开头的三十四年至战前二十三年(1919―1942),战后十一年(1945―1956).这三十四年可分为七个时期――一、萌芽时期(1919―1925),二、扩展时期(1925―1931),三、低潮时期(1932―1936),四、繁盛时期(1937―1942).战后依次是:五、战后初期(1945―1949,六、紧急状态初期(1948―1953),七、反黄运动时期(1953―1956).方修叙述了这七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每个时期介绍了若干重要的作家――萌芽期六、七位,扩展期二十余位,低潮期十余位,繁盛期约三十位,战后初期及紧急状态初期各约十五位,反黄运动时期约二十位,合起来是一百五十位上下.对这种分期法,争议最大的是“反黄运动”.其实,这并非是方修一人的看法.之所以这样分期,是因为“反黄”确是马华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从英殖义者实施紧急法令以后,马华文学陷入低潮.殖义者不但在政治上搞白色恐怖,逮捕一大批反殖人士,封闭许多民间团体,而且在文化上实行“禁书驱儒”政策,驱逐了一批马华作家出境,甚至连代收稿费的排字工人也不能幸免.对本地报刊则动辄以“共党”嫌疑查禁.在这种情形下,小说趁机充斥市场,当时少数马华作家,不得不到香港出版著作,直至小说毒害严重,以至发生了庄玉珍同学被奸杀事件,才激起了一个“反黄运动浪潮”.马华文艺界和青年学生,以创作本地的健康文学作品为已任,出版各种文艺刊物,使马华文学创作空前丰收.这是1948年至1953年马华文学的史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至于有的论者把新加坡华校学生的“反黄运动”(1953年)和学生反对国民服役的“五一三运动”(1954年)两件事混在一起,说什么“5月13日新加坡学生因为庄玉珍被奸杀事件而游行.”像这样的主观随意性,是欠慎重的.从事文学史研究,凭印象出发,必然会弄错史实,得不到科学的结论.

第四,方修在海外华文文学界是本地人写本地文学史的第一人.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本土学者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掌握资料全面,因而常常受到其他国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力量薄弱且为“稻梁谋”的缘故,多数人的文学研究偏向作家作品评论,很少有人愿作无经济效益的文学史编写工作.因而编撰海外华文文学史(包括国别文学史)的任务,几乎都落在中国学者的头上.方修是唯一的例外他的研究,影响了中国的学者对马华文学乃至新华文学的研究,而不像研究别的国家的华文文学,是中国学者“包办”了文学史写作.

此外,方修在研究马华文学思潮、文艺论争及戏剧创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本来,一部质量高的文学史,既是社会史、时代史,也应是思潮史和各种文体史.它不应只包括小说、散文、新诗创作三大块,还应把重要的文学思潮、文艺论争加以记载.另外,也不应忽略与艺术联姻的戏剧文学作品.方修正是这样做的.他写的每本文学史,对戏剧创作的重视决不亚于其他文体.设专章论述文艺思潮、文艺论争,更是体现了他开放的文学眼光.如写于70年代初期的《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用了三章篇幅叙述“马华文艺独特性”的提出及“侨民文艺”的论争,使后人明白无误地了解到这场最大规模和最具学术价值的论争的来龙去脉.截止目前为止,“初稿”对这一问题的整理是各种史书中最翔实和最权威的记载.有人认为整理马华文艺独特性论争的史料是浪费篇幅.恰好相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至于有人认为这场论争是与马共之间在策略问题上引起的分歧造成的,这也不符合史实.据当年参加论争的胡愈之回忆,这最多只能说是新加坡同盟内部不同主张之争.

马华文学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靠一人去整理和撰写,难免有力不从心之处.对此,方修有足够的认识,常常有改写乃至重写自己著作的愿望.但他毕竟过于自信,这表现在反驳别人的批评时,态度有不够冷静之处.还有,他在新版本《马华新文学简史》中,把“幽默、闲适的作风”当作“不良文风”加以否定,也说明他的文学史观未免偏狭了些.因为幽默是一种艺术风格.它不但不是什么“不良文风”,相反是作家智慧的一种表现.“闲适”的笔调也有助于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尽管存在上述所说的不足,但方修作为马华文学史研究的拓荒者和“第一人”身份,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

【附】方修生平、著作

一、生平

方修(1922.2.9―2010.3.4),原名吴之光,另署观止、任辛等,1922年2月9日出生于中国广东,2010年3月4日逝世于新加坡.他是最先从事马华文学史料研究的学者,同时也是本地人写本地文学史的第一人,开创了马华文学研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所编选的《马华新文学大系》以及撰写的《马华新文学史稿》、《马华新文学简史》和《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参考作用,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方修被誉为”新马文学史家第一人”.

二、著作、编著

1.著作

谈小品散文

马华文坛往事

《红楼梦》简说

避席集

文艺界五年

马华文艺史料

马华新文学史稿(共3册)

文艺杂论

文艺杂论二集

马华文艺思潮的演变

长夜集

轻尘集

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轮廓

马华新文学简史

沉沦集

马华新文学史稿(修订本)(共3册)

文艺界又五年

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人物篇

炉烟集

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

小休录

两径轩杂文

新马文学史论集

游谈录

马华新文学简史

文学报刊生活

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再版)

方修自选集

夜读杂抄

息游集

看龙集

马华文学史补

马华文学史百题

重楼小诗

评论五试

方修诗文选

英灵集

重楼诗补

《红楼梦》简说

2.编著

马华新文学大系一,政府批评一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二,政府批评二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三,小说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五,戏剧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六,诗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七,散文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八,剧运特辑一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九,剧运特辑二集

马华新文学大系十,出版史料

马华新文学大系(战后)(二):小说一集

张天白作品选

老蕾作品选

铁抗作品选

白荻作品选

金丁作品选

流浪作品选

胡愈之作品选

叶尼作品选

类似论文

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背景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刘恕和范祖禹。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6859 点赞量:5174

日本的马华文学

摘 要:今富正巳是日本马华文学研究的开创者,继今富教授之后,立命馆大学的小木裕文氏、三重大学的荒井茂夫氏等都。
更新日期:2024-6-11 浏览量:78811 点赞量:16987

马珊华:永远做一名外勤总监

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一定充斥着许多不完美 缺憾、困难、逆境 也是人生的常态 我不知道完美主义者的确切定义,我只想做一名 不断。
更新日期:2024-9-17 浏览量:118557 点赞量:25689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2023年商务大会召开

2月26日,华菱星马汽车集团2014年度商务大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服务商、媒体等代表400余人聚集一堂,共谋201。
更新日期:2024-4-10 浏览量:57662 点赞量:13748

华菱星凯马跟踪报道(续)

本刊曾于2011年2-5期对2008年11月上市的华菱星凯马高端重卡产品进行过连续4期的跟踪报道 北京金安捷大型设备运输有限公司。
更新日期:2024-8-16 浏览量:105481 点赞量:22838

华菱星凯马欧Ⅴ车型整车通过欧盟认证

近日,在安徽定远国家汽车试验场,随着南德TUV认证公司工程师对华菱星凯马欧Ⅴ整车最后一组数据测试完毕,华菱星凯马欧Ⅴ发动机两。
更新日期:2024-2-18 浏览量:34160 点赞量: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