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欣赏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欣赏,是以直接的艺术欣赏能力为基础,以解读语言文字为,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把文字作者笔下的艺术品还原的过程和结果,其实质是对艺术美的“再创作的再创作”.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欣赏不仅要求学生能直接地透过语言文字的层面去认识文字作者的审美欣赏结果,还要求学生以直接的艺术欣赏能力为基础,把自己的直接审美欣赏结果与之比较,从而认识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在比较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美育的主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欣赏最主要的内容.语文教学自始至终都不能脱离文学欣赏.新版中学教材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使文学作品占到了课文的50%以上,且所精选的文学作品又特别注重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这就使中学语文教材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使文学欣赏成为学校美育中的重要方式.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不能等同于欣赏课.语文教师要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大纲要求,将对语文课文的艺术欣赏讲解得通俗浅显一些,让学生能更多地感受、更多地领悟.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而言,目前,较可行的方法是尽量少地甚至有意地避免灌输名词术语,更多地从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美的因素入手,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欣赏作品中的形象美

塑造美的形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从《美丽的西双版纳》到《蓝蓝的威尼斯》,从朱自清的《春》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大自然美景处处,祖国大地山川锦绣.从豪放浪漫的李白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从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到才华横溢的李清照,任何时代都有各种英雄人物奏响时代的强音,也有各种卑琐人物展现人性的阴暗,但不管是英雄人物还是卑琐小人,都是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艺术反映.文学作品要反映现实生活,永远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宋濂讲述了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其讲述中一个诚实守信、恭敬求师、刻苦勤奋、乐学好学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教师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剖析,使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为艺术审美活动铺设了道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进而感受到艺术美的感染和陶冶.

二、欣赏作品的思想意义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折射出真实的现实生活,体现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因而,读者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发挥想象再现作品中的形象,也不能仅满足于从作品的形象中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还必须进一步挖掘作品形象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意义.这是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就是要加强这一点.这是美育与德育的最佳结合.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要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忧乐天下的胸襟;教学冰心的《荷叶——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时,要让学生感受真挚浓厚的人间亲情.同样,我们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也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报效祖国的忠心等

三、欣赏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的语言丰富多彩、优美动人.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反复诵读这些作品,能给人舒畅愉悦的美的享受,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和音乐性,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文学语言的这些特性的同时,认真地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如梁衡的《夏感》《安塞腰鼓》,张晓风的《行道树》等,这些文章的文字错落有致,优美动人,极富艺术之美.当我们诵读这些课文时,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和谐、舒缓如行云流水般的境界之中.

四、欣赏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形象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在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特别是诗歌的欣赏,就要通过语言媒介,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去领会作品的意境美,进而领悟作品的主题和意蕴.教师可结合中学生实际,先指导学生分析意与境交融的方式:是触景生情,还是移情入景,是体贴物情,还是物我一体.然后,再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最具震撼力的语句,去领会诗人的感情旋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展现的就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徐徐行走在西风吹拂的古道上,眼前是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宁静的日暮归家的优美意境.

五、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美.就文学艺术作品而言,作家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总是从某种审美观点出发,采取其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家自己内在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审美共鸣.许多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有机融合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人的一些写景诗词,艺术性极高,诗人常用一两个诗句就画出一幅鲜明的图画,营造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好境界,如王维的《山居秋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在分析美妙诗文时,一般需要借助一定的美术欣赏知识,但农村中学生的美术知识较欠缺,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引入美术欣赏,许多课文就可讲解得情趣盎然、生动形象.如讲《苏州园林》时,可介绍苏州园林的布局和色彩运用特点;讲《山居秋暝》时,可让学生“画”出诗境,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讲《兰亭集序》时,可让学生欣赏笔法如行云流水、变化莫测而又不失法度的“天下第一行书”,既培养书法鉴赏能力,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讲丰子恺的《竹影》时,可让学生在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主要特点的同时,体会作者创作之美妙.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美术欣赏,面对的不是优美的音乐、美丽的图画,而是抽象的文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涉及音乐的课文,就得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老师也可在语文课上通过欣赏音乐来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比如,让学生在《明月几时有》中去感受苏轼的手足之情、思乡之情;在《黄河大合唱》中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明快、欢畅、简洁又充满活力的节奏中,去感受新时期青年为建设祖国四化大业而奋斗的豪情;在《第五交响曲》那雄浑壮丽、欢快起伏的凯旋进行曲中去感受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对生命的热爱和礼赞;在《长征组歌》中感受军民鱼水情,红军战士乐观的革命英雄主义豪情.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鉴赏力.正是如此,不少优秀的学生正是在某一课的美育感召下,在灵魂深处有了巨大的震撼与触动,进而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塑造了崇高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这正是语文新课程对客观世界、生命世界起到的独特的教育作用.

类似论文

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 要: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作用、种类及其特点,教师如何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素养 关 键 词 :。
更新日期:2024-12-20 浏览量:154558 点赞量:32631

语文教学善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情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激发情感的方法和途径作了深入௚。
更新日期:2024-3-23 浏览量:46896 点赞量:11540

语文教学中结尾艺术

一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精辟的讲解、更要有画龙点睛式的结尾 语文课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归纳总结、或领悟主题。
更新日期:2024-6-10 浏览量:79459 点赞量:17348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

作为语文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节奏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 因此,我们应当把它提升为一种美。
更新日期:2024-6-21 浏览量:80881 点赞量:17656

别出心裁的语文教学结课艺术

摘 要 :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整理概括、提炼升华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精心准备的结课设计和发人深思的结课语言,让学生觉得。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1201 点赞量:592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教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悟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 键 词:课堂。
更新日期:2024-5-9 浏览量:12820 点赞量:4140

初中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 要: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更新日期:2024-11-9 浏览量:19914 点赞量: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