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时间中的“我们”

摘 要:针对地震文学由于作者“过渡”介入而导致的“失真”,《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方式改写了地震文学的表述方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讲述和表达了我们人类的共同感受.并在以下三个方面以启示:过去时态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亲历讲述”保留的史诗记忆,现在时态的叙事学意义上的“亲自讲述”形成的自然文本,未来时态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亲切讲述”开启的文学空间.

关 键 词 :“5•,12”大地震,地震文学,三重时间,汶川大地震幸存者

关于地震文学应该怎样写作,这几乎成了共识:在表达上不外乎就是记叙一段完整惊险的死里逃生的故事,描写一处生动形象惨不忍睹的场景,抒发一种悲壮豪迈的大爱无疆的情感,揭示一个深刻精警的天人和谐的哲理,在手法上差不多也是:托物叙事,叙事明理和借景抒情,抒情言志.面对这种作者“过度”介入而导致的“失真”的状况,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的《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细致入微的关注,深入灵魂的访谈改写了地震文学的表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本书采访者殷波、王国平和摄影者陈维耗时数月,访谈了都江堰市的64名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5•,12”大地震幸存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进入这场灾难的内核,直达内心,触及灵魂,还原地震发生瞬间惊心动魄的惨烈场景、千奇百怪的逃生经历、暗无天日的废墟生活、无比震撼的内心世界和地震后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并从中选出38位幸存者的口述文本,收入书中,以此“见证灾难,见证生死,见证平凡与伟大” .

著名文学理论家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说:“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①这种少有的口述体文学和常见的书写体文学的最大差别就是作品中“声音”的发出者不同,口述体文学声音的发出者是“本人”,而书写体文学声音的发出者是“作者”. 不论是哪种声音说话,都是在讲述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和我们、你们、他们的事情.当笔者翻阅这本《现在的我们》时,感到讲述时的“现在”正在把过去和未来沟通,而“我们”也包括了你们和他们所有的人.也许这就是口述体文学在追求生活本身和现场感受的原生态意义上而形成的衍生性意义,即讲述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重时间中的“我们”究竟怎么样了同时这个话题涉及到的也是三重性的“我们”:一是本书的采访者,二是亲历的倾诉者,三是广泛的阅读者.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我们”都是宇宙灾难和生命悲剧的“幸存者”.

一、过去:陷入恐惧与选择逃生

穿行在地震废墟的断壁残垣之间,感受着抗震救灾的火热之时,作为策划者和采访者之一的殷波在该书的“后记”中说道:“在灾后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几乎每天,我都会听到一些朋友和同事谈及他们自己或他人在地震那一瞬间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们现在的生活.这些人物和故事令我震惊,让我久久难以释怀.等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突然产生了将这一切记录下来的冲动.”这本在余震中以“幸存者”口述的方式记录的文字,关注的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噩梦般的经历,这些昨日般过去的遭遇在讲述的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记忆,已经深深地烙进了灾区所有幸存者“我们”的记忆深处.

带着主人公身临其境的感受,作为采访者和读者的“我们”就来聆听一下幸存者的叙述吧.

当时很乱,耳朵里听到到处都是哭喊声,还有人跪倒在那里磕头作揖,我还听到我们村上的老支书也在喊他的儿子:“王安全(音),你在哪里哦”比战争场面还吓人,鼻子里面闻到一种味道,可能是地球翻出来的二氧化碳,或者是石头撞石头发出的味道,就像以前的打火石那样的味道.

这是一个叫安炯的中年男人的叙述.我们再听听一位叫张兴蓉中年女性的叙述:

前头也裂,后头也裂.我们就躲在那儿,脑壳(脑袋)上的石头也不停地滚,因为不停地摇,石头也轰轰地往下冲,山两边跨得等因为山跨了,到处都被灰尘笼罩了,多近都看不倒人,连树都看不清楚,昏暗一片.当时也吓瓜(傻)了噻,都不晓得咋整了,脑壳里一片空白等

面对这突如其来、地动山摇的景象,耳听那神秘莫测的山崩地裂的巨响,惊惧中的人们或以为敌国侵略核战争爆发了,或以为天神发怒地球颠倒了,甚至还以为宇宙大爆炸了.地震的当天晚上瓢泼大雨,阴风怒号,凄风苦雨中的人们或伫立街头,或被困山头,到处是断墙残垣、哀鸿遍野,到处是呼天抢地,仿佛世界末日到了.

第一波大地震刚一停止,还在恐惧中的人们很快就清醒过来.逃生,是第一时间的第一选择,也是人的本能选择.出租车公司经理黄勇说道:

我就拼命跑,跑到楼梯口那个位子,我就把门框抱倒.我就看到楼梯的平台上,有的人还在跑,有的女同志就被摇得站不起来,爬倒平台上撕心裂肺大吼大叫.

退休教师周龙军是个奇石爱好者,地震发生时正和朋友在河边捡石头.

我和小吴立即就跑,跑倒河边还有20米的地方,就站不起来了.摇得凶,然后就看见都江堰又能够鹅卵石和水泥砌起来的河埂扯开又合拢,合拢有扯开.小吴跑倒前头一点子,他就往埂子上爬,爬了一段就从河堤上被地震甩了下来.

《现在的我们》就这样以“口述”的现场感方式,不但活灵活现,而且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描摹了大地震来临时作为 “人”的我们的本能反应,尽管都不英勇和崇高,甚至还显得卑琐和窝囊,但是,真实绝对的生活真实、生命真实和人性真实的记录.这正是本书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原因,它不但具有了再现真实场景原汁原味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显示了回归人性返璞归真的美学意义.

二、现在:善待人生与珍惜生活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已近两年,灾后重建早已在紧锣密鼓中展开,如今在废墟上一座座漂亮的房屋正在耸立起来.而作为黑色“5•,12”当事人和经历者的都江堰市政协副主席殷波和诗人王国平,在2008年10月的一天便开始了这项志在记录这场大地震实况的民间访谈的浩大工程.因此,从时间的流程上看,《现在的我们》真正进入了“现在”时态,正如“后记”所言:“在都江堰,我们拟选出50位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幸存者,与同是幸存者的国平和我进行交谈.这是幸存者对幸存者的交谈,仅有主动和被动之分.”那么,这些居住在板房和窝棚中的幸存者,面对昔日美好的家园和现在这满目的废墟,他们,不,应该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银行负责人的王勤灾后由都江堰调成都市工作了,在访谈时最大的感慨就是“活着的人实际上在某些方面还更难些.可能就是那种不舍,还有那种惋惜,那种牵挂,那种心痛更难.”这种五味俱陈的复杂感觉就是地震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造成的“后遗症”,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是灾难是一堂活生生的课,它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怎样处世.都江堰殡仪馆馆长刘良志说道:

有个出租车司机说过这样一句话:“地震是地球的事情,它要震你管不倒,我们只要每天好好活着就对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自然你改变不倒它,既然不能改变它,那么我们就要去维护它,保护它.

他最后感慨万端地说出了一句真理:“活着真好!”一位参加了抗震救灾的医生也发自内心地说“现在就觉得医生这个职业还是很崇高” .他是这样回答“地震之后,你对事物的看法有没有改变”的:

不说彻底改变,还是有一定影响.很多人的观念都转变了,平常看到这个人都很抠(吝啬),地震后一下子都变得很热情,很大方了.地震后,病人与医生之间说话的口气都轻言细语,随和的多,关系融洽得多.

当问及聚源中学的冯翰文同学,“经历地震后同学关系有无改变”他说道:

改变应该说是很细微的,应该说在细节上改变了很多.比如我以前不爱顾及别人的感受,总以为发生了矛盾,事后几句道歉,或者是还有更多时间,允许他们磨合.现在我才发现,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不能改变了,这是我的一点心得.

平心而论,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房屋是很快就会修好的,街道也是很快就会铺平的,设施也是很快就会完善的.那么,令我们牵肠挂肚的灾区同胞是否会长久地沉浸在哀伤和痛苦之中呢他们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和伤感,而是擦干血迹,抹去眼泪,掩埋好同胞的尸体,又扬起坚强的头颅和自信的目光,更加善待人生的每一天和珍惜生活的每一刻.《现在的我们》的策划人和编辑者,就跳出了“小我”的藩篱而进入“大我”的境界,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现实的处境,传达出最真切和生动的人生理解与生活感受.这不仅仅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境界.“善待人生和珍惜生活“的理念才真正成为我们所有“幸存者”的永恒理念.


三、未来:充满信心与洞彻命运

诀别不堪回首的灾难,直面悲喜交加的生活,敢问路在何方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伟大的生命力,一定意义上也刷新了人类抗击灾难的生命纪录.“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的.”②当我们再一次回味着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时感慨万千!编辑者在《现在的我们》的“后记”中写道:“我们一起梳理地震的经历,进入一种深度交流,把他们对地震的伤痛引向对生命的叩问,重建生活的信心.”其实,这既是灾区民众对未来的态度,也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态度.

就书稿的编写看,38位采访对象大概有三类:普通老百姓23位,宗教界人士3位,地方公务员12位.就经历的自然灾难而言,他们都是肉体凡胎,就体验的人生遭遇而言,他们也是略有差别,但是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和对命运的理性洞彻与迷惘的交织.当问到下岗职工刘丽华“你对生活还是有信心吗”她回答道:

有信心.开始有点恼火(困难),有点消极,后来板房也修起了,我就觉得政府在管我们了,听说还有70平方米的房子,就有盼头了,我就有信心了.

村民陈启香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道:

房子我绝对修不起了,老实话,我没有那个能力,只有靠政府了.我还是下定决心,把几娘母的生活混起来嘛.

般若寺住持释圣智地震中一直纹丝不动地诵读《金刚经》,他是这样回答“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的:”

在于奉献,在于帮助别人,然后来提升我们的品德,升华我们的人格,净化我们的身心.你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一点一点地去觉悟,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祥和的世界、安宁的世界.

最后,我们来听听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对未来有什么考虑的:”

我会发上等愿,为了都江堰和老百姓的福祉,结中等缘,做该做的事情,享下等福,吃苦受累.心无旁骛,坚持到底.在都江堰,没有任何一天一时想过离开的事情,直到组织决定我离开的那一天之前,我绝对没有任何理由和说法离开这里.

关于未来,你有什么愿望

我有一个小愿望,以后退休了在青城山讲故事.

在时间的三个段落中“未来”是最充满变数的时空,尽管人们经常寄美好的希望于它,但是在落空之后就会发出无奈的叹息,因此,“未来”越发变得扑朔迷离,当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的大灾难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如果说《现在的我们》中的受访者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是因为有政府力量的强大支持和人们爱心的温暖,那么除此之外,面对这看不透的自然和说不清的命运,一种醍醐灌顶的彻悟、如梦初醒的觉悟和茅塞顿开的醒悟,就应该是灾难幸存者的访谈者和受访者萦绕于心和挥之不去的“情结”.这就是访谈者屡屡向受访者提出的最多的问题“命运”,他们共同完成了对人类命运的一次深长而沉重的叩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们的对话深深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引人思索,启人心智,仿佛我们就是一旁的倾听者和关注者,以“在场者”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思考属于“我们”人类的命运问题.这不能不说是这本书能够吸引读者的真正奥秘之所在.

《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以朴实的装帧和厚实的分量,更以真实的经历和真实的记录,告诉人们: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论是采访者还是读者的“我们”,灾难降临的瞬间,陷入恐惧和选择逃生,如何保护生命,本能的反应是惊悚中的呼叫和呼叫后的奔逃,灾难现场的夜夜,善待人生和珍惜生活,如何维系生命,切实的感受是欣慰中的感慨和感慨后的唏嘘,灾难过后的日子,充满信心和洞彻命运,如何反思生命,冷静地应对是清醒后的坚定和坚定后的彻悟.置身过去、现在和未来永恒的时间存在,不但“我们”获得了地震经历赋予的三重时间感受,而且“文学”也收获了地震题材提供的历史学、叙述学和人类学三重时间启示.

一是过去时态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亲历讲述”保留的史诗记忆.

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远古记忆,除像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和孔子修订的《春秋》等史籍保留了不少的痕迹外,更多的是以“史诗”的文学形式得以呈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已经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中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在传唱的过程中被流浪艺人不断增加.其实,它们最初讲述的,不外是本民族和部落在征战与繁衍的历程中,那些平凡的生活和英雄的故事,经过行吟诗人或宫廷乐师、民间艺人、卜巫相士的口述和传唱得以流传.有趣的是,这些史诗大多产生于人类的灾难记忆,或遇见了风暴,如《奥德赛》,或降临了妖魔,如《格萨尔》,或出现了内乱,如《罗摩衍那》.这时总有一位身怀绝技和胆识过人的英雄出来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说明人类的“灾难记忆”和“英雄情结”是何等的强烈而执着.

评论家向荣说道:“作为一部民间口述史,《现在的我们》在建构灾难历史的集体记忆上做出的自觉和道德努力也是值得关注的.对人们来说,灾难历史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人道灾难,都是无法绕过也不能遗忘的共同经历.灾难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有关灾难历史的集体记忆还具有维系人性道德和加强社会团结的特殊作用.”③的确,面对这场巨大的自然灾难,我们不缺乏作家的道义良知,也不缺乏文学的艺术创造,缺乏的是当事人的“亲历讲述”,因为,在连篇累牍的地震文学的强势影响下,真正的亲身经历将湮没在时间的长河而最终消逝得无影无踪,从而形成可怕的灾难记忆的被遮蔽和被遗忘.这本《现在的我们》 “以幸存者口述”的角度和方式,不但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可贵的原始资料,而且更为未来的地震文学储备了生动而丰富的精神养料,这就是书中当事人所讲述的那些临危不惧、担当责任、回报社会的平凡英雄.因为,在人类的历史和民族的未来,“当这样的英雄唤醒了民族那沉睡中的青春新的史诗时代就会来临,以新的热情,鼓舞社会群体走向历史的征程等”.④这成为永远鲜活的“史诗记忆”而唤起我们民族的英雄.

二是现在时态的叙事学意义上的“亲自讲述”形成的自然文本.

从当代叙述学的角度看,文学写作常常采取这两种叙述策略:第三人称的“全知性”叙述和第一人称的“个性化”叙述,其最大好处就是便于作者随时出来“说话”,也正因为如此常常改变了叙述对象的原貌,而“口述文学”的兴起,一定意义上让文学表现的人物和事情得以原形毕露.《现在的我们》最独特的眼光就是抓住了地震发生时“我们”的“现在”情形,访谈者和受访者都以地震灾难幸存者的身份一同,坐在板房里、站在废墟上,趁着清晰而鲜活的记忆还未消失,将灾难发生的场景和感受娓娓道来.如果说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实,那么,这38位幸存者的非书面语言的“亲自讲述”就是最大的真实,因而也是民间文学意义上最经典的自然文本.

北京大学的申丹教授说:“被尊为文学文体学家的斯皮泽曾提出一种名为‘语文圈’(philological circle)阐释模式:即先找出作品中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然后对其作出作者心理根源上的解释,之后再回到作品细节中通过考察相关因素予以证实或修正.”⑤这类访谈,令读者感兴趣的不是采访者的“事先”意图和访谈过程的“有意”引导,而是被访者,即讲述人语言有时的语无伦次或词不达意,甚至有语法错误,即那些“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这在本书里,最精彩的语言不是访谈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而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年岁大、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的说话.如书里的103岁的罗玉芬老人,她经历了1933年的叠溪地震、1976年的松潘地震和2008年的.他们那些方言土语、语尾缀词和断断续续的语句不但不影响阅读,反而增添叙事的真实性和个体性的艺术魅力.也许他们的语言不合乎标准,但是文学有标准吗也许他们的讲述不完整,难道生活本身就完满吗这种从现在时态的叙事学意义上的“亲自讲述”形成的自然文本,才是最真实的传达从现场情景到心理活动,因此作为采访和阅读的倾听者的“我们”已经和倾诉者,从感觉到知觉、从情感到认识、从生理到心理高度融合,捧读书本之时也仿佛如身临其境一样在倾听他们谈话.

三是未来时态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亲切讲述”开启的文学空间.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解读《现在的我们》,是因为“人类学这门学科追求一种反思,它企求获得一种别样的历史深度和一种相对的文化立场,来理解人类生活的不同可能性,企求在这种理解当中揭示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⑥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待地震文学,我们就会发现这本“幸存者口述”具有文学人类学意义,所谓“别样的历史深度”,是指对地震灾难切肤之痛的感受和痛定思痛的反思,所谓“相对的文化立场”,是指超越作家文学和主流文学的真实体验和民间讲述,由此开启文学新的生存空间.因为,“作为文学人类学重要研究对象的‘口传文学’、‘口语传统’彻底打破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文学观念.”⑦

针对2008年“5•,12”后地震文学的井喷和之后地震文学的沉寂,令笔者一度对“文学究竟是什么”这个古老的问题不得其解.而《现在的我们》的出版不但将地震文学的创作引向了新的领域,而且开启了未来文学的精神空间和作家的心灵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增大,茫茫人海,滚滚红尘,变数难料,危机四伏,何处才能安放一颗躁动而痛苦的灵魂,于是“命运”将再次聚焦人们的目光.就感悟生命意义而言,“命运”一词频频出现在这本访谈当中.访问者不断地向不同的人提问:“你是否相信命运”村民李成说“我就相信命运!”医生王奉雷说:“生命各有各的命,还是信命.”作家黎民泰说:“我相信命运,而且命运也很好理解.”退休教师周龙军说:“命运与机会只能给那些勤劳的人.”学生贾佳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具有时间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的命运,它总是指向不确定的未来的,就唯物主义来看似乎荒诞无稽,但是这次大地震又让幸存者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命运”的存在.那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告诉我们在高度主流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我们要拥有一双“离我远去”的目光,才能发现生活中那些隐秘而别样的精彩和意义.它不但将在还原文学口语化“亲切性”的同时拓展文学表述的场域,而且打破精英写作一统天下的语言霸权格局,从而实现文学人类学所期待的,“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民间时,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不但没有消亡,文学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之一” .⑧毫无疑问,这种“亲切讲述”应该成为未来文学新的生长空间.

就这样,我们从2008年5月的灾难日到以后每年5月的祭奠日,再到未来的追忆日等

岁月的风沙在渐渐销蚀幸存者的切肤之痛,也许文学会和经历一样老去,惟有口耳相传的“述说”能把刻骨铭心的灾难化成人类我们的“集体记忆”.是的,人类的生命如帕斯卡尔所言的“风中的芦苇”,尽管它脆弱,但是这是一支有生命尊严和思想力量的“芦苇”.那就以《现在的我们》中的被访问者马明林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

这次大地震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只是死亡,可能还有一种忘记很久的被突然想起来的,包括各地的志愿者行动,就是这种东西,地震以极端的方式提醒我们,人类是否应该调整一下自身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去慢慢地想一想.

注释:

①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9页.

③向荣:《民间口述:直抵人心见证历史的灾难叙事》,《光明日报》2009年12月31日.

④谢选骏:《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12页.

⑤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⑥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⑦⑧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第111页.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系)

责任编辑 鄢 然

实习编辑 陈晓敏

类似论文

让透析间隔时间延长

近十余年来,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有了较大规模的开展 据国外报道,维持性血透可使70%的患者恢复全日或部分时间工作,没。
更新日期:2024-10-24 浏览量:130265 点赞量:27664

WPS重生记

关键时刻1995年微软进入中国市场,给如金山软件这种国产办公软件厂商带来了巨大冲击 同时,由于中国盗版市场未被规范,金山WPS很。
更新日期:2024-11-19 浏览量:139991 点赞量:29061

低压系统备自投控制和时间设定

摘 要:合理确定低压配电系统自动装置的控制模式和时间,确实充分发挥自动装置的作用,提高供电系统的。
更新日期:2024-2-10 浏览量:32010 点赞量:8248

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的认定

摘 要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一般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 在对于不法侵害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认定上,结合考虑。
更新日期:2024-3-21 浏览量:44483 点赞量:10434

重内容亦重形式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具੍。
更新日期:2024-9-22 浏览量:116756 点赞量:24637

目录销售“重生”

这一诞生了120多年的古老销售模式,在IT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大幅提升了它的运营效率,近些年来在中国焕发了第二次青春 每。
更新日期:2024-7-24 浏览量:92780 点赞量: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