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情感

摘 要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他的诗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胡适对于传统诗歌的扬弃,作者在此文中展开讨论.

关 键 词 :胡适 白话诗 诗集

胡适的诗学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国外的启蒙运动,国内对人性的压抑,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一切西方的因素融入到了中国,中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了.西方的新东西进入中国了,包括西方的科学文化,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杜威著作的翻译等等,使得他感觉到必须向西方学习.从而开启西方的那一套,颁法令、废除科举制度;洋务派引进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这些基本也是新文化的主要贡献.胡适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故疾和弊病了如指掌,虽然发展工业,但是中国仍然受国外的制约,中国人只有强健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精神——自由、、文化译质论影响下,我们不但要学习科技,同时要学审美经验,从而以梁启超为主的美学理论开始进入大陆,此时胡适获得庚子赔款留学奖学金漂洋过海,远赴美国,师从杜威,胡适经验主义美学理论的直接资源当是他在美国接受的重实验、重精细观察的实验主义哲学思想,以及他在国内就已经蒙受的重考据的清代“朴学”思想.他是五四以来在中国首个提倡白话诗的人,并且胡适之体的创作标准至今褒贬不一.胡适这两种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思想,从意识深处给了他做事重实不务虚的观念指导.比如发起强国强种,强壮中国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新文化运动、文学改良、废除文言提倡白话文.从文艺美学观出发,不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有限性而是向艺术的无限追求“对某一作品的印象与鉴赏”.通过纵横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得到五四作家所隐含的历史宏观视角,继而发掘其美学意义.胡适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并不是美学家,不能只关注直接论美的概念,不要忽略未用美的概念的美学思想.而且我们必须留心显隐的关系,这样才能挖掘出其美学思想全貌.胡适时代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胡适形成独特的美学观.本文着重探讨胡适的诗学美学的追根溯源,其诗学美学的内涵及其对于中国诗学美学的贡献和局限.


胡适对于白话诗的初期创作,也是难以完全摆脱所受到的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胡适所推崇的白香山、陶潜、杜甫等人,注重的是言之有物.胡适认为只要是文学的创作就不得不与大众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能够体现出二十世纪初期的精神,必须完全抵制危害大众的封建残余思想,与此同时要能够用见识与阅历,对于新的文化形式的追求,作为胡适提倡的新文学的灵魂,胡适口中的“诗体的解放”,是所谓推翻一切格律和套数,真正的打破旧制度余毒的条条框框,得到真正的解脱,新诗便这样应运而生了.不仅仅是时代的洪流的趋向,更是为了使一种全新的方式取代奄奄一息的文字,胡适追求的文字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他口中的思想和情感的涵义“言之有物:第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情动于中,而形而言”其为情也,或感于一花一草之美,或震于上下古今之大等<2>第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亦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千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14>胡适提到,苏轼也是注重情感,而苏轼在相同之处有所创新,便是风格的重要性.苏轼自成一家,“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4>胡适曾经也认为在苏轼的作品中风格的提高会带来一种新的意境,而且这种意境会反过来促成全新的风格,胡适也进一步指出便是由于苏轼广博的知识与他高尚的品质所铸就的悲壮和飘逸的风格.其次苏轼提出的“以诗为词”和胡适所提倡的“作诗如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先探究一下这个苏轼提到的词是起源于乐歌,苏轼纵情肆意的将词与音乐相分离,并且充分的表达出来其中的思想、情感,苏轼的观点,能作诗就能够作词,而情感和思想是其共同之处,诗与词若是土壤,情感与思想便是养分.胡适的观点认为诗是由歌谣变化而来的,最初是在百姓口中朗朗上口,互相传诵下来的,与苏轼相同的观点是认为诗也是能够与音乐相互分离开来,两汉时期内,民间忽然发生了不少的无主名的诗歌等这一类平民文学之中,真有许多绝妙的文学作品等汉代虽然有了这种有价值的平民文学,然而当时的文人学士似乎还不曾完全了解乐府歌辞在文学上的地位等这一条线只能代表贵族文学和庙堂文学,而不能代表那真有生命的民间文学.建安初,曹操父子出来,方才大胆的模仿提倡那自由朴茂的乐府诗体等白话不但不鄙俗,而且甚优美适用.<86>两汉平民文学等遂从民间文学一跃而开作正统文学的一部分了.<22>而胡适认为平民文学里难以遮挡乐府的真美,而且还具体的把古代的白话诗、词、曲、散文等形式分了几大时期,这也体现出了胡适对于白话诗词的热爱与赞赏.我们深信,民间歌唱的最优美的作品往往有灵巧的技术,很美丽的音节,很流利漂亮的语言,可以供今日新诗人的学习师法.<24>不论是从感情还是从思想来看,民歌的语言的技巧可以将民风民俗,劳动阶层的生活缩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等等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在意老百姓多么的与所谓的文人风格大相径庭,而是独特的民风和幽默,使得一些文人骚客也低头汗颜.彻底的白话诗完美的大众语言,举例如写“秦罗敷拒绝调戏她的一个大官时候的,那一针见血的白话诗,相信没有人不在拍手称快,大呼过瘾.而苏轼因其提倡以诗为词,所以不拘格律,形式自由,这例子大家都耳熟能详,笔者就不多谈.苏轼的词并没有刻意的去为哪些人谱成曲子而作,完全抛弃与音乐结合的概念,也丝毫不功利,单纯的为了追求一种清新自然的诗体,音律不在他这一派的考虑范围.苏轼或婉约或豪迈.开启了一代新的诗歌创作风格,被陆游、辛弃疾、刘克庄、刘过等所承继下来.他们作诗的优点是情感丰沛,明白流畅,说话有力,条理清晰,绝不矫揉造作.南宋陆游早年热心追名逐利,他的诗风格偏于慷慨悲壮,晚年则渐渐归于恬适,多以自然风光,美丽景色为主,遂得“自然诗人”的头衔,与杨、范并称.胡适对于辛弃疾的词,认为以上的优点都具备之外,小令做的是格外的漂亮景色、感情、直抒胸臆,有力.

胡适对于杜甫和白居易也是大加赞赏,无所为而为之之文学,非真无所为也.其所为,文也,美感也.其有所为而为之者,美感之外兼及济用,其专主济用而不足以兴起读者文美之感情者,如官样文章.老杜之《石壕吏》等诸作,美感是矣,而又能济用.“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荇,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则美感而已耳.作诗文者,能兼两美,上也.胡适认为,诗词在于作者之意趣乃在题,而不在体重之材料.即如此词中之“汝”,乃意象中悬设之“汝”,不必即实有所指.<3>胡适在考证《红楼梦》时,提到这部小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白话文小说,可见,白话诗歌从两汉、乐府以来对与白话的普及乃至对于后来的优秀白话小说的产生,做出了贡献.不仅仅是普及,更要提高白话诗歌的发展.

类似论文

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策略

【摘 要】现在的中专生大都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有一定自卑的心理倾向,组织纪律观念淡漠。
更新日期:2024-7-24 浏览量:95732 点赞量:21328

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途径

【摘 要】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心理反应,不同的外界刺激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感形成 在初中思想政治。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20570 点赞量:5939

中专学校思想政治情感教育

摘 要:现在中专生普遍存在学习没有动力,缺乏组织纪律观念,思想政治观念不成熟等现象,想要使这种现象ô。
更新日期:2024-4-18 浏览量:56914 点赞量:1308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摘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情感教育出发,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 【关。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20182 点赞量:6184

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

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
更新日期:2024-3-3 浏览量:10716 点赞量:4042

情感在基层政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 要: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互动的过程,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发挥良好的情感。
更新日期:2024-4-20 浏览量:59474 点赞量:1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