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动因探析

当代科技发展洪流中,网络信息技术无疑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一股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网民人数达到了4.2亿,稳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发展带来艺术的变革,当前网络文学使用率已达44.8%,用户规模达1.88亿,较2009年底增长15.7%,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1].一般认为,网络文学是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网上首、发供网民阅读与评论的文学作品.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网络文学因何取得如此显著的发展,本文对其社会动因进行分析.

第一,新兴媒介的发展.所谓媒介,就是能使两件事物发生关联的物,而载体则是用于承载某物内容的担当体.鲍桑葵在《美学三讲》中指出,艺术家“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灵魂”[2].网络文学所使用的媒介是数字化的“比特”符码而不是传统的语言文字,“比特”一词是计算机技术专有名词,指的是计算机二进制数的位,由一连串的0和1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所需信息转换成“比特”来进行电子化处理和传播,因而,比特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数码语言.对于网络文学来说,计算机叙事就是数字化的“比特叙事”,或者以比特为符号本体的数字化叙事[3].

伴随着“比特”时代也就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所有的意识形态形式包括文学在内都会依托互联网并与其携手促进自身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商品经济大潮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学阅读的标准开始转变,文学被“铜臭”化,开始丧失原本神圣的文学信仰、审美品格和人文精神,此时,网络快捷的传播方式、自由宽容的写作空间等特点吸引了文学的目光,使夹缝中的传统文学看到了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希望.网络李寻欢在《新的春天就要来临》中说:“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它与文学的意义是:借助网络这个工具使文学‘回归民间’,这在文学低迷的时代里必将对文学基础的建构产生积极影响.”可见,在传统艺术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网络为文学撑起了另一片天空.

传统文学由于媒介的限制,传播受到局限,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出现了障碍、壁垒,网络的传播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文学发表作品难、制作成本高、传播速度慢等不足,当文学与社会民众的需求离得越来越远的时候,文学就要寻求新的表现形式、传播载体以及存在方式等等,文学走进网络或网络选择文学,都将是发展的必然.

网络具有自由宽容的特性,可以为文学增加更大的艺术发挥的自由空间,传统文学需要依靠出版社来实现其文本的价值,这使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网络却没有这些顾虑,文学创作者可以自由发挥,没有束缚,人们的发表、创作情结在网络上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文学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自由,网络恰好为实现人的这一自由本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宽容的创作体制.由此,网络文学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第二,消费社会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健全,商品生产多样丰富,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开始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转变,时至今日,消费社会已经全面来临.“消费社会”是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让波德里亚提出的,他揭示了消费社会的特质,即人们如今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不是单纯的物质消费和产品功能消费,而是文化的、心理的、意义的消费.

消费实际上创造着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催生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职业的思想,左右着人们的情感观念和价值判断,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把经济财富作为一种衡量标准.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文学也是一样,受到消费的影响,传统文学所具有的崇高性和启蒙性等特征以及神圣的庄严的精神内涵都逐渐弱化,文学开始走向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娱乐化.让波德里亚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都是生产力.”[4]生产的不仅仅是物质性消费,还有精神性消费,人的消费如果没有与文明相匹配的享受能力,不具备对消费对象本质的知识与消费力,没有与文明相契合的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消费就有可能异化,而网络文学适时出现,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网络文学的作者不像古典作家一样追求作品的永恒性、崇高性、优雅性,而只是满足于作品的现实消费作用,体验生命自由、快乐、游戏和狂欢的感受.消费社会对文学的影响,使得网络文学破土而出,势如破竹,有了一片新天地.


第三,大众文化的兴起.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艺术、文学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在商业利润这个市场潜规则的驱使与控制下,文化、文学成为后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人的审美标准往大众化、通俗化转变,文化的、艺术的、文学的审美价值开始追求大众化、通俗化、平民化.电脑和网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产生、成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人们审美标准的转变和文化、文学的价值指向的偏重与网络的出现犹如“天赐良缘”、“天作之合”,网络成为技术与载体的支撑,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抒发、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发表自己的作品,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传统的文学是作者自己创作,印刷成书后,读者再进行阅读,传播受到了媒介的限制,具有滞后性,加之传统文学崇尚“经典”、“高雅”、“崇高”,展现的是少数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它所拥有的读者只是人民大众中的少数文学爱好者或是知识分子.网络文学就不同了,它依靠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受众可以及时接收,加上网络文学的不是专业的作家,他们写作的心态与传统文学的写作者心态不同,他们的游戏人生、散漫狂欢、放松愉快的心态使其创作的作品缺乏历史厚重感.2009年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的网络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老猪的《紫川》《脸谱》、晴川的《韦帅望的江湖》、烟雨江南的《尘缘》等等,无不带有平民化的色彩,这些作品展现的是平民的生活状态,平民的情感生活,平民的审美情趣,网络文学与平民的价值取向有天然的亲近感.

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网络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网络文学的发展对大众文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大众文化快速发展.借助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传播信息量之大、传播内容理解之易、传播情感之亲,网络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多,网络文学真正走进了人民大众,文学与大众之间距离感消失了,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写作,即时发表,平等参与,这是传统文学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注:宝鸡文理学院2008年科研项目(ZK0874)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Dir/2010/07/15/5921..

[2]鲍桑葵.美学三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

[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0,50.

[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5.

(作者简介:孟改正,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文艺学硕士)

类似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探析

摘 要: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计算机已。
更新日期:2024-7-25 浏览量:94106 点赞量:20501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探析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生产一线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
更新日期:2024-1-27 浏览量:21400 点赞量:5973

传记文学真实性探析

摘 要:真实性是传记文学的灵魂与生命,但是随着历史哲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历史真实的相对性,即任何。
更新日期:2024-11-21 浏览量:142127 点赞量:30056

网络政治参与探析

【摘 要】当前,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普遍 对此,一方面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提高政府驾驭网络政治空间和应。
更新日期:2024-1-20 浏览量:18649 点赞量:4853

校园网络安全技术探析

摘 要近几年来,许多院校都建立起了校园网络,现在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许多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成。
更新日期:2024-6-19 浏览量:80828 点赞量:17728

计算机与网络文学的互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
更新日期:2024-9-5 浏览量:16593 点赞量: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