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作家联盟的历史贡献

[摘 要]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的领导下,左联作家们结合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引导革命斗争.左联是有政治倾向的文学组织,左联改变了中国文学前进的航向并影响至今.

[关 键 词 ] 政治文艺理论 文学组织 影响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了.鲁迅、冯雪峰、柔石等40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左联下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从创立到1936年解散,左联在存续的六年时间内,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在理论和创作以及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实践中做出了最初的也是极为有价值的实践.左翼革命文学之所以受欢迎,就是由于它们较多地表达了“公众所珍视的政治思想”,在最大程度上顺应了公众的政治取向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心理”.[1]左联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一、左联的历史贡献首先在于它的组织机构的创新和集团主义的斗争策略

马克思主义历来注意组织建设,对革命政党是如此,对待革命的文学组织也是如此,左联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组织思想在文学组织方面的最初的探索.左联设置了多个文艺研究会,并在北平、广州等地设置了分支机构,形成了一个以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为主的文艺组织.同时左联还加入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但是,与五四以后众多的文学社团不同,在左联的内部存在着一个分属于中国江苏省委的党组织,中国重要的文艺领袖如胡风、周扬等人都先后担任党团书记.左联内部的党团对于支撑整个左联组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左联的文学创作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左联有力的组织机构,对于团结处于矛盾中的革命文学社团,如创造社、太阳社及其与鲁迅之间,起到了消解矛盾增加凝聚力的作用.左联起初成立的时候是放在文学组织这个定位上的,是“作家联盟”的性质,但是与其说左联是文学组织,不如说是文学组织与政党组织的结合更为恰当.当时左联的成员更加愿意左联是一个政治组织,在一段时期内,左联并没有被认为是文学社团的意义上展开.左联不仅反帝反封建,还要反对资产阶级,甚至反对“‘稳固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而将自己的艺术“呈献给‘胜利不然就死’的的斗争”,[2]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的文学团体,而只能是带有强烈的文学倾向和政治定向的团体.

左联作为一个文艺团体对于左翼革命文学的意思更加重要,在这个文艺团体里形成了统一的集体的特征,左联的作家们受到这个团体的约束,不由的在言论方面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在加上中国的正确的领导,它的政治倾向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为中国革命服务,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左翼文学运动中去.

其实,左翼文学运动既是一场政党政治力量参与推动的文学和文化运动,又是一场知识分子和文人自发提倡与形成的文学和文化自治运动.它具有政治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辅相成的交融特色和双重特征.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实践中,政党政治力量的介入,是通过争取文人知识分子实现的,政党力量要想获得支持就需要文人知识分子的帮助,文人知识分子想获得更多的文学权力,择取政治力量的支持又是一条捷径.[3]可以说中国左翼文学运动是当时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以自觉推动历史的进步,掀起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潮流,同时也体现了人类进程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


在20世纪30年代,以鲁迅为旗帜和灵魂的左翼文学运动是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抵抗国民党统治和文化专制主义,寻求自由的最重要的文化力量.为了更有力量的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进行斗争,他们往往以集体的名义出面发表演说,组织活动,但同时集体之中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自由,以为他们大部分从五四启蒙运动中走来,仍然没有放弃启蒙者的立场.作家为劳苦大众代言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作的主体意识,对于艺术特性的保持和强调,社会批判精神和战斗性是左翼作家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左联的历史贡献还在于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艺领域内进行最初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艺理论,是现代社会迈向进步和的理论.左联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大量翻译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如阶级斗争理论和文艺理论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和文艺创作实际,进行了中国化.左联的大会纲领是根据前苏联的“拉普”和日本的“纳普”纲领而制定的.瞿秋白及太阳社的蒋光慈、沈起予等人直接从苏联传来文学理论,后期创造社成员冯乃超、鲁迅等人经日本文学界中转传来苏联文学理论.左联开展了对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批判,积极翻译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著作,重视文艺批评工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左联成立后,即设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不可忽视的是左翼作家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下,试图创造出比现存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更加先进、更加完善的行为准则, 这些行为准则使得政治斗争和文学实践有据可依,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意识形态和观念,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领导革命运动走向胜利.

左翼文学运动的主体实际是一个用笔参加现实阶级斗争的文艺团体,其行动纲领称“我们文学运动的目的在于求新兴阶级的解放”,其盟员就是参与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战士,他们肯定文学的阶级性及其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强调无产阶级文学必须为完成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斗争.他们把文艺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革命文学应该宣扬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称为无产阶级的文学.左翼文学运动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革命者们进行阶级斗争改变黑暗的现实,左联开展了对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批判,积极翻译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著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

左联的作家们在推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的过程中,传播革命文学,宣传新写实主义和的手法,还采用了各种新的体裁来表达作家们的革命理想和传达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的信念,他们遵循了以文学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用文学来影响社会,从而服务于政治.

三、左联最大的历史贡献则在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

虽然在左联成立之后,有一股力量导致左联偏向于政治运动,而忽略了左联的文艺力量,但是左联的成员大多是文学家,他们克服了政治力量的影响,坚持文学的自身品格,排除万难,把左联拉回到文学社团的轨道.

左联的作家们在文学创作方面不断努力,新的作家不断涌现,他们大多数是受五四新文学新思潮的冲击而走上文学的道路,而后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影响变成了左翼文学战士,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左翼文艺的特点,即“革命+恋爱”的模式.蒋光慈,柔石等人的小说,殷夫,胡也频的诗歌,满腔热情的描写了劳苦大众的生活,昂扬着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张天翼,叶紫,沙丁和艾芜等人成为当时或后来的重要的作家,他们贴近现实反映群众生活,丰富了无产阶级文学.鲁迅在当时发表许多杂文,在宣扬左翼文学艺术方面贡献比较大,他的文学创作上的功绩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巅峰,领导左联作家们在文学道路上前进.还有丁玲的小说从脱离社会到走向社会,从个人主义的虚无走向工农大众的革命的路,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在文学著作中加入了不少革命的成分.左联的作家们不仅积极的参与到革命斗争中,积极响应的党组织的号召,与反动派作斗争,同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坚决革命的意识.这些左翼作家们大多有着革命的情结,作品的主旨虽在于揭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同时它也是对中国的未来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只有依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一种暗示.

左联的作家们以革命者的身份创造文学作品,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号召人民大众参与革命之中来,可以看出革命情节时刻影响着作家创作文学.在这个时期,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非常重视创作方法的革新,积极推行富于革命意味的“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产生也经过了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左翼作家们反抗“空想”的、“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革命文学起初出现了以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大多强调作家积极介人现实生活的“态度”或“精神”,作家们描述着对现实人生的真知灼见,不存在丝毫的虚假.他们遵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发展无产阶级文学,经过了不断地论争和批判,到后来又引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依赖性,并影响着左联的作家们,为作家们在文学创作的方面提供了依据.

四、左联对后来的革命文艺从组织到创作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几乎整个文坛被左翼文学所占领.30年代左联的各种运动为以后的延安红色文艺奠定了基础.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为延安革命输送了革命文化,也为延安的革命文艺运动准备了组织队伍,随着丁玲,萧军等一大批国统区的知名左翼作家的到来,革命圣地延安有了新的发展,丁玲主持《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周扬等人主持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从此延安及解放区的文艺有组织的发展起来了,他们为延安文艺的发展和后来延安文艺传统的发扬都建立的功勋.左翼文学运动的集团化的运作方式,把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把文学作为政治工具,追求文学的实用性,这些理论观点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被进一步系统化和中国化,还成为了延安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坛的主导思想,影响深远.

左翼作家们以高亢激昂的歌声为人类理性精神谱写了一曲诚挚悲痛的篇章,让后代在回味历史时,体会着悲苦与欢乐.他们不仅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也为中国不断走向成熟贡献了力量.历史认可了左联,文学史也认可了左联,左联的历史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类似论文

改革开放思想的伟大历史贡献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改革开放思想。
更新日期:2024-10-4 浏览量:18701 点赞量:5442

左翼作家柔石的状态与文学接受

作者简介:李雯,(1983-),女,讲师,安徽霍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 :柔石从一个多愁善感的知识。
更新日期:2024-11-16 浏览量:143440 点赞量:30876

《新青年》中女性戏剧翻译家的历史贡献

作者简介:刘香(1987――),女,汉族,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5135 点赞量:19531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贡献

【摘 要】中世纪大学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葩,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创立了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传统,提出了大。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3589 点赞量:20295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贡献

【摘 要】中世纪大学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葩,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创立了学术自。
更新日期:2024-3-8 浏览量:9541 点赞量: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