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法取消的文学主体

后现代主义理论取消了文学主体的独立性及其对文本意义的本源性关系,罗兰巴特宣布了“作者的死亡”,更在《S/Z》中玩足了能指的游戏.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找到了新的“主体”――语言,用互文性和延异(德里达语)打破了文学主体对文本解读的主宰地位.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更是直接取消了文学主体存在的实际意义,从更大的文化框架中寻找文本解读的依据.语言的主体化强调了“客观知识”的重要性,背后是科学主义倾向在作祟.文学主体的消解的另一路径是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特别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文本被视为白日梦,成了精神分析的对象.文学创作主体只能把握住超我、自我,而本我才是文本最有价值的分析对象,文学创作主体却无法自觉.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作者蕴含着一种意识形态的状态,等现代作者充其量也不过是借助现代主义框架的分析假定,来寻求规则和限制,试图强行控制和加以责难而已.等现代作者不仅是一个个体,他(她)还是一个‘维度’,一个心境,一个功能原理,一个信息源等隐蔽的作者和明确的作者一样都必须等清除出去”.

一、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体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着眼于社会结构的静态和社会变革的动态分析,对文学的社会根源和社会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它认为文学和阶级、意识形态,国家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为列宁的文学反映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对个体的社会存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马克思指出了真正研究的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而是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人,也就是社会化的人.这样的人是可以观察研究的.而一旦脱离具体的物质和历史情境,抽象出来的人就没有任何价值.同时,即使“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也不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因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活决定的意识和人的主体性建设有什么关系呢马克思区分了动物式意识和社会人的意识.“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这是动物意识;社会人的意识和分工密切相关,“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通过抽象就可以建立自我意识,“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结果.马克思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抽象的结果,即人的主体性是自我抽象塑型的结果.这种自我抽象塑型是随着个人所处的具体的物质与历史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主体性是个体对自己历史和物质境遇的抽象总结.


那么,个人主体性的建构怎样得以观察呢“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文学创作者的主体性,也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去探求.恩格斯说:“平凡的作家一定会用许多杜撰的细节和修饰来遮盖这个情节的陈腐,然而他的企图终究会完全被看透的.你却觉得自己能够叙说这样陈旧的故事,因为您能够用您的叙述真实性把它变成新的东西.等照我看来,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作者的观点愈隐蔽,对于艺术作品就愈好些.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不管作者的观点怎样,也会显露出来.”恩格斯明确指出,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作者和作品的关系是,作者要做到“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作者的观点愈隐蔽,对于艺术作品就愈好些”.恩格斯强调的是,作者应该具有敏锐的社会问题捕捉能力,抓住主要问题,在文学中反映出来.而作者不要过于在作品中显示自己的倾向性,而是让“典型”特征来说话.也就是说,文学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现实主义小说的根本特征.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作家.所以恩格斯用了较大的篇幅举了巴尔扎克的例子.明确表明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讽刺却是最尖刻不过的,他的嘲弄却是最毒辣不过的.他以毫不掩饰的赞赏去述说的仅有的一些人物,正是他的政治死敌.等巴尔扎克于是不得不违反他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出了他所心爱的贵族的必然没落而描写了他们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他看出了仅能在当时找得着的将来的真正人物,――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在这里,巴尔扎克突破了自己的阶级局限性,超越了自己的社会阶级属性,创作了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肯定说文本的意义只来源于作者.简单地通过文本定义作者也是很冒险的.作者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物质和历史情境中的,作者要能敏锐地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即“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同时还要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某种观点,而不是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即“作者的观点愈隐蔽,对于艺术作品就愈好些”.这里传达的某种社会意识,也就是作者的主体性意识.而这样的作者的自我认识不能仅凭一部作品来判断,恩格斯谨慎地说:“为了替你辩白,我必须承认:在这个文明世界里,伦敦东头的工人比任何地方的工人都更不积极反抗、更消极的服从命运、更意志消沉.何况我怎么知道也许您有充分理由先描写一次工人阶级生活的消极方面而把积极方面留给另一部作品呢”.

二、文学主体性的挑战:货币和商业原则

马克思预见到了文学主体将要受到严酷挑战.“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等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

资本主义社会是市场化社会、商品化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产品都最大可能地转化成了商品.商品的可交换性使一切商品在量上被衡量而极大程度地弱化了质的要素.作为交换的货币,成了与所有商品相联系的转换中心.只要拥有货币,很多自己做不到 的,也可以拥有,“作为这样的,货币是真正的创造力”.“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使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西美尔表述得更加直接,“货币越是成为兴趣的惟一中心,人们就越是会发现:荣誉与信用、才智与价值、美与灵魂拯救都可以交换成金钱,在与更高价值之间的关系上,也就越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可笑的、轻浮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更高的价值也是可以出售的,就像杂货店里货物的价值可以被出售一样,因此这些价值也拥有了一种‘市场’.”荣誉与信用、才智与价值、美与灵魂拯救都可以交换成金钱,一切本来不搭界的事物都汇聚在一个货价上.原因就是货币强大的通约性.精神产品的商业化就是艺术创作被商业原则侵略,这甚至成了主导因素.由于要照顾到市场原则,还值得文学生产者欣慰的是,文学生产者和文学规律的不可替代性.就是说,商业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听从艺术规律的束缚,否则也就无法达到艺术商品的要求.一旦作家成为名牌作家,他的主体性或许能得到积极的发挥.从当今的一些作家的创作实践看,如陈染、林白、方方、王安忆、史铁生和陈村等,还都保持着一贯的鲜明的风格.这让人看到了文学创作主体坚持的可能性.

三、文学主体的新发现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区分了经历和经验这两种社会存在状况和相应的文学形式,经历指工业社会的人的存在状况,对应着小说样式.而经验指前工业社会的人都存在状况,对应着讲故事的文学样式.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更新让人无法充分认识社会状况,只能疲于跟随.小说是个人解读的,是不依赖于故事那样稳定的流传性和集体性,只是表达着内心的体验,他的体验不具有普遍性而只是自我表达,孤独性是其特点,“小说的发源地是孤独的个人,它不再能通过给他最重要的关切以实例来表现自己,他自己不接受劝告也不劝告他人”.本雅明并没有说文学的无主体性,而是说文学主体的孤独性和破碎性.稳固的带有普遍性的文学主体被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消解了,但是新的、孤独的文学主体产生了.

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者取消主体性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这样是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取向的结果.如果社会真的沿着这个方向下去,并不能实现所谓的自由,这恰好成了自由主义理论的悖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遵从和存在者的自决性,恰好体现了存在者被理论导引和束缚,根本不是他们所谓的自由.因为所有的具体生存状态都不是平等的,都有一定的等级和依赖性.而对某理论的遵从正是社群主义观点.所以借助恢复主体性的这一社会维度,才能真正认识人的社会性生存.文学创作也是如此.纯粹的个人艺术自觉,可能会丧失艺术性,通俗地说他自己认为自己是艺术创作别人却不一定这样认为.只有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选择艺术创作的某种形式,才能得到艺术场域的认可.这里既有进入艺术场域的被动性,即对艺术场域规则的顺从和惯习的养成,也有创作主体对艺术场域规则的能动认识和适应.

格尔认为,“艺术自律是一个资产阶级范畴.等从这个术语的严格的意义上说,‘自律’因此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它将真理的因素(艺术从生活实践中分离)与非真理因素(使这一事实实体化,成为艺术‘本质’历史发展的结果)结合在一起”.艺术实际上是自律和他律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在商业原则下,自律成了欺骗而他律即商业原则成了主要的力量.彼格尔充分肯定了先锋派艺术家的主体能动性,正是他们独特的社会意识,完成了先锋派艺术的创作.“先锋派艺术家等不是通过一种在现在社会中将具有结果的艺术,而是通过在生活实践中扬弃艺术的原则”进行创作的,从而,“先锋派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通俗文学和商品美学史艺术体制的虚假的扬弃形式”.

文学创作主体――作者的取消,是后现代一个振聋发聩的宣布,但就文学实践看,作者的存在不是某些人的宣布就可以取消的,虽然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论述了个体存在的碎片性和流动性,但是人的自我反思意识还是会建立比较稳定的自我型构.在个体短暂的生命轨迹中,个体不可能完全处于漂泊无着的状态.后现代精神的孤独性和主体构型的相对稳定性并不矛盾,流动性也没有取消主体的相对自明性而是指明了主体性的一种状态,反而有利于对当下状态的作者做进一步分析.被取消的作者是前工业社会的作者,而作者作为文学的生产者永远不能被取消,即使把能指的游戏发挥到极端的地步,它的出发点还是作者的文本.

类似论文

《作者之死》与文学主体写作

摘 要: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强调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 本文基于文本。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6441 点赞量:4970

《作者之死》与文学主体写作

摘 要 :罗兰 巴尔特《作者之死》强调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 本文基于文本创造过程,指出作者其实并未死亡,他。
更新日期:2024-11-16 浏览量:143223 点赞量:30764

“主体”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2007年伊始,一家当代文学批评杂志再次以“隆重”的篇幅推出了“新研究”的专栏① 从1990年代一些批评家提出“后。
更新日期:2024-11-5 浏览量:20787 点赞量:6084

译者为主体文学翻译中原作风格的再现

摘 要 : 由于各民族、各国家之间在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译者与原作者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更新日期:2024-9-6 浏览量:19298 点赞量:6031

文学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摘 要 翻译的主体间性是一个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 翻译研究应关注翻译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实。
更新日期:2024-12-4 浏览量:21539 点赞量:6131

文学欣赏差异性之欣赏主体原因

摘 要: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具有欣赏主体。
更新日期:2024-3-1 浏览量:10031 点赞量: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