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文学是一门心灵职业

他可以用个把小时写一篇小文,也可以花22年写一部巨著.

他说:『在我的概念里,文学写作有专业属性,但在所有的工作里面,

它的专业属性最弱.它是一门心灵职业,而非一门手艺.

它是一种个人状态,一种表达冲动,一种对生命的献身.它甚至不需要技术性.

35岁前,我写作很凶猛,几乎每天写,深夜两点半以前没睡过觉.那时候我白天编档案,晚上业余写作.身体好,创作的冲动高.几乎在写作中疯狂.40岁的时候,一般白天写,没有固定的习惯和时间,非常想写的时候,连续写很久,不想写的时候,好几个月不碰桌子.完全凭借创作冲动.

说醉

写作占据我很重要的人生位置,但我一直回避职业化的写作.职业化写作固定时间,固定产量,但写出来的语言粘疲.我固定的习惯是每天阅读,然后到喜欢的地方走走停停.我不认为一个作家可以一直呆在写作状态里面.35岁前,我最多的时候一天写一万字,现在,最顺利也不会超过两三千.

我的写作还有一种天马流星的随意.我不刻意构思作品,写作的想法来源于冲动,然后再赋予它理性和感性,有意识或潜意识地交融一个好的构思,我就开始动笔.一个好的作家要有“放空”的状态.就是脑子里必须摆脱写作的概念,才会有创作的张力.我不停地写作,但我不关心写作的状态,我更关心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我的概念里,文学写作有专业属性,但在所有的工作里面,它的专业属性最弱.它是一门心灵职业,而非一门手艺.它是一种个人状态,一种表达冲动,一种对生命的献身.它甚至不需要技术性.

我对写作,更多是情感和冲动.冲动到了50岁,才慢慢开始娴熟地进入这个自由的王国.写作是自由了,但心倒不好奇了,所以,矛盾还是出现了.经常有人问我,好文学的标准是什么?文学不是文字的好与不好,每个写作者都有他的生命特点和规律.就像法国作家兰波19岁把一辈子的杰出作品都写完了,他是少有的天才,我跟他不一样.写到现在,我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我只是在慢慢咀嚼文学全部的复杂性和它给人带来的晦涩感.我不想借着商业气息夸大自己对它的情感,这想来很可怕,反而显得肤浅.对于写作,我不能轻易说“醉”.

屏障

我对阅读越来越挑剔.过了50岁,做的事情多了,脑子里的碎片多了,运转起来就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精力,对阅读就越来越苛刻.我写过一篇短文章叫《中年的阅读》,中年以后,读的东西只剩下两种,一种是真实的记录和传记,一种是杰出的虚构.杰出的虚构很少,标准很高,又具有真实记录没办法取代的灵魂.可以一读再读.李白、杜甫、普希金这些人的作品,我愿意一读再读.真实的记录要有文化含量,有价值,同时记录者要有一个诚实的简朴心.人到中年还不懂得非常挑剔地对待阅读,这个人的生活就毁了.东西太多容易将一个人淹没,从阅读上淹没,是一种最直接的毁掉,这是一种危险的境地.正因为人变得越来越迟钝,才需要依靠自己的长期阅历和思考,为已经零碎的心灵立一道屏障.只有对一般的东西视而不见,我们才可以不停地独立思考、判断.


精神的路上容易堵塞.塞车了生命的车就开不动了,若要不塞车就得绕开杂乱物.我曾说过,一个好的作家要经得起独处,其实一个好的作家是最不寂寞的,寂寞是一个人还没进入自己的世界,好的作家内心世界足够丰富,感觉在跟最有意思的当代人和古代人、近处的人和远处的人一起对话,这样怎么会感觉寂寞呢?

在我看来,热闹多的地方才无聊和寂寞.我需要足够的空间呆在个人的房子里,这个房子一边是物理现实,一个人在房间里独处的能力,一边是虽然和别人一起热闹,但精神世界是独立的,考虑自己的问题.追逐自己的趣味.

担任山东省作协主席,对我也没有大的干扰.我挂这个名,只是从文学上尽一些我的责任,帮一些能帮上的忙.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一线和二线的生活之比,我不号召作家要生活在第一线,这种说法本身就有误.一种认真对待的生活是最第一线的生活,写作需要的第一线就是这样的第一线.而不是写什么,就一定要去体验什么.大自然是生命的大背景,没有人可以从中脱离,如果脱离了就是不真实,不饱满.现在大量的小说里连一声鸟叫都听不到,这不正常,这是现在光纤数字虚拟时代衍生出来的一种小文学,大文学应该保持自然的生命大背景.这就是第一线.

大活

写《你在高原》,我用了22年,写了450万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个过程困难而又缓慢.往往一方面很寂寞一方面又很喧哗,一方面很痛苦一方面又很快乐,写《你在高原》的22年,也就是各种情感复杂交织的22年.回头来看,22年的写作,如果渴望速成,一帆风顺,没有修改,根本不可能,所以,这22年也是我会自己反对自己的过程.

开始冲动的时候是1988年.那时候,年轻,冲劲大,根据当时的体力和精力做了设定,我忘了写个十年,什么都会变化.写着写着,15年过去了,还没写完,索性更加慢条斯理,写到了20年还是不行,又写了两年,做了通篇处理.这22年,就是写到自己叫好为止,改到改不动为止.对作家来说,快是一个多么渺小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把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安放妥帖,局部要缜密到值得推敲,感情要富丽饱满.既要有一个很宏大的构局,又必须有局部灿烂和精美,还要经得住多视角多方面挑剔.但是,这些标准,这些挑剔,都是我个人的标准,写作中,我不会考虑阅读者的反应.这是我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这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才有生命的量和意义.

《你在高原》我改了三四十次,它是一段有趣但需要耐心的写作,能寻找到这样一个大活,并能有兴趣一直做下去,很幸福.我找到了,多好.

我现在不太规划以后.我可能继续干大活,有可能会写得很少.最近10年,我主要在修改.过去的东西完成了,现在琢磨一下,有七分对还有三分错,我把这三分错改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行速也很慢.到了这种状态,我新写的东西已经很少, 走不动了,有时候会把已经写好的一段改得面目全非.现在只要有一分还没达到,就不会满足.

对我来说,这就是文学的生命线.年轻的时候带着弱点横冲直撞,冲动过瘾.现在技法成熟了,写出来的东西反而缺乏一种生命的质感,少了打动人的力量.但是文学不一定非要深刻,杰出的作品也不定都要会打动人.让人感动的作品有时候反而不见得是好.文学也有多方面功能,多方面取向,诗意的美是多方面的.我也很纠结.

类似论文

张炜:二十二年的文学“马拉松”

我是在为遥远的“我”写作,写作时总觉得在很高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我”在看着我,我的写作要让。
更新日期:2024-12-20 浏览量:156419 点赞量:33569

张晓风文学创作综述

摘 要 :本文拟对2005年前大陆对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文学创作的研究作一梳理,探讨研究的得与失,以求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
更新日期:2024-5-8 浏览量:11615 点赞量:3577

张恨水通俗文学思想的两重性

摘 要 :张恨水的两重人格导致了他的通俗文学思想的两重性 ‘既眷恋传统,又追求现代;既追求文学的经济利益,又强调文学的社会。
更新日期:2024-4-26 浏览量:58345 点赞量:13511

让文学名著滋养学生的心灵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考查内容、命题原则与往年有了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考纲明确规定:“Ӎ。
更新日期:2024-3-6 浏览量:9951 点赞量:3550

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有效性

内容摘 要 :文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型被引入到众多职业学校文化课中 但是,主要因为“职业学校中的文学教育如。
更新日期:2024-9-6 浏览量:17354 点赞量:5061

让文学名著滋养学生的心灵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考查内容、命题原则与往年有了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考纲明确规定:“Ӎ。
更新日期:2024-5-15 浏览量:68868 点赞量: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