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看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

摘 要 :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电影作为一种现代科技工业文明的结晶,仅是一个世纪以前产物,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才成为一门艺术.国内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在十年代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王朔是这一时期出现在文坛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他的小说无论是在创作观念、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在语言上几乎是对整个传统文学的反拨与颠覆.本文以王朔为切入点,对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的交融得失进行了研究,抛开这些对作家的异议争论和对某些作品的微观分析,以王朔为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对其影视改编这一艺术形式作出宏观上的评价和分析,从对王朔代表性改编作品的分析升华为对整个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这两者关系的总论.

关 键 词 :文学,影视,改编,王朔

一、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的百年因缘

(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卢米艾尔兄弟摄制并公映了第一部电影.电影诞生时是一个“伟大的哑巴”;初期的默片最难突破的是舞台的有限空间的限制,此时的时空转换十分不自由,蒙太奇的出现使电影的时空变换变得相对自由起来.

声音进入电影是一场革命,大大加速了电影步入艺术殿堂的步伐.声音在电影中就成为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文学与电影的亲密接触成了历史的必然,文学的表现手法无一不被电影所实验、创新和扬弃;

20世纪40年代,彩的发明,使色彩丰富充实了电影的美学特征.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元素之后,把各种姊妹艺术的可能性在新的基础上结合起来,蒙太奇、平行剪辑、场景的迅速转换、特写、化、叠印等电影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此时西方电影理论界地开始认真地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加以研究.

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影和电视剧的技术制作手段逐渐于90年代末其相互整合、趋于一体.

(二)影视改编现状

文艺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已成了为一种创作风气,其中不泛古代传统经曲名著、近现代优秀作品、当代红色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改编,其作品在数量及影响上都相当可观.

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创新,是对原作的弘扬与发展.但近年来社会舆论却对一些影视戏剧的改编作品,总是存在很大争议,一些改编后的作品不大为受众和专家所接受,有的甚至被批评和被否定;而另一方面,改编者对优秀作品和红色经典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例如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颠覆了原著,或发生对原著侵权并引起版权纠纷,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影视艺术快速发展,基本上是受商业利益驱动,我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则相对薄弱,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

二、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理论

任何样式的艺术都有相通处,主要表现为一种诗意,一种难言的美,而该诗意与美较多存在于文学中.文学特别是小说经常表现人的生存境遇(即哲思),人的心灵状态(即情感),还有人的独特命运(即故事性),这就为影视改编提供相当理想的资源了.

(一)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语),语言是文学艺术的主体,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

(二)影视艺术形式

影视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是独具一格的新兴艺术,它从其他艺术手法(包括文学)中吸取过营养,但又不是某一种艺术的分支或变种.电影是以影像为主体的艺术.从历史上看,电影先模仿绘画,接着又模仿戏剧,随后,又将文学的叙述方法加以运用.

就人类感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而言,客观对像越具体,越真切,越生动,就越便于接通受者的感知和接受,从这方面说,影像显然比文字具体真切,因而影像就比文字容易被人接受.展现的影像与人类视听功能和后来习得的视听知觉经验基本吻合,影像容易被直觉,但要用影像来表现深层或隐藏的东西则比较困难,文学的优势恰好在它能表达深层的或隐藏的东西,可以传达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是需要经过接受者的想像来把握和重建的.

(三)艺术媒介差异

电影(视)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媒介,电影和文学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文学和影视使用的是两咱完全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构成的不同的符号系统,它们之间反映客观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文学中的因果关系是通过文学的隐喻性的符号系统体现出来的,而影视是通过光波和声波天成的影像系统体现出来的.

三、王朔与影视改编

特定时期的艺术与该时间的历史背景无不紧密相联.八十年代后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量文化成果打上了商品的烙印.与影视结缘最深也最成功的当数十年代文坛颇有影响力的作家——王朔.有人把1988年称为电影的“王朔年”,这一年,米家山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拍摄了《顽主》(峨眉电影制片厂)、黄建新根据他的《浮出海面》拍摄了《轮回》(西安电影制片厂)、叶大鹰根据他的《橡皮人》拍摄了《大喘气》(珠江电影制片厂)、夏钢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拍摄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北京电影制片厂)等电影,1995年又根据他的小说拍摄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我是你爸爸》.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更是数量繁多.

(一)文学的影像化

巴拉兹·贝拉曾说:“当我们想把一部高水平的小说或成功的剧作‘拍成电影’时,电影和文学间存在的实质和最基本的区别就显得极为突出.”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美学艺术,其实践性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上.文学在表意时常使用大量修辞,尤其是在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时.文学修辞尽管外在形态各异,但也有共同特征,即通过果本体和喻体之间本质上的某种相似点所形成的联系.如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看到心仪之人米兰在自己离开她一个月后与刘忆苦在一起时,心中的滋味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导演巧妙是将内在的心理活动改编为外在的动作,即马小军不停在倒蹬自行车的脚踏板,将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发外化到可以看到的动作,特定的时空下一个动作胜于千言万语.小说从文学角度来讲不算十分高超,但拍成电影之后效果甚佳.原小说以叙述的方式阐述故事,但这没有难倒姜文,在对原作重要剧情进行重组之后,加入了一砦原作中没有涉及到的细节描写,加上夏雨的出色演技,仍旧在青年一代中广为传播. (二)叙事艺术

文学和影视都可以说是叙事艺术.文学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影视作品最常用的叙事手段是蒙太奇.影视尽管是视听艺术,而非完全的语言艺术,其担任的叙事任务不是具体的语言形式,也不是单个的镜头(某些单个镜头也有潜在的叙事能力),而是视觉镜头的蒙太奇组接.这种叙事功能使影视艺术获得了一种文学不能同时具有的反映生活的巨大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标准,蒙太奇种类可分为平行式、对比式、交叉式、复现式、隐喻式、错觉式、联想式、叙述与倒叙式、光影式、声音式、色彩式等多类蒙太奇手法.

在电影《顽主》中,编导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杨重替某医生与女友刘美萍谈恋爱;马青替一男子舌战娇妻等多个事件之间,平行式蒙太奇使不同时空内几个人各自做事的进展从不同的角度得以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结尾三T公司被停业整顿,同时也接到了法院的传票,老太太的亲属们坐在营业部要求赔偿损失等当于观、马青、杨重离开已停业的公司时,发现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该处编导使用了对比式蒙太奇和隐喻式蒙太奇,一方面说明法院、老太太的亲属对于他们的不认可,一方面确实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们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法院、众人对三T公司的态度的落差如此之大,不禁使人反思,是三T公司有问题?法院有问题?还是众人有问题等片尾场景包涵的对比与隐喻使得我们回味良久.

《看上去很美》以孩子独特的视角,从儿童眼中看待幼儿园这个集体,改变了以住总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该文学作品思想内涵不多,通篇无醒目情节与段落,而刻意与其前期文学作品挂钩,有写“前传”的感觉.经过张元的整理改编,将幼儿园段落拿出来构成一部电影,同时对主题思想做了深化,强化了画面感,原作可供改编的空间有限,电影精彩程序最多可算不上不下,能做到目前的效果已属不易之举了.

王朔作品改编的影视,以能引人入胜,其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作品中人情味十足,给人文学精神日趋枯竭的现代社会以感情补偿和感情注入.陈思和也认为:“王朔的成功,在于他及时地用艺术手段概括出二十世纪末一部分中国市民的心绪.”他的作品反映的是活跃的市民文化,但并非像某些新写实作家那样写普通市民的奔波劳碌的生活,而是描写了一群看似无忧无虑,活得开心的市民中的贵族,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文化寂寞,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调节、排遣着内心的苦楚.

四、总结

在整个二十世纪里,影视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和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不能忽略其教化功用,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悄悄话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本文以王朔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为窗口,来观察分析文学作品影视理论指导意义与改编实践效果,以期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类似论文

三国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文化快餐化

【摘 要 】文学文本和电子文本在传播方式上各有特点 本文以三国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通过对比文学文本传播和电子文本传播,结&。
更新日期:2024-11-4 浏览量:21790 点赞量:6623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

摘 要:文学名著作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不但在其所处的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整个历史。
更新日期:2024-3-2 浏览量:8371 点赞量:2905

影视改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摘 要 ] 影视改编与文学传播向来结合紧密,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影视改编对文学的传播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有一定的。
更新日期:2024-6-28 浏览量:82790 点赞量:18361

王朔文学的特征

王朔作为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代表,在我国的当代文坛中是富有传奇色彩和颇具争议的人物 所以,汉学家本杰明认为,王朔是“自时代以来最。
更新日期:2024-8-11 浏览量:103271 点赞量:21925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热潮

【摘 要】近两年来,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又一次形成热潮 网络文学激发了影视制作公司的投资热情,同时原创文学网站的商业。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0142 点赞量: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