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主题看底层文学的深化

贺绍俊:195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主编.长年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主要著作有《文学批评学》(与人合著)、《铁凝评传》、《还在文化荆棘地》、《鲁迅与读书》、《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描写》等,发表论文近百万字.

底层写作在这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底层生活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翻检这几年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在当年比较有影响的作品中,底层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底层文学的兴起,也带来了文学批评的热闹,这些年来每每引起文学批评的热烈讨论的作品几乎都是底层小说.但有关底层文学的批评大多都是从社会学或政治思想角度来进行的,人们基本上注重的是底层文学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所表达的道德价值判断,很少有从文学性的角度对这些年的底层文学进行总结.相反,倒一直有一种意见,认为底层文学缺乏文学性,缺乏艺术质量.这种意见持续地表达出来,以至于都成为了一条真理,仿佛只要涉足底层文学,你就不得不牺牲文学性,你就不能去讲究艺术质量.我听到有人这样去为底层文学辩解,说是底层文学反映的底层生活不可能是精致的,你能要求作家以精致的方式去表现吗?底层文学是粗砺的,粗砺恰是底层目前的处境.这样的辩解也许是为了反击有关底层文学缺乏艺术质量的批评,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反击不仅没有力量,而且反而击伤了自己.因为艺术质量不等同于精致,粗砺的风格同样会有艺术高下的区分.问题在于,如果底层文学是粗砺的,它是不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粗砺.在所有的批评中,惟有一位来自我国台湾的作家坚定地为底层文学的艺术质量辩解,这位台湾作家就是陈映真.他是在内地文学界讨论《那儿》的时候表达他的不同意见的.他发现内地的批评家在肯定《那儿》的思想价值时往往对其艺术水平评价不高,他认为这样一种批评思路其实是根源于对左翼文学的误解.由此他批评“大陆文学研究界包括广泛的思想界,对于‘左翼’、对于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东西,似乎普遍表现出明显又强烈的、病理意义上的过敏症(allergy).而事实上左翼文论自始就特别注重文学艺术的艺术性,强调文艺有其相对的自主性,要求更多表现上的和自由,反对左翼文学的刻板教条化,又力言革命的文艺要有‘更多的莎士比亚’(艺术性),少一些席勒(教条和刻板化的意识形态).既然大家似乎忘了这些左翼文论先行者的反思与叮咛,则借着细读《那儿》后的议论重新温故以知新,也不是无益吧.”

陈映真说是温故以知新,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批评家来说,这个“故”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年左翼文学在艺术上的追求从一开始就被一个意识形态的屏障遮蔽着.这个屏障直到今天还在起到遮蔽的作用.这影响到我们如何评价那些直接面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倒是对先锋文学充满热情的批评家陈晓明敏锐地觉察到左翼传统的艺术价值,他说:“左翼文学唤起的不只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的艺术法则,它确立的情感和审美趣味,它给定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共同体所熟悉的,它们经常被划归在笼统而冠冕堂皇的现实主义名下.而且大的理论批评语境、在大学流行的话语体系都与左翼传统并行不悖,这都使‘后左翼’文学的生命花样翻新而源远流长.”(见陈晓明著《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137―138页)我想,陈晓明大概也把这些年的底层文学归入到了他所界定的“后左翼”文学的范围内,我非常赞同陈晓明的分析.这段话不仅指出了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在文学精神上的某种内在一致性,而且提供了一个解读当下的底层文学的正确姿态.对于直面现实的底层文学,我们往往以一种拘谨的现实主义方法进行解读,这样也许能够强调小说的真实性力度,却看不到它们在艺术法则上的“花样翻新”.被我们纳入到底层文学视野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的,底层小说在文学主题方面有所深化,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文学性问题.

我想着重谈谈底层小说中的苦难主题.苦难主题可以说像爱情主题一样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因为苦难是人类成长史的见证,是人的生命史的见证.苦难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和哲学意味的词语,各种宗教和哲学都力图从苦难的价值和意义层面解释苦难和超越苦难,以拯救在苦难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比如基督教提倡原罪说,认为人与生俱来有罪,苦难相伴人生,人类经历苦难是自我拯救的必要手段.佛教则宣扬来世,认为现世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俗世,你无法摆脱今世的苦难,只能修福获得来世的幸福.宗教强调受难的道德价值,从而赋予苦难以精神的意义.宗教对待苦难的姿态无疑影响了文学注视苦难的眼光,但文学中的苦难主题比宗教对苦难的阐释更具有灵魂的震撼力.现代文学第一次从现代性的意义上深化了苦难主题,作家通过苦难追问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在这方面左翼文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把这种追问与普通民众以及现实民生联系了起来.左翼文学的创造后来被命名为“人民性”,并在政治思想层面做了过度的阐释,从此苦难成为了人民的,苦难在文学叙述中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异,它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也变成了一种道德上的特权.知识分子为了获得这种过度阐释的“人民性”,就必须向苦难表示亲热和献媚,这样反而抹杀了左翼文学对苦难追问的精神价值.新时期文学可以说是以叙述苦难的方式开始的,但新时期文学中的苦难书写带有传奇化和美化的特点,从而打造了一个知识分子受难英雄的神话.书写历史的苦难是为了躲避现实的苦难,从而解脱了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书写人民的苦难是为了证明知识分子的正确性,把苦难与民族、国家意志等宏大叙事等同起来,从而否认了个人苦难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中的苦难主题明显超越了新时期的文学.在底层文学中自然也有沿着新时期思路的作品,但总的来说,在底层写作中有一股强大的平民精神,它促使作家放下虚幻的知识分子架子,以平等的姿态走进人民的生活之中.这样就使苦难叙述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约束,而接续起了左翼文学对于现代性的精神追问.陈应松被看成是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在他的神农架系列小说中,陈应松的叙述始终围绕着鄂西北贫瘠山区农民的苦难进行,作者非常沉重地坦露了真实的生活场景,有些故事简直闻所未闻,作者似乎特别偏爱那些极端的情节,它造成一种情感上的残酷.从这样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到作者对苦难的震惊,从这种震惊中作者传达出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但作者并没有止于震惊,更重要的是他被苦难中搏斗的精神所震撼.恰恰是这种震撼,使小说超越了一般的问题小说,在对现实批判之外,作者还有更深的精神追问.苦难叙述在陈应松的小说里不仅是一个现实性的主题,也是一个超现实的主题.作者从苦难中看到了生命经历着生与死的厮杀,看到了生命的创造力如何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他的小说中明显地感觉到这样一些意象:死亡、绝境中的重生、理想愿望的极限的表达、凶杀、残酷等等.归结为一点,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坚持实际上是人们一个很重要的武器.在神农架生存,不仅要拿起获取物质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精神的力量.陈应松更关注的就是这种人文的精神性,也因此在作品中带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非现实的、超现实的东西.神农架的苦难生存也创造了荒诞、魔幻、超现实、妄想,这为陈应松的沉重叙述带来了难得的灵动,如在《望粮山》这篇小说中所描述的天边的幻景,有人看到了一片麦子,有人看到是自己的亲娘,精神的东西就依托在天边了.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苦难叙述中的超现实的东西,这主要可能与我们的阅读期待有关.我们阅读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时,一般都是抱着一种社会学的期待,把小说当成一种纯粹的揭露社会真相的文本,我们会被小说中的苦难叙述所感动,会唤起道德良知,对社会不公表示义愤.但毫无疑问,优秀的小说决不仅仅是批判现实的武器,它还有更深远的精神诉求,而且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更深远的精神诉求将使得小说的批判性更为恒久.我们在评价底层文学时往往会陷入到一种自相矛盾的窘境之中,一方面我们反对那种认为凡是写底层生活的作品都是粗糙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又指责有人以纯文学的要求来要求底层文学.我以为,既然我们相信底层文学在艺术上不是粗糙的,就不怕人们从纯文学的角度来挑剔.所谓纯文学,应该是指以文学性为第一旨归的文学创作,纯文学并不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与现实生活经验毫无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强调底层文学的文学性,而且应该看到,底层文学的文学性追求也是对纯文学的补充和发展.底层文学在苦难主题上所体现出的富有现实性的精神追问,就是最典型的文学性表达.多年以前,我读到北北的《寻找妻子古菜花》时不禁心情激动万分.那时候社会普遍流传着文学堕落了、文学死去了的说法,但我从这篇小说中读到了寻找的执着精神.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民寻找幸福的故事,但它并不是将我们带向世俗的幸福,寻找显然被赋予一种寓意,我把它理解为对文学精神的苦苦寻找.有寻找就必然有坚守,只有内心坚守着某种信念,才会在现实中不放弃寻找的努力.小说的人物关系构成了一次非常有意味的精神互访.李富贵是寻找者,他寻找自己的有城市身份的妻子古菜花,却无视真正爱他的奈月.奈月才是一个顽强的坚守者,她虽然矮小、平庸,却自尊、自信,在苦难和无望的生活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李富贵的寻找虽然锲而不舍,令人感动,但他的精神却是迷茫的,他缺乏清晰的坚守,他对奈月的无视和拒绝反映了他精神信念上的迷茫.我们未尝不可以将这种人物关系看做是当代社会精神现状的一种比拟.奈月这个人物其实是超现实的.现实中的奈月也许会被无边无尽的苦难所吞没,但作者跳出现实生活的苦难叙述,让奈月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与苦难的现实抗争,甚至当她发现她所爱的人不是她理想中的爱人(小说以身体难看的赘肉暗喻)时,她可以毅然离开他,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寻找者.奈月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也是一个小人物,但她的悲剧性是一种具有爆发力的悲剧性.从苦难主题的发展来看,奈月的形象是有意义的.在现代文学的发轫期,作家们在苦难叙述中表达出强烈的现代性焦虑,所以通过苦难叙述也揭示出民族的劣根性,正如鲁迅先生出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塑造了阿Q形象,他对阿Q的哀和怒,无不笼罩在无情批判的阴影之下.今天,我们也许仍需要阿Q来激起民众的批判勇气,但我以为,我们更缺乏像奈月这样的形象,她传递了我们民族本性中生命延伸的信息,她唤醒读者的慈爱之心和悲悯情怀,也使读者有了敬畏和仰慕的觉悟.


精神追问深化了苦难主题,它也许把我们带到一个光明的理想境界,也许带到一个精神乌托邦,也许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宗教般的虚幻,这样的结果也许离现实太远,也许会令很多人质疑,但重要的是它的追问姿态也许会激发读者继续追问一下,它让精神追问像大雾一样弥漫开去,我们的精神空间也会随之无限扩张.李约热是广西的一位年轻作家,他从贫困的乡村走出来,他的写作也鲜明地印记着家乡的苦难图景,但他的叙述从来都没有因为苦难而变得冷峻和沉重,反而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他写过一篇叫《李壮回家》的小说.李壮这个贫困乡村的小学教师,不满足于浑浑噩噩的生活,也不甘于被世俗的权势所击倒,他把理想寄存在远方,终于有一天他宣布他要到北京去,因为他的文章被北京采用了.这不过是他的一个谎言,但这个谎言是由他的理想装扮成的,它看上去是美丽的,会给他一种心理的幻觉,美丽的谎言使他摆脱现实的困扰.但谎言再美丽也是虚幻的,它不能真正地指引李壮寻找到理想的家园,最终就有了李壮回家的举动.李壮回家的经历其实暗合着作者本人寻求精神世界的心路,也让我们感觉到在底层写作中,许多作家对待理想的态度,这就是必须让理想回到现实,否则我们只能让心灵生活在彼岸.这也是李壮回家这个情节的意义.也许对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做出截然相反的解读,比方说,我们可以认为,李壮最终的回家不过是表明了他寻求理想的行动彻底失败,他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但必须看到,李壮怀揣的理想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不可能引领他的精神飞升.然而李壮也只有通过这么一次逃离现实的冒险,才能从美丽的谎言中走出来.所以当他往回家的路上走去时,他显然对理想和现实都有了新的体认.李约热很聪明地用虚写的方式叙述李壮的出走,是什么原因什么遭遇让李壮回家,读者尽可以去想象,也许对理想抱有不同理解的读者会想象出不同的遭遇,因而小说的意象更加丰富了理想主题的内涵.那么,回家的李壮就真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吗?小说并没有提供一个肯定的答案.这是对的,事实上,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本来就应该具有多种可能性.问题在于,现实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拉拢我们与理想的距离还是疏远我们与理想的距离呢?也许很难预料.小说中的李壮当他再次回家时,家园已经变成了废墟.这多像一个充满哲理的寓意: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丢失了家园.我以为这是李约热最为精彩的一笔.事实上,生活在现实中的哪怕很平庸的人也有着对理想的向往,就像李壮的爹爹和兄弟,以及他们的朋友,我以为这几个普通的小人物都写得非常有感染力.李壮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追寻理想的勇气.而对于李壮来说,他回到家园,也就是回到他们中间.可是当他懂得了他们的价值,他要把理想种植在他们身上时,他却无家可归了.李约热在这篇小说的结尾再一次留下一个疑问,丢失家园的李壮还会到哪里去寻找他的理想呢?这种疑问恰恰也表现了李约热的执着,他在执着地寻找.

对于底层文学中的苦难主题,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作品来看当代的作家是如何在文学性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比如苦难主题的风格化就很值得一谈.王祥夫在反映底层生活方面就是一个风格非常鲜明的作家.重要的是,他的风格体现了他的世界观.我以为他的世界观是以一种严峻的、冷酷的态度看透人的心灵.《尖叫》鲜明地体现了王祥夫的这一风格,这篇小说让我联想起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代表作《嚎叫》,看到画面上那个站在桥边上惊恐万状的女人,仿佛就能听到这女人的嚎叫声.同样在王祥夫的这篇小说里,当我读到米香在万般无奈之下而发出尖叫时,眼前分明就出现一张扭曲变形的面孔.我以为王祥夫就是当代中国作家中的蒙克,他的叙述带有强烈的、不和谐的色彩,给人一种惊悚、战栗的情感刺激,以这样的叙述来展示底层人民的生活,确实会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迟子建是另一种风格,她的温馨和体贴就像是阳春三月的阳光,柔和而又温暖.大概因为她的温馨风格,很多人在讨论底层文学的苦难叙述时,从来不把迟子建的小说纳入视野范围.这些人一定认为苦难只能与痛苦、仇恨、悲悯相干.但迟子建的许多小说不就是写的底层生活,不就是一些底层的小人物吗?她虽然没有去渲染苦难的残酷性,但她并不回避苦难.当然在她的叙述中同样向我们传达了作者自己的世界观,以一种女性的细腻和积极的姿态去捕捉生活中每一缕阳光的世界观,她由此带给我们一种新的审美场景.从这两位作家在苦难叙述上的风格迥异的描述中,足可以回应陈晓明所说的“花样翻新”.当然,对于大量的底层文学作品来说,风格化还是非常欠缺的.

总之,底层文学不仅仅具有社会学意义,而且具有美学意义,它的批判性是与其文学性相辅相成的.从这个角度说,底层文学写作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责任编辑 陈林

类似论文

底层文学优秀之作

【摘 要】《那儿》是“底层文学”创作中的一篇佳作,作品以其鲜明的主体介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
更新日期:2024-4-17 浏览量:55334 点赞量:12331

现实主义、底层文学其他

盘索:从现在开始,我们在“左岸会馆”里开了一个“开言”的栏目,在这个空间里每月开一些涉及不。
更新日期:2024-1-26 浏览量:20606 点赞量:5590

伤痕文学作品苦难内容主题概述

摘 要伤痕文学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懑。
更新日期:2024-7-13 浏览量:94102 点赞量:20909

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

李云雷:现在不少人对底层文学持批评的态度,尤其是一些比较活跃的评论家 而我认为底层文学是一种“先锋”,如。
更新日期:2024-2-8 浏览量:9480 点赞量:3603

小学阅读教学中深化文本主题的策略

门海英,中学高级教师,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现任北京市昌平区小学教研室主任,区小语学会会长,市小语学会理事 曾获区青年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优胜。
更新日期:2024-5-27 浏览量:71842 点赞量:16571

第四个文学的永恒主题

太太探亲去了 晚饭后我坐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看着电视,从第一台逐个换到最后一台,然后再顺原路返回 11点后,又把电视调成了静音,只是。
更新日期:2024-1-25 浏览量:20082 点赞量: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