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贵,我的第一位文学朋友

(四年前,吾友杨廷贵要我为他的一本书写序言.待我写出这篇不像序言的文字,他的新书已经出版.今天黄昏得悉他不幸于前几天逝世,中午刚刚在老家举行了他的葬礼.想起他才59岁就匆匆远行,不禁唏嘘不已.谨以此文,遥祭老友.2008年7月17日,北京北小河边.)

杨廷贵属于那种灵性丰沛、干什么都无师自通的人.他成长于鄱阳湖边的乡村,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上到初中就辍学了,可是他后来在好几个领域发展得不错.比如他写字,他既没有拜师也没有认真下过功夫,只是一边上班一边捣鼓捣鼓,竟然也长进得不错,颇得同道者认可.20年前我还在住所里挂过他书赠的条幅.再比如画画,虽然谈不上怎么了得,但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十几年前他还为当地工厂的产品设计过商标.至于文学方面,可说的就更多了,因为我跟他交往二十多年,最初的缘由和最主要的交流内容,都是文学.


20多年前,当我来到都昌县城唯一一所中学就任教职的时候,心里很有一股文学豪情,觉得文学必将是自己的终身事业,并且相信在这方面很快就会有所发展.杨廷贵就是我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文学朋友.那时候我年方二十,杨廷贵长我一轮(生肖),也才30出头,都是年轻气旺的时候.他的生活阅历和练习文学写作的经验都比我丰富得多.那时候他有一个电影剧本引起当时在文学青年中影响巨大的《萌芽》杂志的重视,准备发表.他还有一个电视剧本被湖北电视台看中,准备投拍,台里还派编辑(后来名声大震的方方)来都昌跟他商量修改方案.后来这两件作品都因故憋死,没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尽管如此,他依然得到当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敬重,因为人们借此知道他是一个有功力有潜力的写作者.

第一次见面是陪一位同学去他家拜访,我们颇有点一拍即合的意味.他成了我走上社会以后结识的第一位文学朋友.随即相互串门,你来我往打得火热.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切磋无疑促进了彼此在文学上的长进.我离开那个县城许多年以后,想起杨廷贵来,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一是依然不禁为他当年那两个剧本没有及时发表感到遗憾,如果那两件作品能够面世,他以后的文学道路会顺利得多,他的发展空间也会大得多;二是越来越感到当年与他结识对我来说是一件重要事情,从他那里开始我在当地拥有了一批文学朋友,从而在那个我十分陌生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群体认同.

他那时任职于当地赫赫有名的造船厂(现在已经倒闭了),有一位美丽贤惠而且也爱好文学的妻子,还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最为幸运的是,他的住房与我供职的单位只有一墙(围墙)之隔,我去他家造访就像上教室讲课一样方便.那时候我常常静不下心来读书写作,似乎只有跟文友纵谈到三更鸡啼才能感到畅快,于是一不小心就绕过院墙爬上四楼咚咚咚咚敲响他的家门.

杨廷贵每次都热心接待我,即使他正在写作,也没有哪一次对我的到来感到厌烦,而是马上将手中文稿推到我面前,要我利用他为我泡茶的时间欣赏他尚未完成的作品.当我们相对喝茶聊天的时候,他常常提议喝酒助兴.他说不喝点酒聊天就没有状态、没有气氛.我有一度很想在他的熏陶下练练喝酒,争取提高酒量,也好体会体会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无奈一直不见长进.

那时候的文学青年似乎都喜欢串门,有时候我刚到不久,又有别的来访者驾到.杨廷贵的脸色会为之一亮,因为我的酒量不足以与他对饮,任何别的来访者都会比我更能够撩拨他的酒兴.三杯酒(我则是三口)下肚,大家更加神采飞扬,飘飘欲仙,好像顷刻之间就驾临了文学的圣境.

有时候没有下酒的菜肴,三四个人就着一小碗辣椒酱杯觞交错,照样喝得兴味盎然.有一次临近春节,杨廷贵将准备过年食用的计划物品豆条拿来下酒,吃着吃着忽然发现那一袋生豆条已经被我们吃光了,这意味着春节期间家家都吃豆条的时候,他们一家老小却吃不上这种时尚食品.我们感到很对不起嫂夫人.可是嫂夫人闪着两个酒窝说没什么没什么,你们尽兴我也高兴.我称杨廷贵的夫人为嫂夫人.我相信嫂夫人的话是真心的.我们来访的时候,嫂夫人总是拿着一团毛线,身子斜倚在卧室的门框上,一只膝盖微屈,将脚尖踮在另一只脚的外侧,微笑着面对客厅里的我们,一边织毛衣一边听我们海侃神聊.很长很长时间以后,我才发现嫂夫人不是闲中凑热闹,而是对我们讨论的问题真的很感兴趣.

杨廷贵虽然爱好广泛,但真正上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喝酒,二是文学.在文学的学习和写作上,他先后有所侧重.最初他热衷于写电影剧本和电视剧本,这多少得益于当地文学风气的影响.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前期,九江文坛的电影剧本多次震惊全国,一时许多人将九江称做电影之乡.由胡春潮等人编剧的《决裂》,可以说是末期最有影响的电影作品.政治形势改变以后,毕必成的《庐山恋》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了轻松、和平、浪漫爱情、美丽风光所构成的人性气息,那可能是以后中国第一部正面描写爱情的电影,那种轰动效应对今天的观众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稍晚一点,王一民连续以《乡情》、《乡音》称雄电影界,全国观众不得不再一次对九江刮目相看.

在这种地域风气的熏陶下,杨廷贵操笔之初瞄上电影剧本可谓顺理成章.可是,他那两个本子无疾而夭的经历对他打击很大,他后来终于改写小说了.

他在小说上很有点卖力,也常常显示出不错的灵气和悟性.那时候在写作上他可能比我勤奋得多.我顶着文学青年的虚名,老是对着文坛指点江山大放厥词,说这部当红之作如何有根本缺陷,那部得奖作品如何有方向错误,自己却很少动笔,颇有点述而不作的懒气.他则一篇一篇拿出新作请朋友们斧正.

现在想来,我们那时候要是能够静下心来,一起细细揣摩那些所谓文学大师的作品、认真研究小说艺术就好了.但那时候我们似乎都太年轻,在那个闭塞而又压抑的环境老是躁动不安,我们因此浪费了许多光阴.1980年代初,我请他书写的条幅内容是我自编的一句话:“战斗,而且胜利”.浮躁之情跃然纸上.10年之后,我第二次请他写字,是用毛笔直接写在石灰墙上的:“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那是历尽坎坷之后,颇有点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意味.但我担心自己“死”得还不够,还希望自己像“尸之居、渊之默”那样沉潜得更深一些,乃用庄子的话来为自己镇邪.

杨廷贵较多写作评论文章,大约是1990年代初期.那是我离开县城以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因为空间阻隔而不太方便.我其实不赞成他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评论上,再差的创作都是自己的东西,评论文章虽然表达的也是自己的观点,却似乎跟自己总还隔点什么.后来杨廷贵在评论集的跋中申明,他出版这些评论集也是“鸣金收兵”的意思.我们算是不谋而合吧.

古人说日月如梭,我看说得远远不够.应该说日月如闪电,人生就像闪电一样忽闪一下就成往事.细数我跟杨廷贵交往的历史,虽然长达二十多年,却是在不知不觉中闪过去的.就在闪电的忽闪之间,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这样不明不白消失了.我已经年过40,杨廷贵已经五十多岁.我在35岁那一年就感到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现在的年纪就更加让人不尴不尬.剩下的年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是应该好好想想、好好斟酌的事情.我很理解杨廷贵“英雄末路”的感觉,也希望我们都能够从容而且勤勉地走自己的末路.

末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回忆往事.每当我想起自己懵懂年头在那个封闭的县城跟老杨高谈阔论时,就侥幸年轻一次.既然每一次回忆都能让自己年轻一次,我们何不多多回忆呢?

回忆一下吧,老杨.

类似论文

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论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广西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甘艳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各中小学校中深入展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
更新日期:2024-1-16 浏览量:19176 点赞量:5265

谷超豪:莫斯科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博士

编者按:关于数学家谷超豪留学苏联的故事,外界所知不多 自2011年起,复旦大学档案馆先后数次与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莫斯科大学。
更新日期:2024-10-22 浏览量:132653 点赞量:28934

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使这位湮灭3000多年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和历。
更新日期:2024-4-21 浏览量:56313 点赞量:12701

一位文学硕士与保险女的爱恨情仇

曾经美满幸福的婚姻因世事的变迁而成了一出悲剧 但愿人们在人生之旅中,能理智地面对生活的变化。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量:130842 点赞量:28429

玛丽·博拉美国汽车第一位女CEO

去年刚刚就任通用汽车CEO的玛丽·博拉,正在为通用汽车的一场召回忙碌着 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因点火开关故障,通用汽车在北美召回。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量:155645 点赞量:33346

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北京博爱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李建军是被中国医院协会、健康报社评出的2006年度100名。
更新日期:2024-11-14 浏览量:142068 点赞量:30281

鲁迅的第一个文学伯乐是谁

恽铁樵与鲁迅并无一面之缘,但以其独具的慧眼,看到了他的才华首先,鲁迅自己不但。
更新日期:2024-8-1 浏览量:15387 点赞量: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