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跨文化下的外国文学鉴赏与翻译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西文化审美取向,人们的思维差异、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等,就中西方跨文化现象,从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文学翻译中如何再现原著作品艺术的审美效果,探讨了译者在翻译中,由于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等,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提高外国文学的鉴赏和翻译能力.

关 键 词 :跨文化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中西方跨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模式上.因为跨文化的实质,就是中西方的人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的差异.不同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文化,随时间的前进和变异的积累,都带有各自的思维定势.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人们交际失误或者理解事物上的差异.

二、关于“文化”与“跨文化”现象

关于“文化”一词,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它既包括信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它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它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西方社会的人和他们的思想及审美观、文化思想、文化背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国人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国度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跨文化”现象.

三、跨文化现象与文学翻译

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多种艺术手段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文学、影片的引进,文学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学翻译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正如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的那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文学语言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文学翻译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鉴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忠实再现的等值原则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有更多的翻译理论,如解构翻译理论和目的论,被运用到文学翻译的研究中,进而充实文学翻译的理论视野.

现阶段我国文学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学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翻译是否得体,是否能够正确传达,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对于增进了解,加强优质文化的传播交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了解文化差异强化优势互补

平时我们在文学翻译中应坚持:文化背景寓于文学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它是为观众更恰当地体会和更深刻准确理解文学的辅助手段.文化背景和文学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观众跨文化综合欣赏文学的能力.语言学家费里斯(Fries)也曾经指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自身特点.了解彼此差异,有助于取长补短,相互接近.而这种彼此影响,互相渗透,随着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增多,而不断增强.

2.提高西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在外国文学作品欣赏中,讲解引导者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本质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西方文化和正确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四、中西方跨文化在文学翻译上的体现

大规模的文学文化交流,使文学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也对文学翻译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翻译,而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中西方人们的审美取向,影响着文学翻译的形式.文学翻译中,一般都要针对读者再现原著艺术审美的要求,融合观众的审美情趣、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取得最佳的传达效果.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等值原则来分析这类翻译.

1.文学翻译要体现民族背景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语言的语法上,也会留下深刻烙印.因为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由反映现实的角度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后者也属于文化之列.但文学作为一种民族性、地区性的一种形式,对于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见解.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传世之作.文中描写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单身出海捕鱼,与大鱼周旋,但他捕获的大鱼又被鲨鱼吃掉,老人不眠不休在海上奋斗的经历.作品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桑提亚哥老人的形象.正是他的英勇,令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在很多西方读者的理解中,是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被西方文化所推崇.这种硬汉形象文化以及牛仔文化,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精神崇尚典型.

许多国内出版的《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并没有把原作中老人的苍老、怜悯、精确、耐心和坚硬的哀伤,准确传神地传达出来.只有漓江版“诺贝尔丛书”的赵少伟,并未受到翻译界对海明威“简练冷硬”风格认识的教条束缚,在《老人与海》的翻译中,他非常注意把海明威的口吻放慢、变软,使他的声音变得宽厚、温和、苍老、怜悯,当然,仍不失他一贯的精炼、冷硬和遒劲.至少,在翻译这本书时,赵先生不像其他译者,只活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他还活在了海明威的体内.

又如:美国电影《Home Alone》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现了人们对智勇双全,但又十分调皮捣蛋的小孩的由衷喜爱,而片中的小欧文正符合“小鬼”这一形象.“当家”指一个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片中小欧文一人在家,与两个盗贼斗志斗勇、神灵活现的样子,不就是活生生一个大当家的样子吗因此《小鬼当家》做到了翻译语标题与原片内容的统一,实现了信息价值等值.

文学和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体现文学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遵循文化信息忠实传达的原则和文化审美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正确把握源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

2.文学翻译要考虑到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同样都是以一段历史题材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的中外两部影片.但《黄河绝恋》和《泰坦尼克号》对比,《泰坦尼克号》却成为响誉全球的大片,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而《黄河绝恋》却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为什么会这样呢

《泰坦尼克号》成功之核心――征服世界人民的“思想性”!人性的考验的思想核心,确实是这部影片最能牵动人心的地方.在今天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被超快感的忙碌裹挟,被人性观照淡漠的人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找到爱的温暖、人性的善良和面对死亡的勇气.

例如:《泰坦尼克号》经典翻译片段: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Both Rose and Jack are in the icy-cold sea now.)

你要帮我个忙.答应我活下去等 (露丝和杰克都在冰冷的海水中)

JACK: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for that,Rose,I'm thankful.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等that you won't give up...no matter what happens等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Rose,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杰克:赢得船票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让我认识了你.感谢上苍,露丝,我是那么感激它!你要帮我个忙.答应我活下去等无论发生什么等无论多么绝望等永不放弃.答应我,露丝,永不放弃你对我的承诺.

ROSE: I promise.

露丝:我答应你.

JACK: Never let go.

杰克:永不放弃.

ROSE: I will never let go,Jack,I'll never let go.

露丝:我不会放弃的,杰克,我永远不会放弃.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精神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寻求合乎自然与人性的生活,所以在文学电影中,都鲜少涉及财富、等级之类的课题.《黄河绝恋》之所以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大概是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价值精神的巨大差异吧.这正是东西方历史、社会人文差异的生动体现.

3.文学翻译中要体现出民族心理特征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过: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欧美等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Hypotaxis).英语中的句子以形统意,结构严谨,差异关系完整.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汉语中的句子以意统形,形态松散,内容完整.

例如: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电影《麻雀》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试着往前凑,他跳一跳,可是又住了,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等”

When I make an attempt to move toward it,it hops off a bit and stops again,staring back at me with its all,black-bean-like eyes that he a mixed look of wanting to be friends with me but not sure that I am a friend.(译文)


首先,译者通过从“hop”到“staring”的视角转换,得以使用主语呼应的分词结构,不但使汉语原文的重要信息落在译文的主谓结构上,而且也体现了英语的形合特点.此外,译者还运用介词“with”以及连词“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体现与“小黑豆眼”有关的内容,这正好符合英语注重结构完整的形合特点.

五、结语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障碍,同时也给中西方人们欣赏交流文学文化带来了影响.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特征,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打开视野看世界,了解西方文化,扎实语言基础,将语言放在文化中全面思考,平衡东西方文化差异,将两种语言进行准确翻译,贯彻等值原则,实现准确到位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陈云雀:《文化差异与中美言语交际障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5卷第5期.

[2] 王福祥:《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4] 王宗炎:《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肖仕琼:《从〈麻雀〉的英译看英汉形合和意合的差异》,《文教资料》,2005年第25期.

[7] 苏一凡、刘春玲:《论影视对白翻译的等值策略及其补充》,《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 黄静:《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DVD电影评介》,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马明,女,1980―,辽宁辽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类似论文

外国文学教学中人物的跨文化

摘 要:众所周知,高尔基曾在1928年提出过“文学即人学”的经典性文学命题,其意在指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
更新日期:2024-11-8 浏览量:20316 点赞量:5759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

摘 要: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经过了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文化也发生了变化 外国文学教学改。
更新日期:2024-12-9 浏览量:21692 点赞量:6045

外国文学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在中国诞生后,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全方位的研究,߭。
更新日期:2024-6-26 浏览量:83773 点赞量:18949

跨文化视域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摘 要涉外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而旅游文本翻译毫无疑问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探索了旅游文本翻译的原。
更新日期:2024-2-23 浏览量:33231 点赞量:8384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

摘 要:随着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联系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活动也日益增多 由于和。
更新日期:2024-4-18 浏览量:57949 点赞量:1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