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已成为当下流行词汇,当然建筑也不例外.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发展历程,节水项目,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设计,节能减排方面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绿色建筑众多方面的几点,指出了一些设计及施工时的做法.基于绿色建筑外部性分析,阐述了解决绿色建筑外部性的经济原理,提出了一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

关 键 词:绿色建筑节水自然建筑节能

前言: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具有的理念是节能,环保,和谐,与一般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尊重几千年的地方文化传统,真正造就凝固的音乐,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绿色建筑将被看作一种资源,建筑及其城市发展都已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广泛领域获得最大利益.

1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1.1历年检查结果比较

根据2005年以来历年检查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历程:2005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的执行率为53%,施工阶段才21%,也就是说当时大部分的新建建筑都不是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2006年,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大幅上升,但施工环节还有一半左右没有执行,2007年起,施工单位逐渐重视起来,到2016年施工阶段执行率已达82%.从21%到82%,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事业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上出现如此巨大的跳跃性发展的阶段.

1.2建筑节能目标

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到2016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要实现节能75%,中部和西部也要争取实现节能65%,建筑节能效果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21世纪初一般水平.

1.3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一)继续加强建筑节能体制机制建设.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建筑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加强建筑节能机构建设,增强行政管理能力.

(二)落实新建建筑节能管理相关措施.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做出相关规定.

(三)稳步推进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和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制定热分配表,小流量热计量表等产品标准及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完善供热形成机制,落实《城镇供热暂行管理办法》,培育有利于节能的供热市场.加大北方地区城镇供热管网等供热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力度.督促各地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的工作任务.

(四)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及运行节能管理.对既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继续加强运行节能监管,在各示范省,市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在此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限额和超限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五)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促进建筑用能结构调整.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制定适用于不同气候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技术设计指南,施工关键技术指南,关键设备可靠适用性评估标准等.

(六)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科技行动计划".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试点,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组织实施"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七)依法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切实履行政府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管理职责,依法行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做好建筑节能检查,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八)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引导国际社会关注和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充分利用和落实我国政府及我部对外签署的协定,合作协议和备忘录等,拓宽深化合作领域,挖掘新的合作项目,争取更多地引入国际上的技术,理念,经验,人才和资金.

2绿色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2.1地域建筑的发展

在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感召下,新地域主义建筑更加突出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建筑与地域自然生态的平衡,将建筑的发展融入到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中.也就是说,只有将注重历史文明和文化特征的新地域建筑与注重科技,技术的绿色建筑相融合,才能实现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建筑形态,由此产生地域性绿色建筑.融入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将使注重科学技术的绿色理念发挥文化和艺术的光彩,这是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与融合.

2.2绿色技术因素和社会认知因素

所谓绿色技术,指的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与能源,减少浪费和无畏的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回报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地域性绿色建筑中,绿色技术是手段,是媒介.它使以上的设计思想成为现实,并以物质的形态加以展示,这就是建筑的构造形式.

推广地域性绿色建筑,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是不够的,应当大力宣传,进入寻常百姓家,使每一个人在意识上自觉的需要绿色,注重绿色.就目前情况,社会中存在大量只停留在以"绿色"为宣传口号但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商家,这极大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进程.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需要人们在思想上产生根本的转变,这是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展望未来,地域性绿色建筑是建筑设计的出路,是方向.实现它并不是以降低人类的生活质量为代价,更不是历史文明的倒退,而是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为人类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与自然文明对话,构建和谐的建筑发展模式.

3绿色建筑水项目

3.1节水技术于增量成本

节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的美国LEED,英国BREAM,日本CASBEE等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均占重要的地位.与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相比,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的开展和实施均相对滞后,这与政府或开发商,民众对绿色建筑节水项目的增量成本认识模糊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对其增量成本的研究和应用鲜有报道,主要原因,一是绿色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相对节能发展滞后,二是节水技术产生的增量成本比节能等技术产生的增量成本的贡献率低,受关注程度不够.

3.2绿色建筑供水系统的节水设计要点

1实施分质供水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加大建筑中水,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建筑节水率与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2避免管网漏损防止管网漏损是提高节水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城市给水管网漏损率一般都高于10%,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绿色建筑管网漏失主要集中在室内卫生器具,屋顶水箱和管网漏水,表现为跑冒滴漏,重点发生在给水系统的附件,配件,设备等的接口处.

3限定给水系统出流水压给水系统超压出流不仅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高压出水射流外溢,噪声大,接口易磨损,影响高低层水量平衡等其他危害.

4降低热水供应系统的无效冷水出流量科学合理地设计,安装,管理和使用热水系统减少热水的浪费,是建筑节水的重要环节.热水供应系统的主要节水途径是减少无效冷水出流量.

5使用节水器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的控制项规定:节水器具应优先选用《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用水器具应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一2002)的要求.节水器具应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等.

6防止二次污染

绿色建筑应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从建筑给水系统及各用水点节约用水着手进行节水设计,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污水排放量,是绿色建筑的必然选择.

4绿色建筑生态环境设计

4.1住区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

如令,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作为人类聚居基本单元的城市住

区在围家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房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人们对住的需求经历了从单纯的数景满足,到追求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开发商认识到,环境促使房地产增值,开发程序经历了从初期的"容积率至上",到后来的"建筑优先,环境补救",直到现在的"环境,建筑布局整体考虑"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居民在购房叫,除了考虑房型,住区外部环境(交通,购物,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等)之外,住区内部环境也成为决定因素之一.市场买卖双方的互动过程,推动着住区环境品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国大量建设是以满足基本居住为主要目的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改善住区生活环境质嚣的起点.但是比期以来,在提高住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一直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相对来讲,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当令住区的环境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4.2居住区环境的生态特性

广义地讲,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地段上所包括的活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总和.居住区生态环境也常被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其有一些相同之处.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从外界吸收能量和物质,然后通过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经过生物过程制造的产品或多余的物质和能量输出或释放出去.居住区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明显其有释氧固碳,防风防污,降温增湿等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自然生态系统总是占据一定空间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演变.居住区生态环境也会随着绿色植物的生长,襄亡以及物种的增减,水体的流动,渗透及蒸发而使系统功能逐渐增强或减弱.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保持平衡,抵抗干扰的能力.居住区生态环境虽然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和践踏等,但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定的恢复能力.

4.3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

1,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目前,对于居住区环境的生态化设计更多的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而要还原生态设训其科学的内容,还必须加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结合.

2重视居住区外部条件的影响

我们对于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研究,偏重于小区内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实际上小区外部条件对于小区环境发展的制约性也应得到重视.

3,多角度的解决现实问题

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居住区环境建设,这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环境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对于其中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问题的解决带来影响.单纯一味地考虑生态原则,忽视外界诸多闪素的制约,同样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解决的方法.这才有可能在最终产生一种最接近目标的理想的答案种模式,并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结语:面对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环保呼声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提高居往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一直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相对来讲,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当今住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因此,在大规模的居住区建设中,绿色建筑已是明智之选择,这条路要达到很高的境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

类似论文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

摘 要:人们日常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吃的饱、穿的暖、。
更新日期:2024-10-6 浏览量:18038 点赞量:5059

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加大了对森。
更新日期:2024-6-2 浏览量:11755 点赞量:3526

暖通空调技术的与绿色建筑节能

【摘 要】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节能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
更新日期:2024-7-7 浏览量:15582 点赞量:4890

绿色建筑的方向

【摘 要】上个世纪,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口号。
更新日期:2024-4-24 浏览量:55525 点赞量:12198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

摘 要:“绿色建筑”理念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并由此对于自身生存环境要求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它。
更新日期:2024-1-23 浏览量:18972 点赞量:4906

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

摘 要:在1992年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中,“绿色建筑”概念被明确提出,全球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一个问题,即目前快。
更新日期:2024-7-7 浏览量:13784 点赞量: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