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

如何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21世纪,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既互相竞争又越来越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适应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乐观,奋发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80年代以来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品质下降的实际情况,我国中小学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标准,国内有些教育工作者依据我国青少年心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6项标准并加以解释:

1.满意的心境.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工作总感到相当满意.他们总是比较乐观,乐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他们虽然聪明才智不尽相同,但没有心理障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一种满足和成功的喜悦.这些又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工作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相反,如果他们羞愧于自己容貌不漂亮,身体有缺陷而心情忧郁,不愿与人交往,或者因为自己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怨天尤人,或者终日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自怨自艾,苦闷失望以致把学习,生活,工作看成是负担而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心里不健康.

2.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作为人格核心的人生观和信念,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而个人的具体需要,愿望,思想,目标和行动等都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不过,这种改变总是与他们的人生观和信念相一致,并受其制约的.相反,如果背弃了信念,行动与思想互相矛盾,主体自觉的意识统一不了这一切,就会导致人格分裂,这就是心理不健康了(所谓人格分裂,就是一个人有两重或多重相互队里人格的特征,随着个人心境,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交互出现,分别表示其片面人格).

3.正确的自我观念.具有健康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应有健康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即有良好的自知力,能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能以客观的态度观察和对待事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能够容纳自己.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那么他有可能自以为了不起,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做不好就归咎于环境和别人的不支持,甚至把过失推诿给别人,他可能自轻自贱,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他也可能自惭形秽,不肯以本来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心理负担,这样的青少年心里就不健康.

4.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人际关心良好,而且总有自己的朋友,总乐于同别人交往.在与别人相处时,对人的肯定态度(如尊敬,信任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厌恶,怀疑等).热爱自己的集体,愿意为集体工作,个人能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相反,如果缺少朋友或根本不去交往,在交往中不会以诚恳,谦虚,公平,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不尊重别人,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就轻易地怨恨,敌视他人,总认为别人是靠不住的,或者认为人是可以欺侮的,总想践踏别人已取乐,这就不能说是心理健康了.

5.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能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符合.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别人的幸福发生冲突,能够主动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而不惜采取反社会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约束,妄取强求,那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还会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6.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学生其思想和行为应与其年龄特征相一致.如少年时期应天真活波,青年时期则朝气蓬勃,更有独立的见解和行为.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发展性特点: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问题.如:情绪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其中情绪障碍占34.25%,适应性问题占2.8%,多动性问题占11.65%,品行问题占3.9%,睡眠问题占1.7%,学习困难占8.8%,内趋力不足占13.3%.

小学生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非常态行为即问题行为表现形式很多.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攻击型,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过程不专心等,二是退缩型,不爱参加活动,沉默,孤僻,不合群,遇事缩手缩脚,胆怯,也容易烦躁和焦虑等.

具体讲,小学生在品德行为上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如下几种表现.

1.疑惧和对立.小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好,遭到家长的指责,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耻笑,他们感到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和厌弃从而产生对老师,家长的疑惧和对立情绪.躲避老师和家长,不轻易暴露思想,与成人形成严重的心理隔阂.

2.自暴自弃和破坏.小学生受到批评和指责后,由得产生自卑或抵触情绪,严重的会出现"破罐破摔"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放任自流,破坏公物,破坏纪律,寻衅闹事等.

3.粗暴和侵犯小学生受到父母或社会的不良影响,形成对人态度粗暴,野蛮,说脏话,盛气凌人,欺侮弱小的不良品行,严重的发展至侵犯性行为,打架斗殴等,这些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

4.说谎和偷窃

5.胆怯和孤僻小学生在缺乏温暖,遭受压抑或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胆怯,抑郁和孤僻的不良人格.苏联的卡尔美科娃在她主编的《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问题》一书中指出,小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变态可分为5种基本类型:(1).一般性学习落后,(2).语言表达能力很差,(3).数学成绩很差,(4).不遵守纪律,(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的最佳点.在不良的教育影响下,小学生还会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大多属于心理卫生问题,其中主要有:①.口吃,②.遗尿,③.偏食和神经性厌食,④.睡眠失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蓬勃发展的阶段,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小学生的心理卫生要引起老师,父母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要端正教育思想,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

1.开发心理潜能"情商"影响着人的性格基调,影响着人的潜能发挥和人生的成败.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能力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反应能力所组成.高"情商"是完美人格的一种体现,它主要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在交往中培养起来的.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与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促使学生心理潜能的从分发挥.

2.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1)正确的自知使学生能客观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自信心,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同时,能克服自大,自卑,虚荣心,依赖等不良心理.(2)坚强德意志培养学生树立坚毅,不怕挫折,不畏惧的精神.克服顽固,惰性,优柔寡断,避免行为的冲动型.(3)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正确的社会认知,(4)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有较高& #30340;学习热情,不断追求,勇于进取,立志成才,避免消极,失望,自卑等心理倾向.(5)稳定的情绪使学生能自我调节情绪,控制自己在各种境况中情绪的波动,灰心丧气,烦恼,急躁,压抑,焦虑,孤独等心理倾向.

3.学会人际交往能以积极的态度与人交往,掌握正常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能与人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球的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克服紧张,恐惧,偏见,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合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减轻焦虑程度和紧张心理,以正常的心态参加考试.

我们要对小学生进行耐挫心理的养成教育.小学生的耐挫心理成优势状态,则可以化解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尽力地克服困难,积极的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以此来增加知识和才干,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向上及坚忍不拔的个性特征.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耐挫心理呢

1.指导确立相应的抱负.在教育中要多做耐心的教育工作,正面激励,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帮组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并为之奋斗,以此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内驱力.同时,教育者要设法使小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一些好成绩,使他们从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引导他们把愉快的情感同自己的努力联合起来,并满怀信心,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同时,要防止小学生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一遇到几次挫折,便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反正达不到目的,,不如不努力,这就需要帮助他们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确立相应的抱负,为实现抱负而加倍努力.

2.帮助小学生形成耐挫的态势有些小学生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的时候,不能尽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这就需要帮助小学生增强对事物因果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是他们明白努力程度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分析受挫的原因,从中获得有益的教训,真正能"吃一堑长一智",为以后的受挫做好精神,物质准备,形成最佳的应急态势,特别在小学生受挫之后,要及时地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主动地排除内外障碍,摆脱和改变困境,帮助他们学会从逆境中奋起,消除挫折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此几经反复,是小学生从受挫中增长才干,耐挫心理也会因之而不断成熟起来.

3.注重培养耐挫的毅力小学生耐挫的毅力不同,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应付挫折的行为也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有的一两次挫折还可以,次数多了就吃不消了.而那些在生活经历中经常地或多次地受过挫折又能在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下一级的态度和合适的方法克服障碍的小学生耐挫能力就比较强.良好的教育并不在于尽力保护小学生免受挫折,而是创设和安排适宜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使小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跳一跳摘到桃",即不祈求一帆风顺,也不望而生畏,遇挫却步,而是坚持不懈地克服可能产生的障碍,争取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耐挫的毅力的培养一要靠教育,树立"铁杵磨成针"的信念,而要靠实践,跌到了爬起来再前进.

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心理需要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树有皮,人有脸."人珍视对自尊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提过如下需要层次:自我需要,自荣需要,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我国心理学家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人格需要层次理论.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包括他人尊重的情感需要,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个人的自尊心,教师要使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社会上,班级里,家庭内的地位与前途.教师要十分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因为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点滴优点,善意而艺术地质出他们的缺点,信任和尊重他们.当然,在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必须防止个人自尊心的片面发展.这种片面膨胀的个人自尊心会产生光顾个人荣誉,不考虑集体利益或拒绝别人意见的偏向,我们要的自尊心是建立在集体荣誉于基础上的自尊心.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于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问卷调查表明存在交往障碍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迟钝,身体机能控制不良,智力,记忆力和模仿力的发展水平下降.怎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呢

一、开展各种类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交往热情,疏通交往渠道,授予交往技能.

首先开展"认识我自己"的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是他们感到自己是靠努力参与到同班之中的.开展主题班会"正确评价自己"开设两个小专题,一是"自我欣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二是"自我诊断",让学生分析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其次是开展"交往模拟"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交给他们掌握平等,互助的人际交往原则,懂得在交往中要做到真诚,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他人的感情,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对他人的优点及时表示赞赏,恰当地向他人提出合理要求.

最后可以开展送温暖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到友谊所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班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与人交往的机会.

三,运用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走出"孤立儿"的怪圈.实践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性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小学生日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其中难免有不健康的生活信息和媒介,其次现在的小学生的身体和生理发展都比较快,有的小学生提前进入青春发育期,在他们的身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属于一种超常发展的性欲扩张,在这种性驱使下,有的小学生好说一些与性有关的脏话,或主动接近异性,甚至表现出某些荒唐的行为等等.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小学生的这种行为,是现代学校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道德心理素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小学生的性冲动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发生于小学生身上的性冲动是非正常的,也是"非法"的.教师往往谈"性"色变,简单采取"堵,压,吓"或回避等手段加以应付.但是,以现代教育观念来看,小学生į 40;这种性冲动具有自然的性质,现代心理学揭示:一周岁的婴幼儿就有性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由于接受了来自社会的有关良性的观念,看法,行为等信息,性意识得到了增强.最近,上海市教委抽样调查表明在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学生中,有9.38%的男生和24.89%的女生已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但是,他们对于性的问题还是处于困惑状态.一方面,他们对性和性的知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或行为异常.在家里,他们会对父母提出各种各样有惯性的问题,在学校,对性的兴趣,可能以一种比较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有的男生故意摸女生的胸部,说脏话,尾随漂亮的女生等等,既然我们把部分小学生的性冲动看成是自然的事,那么,我们对于学生性冲动的表现,就必须采取引导和教育的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采用那些教育方法来处理小学生性冲动的心理问题呢

第一,还原法即还事物本来的面目,以自然的方法让少儿了解性和性关系.可以利用讲故事,读书和报刊等不同的方法,帮助小学生理解男女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比如,让学生知道男子在力气,胆量,慷慨,勇猛等方面的特点,而女孩子则与之相反.根据男女生的不同特点,教育他们形成最初的性道德及规范.要让男生懂得"争做男子汉",保护和帮助女生,而教女生学会自尊,自爱,自立,遇到坏人不必惊慌失措,要用求救,反抗等方法以自卫.

第二,疏导法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性本能的方式达到调试身心的目的.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使他们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于身心的活动和高尚的追求中去,具体活动如下:

1.发展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兴趣对性的协调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2.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提倡读好书看好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生活.

3.鼓励参加体育活动.它能促进个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性的正常发育有着良好的作用.

4.开展学习模范人物等德育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这种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求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

(1)孩子在场时,避免做出容易被模仿的亲密行为,

(2)不说脏话,因为在孩子听来,这并不是一种假定的辱骂名词,而是对性的特殊描绘,

(3)对于任何关于性的问题,都应泰然处之,不应表示出这个问题是不该问的表情,

(4)))

类似论文

关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摘 要】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
更新日期:2024-1-9 浏览量:9250 点赞量:3840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存在心里问题 可Š。
更新日期:2024-8-6 浏览量:15463 点赞量:4504

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摘 要:体育不仅具有促进身体发展,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功能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
更新日期:2024-6-17 浏览量:82288 点赞量:1853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道德风尚不尽如人意 中学生耳濡目染,常。
更新日期:2024-9-28 浏览量:118365 点赞量:25220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缓解中学生心理压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极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们比较脆弱的时期,然而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教育却没有有效的心理教育措。
更新日期:2024-3-20 浏览量:46605 点赞量: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