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佛山城区地理文比赛二等奖

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书

学校名称:福建师范大学

中心名称: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lab.fjnu.edu./phy

中心联系:0591-83465212

联系人姓名:黄志高

联系手机:13600811614

中心通讯地址: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申报日期:2006年11月20日

福建省教育厅制

填写说明

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

3.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目录

1,申请书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

2,附件一大学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等43

3,附件二仪器设备列表等等等等等等等等50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

中心名称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物理学隶属部门

管理部门福建师范大学成立时间2000年4月中心建设

发展历程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76年实验物理教研组的创立.当时教师只有5人,筹建的普通物理实验室,只能开出十几个实验.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实验物理教研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设立物理实验中心以来,在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1年《面向21世纪高师物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大学物理实验》评为省精品课程,2005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该中心始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前后有50多项学生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的奖励,有11篇本科生参与的文章在SCI,EI刊物发表.目前该中心拥有教师20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它是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有活力,富有创新的年青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学位8人,9人获得学校教学与科研重点岗位.中心负责人黄志高教授2006年获得福建省教学名师奖.特别是,大学城新校区中心实验室的建成及启用,不仅使中心实验室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更重要的是我们新投入了825多万建设了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创新物理实验三大实验室,共开设出121个基础性,提高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目前,物理学实验中心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中心主任姓名黄志高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9月6日民族汉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通讯地址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邮编350007电子zghuang@fjnu.edu.联系0591-83448993主要职责负责规划物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负责组织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审订,修改工作,负责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负责示范中心的人员安排,调配以及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负责中心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的建设工作,负责与外院及相关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教学科研

主要经历1986年至今,担任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物理实验选题等基础课教学.

199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主讲固体理论,磁性理论和磁性研究专题等研究生课程,已招收23名研究生,已毕业9人.

1986年-1999年,主要从事非晶态合金和穆斯堡尔谱学的研究.

1999年至今,主要从事纳米磁性材料研究及先进材料设计等工作.

于1990,1994,1999年分别破格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受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主持完成的《面向21世纪高师物理实验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01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主持完成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5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大学物理实验》评为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一).2006年获得福建省教学名师奖,2006年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从事纳米磁性材料,先进材料设计等方面研究,主持或参与15项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60多篇论文在《Phys.Rev.B》,《Appl.Phys.Lett.》,《J.Appl.Phys.》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其中SCI收录48篇,EI收录62篇(90%以上文章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由于其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004年开始被国际最着名物理学杂志Phys.Rev.Lett.,Phys.Rev.B聘为审稿人.作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的学科带头人,带领《凝聚态物理》学科组成员努力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5年学科组成员中有8人获得校教学与科研重要岗位.同时还是物理学一级硕士点的第一带头人.也是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磁学分会理事,福建省物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原子核物理评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委.

代表性的论文

着作或论文名称

出版单位或刊物名称

排名

出版时间

1.MonteCarlosimulationoftunnelingmagoresistanceinnanostructuredmaterials

Phys.Rev.B

(SCI收录)

1

2004

2.Magizationandconfigurationalanisotropyinmagicclusters:MonteCarlosimulation

Eur.Phys.J.B

(SCI,EI收录)

1

2004

3.DynamictransitionandhysteresisscalinginHeisen-bergmultilayeredfilms

Eur.Phys.J.B

(SCI,EI收录)

1

2005

4.Effectsofsizeandsurfaceanisotr-opyonthermalmagizationandhysteresisinthemagicclusters

Eur.Phys.J.B

(SCI,EI收录)

1

2006

5.DynamicphasetransitionintheHeisenbergmodelunderatime-dependentoscillatingfield

Phys.Lett.A

(SCI收录)

1

2005

6.Surfacecriticalpropertiesofafacedcenteredcubicmagicfilms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1

2004

7.MossbauerstudyofmagicpropertiesandstructureofamorphousFe-(Co,Cr)-Zralloys

Jpn.J.Appl.Phy.

(SCI,EI收录)

1

1998

8.Studyofthenonlinearmagic-opticalKerrrotationsatthesurfacesandinterfacesintransitionmetalthinfilms

Mater.Sci.&,Engin.B

(SCI,EI收录)

1

2000

9.Surfaceeffectofmagizationofnanosizedmagicclusters

Phys.Lett.A

(SCI收录)

1

2002

10.Magneicphasetransitionandsizeeffectinthinmagicfilm

Mater.Sci.&,Engin.B

(SCI,EI收录)

1

2003

11.Surfaceandsizeeffectsofmagicpropertiesinferromagicnanoparticles

Microelec.Engine.

(SCI,EI收录)

1

2003

12.CoMnSb:Amagocaloricmaterialwithalargelow-fieldmagicentropychangeatintermediatetemperature

J.Appl.Phys.

(SCI,EI收录)

3

2006

13.Cu-dopedGaN:anewdilutemagiccsemiconductorfromfirstprinciplesstudy

Appl.Phys.Lett.

(SCI,EI收录)

5

2006

98-2000

3.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省社科基金

0.45

黄志高

1998-

2000

4.面向21世纪高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学校重点扶持

3.0

黄志高

1999-2002

5.新世纪高师物理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性研究

学校重点扶持

0.5

黄志高

2001-2004

6.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基金

0.3

黄志高

2005-2006

7.普通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问题研究

省教育厅

0.8

赖恒

2003-2005

8.大学物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实践

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基金

0.3

赖恒

2005-2006

9.《光学实验》网络课程建设

省教育厅

2.0

卢宇

2003-2005

10.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基金

0.3

赖发春

2005-2006

11.具有复杂磁相互作用的纳米磁体 0340;磁相变的研究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倪妍

指导老师:陈志高

2005-2006

12.磁性纳米线有序阵列制备与电磁特性研究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程宝华

指导老师:黄志高

2005-2006

13.反铁磁和亚铁磁颗粒磁特性的数值模拟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张建敏

指导老师:黄志高

2006-2007

14.磁电阻效应网格模型研究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郭秀凤

指导老师:冯倩

2006-2007

15.磁性薄膜的制备及其标度行为的理论研究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颜辉

指导老师:赖恒

2006-2007

16.磁性颗粒的纳米级反铁磁(非磁)包络及物理特性研究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柯文炮

指导老师:陈水源

2006-2007

17.基于Labview和USB通讯的监控系统

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

0.3

学生:邱国苗

指导老师:卢宇

2006-2007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1.黄志高,张志忠,吕团孙,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物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外教育》,1999.3 2.赖恒,黄志高等人,高师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教学模式,《物理实验》,1999.1. 3.黄志高,赖恒,张志忠,试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0.1 4.李晖,张志忠,薄透镜折射率测量的实验研究,《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0.1 5.徐永,分光计实验的研究,《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0.1 6.柯金瑞,雷晋萍,盖荣权,计算机技术在电磁学实验中的应用,物理实验,19,5(1999) 7.张俊扬,实验物理创造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物理实验,20,6(2000) 8.黄志高等人,高师物理实验教育改革目标与素质培养,<,<,集美大学学报>,>,,2(4),1997. 9.黄志高等人,高师物理实验改革模式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3),1997. 10.赖恒,黄志高,物理实验能力结构分析及实验技能训练,<,<,集美大学学报>,>,,2(3),1997 11.赖恒,黄志高,光学实验中CCD光强仪的应用,<,<,集美大学学报>,>,,2(3),1997 12.赖恒,黄志高等,试谈理科大学生实验能力的结构和培养,《中外教育》,1997,1:28 13.赖恒,黄志高,光电法测量光纤包层内径,《南京大学学报》,33,19976. 14.徐永,稳态平板法测不良导体热率时误差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5.徐永,利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定冷却曲线,集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6.赖恒,普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初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7.雷晋萍,测量结果有效位数的确定,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8.林发银,徐永等,中学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瞿燕,赖恒等,普通物理实验教学辅助与实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集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0.黄志高等人,四探针和双四探针法测量非晶态薄膜合金电阻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4),1997 21.李晖,陈森林,林磊,谢树森,线阵CCD在折射率测量中的应用,集美大学学报,3(1):37-41(1998),12., 22.徐永,用激光干涉法动态测量圆钢直径,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3.张俊扬,略论实验物理创造教学,《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0.1 24.张俊扬,绝缘介质损耗因素测试仪的研制,《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0.1 25.盖荣权,微机自动测量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6.李永森,物理实验中的CBE技术,集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7.陈曦曜,利用红外辐射仪测定物质冷却曲线,集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8.赖发春,局域网络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9.李勇生,陈远容,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实验教学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0.李礼明,谈开拓理科非物理专业普物实验教学,集美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1.徐永,Excel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物理实验,2000年. 32.赖恒,物理实验中的素质教育,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特刊. 33.徐永,谈误差的不确定度表示,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特刊. 34.张俊扬,实验物理教学的组织化运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6(3),2000. 35.赖恒,黄志高,瞿燕,新世纪高校物理实验教改方向探索,集美大学学报,2002.6 36.赖发春,瞿燕,用锁相放大器测量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师大学报,18(2002) 37.瞿燕,赖恒,李永森,电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集美大学学报,2002.7. 38.赖发春,瞿燕,指针式毫安表加装保护电路,集美大学学报,2000.5 39.张俊扬,可倒摆实验物理机理研究,大学物理2000.9. 40.张俊扬,可倒摆的优化调节,力学与实践,2001.23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41.张俊扬,略论实验物理创造教学,大学物理2000.1 42.张俊扬,实验物理教学的组织化运演,集美大学学报,16(2000) 43.张俊扬,林发银,雷晋萍,在实验物理教学中活化右脑思维,师大学报19(2003) 44.张俊扬,实验物理创造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物理实验,20(6),2000) 45.贾翠红,实验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集美大学学报2000.5 46.卢宇赖恒黄晓伟欧阳毅郑勇平李丽滨,光学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大学物理实验,16(2003). 47.卢宇赖恒许金时戴真鸣杨睦毅张玲陈清华,光学实验网络课件的设计,大学物理实验,16(2003). 48.贾翠红,多媒体技术与实验物理教学,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6(2003) 49.雷晋萍赖恒,在实验物理教学中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4 50.徐永,用自准直法测量棱镜角,大学物理19(2000) 51.雷晋萍盖荣权,滑线变阻器控制电路的特性及选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6(2003) 52.雷晋萍,贾翠红,赖恒,浅谈双棱镜干涉法测钠光波长实验教学,师大学报,20(2004).

三、承担32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其中9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重点课题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项目来源

时间

负责人

科研经费(万元)

1."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子课题"纳米功能材料的特性和应用"(G1999064508)

"973"项目

99-2004

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

主持,黄志高教授参与该项目研究

500

2.多元纳米复合体系的结构和性能优化(2005CB623605)

"973"项目

2005-2016

南京大学张凤鸣教授主持,黄志高教授参与该项目研究

800

3.ZnO基稀磁半导体的材料设计(60676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1-2016

黄志高教授

8

4.自旋电子材料磁特性的原子尺度模拟及其设计(E0320002)

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2003-2005

黄志高教授

15.0

5.纳米磁性颗粒表面的人工修饰及其对隧穿磁电阻的影响(2005K020)

省科技厅K类项目

2005-2007

黄志高教授

2.5

6.新型巨磁阻和磁光记录多层膜的研究(E9910015)

省自然

科学基金

99.6-2002.12

黄志高教授

4.0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7高品质压电陶瓷滤波器和蜂呜器的配方及新工艺技术的研究(K97014)

省科委

97.8~2002.2

黄志高教授

3.0

8.磁性多层膜线性与非线性磁光效应的研究(DB041)

教育部

99.12—2003.12

黄志高教授

12.0

9.新型CMR巨磁阻材料及其应用研究(2000E146)

省科委创新人才基金

99.12—2003.12

黄志高教授

6.0

10.氧化物巨磁阻材料研究

省自然

科学基金

2000.7-

2003.7

赖恒教授

黄志高教授

4.0

11.压电陶瓷材料研究

横向

99.10-2002.6

黄志高教授

4.0

12.硅基磁性半导体的制备及其磁学和电子学性质研究(10474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7

张凤鸣教授

黄志高教授

30万

13.介观系统中参数量子泵的理论研究(90303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6

王伯根教授

陈志高博士

25万

14.高自旋极化率半金属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10504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1-2016.12

李山东副教授

30万

15.通讯用高频铁磁薄膜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2006H0018)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2006.7-

2016.12

李山东副教授

15万

16.聚合物功能光纤和器件的光学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

明海教授

郑志强教授

25万

17.光折变材料中高速调制光耦合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省自然

科学基金

98-

2001

郑志强教授(2)

4.0

18.聚合物光纤特征参数测试研究

省自然

科学基金

2001-2003

郑志强教授(2)

4.0

19.具有自旋阀和反自旋阀效应的磁性超晶格的研究

省自然

科学基金

96-2000

黄志高教授

4.0

20.微型地图里程测量仪

省科委

2001-2003

赖发春副教授

3.0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21.纳米线阵列CMR/反铁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省自然

科学基金

2005-2007

赖恒教授

黄志高教授

4.0

22.电子间互作用对正常金属——超导介观混杂系统热输运性质的影响(10647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1-2007.12

陈志高博士

2.0

23.纳米复合NdFeB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2005J023)

福建省科技厅

2006-2016

李山东副教授

4

24.材料科学中的自旋电子技术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04-2007

黄志高教授

150

25.新型高频磁性薄膜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16李山东副教授

4

26.正常-超导介观混杂系统热输运特性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16

陈志高博士

4

27.纳米磁性薄膜磁特性的蒙特卡罗模拟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7

冯倩讲师

1

28.利用腔泄漏消相干效应实现量子计算(10574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1~08.12

林秀敏教授

26

29.量子光学方法对量子点相干性质的研究(10304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1~06.12

林秀敏教授(2)

19

30.利用腔中消相干效应实现量子信息与量子通讯技术(A0410016)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4.5~07.4

林秀敏教授

4

31.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的应用研究(A0210014)

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2.9~05.10

林秀敏教授

4

32.横向项目:中国科大量子信息,量子通讯开放课题

中国科大

2000.4~01.12

林秀敏教授

1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四.发表155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00篇在SCI,EI收录的刊物发表.

1.ZhigaoHuang*,ZhigaoChen,KunPeng,DunhuiWang,FengmingZhang,WeiyiZhangandYouweiDu,MonteCarlosimulationoftunnelingmagoresistanceinnanostructuredmaterials,Phys.Rev.B69(2004)094420.(SCI收录)

2.ZhigaoHuang*,ZhigaoChen,FengmingZhangandYouweiDu,Magizationandconfigurationalanisotropyinmagicclusters:MonteCarlosimulation,Eur.Phys.J.B37(2004)177.(SCI,EI收录)

3.ZhigaoHuang*,FengmingZhang,ZhigaoChenandYouweiDu,DynamictransitionandhysteresisscalinginHeisenbergmultilayeredfilms,Eur.Phys.J.B44(2005)423.(SCI,EI收录)

ZhigaoHuang*,FengmingZhangandYouweiDu,DynamicphasetransitionintheHeisenbergmodelunderatime-dependentoscillatingfield,Phys.Lett.A338(2005)485.(SCI收录)

HuangZhigao*,FengQianandDuYouwei,Surfacecriticalpropertiesofafacedcenteredcubicmagicfilms,J.Magn.Magn.Mater.269(2004)184.(SCI,EI收录)

HuangZhigao,ChenZhigao,XiaoYan,LiYongshenandDuYouwei,Magneicphasetransitionandsizeeffectinthinmagicfilm,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99(2003)536.(SCI,EI收录)

HuangZhigaoandDuYouwei,Surfaceeffectofmagizationofnanosizedmagicclusters,Phys.Lett.A300(2002)641.(SCI收录).

ZhigaoHuang,ZengMinyongCaiHuangandLaiHeng,Studyofthenonlinearmagic-opticalKerrrotationsatthesurfacesandinterfacesintransitionmetalthinfilms,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76(2000)38.(SCI,EI收录)

ZhigaoHuang,QianFeng,ZhigaoChen,ShuiyuanChenandYouweiDu,Surfaceandsizeeffectsofmagicpropertiesinferromagicnanoparticles,MicroelectronicEngineering66(2003)128.(SCI,EI收录)

10.ZhigaoHuang*,ZhigaoChen,ShangdongLi,QianFeng,FengmingZhangandYouweiDu,Effectsofsizeandsurfaceanisotropyonthermalmagizationandhysteresisinthemagicclusters,Eur.Phys.J.B51(2006)65-76.(被SCI,EI收录)

11.ZhigaoHuang*,ZhigaoChen,FengmingZhangandYouweiDu,MonteCarloSimulationofMagizationandCoercivityoffreeMagicClusters,ChinesePhysics,15(7)(2006)1602(SCI,EI收录)

12.ZhigaoHuang*etal.,MonteCarlosimulationofconfigurationalanisotropyofmagicclusters,MaterialsScienceForum,475-479(2005)3161.(SCI,EI,ISTP收录)

13.ZhigaoHuang*,ShangdongLi,HaishanLin,FengmingZhang,YouweiDu,,TheexchangebiasandcoercivityofFM/AFMfilms:MonteCarlosimulation,J.Magn.Magn.Mater.303(2006)180.(SCI,EI收录)

14.ZhigaoHuang*,YingbinLin,YanminYang,FengmingZhang,YouweiDu,NumericalcalculationofKerrspectraformagicmultilayeredandgranularfilms,MaterialsScienceForum,475-479(2005)3745.(SCI,EI,ISTP收录)

15.QianFeng,ZhigaoHuang*,YouweiDu,MonteCarlosimulationofspin-weexcitationforthemagicfilmswithstructureandinteractionfluctuations,SolidStateCommunications,134(2005)195.(SCI,EI收录)

16.QianFeng,ZhenzhenWen,liqinJiang,ZhigaoHuang*,FengmingZhang,YouweiDu,Reorientationphaseandstripeddomainpatternsofthinfilms,MaterialsScienceForum,475-479(2005)3165.(SCI,EI,ISTP收录)

17.冯倩,黄志高等,磁性多层膜磁特性的表面效应,物理学报,52(2003)2906.(SCI收录)

18.翁臻臻,冯倩,黄志高*等,混合磁性薄膜阶梯效应和矫顽力的MonteCarlo和微磁学研究,物理学报,53(9)(2004)3177.(SCI,EI收录).

19.KehuaZhong,QianFeng,LiqinJiang,YanminYang,ZhigaoChen,ZhigaoHuang*,MonteCarlosimulationofmagizationbehiorofConanowire,Chin.Phys.Lett.23(2006)200.(SCI收录)

20.LiqinJiang,QianFeng,YanNi,FachunLai,YanminYang,ZhigaoHuang*,Theeffectsofnearestandnext-nearestneighborinteractionsonthemagicpropertiesoffilmswithBCCstructure,J.Magn.Magn.Mater.303(2006)436.(SCI,EI收录)

21.YanminYang,ShuangjianShen,QingyingYe,LimingLin,ZhigaoHuang*,Therolesoftheexchangeanddipolecouplingsonthemagoresistanceforthenanoparticlearrays,J.Magn.Magn.Mater.303(2006)312.(SCI,EI收录)

22.YangYan-min,ZhongKehua,FengQian,JiangLiqing,HuangZhigao*,MonteCarlosimulationofKerrEffectandGiantMagoresistanceinCoxAg(1-x)granularfilms,Chin.Phys.Lett.22(2005)1305.(SCI收录)

23.ShuiyuanChen,HengLai,YingbinLin,WenpaoKe,FengmingZhang,ZhigaoHuang*,YouweiDu,TransportandmagicpropertiesofnanosizedLa2/3(Ca0.6Ba0.4)1/3MnO3/xNiOposites,J.Magn.Magn.Mater.303(2006)308.(SCI,EI收录)

24.RongquanGai,ZhigaoHuang*,HengLai,ShuiyuanChen,YouweiDu,MagoresistanceandmagizationofLa2/3(Ca0.60Ba0.40)1/3MnO3atdifferenttemperatureranges,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15,323(2005)(SCI,EI收录).

25.S huiyuanChen,ZhigaoHuang*,HengLai,RongquanGai,FengmingZhang,DuYouwei,MagoresistanceofLa2/3(CaxBa1-x)1/3MnO3/NiOpositematerials,MaterialsScienceForum,475-479(2005)897.(SCI,EI,ISTP收录)

26.陈水源,赖恒,肖艳,陈志高,冯倩,黄志高,二元掺杂系列La-(Ca,Ba)-Mn-O材料巨磁电阻特性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32(2003)615.(SCI-E收录)27.CHENZhi-gao,CHENShui-yuan,HUANGZhi-gao*,LAIHeng,ZENGMin-yong,DUYou-wei,TransportPropertyatLowandHighTemperaturesinLa-(Ca-Ba-Sr)-Mn-OManganitePerovskite,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33(2004)1023(SCI-E收录)

28.WENGZhen-zhen,HUANGZhi-gao*,Sizeandstepeffectsofhysteresisinmixedmagicfilms,SPIE,5774(2004)56-60(EI,ISTP收录).

29.JiangLiqin,FengQian,HuangZhigao*,Effectsofthenext-nearestneighborinteractiononthephasetransitioninmagicmultilayers,SPIE,5774(2004)61-64(EI,ISTP收录).

30.YANGYan-min,LinYingbin,HUANGZhi-gao*andDUYouwei,MonteCarloStudyofKerrEffectinNixSiO2(1-x)granularfilms,SPIE,5774(2004)52-55(EI,ISTP收录)

31.翁臻臻,黄志高*等,二维无规混合磁性系统磁特性的微磁学及MonteCarlo研究,计算物理,21(2004)339.(EI收录)

32.钟克华,冯倩,翁臻臻,黄志高*,快速傅里叶变换微磁学方法,计算物理,22(2005)534-538.(EI收录)

33.LaiHengandZhigaoHuang,Spin-weexcitationandmossbauerspectroscopyofamorphouagicalloys,Intermetallic,8(2000)655.(SCI,EI收录)

34.HengLai,ZhigaoHuang*,RongquanGai,ShuiyuanChen,YouweiDu,DynamicsofmagizationreversalinthinpolycrystallineCofilms,MaterialsScienceForum,475-479(2005)2263.(SCI,EI,ISTP收录)

35.HengLai,ZhigaoHuang*,RongquanGai,WeifengZheng,JiaxinLi,CuihongJia,DanChen,YongnaShen,Scalingbehioroftheanisotropymagicfilms:Experimentandsimulation,J.Magn.Magn.Mater.303(2006)406.(SCI,EI收录)

36.ZhichengZhang,QingyunWu,KehuaZhong,ShaofengYang,XuanLin,ZhigaoHuang*,ThesizeandspacearrangementrolesoncoercivityofelectrodepositedCo1-xCuxnanowires,J.Magn.Magn.Mater.303(2006)304.(SCI,EI收录)

37.LinYingbin,HuangZhigao*,DuYouwei,NumericalcalculationofKerrspectraformagicgranularfilms,Chi.Phys.Lett.21(2004)389.(SCI收录)

38.LiqinJiang,QianFeng,YanmingYang,ZhigaoChen,ZhigaoHuang*,Phasetransitionofthefccmultilayerfilmswithnearestneighborandnext-nearestneighborinteractions,SolidStateCommunications139(2006)40.(SCI,EI收录)

39.ZhigaoChenetal.,Aspininjector,Appl.Phys.Lett.85(2004)2553.(SCI,EI收录)

40.LinYingbin,HuangZhigaoandDuYouwei,NumericalcalculationofKerrspectraforCo/Ptmagicmultilayeredfilms,ChineseOpticsLetters1(2003)491.(EI收录).

41.林应斌,赖恒,黄志高等,MnBi磁性多层膜磁光克尔效应的数值计算,物理学报,53(2004)606.(SCI收录)

42.KunPeng,FengXu,ShangdongLi,DingfaFu,ZhigaoHuang,YouweiDu,EffectsofambientgassesonthemagicpropertiesFe84.8Zr3.4Nb3.4B7.4Cu1nanocrystallinealloy,J.Magn.Magn.Mater.272-276(2004)1415-1416.(SCI,EI收录)

43.Peng,K,Liu,FS,Fu,DF,Huang,ZG,Xu,F,Du,YW,High-temperaturemagicpropertiesofFe-basednanocrystallinealloy,MATERIALSCHEMISTRYANDPHYSICS,89(1)(2005)138-142.(SCI,EI收录)

44.LiT,SuiYX,HuangZG,YangSG,GuBXandDuYW,Spin-configuration-relatedferromagicresonanceinnickelnanowirearray,J.Phys.:Condens.Matter17(2005)3637-3645.(SCI,EI收录)

45.PengKun,TangJiancheng,HuangZhigao,LiShandong,GaoWenli,Du,Youwei,InfluenceofAladditiononthecorrosionresistanceandmagicpropertiesofFeZrNbBCualloy,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117(2005)221.(SCI,EI收录)

46.肖艳,黄志高等,磁性薄膜自旋重取向行为的MonteCarlo研究,计算物理,21(2004)49.(EI收录)

47.ZhigaoHuang,HengLai,JianminZhang,JiaxinLi,FengmingZhang,YouweiDu,TheinfluencesofsizeandanisotropystrengthonhysteresisscalingforanisotropyHeisenbergmultilayerfilms,SolidStatePhenomena121-123(2007)1085

48.HongZhang,ShuiyuanChen,SuzhenTang,WenpaoKe,HengLai,ZhigaoHuang,Electricalconductivityandlow-fieldmagoresistanceinLa2/3(Ca0.60Ba0.40)1/3Mn1-xVxOreparedbysol-gel,SolidStatePhenomena121-123(2007)901

49.KehuaZhong,ZhichengZhang,BaohuaShen,MeimeiLiu,QianFeng,ZhigaoHuang,Thesizeandtemperatureeffectsofcoercivityforthemagicnanowire:MonteCarloSimulation,SolidStatePhenomena121-123(2007)1081

50.LaiFachunetal.,Substratetemperatureeffectontherefractiveindexandatwo-stepfilmmethodfordetectingallinhomogeneityinopticalfilms,Appl.Optics,44(2005)6181(SCI,EI收录)

51.LaiFachunetal.,Opticalscatteringcharacteristicofannealedniobium-oxidefilms,ThinSolidFilms,488(2005)314(SCI,EI收录)

52.LaiFachunetal.,Effectofthicknessonthestructure,morphologyandopticalpropertiesofsputterdepositedNb2O5films,AppliedSurfaceScience,253(2006)1801.(SCI,EI收录)

53.赖发春,瞿燕,周宏图,等,微型地图里程测量仪的研制,仪器仪表学报,26(2005)218(EI收录)

54.FachunLai,MingLi,HaiqianWang,etal.,EffectofoxygenflowrateonthepropertiesofSiOxfilmsdepositedbyreactivemagronsputtering,ChineseOpticsLetters,3(2005)490(EI收录)

55.LimeiLin,FachunLai*,ZhigaoHuang,etal.,DeterminationoftheopticalconstantsandthicknessofNb2O5opticalfilmromnormalincidencetranissionspectra,Proc.OfSPIE,65149(2006)614920.(EI收录)

56.LiShangdong,TianZongjun,TangJiangcheng,YuanZuanru ,GuBenxi,DuYouwei,J.RareEarths22(2004)799.(SCI,EI收录)

57.ShandongLi,MeimeiLiu,andZhigaoHuang,FengXu,WenqinZou,FengmingZhang,andYouweiDu,CoMnSb:Amagocaloricmaterialwithalargelow-fieldmagicentropychangeatintermediatetemperature,J.Appl.Phys.99(2006)063901.

58.ShandongLi,GuoxiaZhao,ZhonglinLu,WenqinZou,ZhigaoHuang,FengmingZhang,YouweiDu,Electronlocalizationandspin-dependenttransportpropertyofCoNb0.6Mn0.4Sbhalf-Heusleralloy,J.Magn.Magn.Mater.303(2006)169.(SCI,EI收录)

59.ShandongLi,JianchengTang,LiyaLu,WenqinZou,ZhigaoHuang,HengLai,YouweiDu,CrystallizationbehiorandmagicpropertiesofamorphousB-richNdFeBalloyinpresenceofanexternalelectricfield,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405(2005)321.

60.ShandongLi,ZuanruYuan,LiYaLu,MeimeiLiu,ZhigaoHuang,FengmingZhang,YouweiDu,EffectofannealingonthemagicentropychangeofCoMnSballoy,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428(2006)332–335

61.ShandongLi,MeimeiLiu,HongBi,LiyaLu,WenqinZou,ZhigaoHuang,YouweiDu,TheenhancedmagicpropertiesofNinanocrystallitesinducedbythecouplingbetweenNi/NiOinterfaces,J.AlloysComp.425(2006)1-3.

62.ShandongLi,MeimeiLi,ZuanruYuan,LiYaLu,ZhichengZhang,YingbinLin,YouweiDu,EffectofNbadditiononthemagicpropertiesandmagocalriceffectofCoMnSballoy,J.AlloysComp.(2006)(Online)

63.ShandongLi,GuoxiaZhao,HongBi,ZhigaoHuang,HengLai,RongquanGai,YouweiDu,SynthesisandanomalouagicpropertiesofCoCr2O4nanocrystalliteswithlatticedistortion,J.Magn.Magn.Mater.305(2006)448.

64.ZhigaoChen,JinWang,BaigengWang,D.Y.Xing,Phys.Lett.A334(2005)436.

65.ZhiZheng,LIANGHao,MINGHai,etal.,OpticalTransitionProbabilityoftheSm3+ioninPolymerOpticalFiber,Chin.Phys.Lett.,21(2004)291.(SCI收录)

66.ZhiZHENG,LIANGHao,MINGHai,etal.,RadiativeTransitionProbabilityoftheEu3+ioninPolymerOpticalFiber,Chin.Phys.Lett.,20(2003)654.(SCI收录)

67.ZhiZheng,LIANGHao,MINGHai,etal.,OpticaltransitionprobabilityoftheEr3+ioninEr(DBM)Phen-dopedPMMA,OpticsCommunication,233,(2004)149.(SCI,EI收录)

68.ZhiZheng,LIANGHao,MINGHai,etal.,Rhodamine6G-dopedpolymeropticalfiberamplifiers,ChineseOpticsLetters,2(2004)67.(EI收录)

69.ZhiZhengetal.,StudyofEu(DBM)hen-dopedopticalpolymerweguides,J.Opt.Soc.Am.B,22(2005).(SCI收录)70.LiangHao,ZhiZheng,QijinZhang,etal.,RadiativepropertiesoftheEu(DBM)Phen-dopedpoly(methylmethacrylate),J.Mater.Rev.,18(2003)1895.(SCI,EI收录)

71.LiangHao,ZhiZheng,QijinZhang,etal.,OpticalpropertiesofSm-chelatecontainingmethylmethacryatesolutionanditssolidpolymermatrix,PhysicaStatusSolidB-BasicResearch,241(2004)1149.(SCI收录)

72.LiangHao,QijinZhang,ZhiZheng,etal.,OpticalamplificationofEu(DBM)hen-dopedpolymeropticalfiber.OpticsLetters,29(2004)477.(SCI收录)

73.LiangHao,ZhiZheng,QijinZhang,etal.,FabricationandamplificationofRB-dopedstepindexpolymeropticalfiber,J.Appl.PolymerScience,93(2004)681.(SCI,EI收录)

74.LiangHao,ZhiZheng,QijinZhang,etal.,OpticalstudiesofEr(DBM)hencontainingmethacryatesolutionandpoly(methylmethacryate)matrix,MaterialsChemistry&,Physics,2004,(Accepted).(SCI收录)

75.YishenQin,ZhiZheng,TuansunLu,etal.,Incoherent-to-coherentconversionbyuseofthephotorefractivefanningeffectandamplificationviatwo-beamcouplinginaphotorefractiveBa1-xSrxTiO3crystal,Appl.Opt.,40(2001)687.(SCI,EI收录)

76.YishenQin,WenchaiHuang,ZhiZhengandTuansunLu,Incoherent-to-coherentconversionusinganinducedself-pumpedphaseconjugatorormutuallypumpedphaseconjugator,Opt.Eng.,39(2000)1044.(SCI,EI收录)

77.XiaohongSun,HuiMa,HaiMing,ZhiqingZheng,etal.,ExperimentalandTheoreticalAnalysisofGradient-IndexLensDiffractionbyMatrixOptics,Chin.Phys.Lett.,20(2003)374.(SCI,EI收录)

78.XiaohongSun,HuiMa,HaiMing,ZhiqingZheng,JiwenYang,JianpingXie,Themeasurementofradialgradientindexlensbyusingimagingmethod,OpticsandLaserTechnology,36(2004)163.(SCI,EI收录)

79.YishenQin,TuansunLu,WenchaiHuang,ZhiZheng,etal.,Multiple-beamMutuallypumpedPhaseConjugationGeneraedbyaBridgePhaseConjugatorinphotorefractiveBa1-xSrxTiO3crystal,Chin.J.Lasers.B9(2000)452.(EI收录)

80.YongXuandXinYao,"LowerBoundonNumberofADMsinWDMRingswithNonuniformTrafficDemands",ElectronicsLetters,40(13),pp.824-825,June2004.(SCI,EI收录)

81.YongXu,SanchoSalcedo-Sanz,andXinYao,"Non-standardCostTerminalAssignmentProblemsUsingTabuSearchApproach",ProceedingsofThe2004Congres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CEC2004),Portland,Oregon,USA,2(2004)2302.(EI收录)

82.YongXu,SanchoSalcedo-Sanz,andXinYao,"MetaheuristicApproachestoTrafficGroominginWDMOpticalNetworks",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Applications,40(2005)224.(SCI,EI收录)

83.YongXu,S.C.Xu,andB.X.Wu,TrafficGroominginUnidirectionalWDMRingNetworksUsingGeicAlgorithms,ComputerCommunications,25(2002)1185.(SCI,EI收录)

84.YongXu,S.C.Xu,andB.X.Wu,StrictlyNonblockingGroomingofDynamicTrafficinUnidirectionalSONET/WDM RingsUsingGeicAlgorithms,ComputerNetworks,41(2003)227.(SCI,EI收录)

85.YongXuandS.-C.Xu,HeuristicOperators,RedundantMappingandOtherIssuesinGeicAlgorithm,ProceedingsofThe2001Congres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CEC2001),Seoul,Korea,May,2001,pp.1398-1405.(EI)

86.KunhongLiu,YongXu,ANewApproachtoImprovingtheGroomingPerformancewithDynamicTrafficinSONETRings,ComputerNetworks,2004,Vol.46,No.2,pp.181-195.(SCI,EI收录)

87.KunhongLiu,YongXu,CombiningGAwithSplittingMethodstotheRearrangeablyNonblockingGroomingofDynamicTrafficinSONETRingNetworks,PhotonicNetworkCommunications,10(2005)179-192.(SCI,EI收录)

88.LuYuetal.,Processcontrolbyputerinlaserprocessingsystem,SPIE,4222(2000)90.(EI)

89.LuYuetal.,ProcessgrayimagebyputerinCO2laserprocessingsystem,SPIE,4915(2002)79.(EI收录)

90.XiumingLinetal.Implementinghighefficiencyquantumcontrolledphasegatebetweenlongdistanceatoms,J.Opt.Soc.Amer.B22(2005)1547.(SCI,EI收录)

91.XiumingLinetal.SchemeforimplementingquantumdensecodiniacityQED,PhysicsLettersA313(2003)351.(SCI收录)

92.XiumingLinetal.One-stepimplementationofamultiqubitcontrolled-phase-flipgate,Phys.Rev.A73(2006)012323.(SCI,EI收录)

93.XiumingLinetal.Generationofpolarization-entangledphotonpairsthroughcity-assistedinteraction,PhysicsLettersA348(2006)299.(SCI收录)

94.XiumingLinetal.Preparationoftwo-qutritentangledstateincityQED,Chin.Phys.Lett.22(2005)1318(SCI收录)

95.XiumingLinetal.Implementingentanglementswappingwithtrappedatomsviacitydecay,Chin.Phys.Lett.21(2004)1525.(SCI收录)

96.XiumingLinetal.Implementingconditionalquantumphasegateviacitydecay,J.ModernOptics53(2006)2207(SCI,EI收录).

97.林秀敏等,二维q变形振子的双波描述,物理学报,49(2000)2315.

98.R.Q.Wu,G.W.Peng,L.Liu,Y.P.Feng,Z.G.Huang,Q.Y.Wu,FerromagiinMg-dopedAlNfromabinitiostudy,Appl.Phys.Lett.86,122510(2005)(SCI,EI收录)

99.R.Q.Wu,G.W.Peng,L.Liu,Y.P.Feng,Z.G.Huang,Q.Y.Wu,Cu-dopedGaN:anewdilutemagiccsemiconductorfromfirstprinciplesstudy,Appl.Phys.Lett.:89,062505(2006).(SCI,EI收录)

100.Q.Y.Wu,Z.G.Huang,Z.G.Chen,R.Q.Wu,HalfmetallicityinCudopedAlNfromfirstprinciplesstudy,J.Phys.Cond.Matter.(inpress).中心成员简表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1黄志高男1964.9博士主任教授凝聚态物理20负责是2赖恒男1956.10副主任教授凝聚态物理25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是3赖发春男1965.10博士副主任副教授凝聚态物理20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是4卢宇男1973.6学士讲师计算机5课件,网络课程是5徐永男1959.6博士教授光学17实验教学是6郑志强男1963.5博士教授光学12实验教学是7李山东男1970.7博士副教授凝聚态物理3实验教学是8陈志高男1974.12博士讲师凝聚态物理5实验教学是9林秀敏男1965.10博士教授光学6实验教学是10林发银男1950.5副教授物理实验27实验教学是11张俊杨男1947.9副教授物理实验7实验教学是12周宏图男1949.10学士副教授物理实验26实验教学是13贾翠红女1975.3硕士讲师凝聚态物理10实验教学是14郑卫峰女1976.3硕士讲师光学6实验教学是15陈水源男1977.6硕士讲师凝聚态物理5实验教学是16冯倩女1980.7硕士讲师凝聚态物理4实验教学是17杨艳敏女1982.9硕士助教凝聚态物理2实验教学是18蒋丽钦女1981.11硕士助教凝聚态物理2实验教学是19钟克华女1982.6硕士助教凝聚态物理1实验教学是20冯卓宏男1982.9硕士助教凝聚态物理1实验教学是21瞿燕女1959.4高级实验师计算机25实验管理是22盖荣权男1957.6高级实验师实验物理25实验管理是23黄树清女1961.8高级实验师实验物理25实验管理是24都有为男1937院士凝聚态物理1指导25郑有炓男1935院士凝聚态物理2指导2.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福建师范大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建设综合性,有特色,开放型,高水平大学中,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师在本科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稳定教学秩序,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颁布了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特别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颁布了福建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作为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主管部门教务处和资产处,为了全校实验教学的现代化建设,在开放实验,信息化平台,实验教学中心组建,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共享,实验技术人员考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仪器的先进配置与管理,教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环境,实验教学项目,大纲的组织,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督,实验教学的交流,辐射等全方位制定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和政策.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本科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和学院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理工科实验室建设,在新校区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验设备和辅助设施建设等方面就投入了800多万.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做好物理实验对于加深物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是极为重要的.物理学实验作为单设的系列课程,包含《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类)》,《大学物理实验(物理类)》,《实验物理选题》,《近代物理实验》等四门课程,实验内容涉及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内容.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规范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实验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为:

坚持"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以往实验教学和教材按一个个实验单一编排的旧框架,以阶段化,单元化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每个物理量测量方法的介绍从简单,经典到复杂,精密,直至国际前沿,给学生开设了一个个知识的"窗口".

通过新校区实验室建设,大幅度地提高综合性,研究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这个比例平均达到45%.我们把传感器技术(Pasico系统加上计算机控制,测量和数据处理等)全面引入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实验,使实验内容新颖,并通过传感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光电效应,磁电阻效应,热电效应和压电效应等研究性实验.

坚持把"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思想"贯穿于实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

以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室及报告会和实验技能竞赛等为平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行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开放的水平.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中心面向校内外18个专业,每年接纳近2000名学生,每年的人时数达到98916多人.

学院

专业

学生数(人)

实验项目

实验学时数

总人时数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60(1-4个年级640)

70

210

33600

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

160

18

54

8640

物理学专升本(函授)

180

10

35

6300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220

16

48

10560

化学与材料学院

化学,环境科学,高分子,应用化学

250

16

48

12000

数学与

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88

14

42

16296

协和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180

12

36

6480

闽江学院(外校)

物理学

60

10

60

3600

武夷学院(外校)

物理学

60

8

24

1440

总计

18

1818

98916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表1-4分别给出了《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类),《大学物理实验》(物理类),《实验物理选题》及《近代物理实验》四门主要实验课程的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及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分布情况,详细的实验教学内容见附件一.从中可以看到,提高,研究,创新实验在全部实验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39%,53%,100%和56%.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思想来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该模式的核心是:(1)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施阶段化的分层次实验教学,即把大学物理实验视为一个整体,有目标地把四年的物理实验分为三个"大阶段",而把每门课分为三个"小阶段"进行教学和考核.大阶段:与中学物理实验教育的衔接阶段——规范阶段——提高阶段.小阶段:基础实验阶段——选做实验阶段——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阶段.(2)课程教学内容和新教材具有单元化特点.这里单元化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某一物理量或某一实验技术为主线组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经典到现代的知识单元,其二是教学过程的单元化.(3)突出"现代化",注重把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相结合,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借助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科研项目和人才优势不断更新实验项目.把我们所列出的科研课题和研究论文与我们开设的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比较,不难发现,我们已经把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并特别注意把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编入新教材.例如,开发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自制了波传播实质演示仪,多路温度控制仪,地图测量仪,变温电导特性和磁电阻测量仪.同时还购置了磁控溅射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高温超导测试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表面磁光仪,法拉第效应测试仪等适合做科学研究的较高级的仪器,开设了瞄准前沿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性实验.这些项目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一个强的学科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建设好示范实验中心的前提条件.

中心目前共开设121个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已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仪器的总资产825万元.对于《大学物理实验》的实验项目已做到一人一套仪器].对于近代物理实验,尽管仪器套数较少,但实验人数也相对较少,且同时开放多个实验项目,也基本做到每人一套.

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实验室提供选题(参见附件含必修,选修),学生可自带课题,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表1《大学物理实验》(物理类专业)

实验类型

实验个数

百分比(%)

力学和热学基本实验

17

19

电磁学基本实验

22

24

光学基本实验

16

18

综合性实验

20

22

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14

17

总数

89

100

表2《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

实验类型

实验个数

百分比(%)

基本实验

20

47

综合性实验

10

24

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12

29

总数

42

100

表3《实验物理选题》

实验类型

实验个数

百分比(%)

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18

100

总数

18

100

表4《近代物理实验》(物理类专业)

实验类型

实验个数

百分比(%)

基本实验

15

44

综合性实验

10

29

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9

27

总数

34

100

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

我们把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为实验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着眼点.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重点安排有关力学量(密度,速度,加速度,长度等),热学量(温度,比热,相变,粘滞系数等),电学量(电阻,电压,电流),磁学量,光学量(焦距,波长,折射率等)的测量仪器的使用及基本量的测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引入一些先进的实验内容来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我们在力学,电学和光学实验室分别进口了电脑控制动力学实验仪,电学量传感器测量仪,光强分布仪与布儒斯特角测量仪(PASCO数据采集平台)并在这些仪器上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了3-9个实验.因为这些实验内容把计算机控制,处理及在线显示集于一体,同时可以利用这些仪器并结合其它的实验(如传感器器件),实现新材料性能的测量和新仪器的研究,这无疑对于学生了解先进技术的应用,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实验物理选题》和《近代物理实验》两门课程,我们更多地把我们平常的科研项目,在科研中使用过的实验仪器移植到本科教学内容之中,真正体现科研对本科教学的辐射作用.由于我们在科研中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这样就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开展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安排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的研究性实验的指导,这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了本科实验教学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

与我们的新教改模式相适应,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再以一个个实验进行讲解和实验,而是以某一物理量或某一实验技术为主线组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经典到现代的知识单元,介绍实验测量技术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实验方法和测量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使他们了解最新的测量技术并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等模式.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广泛采用电子教案上课,结合我们自己研制的物理实验的CAI课件和《大学物理实验》的网络课程.与新教改模式相配套,我们研制的CAI课件主要包含六个板块,即[预习检测]→[实验仪器]→[实验知识]→[实验内容]→[模拟实验]→[数据处理],与其它课件相比,我们的课件同样具有直观而富有动感的物理实验的计算机仿真,形象逼真的实物摄像——计算机处理——三维动画相结合的图像,而[预习检测]和[数据处理]两个板块形成了两个创新点,前者用以检测学生的课前的预习情况,要求只有通过预习检测的学生才能进实验室实验,后者用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处理实验数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或补做.同时我们组织研制了《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课程,已全面上网,而其中《光学实验》早在2003年就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站上网,向所有学生开放.这些对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物理过程,了解仪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实验课程的考核既要检查学生掌握"三基"知识的情况,更要考核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几年来,根据新教学模式,我们已经研究并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验课程考核标准和办法,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物理实验的特点,加强标准化题库建设.题库已投入使用多年,并不断加以完善.(2)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操作,报告和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对每一种考核方式都有详细的评分细则,有章可循.(3)认真总结和分析基础考试,操作考试的难度,信度,区分度,画出成绩分布图.每学期,要求主讲教师必须汇报本学期的教学和考试情况, 4635;结经验,经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出版的教材:

黄志高,赖恒,《电磁学实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

黄志高主编,赖恒,赖发春等参编,《近代物理实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自编实验讲义:

黄志高主编,赖恒,郑卫峰,贾翠红,陈水源等参编,《大学物理实验》(物理专业).

黄志高主编,赖恒,郑卫峰,贾翠红,陈水源等参编,《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专业).

赖恒,贾翠红编,《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2003-9.

***选用的其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杨述武教授主编,《普通物理实验》(力热部分,电学部分和光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吴泳华,霍剑青等《大学物理实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3.张兆奎,缪连元,张立《大学物理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4.陆廷济,胡德敬,陈铭南《物理实验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5.吕斯骅,段家祗,《基础物理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6.杜义林,《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7.邬鸿彦,朱明刚《近代物理实验》,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8.沙振舜,黄润生《新编近代物理实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9.杨之昌,马秀芳《物理光学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10.朱鹤年《物理实验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11.李惕磅《实验的数学处理》,科学出版社1980年2月

12.张雄,王黎智,马力等《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另外,我们还选用《大学物理》,《现代物理知识》,《大学物理实验》,《物理通报》,《物理实验》,《物理教学》,《ReviewofScientificInstruments》等较高水平的杂志作为实验教学参考书.3.实验队伍

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几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和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和实验管理队伍建设,上述强的,合理的教师队伍正是多年来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的结果.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多任班子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除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外,学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培养中青年教师的计划与措施:(1)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开设各种学术讲座,(3)尽可能地为中青年教师主持和负责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并建立学术科研基金,在财力上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扶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财力上的支持,(4)邀请国内外着名学者来院讲学及做学术讲座,增进中青年教师与学术界同仁的学术交流.具体措施及成效:

选派黄志高,陈志高,郑志强,赖发春,林秀敏,徐永等分别赴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些人都已学成回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从而也大大加强了实验中心教学科研力量,

选派徐永和李山东两位博士赴英国,台湾开展博士后研究,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选派多批教师参加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和培训班,

选派三人到新加坡考察,学习,三批人员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考察,学习,接受新理念和实验教学改革经验,

组织国内外同行专家到校作学术报告,组织仪器开发商,经销商到我院举办培训班,五年来共30场(次)以上,

6,分别从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引进了李山东博士,吴荣钦博士.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年轻的物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队伍.国内许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队伍普遍存在青黄不接,而相反我们物理实验中心却是最有活力,富有创新的年青群体,这与我们启动新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年轻教师是分不开的.我们坚持以科研促教改,以老带新,依托凝聚态物理省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硕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博士点,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现有在职人员23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学位8人.45岁以上8人,35-45岁5人,35岁以下10人.在这个队伍中,有3人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人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人从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人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有9人获得校教学与科研重点岗位.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

1.坚持教学改革,形成优良的教风

多年来实验教学中心全体教师坚持开展"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物理实验'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承担了10项教改课题,发表了52篇教学研究论文.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基本实验,提高实验,研究性创新性实验等)的特点,认真备好课并调试好实验仪器,注重条理性,系统性,科学性,注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同时制做了大量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可使学生从网络上进行预习和了解实验仪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显着,彰显出教师具有高的教学水平

对于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它是一门非常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我们选择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作为设计性实验,同时也选择一些国际前沿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实验.本课程主要通过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及专题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3年以来,结合研究性实验建立了"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实验室",有五十多位学生获准参与纳米线,磁性薄膜,巨磁电阻材料,传感器应用,新材料设计等前沿课题研究以及教具设计等,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教师通过《物理实验选题》课程及8项本科生课外课题,带领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张志城等同学参与撰写的11篇文章在SCI,EI收录的刊物发表.许淑云,陈静同学完成的《波传播实质演示仪》于2006年获全国教学仪器设计大赛二等奖,实现福建师范大学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同时另有五项获得福建省优秀自制教具一等,二等和优秀奖.另外,我院本科生还先后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优秀奖二项,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二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一项,全国多媒体计算机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2000年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队,有近50项作品在省级以上的各种科技竞赛中获奖.学生获奖和发表论文见"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部分.

3.科研实力雄厚,以科研促教学,为实验中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实验中心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硕士点,大力开展科学研究,2000年以来承担了32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其中9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重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5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其中在国际着名刊物《Phys.Rev.B》,《Appl.Phys.Lett.》,《OpticsLetters》,《Eur.Phys.J.B》等SCI,EI收录刊物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有8次26篇论文入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4本专着.有6人16次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奖励.黄志高教授2001评为省优秀教师,2006年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评为福建省教学名师,2002年以来受聘福建师范大学教学与科研重要岗位一级岗.赖恒教授2004年评为省师德先进个人,2002年以来受聘福建师范大学教学与科研重要岗位岗.李山东博士2005年评为校青年科研先进个人,并受聘福建师范大学教学与科研 重要岗位一级岗.

4.体制与管理

4-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负责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与其他日常工作的管理,学校成立物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等审定工作,充分发挥其对实验教学的决策和引导作用.4-2.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

建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或网页,实现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教学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同时具备学生与实验教学互动功能,实验教学的教学软件上网,使学生能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实验预习,提交实验报告和辅导等.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科学,规范的开放管理机制.示范中心所有实验室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全部对外开放,进入大学城以后,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开放按照规范的预约程序与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预约时间,并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示范中心管理实行责任制,根据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下设办公室与若干实验室,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该实验室仪器设备与药品的日常维护,所承担实验课的准备以及开放实验等工作,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均按学校相关岗位职责进行考核,以保证中心的教学质量.学校对中心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按年度下拨一定数量的实验维持费,保障中心实验教学及相关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5.设备与环境

5-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

中心根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求配备50台计算机,用于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和数据处理,仪器自动化控制与测量及材料设计等.根据国家示范中心的建议实验内容,开设121个实验(见附件一),并配置了相应的实验仪器(见附件二).仪器设备配备的档次符合要求,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购置相应的套数,以保证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仪器设备完好率要保证在98%以上.中心保证大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新区实验室建设,使我们的仪器更新改造率大幅度提高,五年内已达到50%以上.学校已保证中心运行维护费要在仪器设备总值的3%以上.中心近年来结合我们的学科优势,大力开发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自制仪器,自主研制了变温电导特性和磁电阻测量仪.

主要仪器设备见附件二.5-2.维护与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措施,维护维修经费保障等)

仪器设备的管理按照科研与教学分离,以实验室为单位,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与使用的原则,主要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要求帐物相符,不得移出所属实验室,凡教学以外的用途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和办法进行,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负责相应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工作,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由相关厂家负责或请专业维修人员,维修经费由学校负责提供.

5-3.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安全,环保等)

建立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挂靠学校网站,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对外服务等的信息化管理.大多数实验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及用于实验数据处理的电脑和计算软件.在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和实验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智能化.

大学城新建了理工楼群,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新实验室,配备了崭新的桌椅和实验设备.可以说,新的实验室拥有宽敞,舒适,安全和环保的工作环境,在国内是一流的.同时,实验室安装有灭火器等基本的安全设施,实验楼24小时有保安巡视,保证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安全.实验过程的废水排放与处理有专门的措施,在实验楼附近有专门的废水处理池.

6.特色

(1)以"规范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性"为培养目标,提出并实践"阶段化"的课程体系,"单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教学体系.探索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新教学模式.

(2)"以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室及报告会和实验技能竞赛等为平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其思想与方法代表了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在国内具有先进性.

(3)提出并实施"以教改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促进教学改革"新思路,建设了一支年轻的,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物理实验的教学队伍.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7-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面向校内外18个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实验(非物理类)》,《大学物理实验(物理类)》,《实验物理选题》,《近代物理实验》等四门课程,教学覆盖面广,实验教学内容涉及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内容.每年接纳近2000名学生,每年的人时数达到98916.目前可开实验项目达到121项,实验开出率达到98%.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给予好的评价,对主讲教师评价大多达到优秀,部分为良好,总体为优良.三位主讲教师的课堂录像已上传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站,请查看.

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组成的校外专家,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是: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了两门省优秀课程,一门省精品课程,发表了50多篇的教研教改论文,编辑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制作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物理实验CAI课件,网络课程等.该成果的创新点为:基于"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全过程并编写一套新教程,创意新颖,以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大学物理创新实验室及报告会和实验技能竞赛等为平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其思想与方法代表了国内外物理实验的最新发展方向.该成果在优秀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等工作中都取得了突出的实践效果,成果已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和充分肯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理工农医及成人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是一项优秀的教学成果.

校内专家在多次听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课堂教学及其教学成果汇报后,对其教学效果评价如下:以黄志高教授,赖恒教授和赖发春副教授为首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小组,多年来坚持开展"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物理实验'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在国内具有创新意义.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现场听课和观看他们的教学录像,我们发现黄志高教授,赖恒教授和赖发春副教授等老师能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必做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等)的特点,认真备课,注重条理性,系统性,科学性,注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同时他们制做了大量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可使学生从网络上进行预习和了解实验仪器.他们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实验仪器的性能十分熟悉,实验指导效果好,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一致认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成功的,教学效果很好.

从九五年开始,中心开展了省,校重点教改课题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规范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和"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打破以往实验教学和教材按一个个实验单一编排的旧框架,以阶段化,单元化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每个物理量测量方法的介绍从简单,经典到复杂,精密,直至国际前沿,给学生开设了一个个知识的"窗口".特别将"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思想"的内容首次编入实验教材中,这是国内首创的物理实验教材的 编写形式.中心以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室及报告会和实验技能竞赛等为平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先后建设了两门省优秀课程(《电磁学实验》97年,《光学实验》99年),建设了一门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2004年),发表了50多篇的教研教改论文,编辑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物理实验CAI课件(两片光盘)和网络实验课程,建立了一个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室和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物理实验培训基地(其中二人获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同时,通过实施该模式,建设了居国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实验室,培养了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主要成果介绍如下:


1.坚持以"规范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性"为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应当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物理实验教育的重点.在十多年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规范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应用性"为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坚持以基本原理,基本仪器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的实验规范教学.认为在任何时候规范性都是实验教学的根本和基础,离开实验的基础和规范,谈不上创新.物理实验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2)坚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我们通过精选基本内容,淘汰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而把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验教材和教学内容.例如在电磁学实验中,增加了纳米材料电磁特性,磁电阻,高温超导及传感器技术等新实验.在光学实验中,用光学平台部分地取代导轨,用光电传感器和计算机采集取代肉眼分辨与观察.从而使光学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更加精确.(3)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名华人科学家,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创造是科学最重要的本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从小培养和塑造.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之一,在每一教学单元的引言部分,介绍物理量测量的由来,发展过程及最新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断改进,测量值越来越靠近真值因而误差越来越小,实验物理学家正是在与误差的斗争中不断发现新方法,发明新仪器,之二,把物理实验思想,物理实验方法首次编入实验教材,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去审视不同阶段物理实验的创新及所带来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如1895年伦琴X射线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其后百年中与X射线有关的研究和应用遍及材料,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众多的领域,仅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医学奖就有15项,之三,让部分优秀本科生学生参与国际前言课题的研究,真正去体验什么是创新.(4)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众所周知,晶体管,集成电路,激光等高技术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它们都是二十世纪物理实验的伟大发现.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选择一些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课题作为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我们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选择掺杂锰氧化物材料,压电陶瓷,气敏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磁性,温度,压力和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作为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

实施"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以培养目标为灵魂,总结和完善"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教改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1)阶段化,即把大学物理实验视为一个整体,有目标地把三年的物理实验分为三个"大阶段",而把每门课分为三个"小阶段"进行教学和考核.大阶段:与中学物理实验教育的衔接阶段——规范阶段——提高阶段.小阶段:基础实验阶段——选做实验阶段——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阶段.(2)课程教学内容和新教材具有单元化特点.这里单元化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某一物理量或某一实验技术为主线组成一个由易到难,由经典到现代的知识单元,其二是教学过程的单元化.(3)突出"现代化",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内容中,特别开发和应用了物理实验的CAI课件.物理实验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也才能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例如将新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光声谱技术,磁共振技术,核物理技术,X射线显微技术,光谱技术,真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研成果用于学生物理实验之中.开设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从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物理实验方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为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编辑出版了一套大学物理实验素质教育系列教程

我们编写了一套大学物理实验素质教育系列教程,本书共四本,其中《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已出版,《力热实验》,《光学实验》在编辑中.该系列丛书围绕我们提出的"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教改模式,不同于以往实验教材按一个个实验单一编排的框架,以单元化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并且每本书各有侧重,如《力热实验》(大学一年级用)侧重于误差理论及与中学物理实验教育的衔接,引入不确定度并采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电磁学实验》(大二上)则侧重于实验规范及物理实验设计,物理实验方法和物理实验思想,而《光学实验》(大二下)和《近代物理实验》(三下,四上)侧重于实验的提高及物理实验的研究与应用.在每个单元的引言中,评述了物理量(如电阻)测量的最经典方法,最新的测量方法(纳米结构材料的电阻,磁电阻测量),给学生打开一个个新知识的"天窗".如《电磁学实验》教程中以单元化编写教程,特别将"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思想"的内容首次编入实验教材中,这在国内同类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一种创新,它真正把物理实验当作一门实验的科学.很重要一点是我们已经把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并特别注意把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编入新教材.目前,中心针对针对大量新增的实验项目和新的教学体系,结合"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教改模式,组织编写了一套新的《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4.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

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教学环境方面,重点做了三件事.第一,开发了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网络化的物理实验室代表了国内实验物理教学的一种潮流,它从时间,空间上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延伸,可以全时性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课程学习,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开辟了物理实验学习的新途径,对于实验资源相对匮乏而招生不断扩大的今天,是实现实验开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2003年《光学实验》网络实验在福建师范大学网上向学生开放,为

metc.fjnu.edu./kj/media

《力热实验》,《电磁学实验》网络实验正在后期制作中,不久将上网开放.学生利用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开设网上虚拟物理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师生交互平台,学生间讨论平台.同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自主的进行学习,开拓学生的眼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物理实验的环境,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自学和创新能力.我们所研制的CAI课件主要包含六个板块,即[预习检测]→[实验仪器]→[实验原理]→ 1;实验内容]→[模拟实验]→[数据处理],课件具有直观而富有动感的物理实验的计算机仿真,实物摄像——计算机处理——三维动画相结合的图像.其中[预习检测]用以检测学生的课前的预习情况,要求只有通过预习检测的学生才能进实验室实验,而[数据处理]用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处理实验数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或补做.《光学实验》网络课件在今年全国物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专家的好评,荣获二等奖.第二,建设了大学物理创新实验室,2003年以来,我们结合研究性实验建立了"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室",有二十多位学生获准参与纳米线,磁性薄膜,巨磁电阻材料,传感器应用,新材料设计等国际前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较高学术水平的实验成果,有11篇文章在SCI,EI刊物发表.第三,定期组织物理实验研究进展报告会和实验技能竞赛.每年我们都请10多位老师,研究生为本科生做20多场与物理实验研究有关的最新进展报告,吸引很多的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部分报告题目为:磁性纳米线的制备及特性研究,溶胶-凝胶技术及其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磁电阻效应及其在磁记录和磁性传感器中的应用,生命科学中的激光技术,薄膜技术和材料的结构分析技术等.另外,我们还配合每年一次的学生科技节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实验技能竞赛.

5.取得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

建设了两门省优秀课程和一门福建省精品课程,两项成果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995年以来我们建设了两门校级重点课程(《电磁学实验》和《光学实验》)和两门院级重点课程(《力热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其中《电磁学实验》和《光学实验》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评为省优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于2004年评为省精品课程.《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物理实验"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于2001年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于2005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承担了17项校级以上教改课题,发表了52篇教学研究论文.

6.学生实验创新成果突出

中心主要通过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及专题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张志城等同学参与撰写的11篇文章在SCI,EI收录的刊物发表.许淑云,陈静同学完成的《波传播实质演示仪》于2006年获全国教学仪器设计大赛二等奖,实现福建师范大学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同时另有五项获得福建省优秀自制教具一等,二等和优秀奖.另外,我院本科生还先后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优秀奖二项,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二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一项,全国多媒体计算机物理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2000年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队,有近50项作品在省级以上的各种科技竞赛中获奖.

本科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奖等情况

出版专着,发表论文情况

专着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时间,期号

1

Thesizeandspacearrangementrolesoncoercivityofelectrode-positedCo1-xCuxnanowires

张志城(1)

2000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304.

Scalingbehioroftheanisotropymagicfilms:Experimentandsimulation

李加新(5)

陈丹(6)

沈泳娜(7)

200

2003级

2003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406.

CoMnSb:Amagocaloricmaterialwithalargelow-fieldmagicentropychangeatintermediatetemperature

刘美梅(2)

200

J.Appl.Phys.

(SCI,EI收录)

99(2006)063901

TransportandmagicpropertiesofnanosizedLa2/3(Ca0.6Ba0.4)1/3MnO3/xNiOposites

柯文炮(4)

2003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308.

Theeffectsofnearestandnext-nearestneighborinteractionsonthemagicpropertiesoffilmswithBCCstructure

倪艳(3)

2003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436.

TheexchangebiasandcoercivityofFM/AFMfilms:MonteCarlosimulation

林海山(3)

2003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180.

Therolesoftheexchangeanddipolecouplingsonthemagoresistanceforthenanoparticlearrays

林丽民(4)

2003级

J.Magn.Magn.Mater.

(SCI,EI收录)

303(2006)180.

TheinfluencesofsizeandanisotropystrengthonhysteresisscalingforanisotropyHeisenbergmultilayerfilms

张建敏(3)

2003级

SolidState

Phenomena

(SCI,EI收录刊物)

121-123(2007)1085

Electricalconductivityandlow-fieldmagoresistanceinLa2/3(Ca0.60Ba0.40)1/3Mn1-xVxOreparedbysol-gel

SolidState

Phenomena

(SCI,EI收录刊物)

121-123(2007)901

Thesizeandtemperatureeffectsofcoercivityforthemagicnanowire:MonteCarloSimulation

沈宝华(3)

2003级

SolidState

Phenomena

(SCI,EI收录刊物)

121-123(2007)1081

16

类似论文

获博士学位最低文发表数,化学文发表期刊最低

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定于2006年7月1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吉林大学。
更新日期:2024-2-18 浏览量:35619 点赞量:9734

初中地理文题目学校代码

宁研[2016]62号关于公布2016年宁国市中学历史,地理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中学:根据宁国市教研室宁研〔2016〕。
更新日期:2024-7-23 浏览量:94022 点赞量:20507

南京期刊发表最低,获博士学位最低文发表数

获博士学位最低论文发表数(含录用函)(须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南京大学)(适用于2016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生)(理科)申请人应满足。
更新日期:2024-7-9 浏览量:18075 点赞量:6037

地理文题目链接,文标题与生活链接

关于湘潭市2007年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结果的通报本文档由 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
更新日期:2024-4-9 浏览量:12735 点赞量:4465